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1-06-01 18:01:32 浏览量:

吴思佳 朱守会 黎映川 王娜 王霞

摘 要 “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对于提高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知识和专业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极为关键,通过引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思路的改革、教学环节的改进,建立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机制和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办法,为社会培養出更多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

关键词 设计艺术史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61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of design ar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structur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By us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dea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links,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multiple evaluation subjec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discussion teaching are established index system, further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is course, and cultivate more professional design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innovation era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 history of design ar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设计艺术史”是高等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知识和专业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具有着夯实基础的关键作用。在现代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支持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得更为灵活多样,针对我国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强调“实训化”实践教学的特色,通过引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设计艺术史的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从而培养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

1 “设计艺术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在设计艺术史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方式都是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教师单方面的输入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师讲授型的授课方式所面临的困境有待改善。首先,设计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仅其中一个时代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就需要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的方面予以解读,史论课程往往授课学时有限,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学生将其“尽收眼底”。想要有所取舍,就难免以偏概全;想要面面俱到,恐怕会浅尝辄止。因此,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深入上述方面,而且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传统、审美趣味、意识形态趋势以及思维观念定式等对于涉及艺术特征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而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及深度。其次,需要大量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索这门课程的实际价值,史论学习需要反映到学生实践创作的运用当中。而通常受课堂讲解的局限,往往会导致学生由于缺乏对于许多艺术品的感性认知,从而影响了对于老师理论讲述的吸收与消化。

(2)以本为本,教学实施环节的灵活性欠缺。设计艺术史理论对于储备大量艺术图像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对于艺术作品的细节有着十分具体的要求,视觉上的感受需要同听觉和触觉等相适应,单纯从电子图像上来看无法全面的感受艺术品的细节和设计理念。课堂教学应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利用实践资源,结合工艺过程实践、教育实习(实验)基地参观与实践等方式补充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因此,“老师讲解——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讨论总结”这种开放式的互动性教学方式,就可以丰富教学实施过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多样性。

(3)单一呆板,学习主体的创新性培养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材料中的有意义的内容与学生的个人意义无法结合,即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发现属于自己的意义,则创新性学习难以激发。教师在教学实施的环节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适当展开一些竞赛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在上课前后在线学习,若能够在老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以外主动挖掘多种知识点获取的渠道,便能够引发对所学内容展开独立思考的行动。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培养的途径探索,学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视角,教师也能够关注到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令自身的教学更具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够和实际相结合,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其试图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性品质和独创性特征的强大动力。

2 “设计艺术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线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前沿技术手段,结合教学新理论、新思想,使用多媒体教学促进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研究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引导教学主体主动性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为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等相关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照。

2.1 教学思路改革

翻转课堂因“教——学”流程的重新构建,授课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在教学组织、方案设计和学习效果测试方面投入了更大的精力。课堂实践中切身体会到翻转课堂对老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翻转课堂的实施环节中,重点探讨的是如何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要求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结合,充分体现教学的全面效果,从而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其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提升。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渴望,前缘引导学生对于当前的信息仔细观察、研究归纳,积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优化认知结构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质量,引发课堂中学习主体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创新。

其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无定法,即便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学生的个体情况则完全不同,教学环境、社会风尚等都是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一条是必须要恪守的,即“要为学生着想”,要考虑如何能够令教学效果最有效,要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实施的方式。

其三,课后考察的必要性。通过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考核方式,比如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艺术展示,讲解设计艺术作品的设计要点等方式,通过互动和参与讨论的方式,打破僵化的单方面输入模式。

2.2 教学环节改进

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糅合传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情境下,努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探究性思维。

其一,多元的教学环境。利用课前的学习视屏、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和时间的约束,开展异地同步观摩和点评,异地异步研讨和交流,实现学生群体和教师之间展开无处不在的泛学习,从而更为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学习目标,将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特别是设计艺术史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元的教学环境能够拓展课堂环节中有限的展示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依然要予以突出。

其二,构建多向的学习流程。互联网思维强调学生群体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参与感的培养,当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师生之间便会构成互动、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自然构成了教学形式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课堂交际模式形成良好的运作与维持,就需要通过构建多向的学习流程,将传递知识给学生和学生内化吸收两方面更好的结合起来。如果学生能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设计开发产品,那么他们就会深刻体会到课堂的趣味性和适用性。

其三,遵循翻转课堂的实施原则。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授课方式将理解、巩固和内化知识的讲授过程延伸到课外,如参观博物馆、学习微课视频、观看纪录片、参加艺术实践和参与网络答题等方式,令学生可自行制定灵活的学习时间,重点、难点部分可反复研学。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一刀切”的授课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从基础到精通等不同等级的多样教育资源,可以满足知识结构、变通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努力实现分层教学。

3 “设计艺术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机制和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教学改革。

3.1 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机制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考虑学生、教师、专家及参与到课程教学相关的人群都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评价,而且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进行有效评价,不能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角度全面化要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表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应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成绩评价、问卷评价、量表评价以及基于网络学习的监控数据的评价等。总之,综合性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各项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获得更完整的教学反馈,从而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2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关注学习主体间的差异化,重视学生在课前独立学习、课上交流探究能力的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以及课外实践等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評价。注重课前自学环节,包含教学视屏观看效果、针对性自测题和平台互动交流情况三方面的评价;课上交流探究评价,注重学习主体在课堂互动环节中的表现,包含独立学习过程表现和合作学习过程表现两方面;课外实践评价,重点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成果展示的交流评价。

总而言之,针对“设计艺术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思路的改革、教学环节的改进,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机制和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两个方面建立更为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本门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办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明星,蔡国民,覃遵跃,王晓波,陈生萍,黄云.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5(01):76-81.

[2] 郭彩凤主编,王春娇等副主编.翻转课堂与微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35-40.

[3] 刘坤彪.“互联网+”思维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01):45-48.

[4] 唐湘晖.“互联网+”与艺术设计基础课标准模块化教学[J].人民论坛,2015(33):142-143.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翻转课堂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48期)2020-12-16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初中英语语法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新课程·中旬(2019年4期)2019-05-10探究数学总复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7年3期)2017-03-28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5期)2016-08-11翻转课堂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路探讨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1期)2016-03-28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8期)2014-10-17

推荐访问:翻转 探究 教学模式

《“设计艺术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