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建筑更新策略研究

时间:2021-06-09 14:28:16 浏览量:

黄帆 张希晨

摘要:从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更新的角度解决地域文脉断裂的问题。对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的公共建筑实地调研,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建筑形式、建筑功能以及场所精神这三方面探讨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更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地域文脉断裂的问题,从传统村落的公共建筑更新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基于文脉传承的公共建筑更新策略解决了文脉延续断裂的部分问题,希望能以此推进传统村落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脉 传统村落 公共建筑 建筑更新 场所精神 村落更新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5-0097-03

引言

据我国住建部数据统计可知,在当前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乡村数量从2000年的353.7万个递减到2017年的249.9万个,且乡村的消亡是不可逆的。为了保护其中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其他价值的村落,我国自2012年起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目前已有5批6800余个村落列入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村落更新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在村落更新过程中占比不多的公共建筑的更新较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部分在更新中置换的功能、采用的方法并没有解决公共建筑职能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这一问题,未能成为村落更新的助力,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经济因素、所有权等均限制了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的更新,有时会忽略村民主体地位,漠视建筑形式的地域文化符号体现。

其次,公共建筑是地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如何运用合适的设计策略在公共建筑中延续地域文脉,是村落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将从地域文脉传承的角度探讨传统村落公共建筑更新的策略。

一、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的文脉传承

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中说过,“建筑学是地区性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建筑形式以及其物质之上的精神与文化的结合,共同形成了具有集体记忆的场所,由此才构成地域文脈。建筑形式、场所以及地域文化便是地域文脉的组成要素。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其内涵包含甚多:历史遗迹、历史建筑、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生产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些综合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文化。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便是地域文化。

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作为一种村落建筑文化本身便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例如苏锡常地区的粉墙黛瓦,陕西地区的窑洞,福建地区的土楼建筑等。其次,村落中村民的生产、交流以及民俗活动等大多也生发于公共建筑之中。

公共建筑提供了村民发展地域文化的场所。承载着村民活动,是村民创造集体记忆的场所,有着文脉传承的责任。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与现代化对村落文化的冲击是不同的。当前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建筑更新过程中被城市审美冲撞,建筑形态上逐渐向城市靠拢,地域文脉的传承在公共建筑的更新中逐渐淡化。

(一)原有公共建筑在村落中的多种角色: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建筑其主要类型有科教文卫娱建筑、商业建筑以及行政建筑。戏台建筑之类的文化娱乐建筑丰富村民的生活,同时承担着传承戏曲这类传统文化的责任。商业建筑满足村民日常的生活需求,其中的商品类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迭代。祠堂建筑则是传统村落中礼制建筑的代表,它承载的是地域文化中社会制度层面的历史记忆。生产类建筑承载着村落的生产记忆。茶馆等娱乐建筑是村民之间的交往娱乐空间,村民在这类空间中用方言俚语交流,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一个人情化空间,村民在这类空间中获得归属感以及安全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公共建筑的更新中,原有公共建筑的功能被新的功能替换,但部分替换的功能并没有满足传统村落中村民的需求。

(二)更新中的问题: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更新需要承担地域文脉传承的重担,从地域文脉传承的角度而言,公共建筑的更新中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公共建筑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的类型众多,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部分公共建筑进行了更新迭代,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更新的功能类型也不尽相同。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这三方面都影响着公共建筑更新中功能的转变。其中已更新的部分建筑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1)公共职能建筑:祠堂原本是宗族祭祀以及商议要事的空间,有时还兼顾书院的作用,在建国以后,国家的土地制度改革使得古村落的聚落结构发生转变,血缘社会转换成乡村集体化共同体社会。祠堂转型成为了村委会、工厂以及学校之类,村民的自发性行为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席卷到了传统村落,祠堂这类的空间又发生了职能转变,现在的祠堂大多转换成为了纪念馆类型的村落公共空间,如图1。但其针对的活动人群慢慢转变成了村外的访客。村委会以及村民活动中心这类的现代公共职能建筑需要新增或者更新其他公共建筑而成。

(2)生产类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需求也日益增加,部分村落开发出了新的公共建筑,也有一些村落整合之前的村落空间,更新成为了理发店、超市、饭店类型的商业建筑,如图2。乡村旅游的兴起使得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由传统农业转换成为了旅游服务业,原有的生产空间其空间结构、空间规模等不能满足现代生产规模,现代生产类建筑一般为村民新建,原有生产类建筑面临着转型,旅游服务建筑则需要新建或者由其他建筑更新而成。

(3)文化娱乐建筑:观戏是传统村落村民旧时最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戏台也作为演艺活动、酬神庆典等的重要场地,是村落居民的主要聚集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媒介逐渐普及,电视以及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戏台作为村落的传播媒介的功能,继而戏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多数传统村落中缺失服务于村民休闲娱乐的现代公共建筑。

传统村落中传统公共建筑功能废弃,村民新的生活需求没有相应的公共建筑来满足,公共建筑功能更迭方面面临着传承的割裂。

2.形态更新中的符号同质化:传统村落中部分公共建筑的更新中没有注意地域文化符号的体现,使得建筑更新走向了“千篇一律”。例如苏锡常地区的部分公共建筑更新,其功能类型多为商业类建筑,这类建筑的服务主体依旧是村民,其更新内容多为建筑外观,更新后的建筑风貌服从于当代审美,如图3、4。使用了铝合金门窗、马赛克瓷砖、煤油灯等近代以及现代材料,与历史性建筑风貌违和,视觉上较为混乱。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在更新其外观形态后呈现趋同的混乱状态。

也有些公共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过于表面化,使得建筑过于个性化,与周围环境以及场所特征格格不入,如溧阳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后者以当地的古琴文化一焦尾琴为建筑原型,但并没有对古琴的文化进行挖掘以及探索其所场地、自然之间的关系,生硬地模仿古琴的形态,使得最终呈现的建筑形态不伦不类。

在公共建筑的更新设计中要注意文化符号提取的尺度,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提取凝练,但不可对地域文化进行象形的仿生或者盲目地对古典建筑进行山寨。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把日本的五重塔抽象为一种文化符号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当中,如图5、6。使得这种表现方式在此后一段时期内为许多日本建筑师所仿效。

3.场所精神被淡化:场所精神,即特定的环境对人的感知、回忆等产生直接影响。人对于场所精神的感知是地域文脉传承的方式之一。场所精神主要由建筑的空间要素、文化要素以及时间要素组成。凯文林奇认为“特定的环境能对人的价值观、感觉和回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人的个性和环境特色是相互紧密结合的”[3]

互联网的发展消解了这种场所体验,视觉时代的现代传媒与科技使我们通过图片便可以了解一切我们想要了解的风景、建筑、美食等。此时场所以及空间体验就被弱化了,人们会越来越懒于亲身体验、亲身探索,人与空间环境的交流反而被屏幕限制、被图像裹挟。

“建筑的目的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而是为公众创造认识社会和交流的场所。”4在传统村落中,未更新的公共建筑多半闲置,已更新的多为村民自发营建,受城市审美影响,这些公共建筑已不再是村民创造集体记忆的场所。例如传统村落中的地域文化如赶庙会、舞狮子等,在现代传媒的冲击下逐渐消失,老年人对于这种文化传统的记忆正在减淡,年轻人缺失了传统村落中这些方面的场所体验。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的更新不应只保留建筑本身的个性,还应保留场所精神以及场所体验,能使村民更加拥有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由上可知,在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下,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建筑更新缺失了创造集体记忆的场所特征,文脉传承在公共建筑更新中从建筑文化本身以及建筑所承载的功能两方面面临着断裂的问题。

二、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公共建筑更新策略

(一)空间结构更新的策略: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中承载的公共活动不同,建筑所需要的功能空间以及空间尺度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公共建筑更新时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空间结构的更新,空间结构层面的更新能使公共空间重新恢复为人们创造集体记忆的场所。其主要的更新策略分為以下几点:

1.功能置换。(1)满足村民需求:公共建筑功能定位的更新需对村落的发展以及村民的需求进行综合的调查分析以及考量,将衰退的建筑功能转换为现在缺失的或者未来需要的建筑功能。在建筑更新的过程中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人是文脉传承的内在驱动力。(2)考虑空间容纳: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置换时还应考虑原有空间的设计特征,原有空间的规模、空间结构等对新功能的容纳能力。功能置换一般保留原建筑原型,对内部空间进行替换,如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中心的设计,原建筑为西河粮油交易所,建筑总面积约为1500平米,更新为博物馆以及村民中心,原有的大空间可以满足微型博物馆、餐厅、村民中心这样的复合业态。由油粮交易所更新为油粮博物馆,从功能层面来说,是一种当地文脉的传承与延续。且其增加的村民活动中心以及餐厅等既满足了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又满足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中的游客需要,以此为支点,带动村落的经济发展。

2.空间重组。(1)空间尺度:在进行空间结构更新时要根据公共建筑中人的行为特征重构内部空间、使其更符合人的使用尺度;马家垄村民活动室的设计中,增设的灰空间从人的尺度出发,空间虽小,但其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使得小空间也有大功能。空间尺度的调整也是服务于使用者,使用者能够在空间中长时间停留,如图7。(2)空间功能:根据需求对内部功能空间进行重新组织。西河油粮博物馆的设计中根据功能需求,拆除部分内墙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了重新组织,利用隔断、可移动家具分隔空间,使原本单一的空间更新为可以承载复合业态的新空间,如图8。

3.结构更新:传统村落中需要更新的公共建筑一般建造时间较长,其结构面临老化的问题。在进行建筑更新时需考虑结构的更新,结构更新可分为:结构加固、结构修改以及使用新结构。基于文脉传承的角度,选择加固或修改原有结构可以降低造价成本,使用全新的结构增强了空间可塑性,但要注意新结构形式以及材料的选择。

4.扩建改造:当原有公共建筑的尺度不足以满足新功能所需要的尺度时,可进行扩建改造。扩建改造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垂直扩建(建筑物向上或向下扩建)、水平扩建(周边扩建、分离式扩建、灰空间营造)。例如,马家垄村民活动室的设计,由于村中缺少村民集聚活动的空间,该设计将村西口的小仓库更新为可多功能使用村民公共活动空间,这是一个小空间需要更新为“大”空间的设计,该设计将屋顶进行延伸,形成一个连接广场和建筑的灰空间,同时还延伸了室内空间,使建筑变得更加开放。延展出来的屋顶与地面平台形成的灰空间可供村民坐卧,进行休憩、阅读、纳凉等行为。通过灰空间的营造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使得建筑能满足更多的村民活动。

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更新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改善村民生活,所以建筑的功能定位需站在村民的立场进行考量,不管建筑的尺度大小,其最终都要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形态界面更新的策略: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中除了其功能根植于当地,服务于村民之外,在其建筑外观的设计中应增强其作为公共建筑的可识别性。可识别性可通过建筑立面材料、尺度、色彩、造型等的设计,形成与周围建筑的差异化,使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识别性,作为一种设计导向,以点带面地推动村落整体更新发展5。但不应一味标新立异,脱离于村落的整体风貌。“公共建筑设计可借鉴的传统元素主要是色彩、符号以及材料这三个传统元素。”6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界面形态更新策略可以从符号、材料、色彩这三方面考量:

1.符号的提炼借鉴:公共建筑的更新可以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元素,进行抽象、深化、变形等处理,并把它作为装饰图案或者结构形态,亦或是整个建筑的更新灵感。如牛背山志愿者之家的设计,该项目位于四川的大山深处,建筑由民居改造为青年旅社,所以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中,设计师以远山云海这样的自然意象为灵感,大胆地使用數字化的设计方法与逻辑,建造出了一个形态上虽有异与同类建筑,却与远山云海相呼应的参数化有机屋顶,在建筑形态上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既高度概括了当地的地域特征又使建筑具有了一定的导向性。

2.乡土材料的运用:传统乡土材料之于地域建筑而言也是文脉的一种形式,用竹墙、夯土墙、清水混凝土墙、毛石砖块等乡土材料结合传统技艺来进行建筑更新是当前设计师最常使用的设计方法,村民的参与式营建也是一种增强其归属感与参与感的方式。例如牛背山志愿者之家的设计,其建造方式采用了当地石块的砌墙方式、坡屋顶与小青瓦的延续,主要建造者为村民,参数化有机屋顶使用的是由四川本地盛产的慈竹所提炼而成的新型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其建造材料与营造技艺都根植于村落,如图9。

3.色彩肌理的选择:色彩是公共建筑与周边建筑产生差异化的形式,且色彩也是地域文脉传承的一种元素。例如位于山西的大槐树下的场院设计,将窑洞更新为村史馆以及小剧场,设计师在院落中植入了醒目的红色装置,其尺度偏大,与建筑一起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形态界面,红色既是山西的一种文化元素,又呼应了村史馆的建筑性格,通过色彩创造了建筑景观的差异化,增强建筑的可识别性,如图10。

提取当地的文化符号,并将其运用到公共建筑的界面形态更新当中,使公共建筑的可识别性增强,牛背山志愿者之家特异的建筑外观对于其使用者一志愿者、驴友来说,就是村落中的灯塔;对于村民来说,是村落中的守望者,可识别性强的公共建筑能在村落中产生一种特殊的方向感以及场所感。从界面形态层面而言,在色彩、符号、材料等方面传承了地域文脉。

(三)增强场所精神的策略:场所精神的营造是增强建筑地域归属感的主要方式。而在公共建筑更新中增强场所精神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1.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传统村落中待更新的公共建筑大多建造时间较长,建筑的采光与通风系统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需要调整建筑的结构、增加照明设计以更新采光通风系统,使人愿意在场所中长时间停留,从而才能在空间中体验场所精神。例如国内先锋书局的乡村书店系列一云夕图书馆,云夕图书馆由闲置的院落更新而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秩序,建筑更新最主要的设计是将屋顶结构抬升了60厘米,利用这个高度形成高窗以更新采光通风系统,如图11。

2.增强感官体验:感官体验是使用者置于空间时对空间氛围的感知,在建筑更新中增强仪式感以及形式感,放大使用者在空间中的情绪体验,是对抗现代化图像侵袭的一种方式。例如陈家铺平民书局,该建筑由村民的礼堂旧址更新而成,建筑内部开放的两层建筑正中心设置了一个半透明的悬浮盒体“冥想”空间,延续了建筑前身一乡村礼堂的形式感,通过简单的空间与融合的光影来增强人的场所体验,如图12。

3.尊重在地生活方式:场所精神的营造除了建筑本身的空间意象层面,还在于尊重当地居民的在地生活方式,在建筑更新中可将村民的生产生活工具运用到空间设计当中,建筑更新的设计调性需与功能定位相契合,建筑的场所感才能由内而外的体现。云夕图书馆的设计中将畲族文化的手工艺生产工具织布机置于图书馆中展陈,图书馆中书籍是民俗文化、沿革、地理、史料以及当地畲族风情、工艺制作等类别,并配以适应新农村阅读需求的图书,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图书馆之外,设计中还包括了咖啡馆以及先锋文化讲堂,属于复合业态,丰富当地居民的现代生活。对于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设计师张雷的“反设计”设计理念很好地留存了建筑原有的场所感,同时质朴、温暖的建筑调性与图书馆的定位相吻合。

先锋书局的乡村实验丰富了村民的娱乐生活,这两个书局的主要设计理念“反设计”,极大地保留了场地特征,使其建筑形式延续了地域色彩成为了乡村旅游的建筑景观。使村民与外来游客两个层面都体验到了建筑的场所精神,带动了村落的经济发展。

结语

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建筑从其自身的建筑文化以及其作为地域文化载体而言传承着地域文脉的责任。但在其更新的过程中面临着地域文脉断裂的问题。本文从建筑形式、功能结构以及场所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了文脉传承在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更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国内外的更新设计案例,提出了重新解构空间功能,将原有建筑更新为以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提炼文化符号,增强建筑可识别性以及增强场所精神这三种相对应的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

[2]胡鸿燕.乡土建筑改造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37-41

[3][美]凯文林奇.林庆怡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3

[4]伍端.艺术与日常的庆典——当代公共建筑的意义转向[J].建筑学报,2018,(05):1-4.

[5]崔愷,沈一婷,郭海鞍.推演与容错——从一个起点的改造到一座乡村的复兴[J].建筑学报,2017(02):44-45.

[6]赵莹琳.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表达[J].设计,2014,(11):73-74.

[7]任绍辉,侯张涛.基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分析[J].设计,2015,(09):80-81.

[8]潘振华.当代新农村公共建筑初探——东福村文化室建筑设计为例[J],设计,2019,32(21):150-151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文脉村落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4期)2019-10-21油画《村落》好日子(下旬)(2019年9期)2019-07-09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2期)2018-05-10文脉作文周刊(高考版)(2016年9期)2017-06-01引发海啸(下)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7年4期)2017-04-24曹文轩说“文脉”做人与处世(2016年13期)2016-08-23基于城市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概述建材发展导向(2016年2期)2016-05-19关于公共建筑防震减灾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公共建筑空调的节能潜力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2期)2015-07-02

推荐访问:文脉 村落 传承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建筑更新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