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0-11-16 12:47:17 浏览量:

 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推动全区工业转型升级,区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全区各园区和部分镇街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转型升有的调研报告。

    一、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工业经济坚持以工业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主线,聚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增强壮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产业集群集聚扩张“四大工程”,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牢固树立“二次创业”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确立了“工业强区、城市兴区、旅游活区”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片区建设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大企业培植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培植工业“三强”企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开展“工业经济效益年”、“工业经济提升年”活动,成立企业家联合会,积极营造尊重创业、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的氛围,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工业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3亿元,利税18.8亿元,利润25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37%,提高3.21个百分点。山东xxx经济开发区、xxx工业园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快速膨胀,已经成为全区工业的有力支撑点和增长极,新兴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项目承载力显著提升。

  (三)企业转型升级能力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积极研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已成为多数企业的自觉行为。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在全市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并把今年确定为“技术改造突破年”,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技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1-6月份,全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全市306项重点技改项目,已开工252项,开工率82.35%,完成投资147.25亿元,完成率45.58%。

  (一)制定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的意见》《

 2018年全市技术改造突破年实施方案》,形成了涵盖目标、思路、任务、责任、政策等的系统化工作体系,为技术改造突破年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在工作实际中,探索建立了一个指挥部、一套路线图、一套政策体系、一个服务平台、一支专家服务团队、一个评价体系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根据各自情况,细化配套措施,指导企业熟悉掌握有关扶持政策,推动加快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振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

  (二)强化服务保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市级306项重点技改项目实行分工挂包责任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建立了月调度、月考核、月通报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市经信委建立了部门领导挂包服务,定期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涉及土地、手续办理、融资需求的项目加强分类指导。组织专家对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对接,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筛选推荐132个技改项目申报省新旧动能项目库,筛选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导向计划。

  (三)助推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积极培育和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成长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27条产业创新链协同创新,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对企业技术改造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上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

 2.4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2家,比上年增加4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95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48%。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及泰山学者41人,总数已达到118人。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定位、功能布局、重点产业和推进路径。研究编制实施规划、实施方案,积极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储备库,目前已入库储备项目383个,总投资4387.1亿元。总投资698亿元的31个产业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名单。我市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擎推进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经验受到国办通报表彰。

  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在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一是缺乏制度机制创新。与南方先进省市相比,我市技术改造方面观念陈旧、理念落后,政策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不足,传统的思维定势、工作机制影响技术改造工作成效。有的区县仅限于应付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没有创新,工作落实力度不大,成效不够明显。从工作推进情况看,各区县技改工作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

  二是缺乏投资的活力和动力。由于企业受环保、安全、资源约束等政策影响,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对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顾虑,对推进技术改造工作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与先进地市相比,大项目、优质项目少,专业化园区建设滞后,制约了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和新旧动能转换。上半年,民间投资仅增长1.1%。

  三是部分企业缺乏技术改造信心。部分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缺乏对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没有制定企业的发展路线、发展规划,对产业、产品发展前景研究不透、方向不明,赶超目标不明确,企业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满足于现状,贻误发展良机。

  四是缺乏人才制约企业发展。受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收入待遇、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市企业普遍存在高端人才难引进、本地人才难留住的尴尬境况。企业普遍反映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明显不足,企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后备人才不足,致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和制约。

  五是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个别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店小二”精神。在安全、环保领域,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行政执法不够规范,存在过度执法、低层次执法的现象,干扰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财政补贴资金使用过于分散,“遍撒芝麻盐”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支持效果不明显。

  四、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建议

 按照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要求,突出企业的发展主体地位、政府的服务主体地位、人才的创新主体地位、各级领导干部的改革主体地位,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牢牢抓住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积极培育新动能,不断开创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的新局面。

  (一)采用新装备,加大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力度。先进装备是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物质载体,结合我市各传统行业特点,推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装备的广泛运用,不断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传统生产的效率、传统企业的效益,同时拉动我市机器人产业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是积极推广自动化、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装备的应用,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慧工厂,提升企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二是开展智能制造推广示范。发挥东岳、鲁泰等示范企业的带动和标杆作用,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工艺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用,以点带面,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建议以能行机器人为龙头,聚焦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三大核心,提升机器人产业竞争力,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组建机器人产业联盟,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探索建立机器人交易市场,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平台支撑。

 (二)搭建新平台,提升技术创新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推动企业技改、产业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有着重要作用。一是搭建企业技术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重点科研机构、大学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等创新平台,借助其高端人才和技术优势,解决企业核心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二是搭建高校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和人才优势,加快理工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转换中心建设,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科学城和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大学城是我市在引才引智方面重大举措,要高端定位、科学规划,作为今后我市引才引智重要载体。三是搭建社会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好产业创新联盟的作用,支持我市

 27家产业创新联盟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产业研究院,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解决好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联盟创新发展。四是搭建政府技术服务平台。聘请政府技术顾问,完善现有的技术专家顾问团队,在现有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需要,聘请部分行业内专家学者加入专家团队,提升专家团队层次,做好咨询评估和技术服务工作。

  (三)激发新活力,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家队伍,更好的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是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家培训方式,引导广大企业家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克服“关起门来朝天过”、固步自封的小农意识,树立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克服小成即满、自以为是的小市民意识,树立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争先意识,发挥企业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担当精神,勇做新旧动能转换的开拓者、先行者。二是充分尊重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意见建议。制定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要充分倾听企业家的意见,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支持企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企业灵活自主地选择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三是鼓励企业参与产品标准化制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内标准化组织,了解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工艺流程、技术装备。支持我市

 27家产业联盟加强与行业标准化组织联系对接,积极参与产品标准化制定,对于牵头制定产品标准化的企业,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四是企业家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再融资工作力度和政策支持。

 (四)树立新理念,提高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标无锡、宁波、佛山等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学习先进、对标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打破思维定势,弱化分钱意识、强化理事意识,弱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弱化领导意识、强化引导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干部队伍业务水平。按照“忠诚干净、认真专业、担当作为”的总体要求,强化担当作为、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选拔使用学过、干过或管过相关业务的领导干部,提高相关部门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举办全市青年干部经济管理培训班,提高经济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为技改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干部人才支撑。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进一步梳理完善现有技术改造的支持政策,切实做好《关于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适当拓展技术改造政策的使用范围,让技术改造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对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要实行一对一服务。全程跟踪项目进展,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项目建设和企业管理上,减少行政干预,以高效服务和最优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精准转调方案。按行业类别、细分产业对规模以上企业逐个诊断会诊,一企一策,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技术改造方案,让企业自主选择技改的方向路径,减少技改投资的盲目性、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后劲。

  (五)运用新方式,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要进一步改进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整合力量、支持重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调整财政资金的补贴结构和方式。建议取消部分专项奖补资金,把工业方面分散的多项奖补资金整合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支持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加快推进我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运作。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融资平台,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投入,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引导作用,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有效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优势产业发展。三是成立运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借鉴济南、潍坊等市的做法,尽快成立该基金,建立专业化团队,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支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市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发展。四是积极稳妥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公司。鼓励淄博新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引进一批金融控股公司、产业基金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和参与组建各类产业基金公司,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金融支持。

  (六)展现新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要扎实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推动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一是谋划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建设。紧密对接省“十强”产业,立足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好四大招引工程。聘请专家团队,提前谋划我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引领带动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大力推动发展生态绿色化。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技术改造,加快钢铁、火电、冶金等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优胜劣汰,努力为新动能腾出更大发展空间。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陶、耐材、日用玻璃等专业园区绿色集聚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抓好专业化经济园区发展。以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为依托,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精密制造产业园区、机器人产业园区等,一个园区重点打造一至两个主导产业,以专业化园区引领新兴产业加快聚集发展。

  (七)打造新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一是优化行政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切实建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机制,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解决好环保、安全执法过程中“一刀切”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持证上岗、专业执法,做到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优化社会事业环境。努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淄博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待遇,真正树立起“尊贤尚才”的鲜明导向。三是优化人才环境。继续把人才政策23条落到实处,借鉴深圳做法,对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实行“秒批”,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设身处地为高层次人才服好务,在住房、教育、医疗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议本地的高端人才也享受同等待遇,对央企、省属驻地企业一视同仁。四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不良行为,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完善和建立市金融服务中心,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

 

推荐访问:动能 新旧 转型

《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