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0-09-05 13:00:19 浏览量:

 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行为指标 重要观测点 思想品德

 包含 品德素养 国际素养

 思想素质 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坚持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升旗仪式出勤情况 积极参加学校升国旗等爱国主义仪式和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并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勤率100% 参与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

 初二下学期参加深圳市网上禁毒知识学习并通过考试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品德发展 学生遵纪守法,无违法和严重违纪行为。学生组织参与班团队、学校社团、社区活动及其他相关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在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所获得的品德类或综合类(含德育评价内容)荣誉等。

 担任班团队、社团等学生干部 担任班团队、社团等学生干部或在服务集体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德育类或综合类荣誉称号 服务集体突出表现 德育获奖情况 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累计24小时及以上

 公民意识 学生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养成公民意识,形成公民行为,以及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等方面的情况,记录相关活动或典型事例。

 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并积极影响他人 参与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参与学习弘扬传统文化活动2次及以上,与国际友好学校(含港澳台)交换学习、联合调研,或参加国际事务会议、讲座、社团等活动2次及以上 与国际友好学校(含港澳台)交换学习、联合调研 参加国际事务会议、讲座、社团等活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行为指标 重要观测点 学业水平

 包含 学习素养 学业成绩 学生修习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的科目、学分(学时)、成绩等的记录等。

 课程成绩 各科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 学业潜力 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经历(次数或项目数、承担角色与持续时间、个人感受与成果等);优势学科学习情况(参加学校组织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竞赛等的次数、名次、荣誉等,以及在优势学科领域的拓展学习情况)。

 学习类获奖情况 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区(县)级别以上学习类奖励或荣誉称号(含竞赛等) 研究性学习参与情况 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或小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非母语学习情况 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区(县)级别以上非母语学习类竞赛奖励或荣誉称号,或参加第二外语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果

 学习品质 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业情感、学习习惯、学业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情况(典型表现或事例)。

 学生生涯规划、学期或学年学习计划、学习总结 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学习计划、撰写有利于自我成长的学习总结;积极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或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量10册及以上,并撰写读书心得体会 图书借阅记录 身心健康

 包含 身心素养

 生活素养

 体质状况 学生体检基本情况、基本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等。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 健康生活 学生日常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运动表现,特长项目及体育竞赛表现,起居饮食情况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出勤情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出勤率达到100% 体育技能 掌握2项及以上体育技能并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或获得区(县)级别以上体育竞赛奖项 校运动会参与情况 体育竞赛参与情况 安全生活 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必要的自救与互救基本技能的情况和事例。

 参与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实践活动,参加应急疏散演练2次及以上

 参加应急疏散演练情况 心理健康 学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特点、认知方式和青春期适应等。

 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人际关系融洽

 人际关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行为指标 重要观测点 艺术素养

 包含 审美素养 艺术体验 学生参加艺术活动提高艺术素养,包括参观艺术场馆、参加校外艺术学习、观看艺术演出展览、参与校内及社会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活动记录,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形成艺术体验的记录。

 美术课程出勤情况 艺术课程出勤率达到100% 音乐课程出勤情况 参加各类艺术活动 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含书法)3次及以上 参与校内艺术兴趣小组 积极参与校内艺术兴趣小组或群体性活动2次及以上 艺术特长 学生在艺术领域具备的特长,参加艺术展演、比赛的情况,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成果等。

 艺术特长记录表 掌握1项及以上艺术特长 艺术类获奖情况 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区(县)级别以上艺术类竞赛奖励或荣誉称号 实践创新

 包含 信息素养 创新素养

 社会学习 学生参观考察各行各业组织机构、参与与年龄特征相适应的职业体验活动情况及收获、技能学习和社会调研等活动情况等。

 校外各行业机构参观学习情况 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参观学习2次及以上 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 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或社会调研1次及以上,并撰写调研报告 参与社会调研 劳动实践 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形成,参与与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等情况。

 劳动技能掌握情况 积极参与劳动技能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的家务劳动,每学期参加2次及以上的校内值日 家务劳动参与情况 劳动技术课程成绩 校内值日情况 创新能力 学生参加科普教育、创客活动各信息技术学习等情况,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上有突出表现,并取得一定成果。

 信息技术课程成绩 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习,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区(县)级别以上信息类竞赛奖励或荣誉称号 信息类比赛获奖情况 科普教育、创客活动参与情况 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创客活动,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区(县)级别以上科技创新类竞赛奖励或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类获奖情况

 说明:

 1.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五个方面内容均设定5个重要观测点,每一方面观测点总满分值为20分;每个观测点满分值为4分,根据达成情况,分别计4分、2分、0分,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2.出勤率计算以学校制定的考勤制度为准。

 3.涉及荣誉或比赛奖励内容,仅指学校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评选结果。学生参加其他机构组织的活动或评选情况,可在写实记录部分如实记录。

 

推荐访问:指标体系 初中 表现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指标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