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的记忆建构与人文关怀

时间:2021-06-20 17:08:59 浏览量:

杨霄

【摘    要】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以“抗疫”为主题的影像作品,用镜头讲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疫故事,同时也突出了媒介在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和媒介价值。《武汉日夜》是国内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是从31位摄影师在武汉抗疫一线拍下的1000多个小时的珍贵素材中浓缩而成,展现了在疫情下不分昼夜战斗的人物群像。“武汉日夜”是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影片以“记忆”为中介,通过影像化符号与受众对话,感染和影响受众,激活集体记忆,建构社会共识,传递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武汉日夜;战疫纪录电影;记忆建构;人文关怀

2020年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吹响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号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值得我们用不同形式来记忆,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如《英雄之城》《生死金银潭》《人世间》《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的纪录影像作品。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武汉日夜》,在抗击新冠肺炎一周年之际上映,再次唤醒人们心底的个人记忆,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一、非虚构影像的故事化叙事

纪录片相对于故事片来说,其最大限度保留了“物质现实的复原性”的特性,但它并非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反思。纪录片最大的感染力源于影像自身的非虚构性,影片《武汉日夜》从海量素材中寻找多条故事线索,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医护人员的艰辛、患者的坚强、生与死的交织。

(一)多线并进,故事线索建构

非虚构和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属性,所拍摄的影像就已经成为了故事的素材,如何组合安排素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叙事是否成功,简单讲就是如何讲故事。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从战疫伊始便走近病区、走近医患、走近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区别于戏剧性较强的故事片,该片从1066小时的纪实影像中挑选素材,采用多线并进的平行叙事方式,为观众温情地还原了一场不分日夜的“战疫”,见证没有彩排的质朴平凡。

客观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而纪录片所能呈现的时空是相对有限的。尽管纪录片要追求真实性,要求客观再现生活,但绝不是简单机械地罗列和堆砌。《武汉日夜》的摄制是没有任何脚本的,电影后期全凭对30多位摄影人所拍摄下来的珍贵素材的艺术创作。在该片中没有故事片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悬念等配置,通过多条故事线索的建构向观众展现了最真实的“战场”,没有任何修饰的镜头缓缓道来。首先是一条时间线,描绘了武汉日夜更迭、冬去春来的时间变化,与影片主题相契合。《武汉的日夜》没有过多地渲染对病毒和死亡的恐惧,疫情之下武汉的夜晚不仅仅只有空旷的街道,奔波的车队志愿者,还有城市的万家灯火;而武汉的白昼是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患者对抗病毒的坚强,还有“新生”的希望。其次是多条故事线,影片的故事线以各个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懿哥”运送孕妇的志愿车队为辅线展开。在叙事中一般以叙述者的视点来建构内容,《武汉日夜》这部影片中没有所谓主角视点,每一个平凡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和叙述者,展示给观众一个真实的世界。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涂盛锦和护士曹珊这对伉俪,为了能够及时抢救病患,他们以车为家,整整一个月没有回过家,抗疫期间错过了14周年结婚纪念日和儿子的生日;患者王凤娇与丈夫左双贵相互支撑的亲情;志愿车队“懿哥”收获了甜美的爱情;捐献父亲遗体的李超、由病危到康复的石长江、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的医护苏洁……最后还有一条隐藏的变化线索,即是76天抗疫工作,从“封城”到解封,武汉这座城市从沉寂到慢慢复苏,到最后樱花盛开又回归往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影片所传达的一切都是没有预演的真实记录,就连剪辑都非常地克制,正是朴素的视听语言塑造了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个英雄的形象,描绘了一座英雄的城市。

(二)捕捉细节,人物群像塑造

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是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渲染情节和造成情绪的载体。[1]《武汉日夜》的结构架构和镜头选择是冷静和克制的,在有限的影像素材中全景式地展现了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志愿者的人物群像,导演通过捕捉抓取大量细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来激发观众的情绪。在影片中呈现了大量的物件细节,如街头悬挂的红灯笼、奔流不息的长江、屹立的黄鹤楼、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这些符号性的事物在影片中每一次出现,便会触动观众的情绪。生活的细节稍纵即逝,需要纪录片工作者观察生活,在现场拍摄中捕捉富有意义和价值的镜头。影片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一位患者紧紧抓住田定远医生的手不愿松开的镜头重复呈现,承载了患者对“生”的渴望以及对医生的信任。电影一开场就由可爱的童声拉进病房,石长江老人病床旁是一个收音机,收音机里每天播放的内容承载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使得他在丧失自主呼吸后顽强地与病毒抗争直到康复。

人物的选择是影片故事讲述中重要的环节。“选择人物的方法之一就是将每一位出现在银幕上的个人都视作整部影片中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无论是你跟踪拍摄的人物还是你要采访的人物。”[2]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武汉日夜》塑造的是武汉“封城”后每一个“平凡人”的人物人像,展现的是细碎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在影片中导演选择了有名有姓的13位人物,其中有武汉当地各医院的工作人员涂盛锦、杨莉、苏洁等,外省援鄂的医护志愿者田定远,病患石长江、李超、王凤娇,还有车队王紫懿,新生儿妈妈李青儿等。《武汉日夜》聚焦的生活中细碎的小时,塑造的是13位平凡的普通人物,他们身上渗透着人性的微光,真实地“演绎”自我,这群可爱的人们正是我们全国上下每个人的缩影。

二、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的影像化建构

在人类传播史的发展进程中,文字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的符号系统,使中华民族文明得以长久保存并传播,我们正处在一个以智能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的媒介社会,人类的記忆生成越来越依赖媒介。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通过影像视听符号激活个人记忆,从而建构集体记忆。

(一)个人记忆的回溯与激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2008汶川地震等灾难,在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层面留存个人记忆。视觉文化通过各种可见性符号和形象来建构社会主体,通过视觉实践来塑造人们对社会、文化乃至自我的认知。[3]所谓记忆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载,而回溯是对过去社会事件的回忆和重述。《武汉日夜》作为过去与当下的联结媒介,通过影像符号和叙事技巧对过去抗疫一线的素材进行重新分切、重组,观众在大银幕观看影片时便实现了个人记忆的激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所有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疫情暴发后各级媒体、平台纷纷制作“抗疫”视听作品,在传播疫情信息,减少人们心理恐慌等方面彰显媒介的社会功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短视频的传播在记忆的记录和贮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武汉日夜》里有正在复习的高三学生、有在跳《小苹果》的患者们、有通过视频通话为女儿庆祝生日的妈妈、有奔走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些我们曾经在短视频平台生成的个人记忆被电影《武汉日夜》唤醒,从而建构新的情感。观众对于纪录片中所呈现的场景大多是没有亲身经历的,正是通过镜头语言、视觉性符号沉浸在电影中感同身受,武汉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虽已成为过去,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仍能够深切感受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人性的崇高。

(二)集体记忆的认同与建构

没有媒介记忆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媒介记忆的国家是浅薄的。[4]伊文思认为,纪录片就是把现在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便成为了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是对过去社会事件的再现和记忆,也是社会重塑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

媒介记忆的空间建构。武汉这座城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理空间,《武汉日夜》所展现的是处在疫情之下的“不寻常”的武汉。电影开场一个航拍镜头从长江上空缓缓掠过,熟悉的地理位置将观众的地方记忆拉回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除此之外武汉夜景华灯初上的空镜头,灯火通明给人以光明和希望。影片最后武汉长江大桥、接收病患的医院、每个人的家、繁华的小吃街,纪录片建构的符号化地理空间将观众聚合在一起,实现记忆的共享。

集体记忆的情感认同。在当前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媒介社会,人们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里,通过媒介记忆寻求情感的认同,更清晰地实现社会行为和自我认知。电影重要的媒介功能即是通过视听语言建构集体记忆,虽然大多不是受众自己的经历,但却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电影频道与数百位电影人共同发起“有你真好”公益观影活动,邀请了全国28个省及直辖市共251位观众,多达350场次。在本次公益观影活动中有曾参与过一线战役的医护人员,也有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亲人的普通人,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亲历者,在大银幕特殊的密闭空间里很多观众潸然泪下,甚至失声痛哭,达到了高度的情感认同。

“我们所记忆的过去,不过是立足现实对过去的重建回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现在的需要、利益和期待。”[5]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要敬畏苦难、铭记历史。2021年初疫情零星出现,而《武汉日夜》在“封城”一周年之际上映,为关照重塑的记忆是向死而生的希望,媒介记忆使人们回溯过去,反思当下,观照未来。

三、彰显人文关怀的主题价值

吕新雨认为,“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本形式”。[6]《武汉日夜》一方面探寻“死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生”。阴阳相生、日夜更迭、生死相对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追求建构了影片的主题价值,随着武汉逐渐恢复正常,我们奔赴的日夜都是值得的,影片传达的便是日夜轮转、生生不息的内在意义。

平凡英雄的赞歌。英雄不是神也不是超人,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普通人。在电影中看到最多的镜头是医务人员急匆匆的背影,不是在竭力抢救,就是在陪伴病患。医患关系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人文关照体现在医生与患者关系的细节之中。护士苏洁直到父亲去世也没能见上一面,孟宪明医生耐心向康复患者讲解病理变化。最让人触动的是援鄂医护田定远,患者抓着他的手久久不让他离开,而他给予的是陪伴与信任。纪录片是在第一现场记录的第一手素材,原生态的真实是任何故事片都无法还原的,人物本真的表情动作是无法演绎的。

不畏死亡,生生不息。电影片头空荡的街道,停止运行的火车站再到片尾人流涌动的热闹街景,武汉经历了向死而生的勇敢,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而之后会更加生生不息。患者官爱玲自主呼吸的三天后病情突变离世,接着下一个镜头展现的是李青儿平安生下“小企鹅”,两组镜头是生与死的表征,而新生则给人以喜悦和希望。夜晚LED滚动的字幕:“白衣天使、逆行出征、凯旋而归”是全国人民最真切的期盼。当醫院病房贴上封条,全国各地援鄂医护人员们开始踏上归途,城市“解封”,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获得了新生。

真情是最温暖的力量。亲情、爱情、友情在《武汉日夜》中隐藏在每个镜头的细节之中,正是人们心里最深层的情感支撑着战役中的每一个普通人。患者王凤娇对抗病毒心态的转变来自于丈夫的陪伴和鼓励,在病房里她通过视频电话为女儿庆祝生日,面对镜头她为女儿录制舞蹈;田定远与家人的对话中,爷爷奶奶没有抱怨疫情带来的恐惧,而是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涂盛锦、曹珊夫妻二人有了珍贵的休息时间却选择回家看父母和儿子;王紫懿和王震在这场战役中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影片故事叙事细节中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真切的情感是人们最大的力量。

曹金玲导演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中说道:“希望这个电影也是一种特殊的陪伴,对于逝去的人我们是一种肃穆的缅怀;对于经历了很大伤痛的人,我们希望是一种安慰;让经历了这一切的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感受到中国人的守望相助和人性的微光。”[7]《武汉日夜》冷静克制的观察和记录,没有刻意的情绪渲染,让观众看到了生命的力量,看到了中国人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主题曲《有你真好》正契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

结语

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从珍贵的视频素材中,经过艺术创作凝结成95分钟的大银幕电影,影片中不乏有省略和仓促的痕迹,但在这里我们不能过于苛求其艺术性。一方面,纪录片承担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武汉日夜》选择建构了普通人物群像,塑造了平凡的英雄;通过视觉性符号激活个人记忆,建构集体记忆的情感认同,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引发观众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观照。另一方面,《武汉日夜》作为首部战疫纪录电影登上大银幕,能够扩大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拓展纪录片的传播渠道。最后更重要的是公共安全类的纪录片影院化这一现象,将推动我国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建构,使之成为健康传播的重要媒介。

注释:

[1]何苏六,丰瑞等.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6.

[2]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云红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32.

[3]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7:35.

[4]邵仁培等.媒介理论前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19.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1.

[6]吕新雨.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J].现代传播,1997:(03).

[7]许晓蕾.《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剪得冷静克制,观众依然潸然泪下[N].南方都市报,2021-01-23.

(作者: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专任教师)

责编:周蕾

查看pdf文档请下载app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成才之路(2017年2期)2017-01-17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2期)2016-10-31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世纪桥(2016年6期)2016-06-24浅谈朱熹理欲观的现代意义商(2016年8期)2016-04-08首饰在设计过程中的多重性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胸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9期)2015-09-28爱心评价 激活课堂新课程·上旬(2015年6期)2015-08-26

推荐访问:武汉 建构 日夜

《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的记忆建构与人文关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