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人民立场的坚守

时间:2021-07-20 15:53:06 浏览量:

〔摘要〕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奋斗目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提供了最坚定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动人民利益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奏响了改善民生的最强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1)01-0001-09

〔作者简介〕韩喜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长春 130012。

纵观人類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都是总结经验、破解问题和探索规律的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满足人类美好期盼的理论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然而,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①这也就是许多美好的愿望,或者由于超越了这个时代,或者由于认识的偏差,或者由于物质的短缺而陷入了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有坚持人的自由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而且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与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人民至上理念越来越清晰。新时代历史的合力表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守,不仅是理论的,而且是实践的,能够真正落实到“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上。

一、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理论指导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②立场,形成于人的特定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表达着人的根本意向。任何一种社会理论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立场及其价值意向的知识性表达。可以说,立场是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价值站位与导向,表达着具体实践中“为了什么”的问题。政党的本质是某个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和领导力量,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根本立场,这种立场决定其要维护的特定群体与利益目标。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无立场的阶级理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③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毕生精力谋求改变当时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苦难命运而创造的,是在探索带领人民群众走向解放道路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谋求自我救赎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充分反映和科学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彰显着显著的人民性特质。可以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立场。首先,马克思充分承认和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⑤其次,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指出:“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⑥,“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⑦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马克思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进方向和奋斗道路。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⑧,“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⑨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进方向在于实现共产主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奋斗道路在于激励全世界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用革命的方式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从理论的产生根源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来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⑩这说明,人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属性,是人存在的前提和现实表现,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被戴上彻底地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B11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质使其具备了人民立场,代表自身及劳动人民渴望“失去锁链”“获得整个世界”的根本利益诉求。从理论的追求愿景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终极指向,是全人类的解放与自由。谋求正义和自由是人类古老的价值意向,但其内在含义具有具体性、历史性特征。以往的思想家在对自由的研究中已经充分地意识到,现实的自由意志总是受到限制的,即来自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抵抗,自由只有作为全体才是可能的,但他们没有从现实地解决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入手去思考自由问题的解决,最终论证和实现的只是精神的自由。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论证和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使自由成为感性的、实践性的问题。在深刻探讨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的实践关系基础上,马克思把人类古老的自由追求改造为全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必然是全人类的解放,是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的解放,是人对人一切剥削压迫关系的消除。因此,无论是作为人的本质,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人民立场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达的统一。

其一,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民性表现在马克思研究初衷的人民立场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资产阶级学者普遍标榜他们的学问研究是为整个人类和社会服务的,但实质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B12回顾马克思追求真理并为“人类谋幸福”的一生,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这种虚伪性,立志要探索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自我解放的科学理论。1835年8月,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强调要选择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时期,有感于封建落后的普鲁士政府对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竭力控制,特别是看到关于林木盗窃法令出台的相关报道和《关于莫塞尔记者的辩护》的系列文章,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是理想的,其不平等现象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相背离,资本主义法律成为私有制和私人利益的保护伞。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性,完成了自身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跨越,进而确立人民立场的研究初衷。马克思站在人民立场上开启了理论创建工作,并将人民立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建之初就富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成为代表无产阶级、代表人民的科学理论。

其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B13马克思从物质利益和经济现象中去寻找根源,政治经济学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因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B14马克思利用唯物辩证法在资本主义劳动力“平等”的交易市场,看到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牟利,而无产阶级靠出卖劳动力而谋生,在劳动力的买与卖中产生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无限次累积,最终引致了经济危机。正是资产阶级的贪得无厌、无极限追求剩余价值而不顾无产阶级的死活,促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批判,最终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历史规律,并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根本上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其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体现在带头并号召人民进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不懈斗争上。马克思认为,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的事业才是崇高的事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B15马克思一生信仰“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毕生都在为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正是这样一种立场和追求,促使他同恩格斯走到了一起,共同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组织和领导广大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解放而努力奋斗,并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历史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但其基本立场没有改变。从历史发展脉络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着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在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显示正当性与确证科学性。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立场上,用尽其毕生精力和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指明了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B16

二、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是由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的阶级核心。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任何政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都源于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同时,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基础在于执政党是否坚持人民立场,能否保障、维护和实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评判执政党在政治上善政与否的价值标准。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资产阶级各个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本质上就不具备广大人民或国民范畴的人民概念。因此,资产阶级政党所设计的制度体系必然是为保障和维护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的某一派别的利益而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无产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B17列宁还特别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害怕无产阶级专政,迷恋民主要求的绝对价值的吉伦特派分子,就是机会主义者。”B18这在本质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代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关键。所以,资产阶级出于维护自身阶级统治和剥削制度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B19只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公开表达“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B20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是完全统一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与人民同命运共患难。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初心与使命,并矢志不渝地捍卫和坚持这一原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广泛而深入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根据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明确了“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B2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B22随后,在《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中进一步把“耕者有其田”作为基本口号和目标提出来,强调做好利益分配,把没收的土地交给农民。党的五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再次强调:“没收一切所谓公有的田地以及祠堂、学校、寺庙、外国教堂及农业公司的土地,交诸耕种的农民”。B23党的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阶级路线。1944年9月,在追悼八路军战士张思德时,毛泽东做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B24坚持人民立场的首要表现在于维护和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的最大利益诉求就是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中国共产党正是把人民获得解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抛头颅,洒热血,抗击和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B25党的七大在《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义务中第一次写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极大地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为革命事业取得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无论在人员还是在装备上,都远远超过共产党的军队,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政党,这种人民性使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并推动自身由弱变强直至取得国家政权。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一贫如洗、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虽有波折,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人民彻底改变了“一贫如洗”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后党的九大、党的十大、党的十一大产生的《党章》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在“文革”时期,也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并强调:“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26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看,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在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进入21世纪,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党中央又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27,并进一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深刻阐释和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这些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放在第一位。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B28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从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出发点推进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稳步领导中国人民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人民至上”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一般认为,社会价值导向指为实现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而提倡的反映社会结构本质要求的社会总体价值指向。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体现在以社会价值目标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对社会各成员的价值取向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使社会在价值多元的情况下形成对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制度自阶级社会诞生之日起就是特定阶级价值观念的体现和价值实现的有力保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因价值导向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因坚持“奴隶主利益至上”而形成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因坚持“皇权至上”或“神权至上”而形成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因坚持“私有制”而形成“资产阶级个人与集团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制度。而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刚产生不久,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并深刻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暴和无能,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诉说了遭受剥削和奴役的重重苦难。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并力图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提倡消灭商品交换,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等等,这些主张本质是体现人人平等、人人均等、人人共同发展的价值导向,实质上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正是看到了社会制度形成的必要条件,详细地阐释了制度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的变迁是社会制度变化的终极原因和动力,而社会制度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归根结底,社会制度要服务生产力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总是要把现状作为法律加以神圣化,并且要把习惯和传统对现状造成的各种限制,用法律固定下来。”B29而社会主义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是一种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产作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自身中分离出来;是发展各种劳动即各种生产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体系,与之相適应的是需要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B30换言之,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所追求的社会“公有制”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实质就是“人民至上”。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看,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这是“人民至上”价值原则的体现,并不断探索实现“人民至上”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一切权力属于农会”等体现人民权利的正确主张。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筑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上层建筑,使广大人民从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然而,要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让人民在经济上翻身解放,必须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人民至上”价值的集中彰显。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B31并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建立体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B32只有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确保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共同劳动中结合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避免两极分化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孜孜不倦的追求,“共同富裕”这一朴素凝练的概念表达,经首次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使广大农民、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对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人民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直观、深入的理解,从而在过渡时期形成了凝聚全国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磅礴伟力,极大地推进了“三大改造”进程,团结并带领人民建立了体现“人民至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政体。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和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根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鲜明呈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切实保障人民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努力将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彻底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落后面貌。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建立了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使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不断迸发活力,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强有力地保证了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使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翻身解放的基础上,成为铸就共和国辉煌历史的滚滚洪流。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制制度,紧紧围绕兼顾公平与效率、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把就业当作民生之本,逐步建立起“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从党的建设角度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21世纪,胡锦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回答了“为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增进人民福祉的新征程。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指引,中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农业税被废止,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围绕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使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始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正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始终坚守“人民至上”价值导向。这一制度体系始终围绕中国人民的最根本、最需要、最现实的利益需求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也正是在“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上,不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和发展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体系在本质上都体现了“人民至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形成和发展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形成并发展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經建立并不断完善丰富,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根源于中国建立了体现“人民至上”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无论从世界各国崛起的历史还是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看,制度优势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正如《决定》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B33与西方国家制度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得到人民认同、人民支持和人民拥护,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个显著优势的源泉所在。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体现和实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艰苦奋斗、接续奋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才创造了“换了人间”的发展奇迹和“当惊世界殊”的伟大成就。

四、新时代人民立场的坚持与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B34中国有着更加成熟的制度保障、坚实的物质基础、明确的政策导向和不断提升的治理能力,这使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持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具体实践的,不仅是对于历史的继承与弘扬,而且是发展与切实贯彻。

第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B35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为民执政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决捍卫。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传承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阐释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晰了价值方向。新时代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必须始终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第二,成熟的制度保障。马克思指出:“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B36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确立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优越性,新时代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必然需要成熟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八个“能否”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的重要标准,其中,“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國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这几个方面的最终指向都是人民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集中在推动国家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才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但是,归根到底,这些显著优势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每一个优势的背后都有“人民至上”价值原则和立场的强力支撑,每一个优势都是为了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所要求的人民某一方面的权力或权利,每一个优势都是基于人民的力量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优势都是最终为了人民。推动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人民立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也决定着坚持和落实人民立场的最终效果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理想的制度,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中国的国民总产值占世界比重不足5%,经过70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把这一占比提升至16%,多年来对世界经济贡献率高达30%。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货物贸易、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外汇储备等领域均称为全球第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扶贫脱贫、生态环保事业全面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第四,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落实人民立场的重要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付诸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B3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加大了民生建设力度,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强调“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就业方针;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建立起“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明确、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安全;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坚持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六保六稳,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对于扶贫、环境保护等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第五,不断提升的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障,不断提升的治理能力是坚持和落实人民立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新时代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其更好地从理论形态走向实践形态,必须要通过顶层设计和相关制度安排,让人民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成为发展的创造者、利益相关者和最终受益者。不断提升治理能力,需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B38的路径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和督查机制,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逐步完善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之上的关于法律法治、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对外事务、党和国家监督等方面的主体性制度,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更好地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使国家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总之,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的科学回答和阐述,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路上,坚持与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的保障措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具体,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②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求是》2010年第7期。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④ B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8-119、103页。

⑤ 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531页。

⑥ ⑧ ⑨ B11 B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414、422、15、420页。

⑦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

B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B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B16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B17 B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180页。

B18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95页。

B20 B3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95、213-214页。

B21 《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页。

B22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页。

B23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4页。

B24 B25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94页。

B26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B27 B35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B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4页。

B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4页。

B3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B31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页。

B32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B33 B38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第1版。

B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40页。

B3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

(责任编辑:陈 果)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伙伴(2019年11期)2019-12-14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民论坛(2019年8期)2019-04-2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西部论丛(2018年4期)2018-08-25“以人民为中心”担当作为东方教育(2018年9期)2018-05-2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论坛(2018年1期)2018-03-0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新民周刊(2017年43期)2017-11-22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角资治文摘(2017年1期)2017-06-09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全国新书目(2016年7期)2017-02-27暑假期间中外主要节日一览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2008年8期)2008-12-19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坚守 立场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人民立场的坚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