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时间:2021-07-25 16:40:45 浏览量:

都兴光 孙娟 苑妍新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择12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均接受超聲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0.3%浓度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0.5%浓度罗哌卡因。结果:研究组麻醉完善率、尺神经完全阻滞率、桡神经完全阻滞率、正中神经完全阻滞率、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0.5%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于0.3%浓度罗哌卡因。

【关键词】 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041-02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常用麻醉方式,而该麻醉方式的阻滞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时间等均与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呈直接影响关系[1]。随着社会、临床医学等持续发展,临床医师使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明显减少创伤性,且阻滞效果较理想[2,3]。本次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知情了解本次研究工作目的及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研究工作。以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122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均为61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20~69岁,平均(36.50±10.65)岁;手术类型:上臂手术29例,前臂桡侧手术25例,手部桡侧手术7例。对照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36.35±10.70)岁;手术类型:上臂手术31例,前臂桡侧手术24例,手部桡侧手术6例。两组上肢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0.3%浓度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0.5%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体操作如下:将患者收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监测心率指标、血压指标等,并记录保存相关数据;调整患者为平卧位,实施麻醉;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 mg咪达唑仑,同时需嘱咐患者自然放置并尽量放松手臂;操作者在利用超声系统辅助引导下,进行扫描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待可探查前斜角肌外部下方伴有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神经干,结合实况移动超声探头,以保证臂丛影像为图像中间部位;接着连接注射针头、注射器及延长管,自超声探头外部进针,于超声引导辅助下调整进针角度及深度;操作者自患者臂丛后外侧并贴近其臂丛神经,可见回抽无血后,注入1/2麻醉药物;接着,操作者推针至皮下,并结合进针角度作针对性调整,以推进针尖至臂丛前上方,使其贴近臂丛神经;可见回抽无血后,注入剩余麻醉药物。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罗哌卡因注入剂量均为30 mL。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麻醉完善率更高(χ2=14.9956,P=0.0001)。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完全阻滞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尺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χ2=3.8526,P=0.0497),研究组桡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χ2=9.7168,P=0.0018),研究组正中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χ2=4.6591,P=0.0309),研究组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χ2=8.5614,P=0.0034)。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t=2.3701,P=0.0208),研究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更长(t=2.4501,P=0.0170),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更短(t=5.5908,P=0.0000)。

3 讨论

上肢手术治疗为临床常见手术,临床结合上肢手术患者的疾病特点,常用麻醉方法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往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多属于盲探操作形式,此操作的成功率较低,而且容易造成较大损伤,个别患者更会因此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更影响疾病预后。因此采取何种麻醉方式、选择何种麻醉药物,以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术效果十分重要。

随着临床医学超声检查技术持续发展进步,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治疗中,也包括上肢手术麻醉。通过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操作者可以清晰观察臂丛神经结构、周围主要结构等,而且在超声引导辅助下,操作者可以直视穿刺目标,以有效保障麻醉药物均匀扩散至神经周围,从而使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明显提高。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即将局部麻醉药物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注入至臂丛神经干周围,以起到有效阻滞所支配区域神经传导作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者可以借助电子显示屏清晰觀察到操作部位神经、操作部位血管以及操作部位相关组织,而且还可以有效辨析部位空间关系,以明显提升麻醉穿刺准确性,降低多次性重复性穿刺,降低局部麻醉药用量(或药物剂量过大)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但由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为清醒状态,因此,若不完善麻醉,则患者容易因手术疼痛而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手术疗效。本次研究工作中,分别给予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0.3%浓度罗哌卡因、0.5%浓度罗哌卡因,从结果可知,运用0.5%浓度罗哌卡因的研究组的麻醉效果更具有优势,提示适量提高罗哌卡因浓度可以有效确保手术麻醉效果,高浓度罗哌卡因可以有助于延长运动恢复时间,因此,选择0.5%浓度罗哌卡因更有助于提高手术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运用0.5%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理想,可以更有利于提高麻醉完善率及神经完全阻滞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文冬.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 21(11):1970-1972.

[2] 黄刚.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45-148.

[3] 廖光东,罗东,姚强,等.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2017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 33(8):586-589.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罗哌卡因超声引导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9期)2018-01-04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高血压患者局麻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25期)2017-10-27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7年17期)2017-09-12异丙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21期)2017-09-07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增强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18期)2017-07-25超声引导下治疗老年甲状腺囊性疾病的观察今日健康(2016年10期)2017-04-19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2)医学信息(2016年38期)2017-03-20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观察中外医疗(2016年31期)2017-02-28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3期)2016-01-05

推荐访问:阻滞 超声 浓度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