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时间:2021-06-03 15:03:44 浏览量:

曹清尧

未来5年-15年,荣昌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为成渝地区提出的“两中心两地”重要指示,努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

重庆市荣昌区,地处成渝腹地,肩负着川渝合作“桥头堡”“主战场”的使命。“十三五”以来,荣昌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为目标,推动荣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落地荣昌,荣昌货运机场写入重庆市委全会《决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29.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52.5亿元,实现翻番,“十三五”时期各项既定目标提前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为全面落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5年-15年,荣昌将以《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遵循,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为成渝地区提出的“两中心两地”重要指示,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这个总目标,坚持一手抓壮大自身实力,一手抓对外开放合作,以建设成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畜牧科技城为重点,努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到2025年,构建一个中心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的中等城市:到2035年,建设一个产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治理高效、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以科技为武器,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我们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突出应用型创新项目研究,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平台,使创新成为荣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第一突破、第一亮点、第一引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畜牧科技城,让“城”更有实力。依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作用,为畜牧行业的创新人才、有为人才搭建梦想的舞台。集中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科院、优质企业在荣昌深耕发展的比较优势,在畜牧业“卡脖子”的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实现畜牧科技的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让“瓷”更有引力。以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为名片,加快推动陶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持续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引进民营企业创办陶瓷大学,成立陶瓷研发中心,为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提供特种陶瓷、高科技陶瓷新材料。打造具有西部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让“智”更有活力。依托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协调毗邻地区引进上游的原材料和下游的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等产业,搭建政、产、学、研、商五位一体发展平台,打造智能制造系统研发中心。

以特色为依托,构筑产业经济新高地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们将坚持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消费品、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6+1”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经济布局。构建农牧高新全产业链,充分挖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市场潜力,一方面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打造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饲料、兽药、市场”于一体的农牧高新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开发生猪期货、生猪特色金融产品的数字经济,推进分中心覆盖全国,生猪大数据公司要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同时,以“荣昌猪”为主导,加快构建以竹、麻、茶为优势,以白鹅、晚熟柑橘、粉条、肉兔等为特色的“1+3+N”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特色工业产业体系,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区的命脉,以国家高新区为主战场,推动高新区提质扩容,按照相对集中、相互配套、一体治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和用地指南,打造以食品、医药、陶瓷、服饰为重点的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群,构建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数个百亿级支柱产业,培育3个-5个本土主板上市企业,加快进军“两千亿级”国家高新区队伍。打造升级版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以大数据、现代物流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效融合,实现服务业制造化、制造业服务化,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支撑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以大健康、运动消费为重点,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的有效配合,提高服务业的城市服务能级,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以合作为导向,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

坚持开放合作才是正道,未来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荣昌将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双循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荣昌将探索东西部协调发展新路径,鼓励东部研发机构在荣昌建设生产基地,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取国际货运枢纽机场进入国家规划,联合比利时列日机场,共建中欧空中货运走廊: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联合泸州港、内江铁路货运枢纽打造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金三角”,构建“空、铁、水、公”立体多式联运体系,让更多中国品牌从荣昌走向世界。合力唱好“双城记”,作为成渝地区的腹心,荣昌将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联合毗邻地区构建以“一环十一射一联”高速公路网为骨架、“三纵五横四联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为支撑、农村公路网为基础的多层次交通新格局,推动“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落地落实。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协同发展,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平台共用、资源共享、联防联控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打造成渝一體化发展示范区。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聚焦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生态的需求,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生活环境。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倡导企业创办绿色工厂,发展绿色经济,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污推广资源化利用,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筑牢濑溪河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一极核、两支撑、双同城、多节点”的城乡格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进镇镇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医疗、教育、文化资源向乡村下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产业上游向农村延伸,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局面。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持续补齐补强民生短板,深化与成渝地区高等院校、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努力创建3家三甲医院。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区教育水平,办对得起人民的教育。以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和美食休闲之城,打造文化强区。以老城改造提升和新城开发建设为抓手,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巩固脱贫成效,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民更向往。

猜你喜欢 荣昌成渝发展 蓉蓉&渝渝先锋(2021年1期)2021-02-22荣昌夏布创意时装亮相北京红岩春秋(2017年11期)2017-12-07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智富时代(2017年3期)2017-04-02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智富时代(2017年3期)2017-04-02区域发展篇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1期)2017-02-05图说共享发展群众(2016年8期)2016-08-15图说创新发展群众(2016年3期)2016-03-09成渝两地不同人群户外体育运动需求调查分析体育学刊(2009年3期)2009-06-19城市意识及对川渝合作的影响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4期)2008-09-11我们究竟来自哪里科学启蒙(2006年4期)2006-05-11

推荐访问:双城 奋力 经济圈

《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