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通识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1-06-06 15:01:39 浏览量:

刘宇 谢岳 崔东泽

摘 要:2020年春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在线教学。为使“分离式”高校通识课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以OBE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对基于腾讯课堂+“教学立方”学习平台+对分课堂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与实证研究。由于通识课学生专业和年级不同,且人数众多,在课程伊始,对学生进行“起点测”问卷调查,据此进行差异化课程设计与教学规划。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结果测”问卷调查,并将其结果与教学评价和期末成绩结合,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教学立方”学习平台,学生知识掌握率、课程交互情况、学习收获、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略为下降。最后对新兴技术背景下高校通识课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OBE;对分课堂;主体性教学;主体间性;“教学立方”平台;智慧教育

DOI:10. 11907/rjdk. 20224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7800(2020)011-0221-06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LIU Yu1,WIE Yue1,CUI Dong-ze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

2. iFlytek Co.,Lt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230088,China)

Abstract:In the spring of 2020, schools at all levels have carried out online teaching without suspens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eparated” online teach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moothly and achieve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verifies th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encent classroom + “Pedagogy square” learning platform + bisective classroom based on OBE and inter subjectivity education concepts. Due to the different majors and grades of students i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arting point test”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students, based on which the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planning were conducted.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a result test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wo courses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statistic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final sco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the Pedagogy Square platform,students knowledge mastery rate, course interaction, learning harvest,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but the average score of final examination is slightly decreased. 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OBE; bisective class;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tersubjectivity; Pedagogy Square platform; intelligent education

0 引言

2020年春季,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在线教学,且教学质量应与线下课堂教学实现“实质等效”。然而此次在线教学是一种完全分离式的教学(师生分离、师校分离、生校分离、生生分离)[1]。高校的通识课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两部分[2],在同时选修课中,学生在学习需求、认知水平、学习风格、自我监控水平以及学习自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而且人数众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的战略任务。在面对有大批学生的通识课班级时,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掌握所有学生学习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分离式在线教学若仅基于腾讯会议等视频直播的方式,将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同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持与精心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众多学者对高校通识课教学与智慧学习平台进行了实践研究。于娱等[3]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公选课教学设计,并从过程、知识和能力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金义富[4]构建了有参与度、知识面、执行力与互动率4维度的公选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刘碧源等[5]通过提问、在线答题和弹幕等方式,了解公选课学生学习情况;李芳等[6]在进行计算机公选教学初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学习者兴趣点、知识储备和掌握等情况,编写动态教学大纲以便开展适应性教学;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7]“对分课堂”,即一半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一半留给学生讨论的课堂教学方式;王华云[8]利用对分课堂的方法进行了3年的通识课改革试验,效果良好;陈瑜[9]利用“蓝墨云班课”移动端软件开展通识课教学,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签到、课前预习(课件、前沿知识)、课外拓展(包括影视作品、文学著作等)、在线讨论和答疑等功能;张新国等[10]利用蓝墨云班课的“通知、测试活动、投票问卷、作业/小组任务、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导出报告等板块开展课程教学;赵本良等[11]将“云班课”的教学设计分为课前推送、课堂实践(十二步)和课后反馈3个阶段;王志宏等[12]、赵嵬等[13]构建和实证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行为模式,为学习行为分析和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提供了依据;杨洪琴等[14]利用“智慧树”MOOC平台开展通识课教学,该平台可以提供动态信息跟踪,能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数据、提供可视化的智慧树数据报告,教师端APP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韩吉龙等[15]利用雨课堂和微信进行通识课教学,教师利用雨课堂可推送慕课视频、PPT课件等预习材料,进行实时问答进而讨论,学生通过微信学习、提交作业。

现有研究中研究对象、维度和方法不尽相同,技术手段及教学设计功能也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本文整合相关研究方法,基于OBE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采用功能较完善的智慧学习平台——“教学立方”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证研究。

1 在线教学设计

1.1 在线教学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新趋势。在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是创新主力军。作为一门创新类通识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课程旨在训练高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好的创新和创意需要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有效互动,发挥各自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学生应成为课程学习的中心。然而,大多数学生对通识课重视程度不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新技术、运用新理念,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讨论,进而增加学生学习投入,维护和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及学习效果。

2020年3月美国发布的《2020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提出影响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六大新兴技术与实践,其中包括:学生成功的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与用户体验设计两大技术。通识课学生是“异质”跨专业的,他们学习基础与能力水平不同,存在较大的“成就差距”,即大学生在入学率和学业成绩上差距较大[16]。高校通识课统一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因此,根据学生群体特点和学习大数据,提供灵活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是促进学生发展、保障学生学业成功的有效方式。新一代数字学习环境正在创造变革性转变,为学习者和教师构建学习生态系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体验[17]。在教学设计与组织方面,在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更重视学生主体性。主体性教學是素质教育与现代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在线教学工具

在师生分离背景下,为确保课程知识被顺畅传递,并使教师能够关注学生交互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除了组建QQ群发布消息、使用“腾讯课堂”进行实时视频教学外,还采用了南京大学开发的“教学立方”智慧学习平台开展教学。

“教学立方”平台功能多样,可以在电脑和手机端使用,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教师可利用该平台轻松创建课程,管理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分组,邀请教师协同教学等。课前,利用该平台进行备课,发布课件,创建教学计划等;课堂上,使用平台进行签到、抢答、众答等形式互动等;课后,向学生们发布作业,进行作业批改与课程讨论区管理;期末,根据平台记录的过程性、客观化学习数据,教师可快速得出每一位学生平时成绩。学生可在课前快速加入课程,了解课程整体教学计划,查看课件,在线浏览视频、文档等内容;课堂上,响应教师签到,用微信回答教师问题,参与小型无纸化测试等;课后,学生可登录“教学立方”交作业,在课程讨论区中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18]。“教学立方”平台具有教学设计和实时分析功能,可以将课程资源与预先设定的知识树相关联与排列、实时采集学生的交互数据(包括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交互、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及学习过程数据,实时统计学生个体及群体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教学立方将学生的签到情况、课前预习、学习参与度、知识掌握率、课后行为等数据进行精准评价,并以雷达图等可视化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阅读情况、课堂学习和发言、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据此调整教学进程,进行生成性授课。

2 在线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起点研究

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是一门通识通识课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有必要对跨专业学生创造力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基于创造力的构成理论和影响因素,课程设计了大学生创造力现状调查问卷、创新思维与创新知识问卷,并将相关调查结果作为课程设计起点。根据问卷编制部分的等级判定,确认本门课程学生创造力水平尚可,学生创造力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一般”上,占比为60%,其次是“强”占比37%,创造力“弱”和“很强”的较少。但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创造力呈现出递减态势,升入大二后,学生创造力明显下降[19]。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知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年级学生有很强的专业导向,往往根据自己的专业分析问题;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实践型课程更易于调动学生;相比理论课对技能课更有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经历。而低年级学生缺乏创新知识和经验;想法比较发散、简单、重复;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基于此,针对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从3方面进行规划:①适度弱化对“创新思维”相关理论的讲解,加强“创新技法”的理论教学,并与创新实践相结合;②在课程案例选取上,注重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学生需求和特点,使低年级学生能看懂、高年级的学生有兴趣;③把主要课时安排在学生讨论和思维训练中。

2.2 教学策略设计

陈长胜等[20]调查了6省1 332名在家进行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发现在自我导向、无师监督的居家学习中,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注意力失焦问题,表现为学习注意力分散、被社交媒体吸引及个体思维游荡等现象。可见,高质量的学习投入和主体参与是确保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为此,在2020年春季学期,该课程采用在线教学的设计策略为:

(1)基于OBE理念的任务驱动。OBE理念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定义、实现、评价和使用学习成果4个环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成果的要求上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学习成果是创意提案、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等;二、三年级学生学习成果是创新,如提出创新设计计划书或设计创新产品原型。学生最终学习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课程设计起点。

(2)对分课堂,增加交互活动。根据大学生网络学习注意力失焦问题、课程学科特点及问卷调查结果,本课程课堂教学采用对分课堂形式,即一半讲授,一半交互与讨论。对一节课(45分钟)时间进行划分如下:学生通过平台的课前阅读材料独自学习5分钟(占比11%),教师讲授20分钟(占比45%),学生通过平台交互讨论15分钟(占比33%),教师进行对话和总结5分钟(占比11%)。

2.3 整体设计

2.3.1 学习内容选取

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不了解“创新技法”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设计和资源建设时增加创新技法部分的比重;根据年级差异性,针对低年级加入各种创新大赛介绍与项目申报内容;对高年级学生,加入一些高水平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案例、高新技术创新案例。

2.3.2 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立方”平台资源模块如表1所示。

2020春季,该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为:①课前部分包括教学计划10个、知识点52个、阅读材料29篇(包含129个教学案例,学生优秀作品25个)、课件20个、课堂小测8个、课前练习5个、问卷5个、题库145个;②课后部分包括作业21个。

2.3.3 学习活动设计

针对师生交互,教学立方平台设计了“沟通“模块,包括公告、讨论区和小纸条3个功能。面对群体学生,教学期间发布课程公告11个,共组织了41次课堂讨论,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讨论区发布了29条主题贴,学生累计回答2 891次。

2.3.4 学习评价设计

师生分离背景下的课程学习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大作业(“创新设计作品”)成绩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得分由课程平台给出(包括课程签到、课前阅读、课堂小测、案例学习、课堂与论坛讨论、课后作业等部分的成绩)。期末大作业(“创新设计作品”)成绩按照评分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由3人进行打分,取平均成绩。

3 在线教学课程实施

基于腾訊课堂+“教学立方”智慧学习平台进行混合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活动内容如表2所示。由于课程是3节课连上,因此表2中对分课堂统计时间需乘以3。

(1)课前。学生用大约15分钟快速浏览公告、课件、阅读材料,完成课前练习,教师根据课前小测和课前练习数据,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实时调整教学重点和相应教学时间。

(2)课中。在教学第1环节,教师进行约1小时的直播教学;在教学第2环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提问,用时约1节课,学生在课程平台中进行答题和讨论,教师可及时看到学生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在腾讯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回答;在教学第3环节,教师对本次课讨论情况和上次课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用时约15分钟。

(3)课后。教师发布作业和需思考的问题,并根据平台学生数据统计情况,给个别同学发送提醒和帮助的小纸条进行学习干预,共发送94个小纸条信息,涉及12个学生。这12个学业预警的同学,期末成绩均有显著提升。

4 智慧学习环境下通识课在线教学效果评价

4.1 “实质等效”问题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在2019年秋季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课程开展了课堂教学。2020年春季开展了基于“腾讯课堂+教学立方”的在线混合式教学,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

两学期考试人数均为144人,两学期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等级数统计如表3所示。

与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发生较为明显的“右偏态”,平均成绩略低,如图2所示(纵坐标为学生人数)。

[5] 刘碧源,邹艳,伍参荣,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公选课营养免疫学在线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8):2196-2199.

[6] 李芳,颜富强. 计算机公选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9):123-124.

[7] 張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8] 王华云. 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65-66.

[9] 陈瑜,王晶,高源敏,等. 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医科院校通识教育核心公选课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2019,48(17):3046-3048.

[10] 张新国,庞雪茹,王蓓. 蓝墨云班课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 生命的化学,2019,39(4):804-810.

[11] 赵本良,章家恩,危晖,等. 基于问卷调查的《环境与人类》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6):99-101.

[12] 王志宏,张杰. “云班课”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研究——以英语语言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0-105

[13] 赵嵬,姚海莹.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行为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9,29(5):46-52.

[14] 杨洪琴,杨辉.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移动学习探究——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公选课应用分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3):115-122.

[15] 韩吉龙,孙国君,曾维斌,等. 雨课堂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公选课中建设及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47-48.

[16] 刘永贵,刘瑞,包雅君,等. 《2020地平线报告》——解读以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创新[J]. 中国教育网络,2020(6):24-27.

[17] 潘以锋. 《2020地平线报告》中的15个教育大趋势[J]. 上海教育,2020(17):12-14.

[18] “教学立方”有什么用途?[EB/OL].  http://help.teaching.applysquare.com/hc/kb/article/1208204/.

[19] 崔东泽.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D]. 南京:南京邮电大学, 2020.

[20] 陈长胜,隆景云.  大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注意力失焦行为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36(4):57-63.

[21] 方旭,汪基德,马明月,等. “智能化+5G”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2020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的要点与特色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20,233(9):13-20.

[22]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发展新形态[EB/OL].  https://xw.qq.com/amphtml/EDU2020072401567800.

[23] 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进行时与将来时[EB/OL]. https://new.qq.com/rain/a/20200615A0TV4100.

[24] 鲍善冰,庞娟. 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探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4):97-99.

(责任编辑:江 艳)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智慧教育对分课堂 基于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计算机时代(2017年7期)2017-07-20基于“对分课堂”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分析现代交际(2017年9期)2017-06-16高校生理学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探究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9期)2017-05-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求知导刊(2017年9期)2017-05-17利用电子双板的知识可视化教学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3期)2017-04-14基于“对分课堂”的《工程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11期)2017-03-20浅析智慧教育的发展策略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30期)2017-03-08智慧教育时代的信息中心数据支撑结构建设浅探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7年1期)2017-02-18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Excel课程教学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5期)2016-04-14

推荐访问:课教学 实践 智慧

《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通识课教学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