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性刺激的攻击性与可爱度对幼儿注意偏向的影响

时间:2022-03-21 11:15:46 浏览量:

牛益曼 李梦婷 张慧 冯娜 吴美霞

【摘要】本研究通过2(攻击性:攻击性、非攻击性)×2(可爱度:高可爱度、低可爱度)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采用视觉搜索实验考察幼儿对不同形态蛇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攻击性主效应显著,幼儿对非攻击性威胁性刺激的觉察速度显著高于攻击性威胁性刺激;可爱度主效应显著,幼儿对高可爱度威胁性刺激的觉察速度与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低可爱度威胁性刺激。

【关键词】威胁性刺激;攻击性;可爱度;注意偏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7/8-0049-04

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的特定刺激更加注意的现象。〔1〕研究发现,刺激传达的情绪信息能够有效吸引个体注意力,引起注意偏向。〔2〕个体对带有负性情绪的刺激,尤其是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如凶猛的动物、愤怒的表情等)会产生更多的注意偏向,表现出情绪的“负性偏向”。〔3,4〕研究表明,人类对蛇有天生的恐惧感,婴幼儿时就会表现出对蛇快速加工的注意偏向。〔5,6〕也有研究发现,人类对蛇的注意偏向似乎会受到蛇的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视觉搜索范式证明了蛇的形状是它们被快速检测的关键因素,蛇只有在呈现出卷曲的形状时才会引起人类优先加工的注意偏向。〔7〕攻击姿势被认为是攻击之前的行为,比起其他姿势传递着更为强烈的威胁信息,更能快速捕获人类的注意。〔8〕当蛇显示出抬起头张大嘴的典型攻击姿势时,幼儿和成人都能更快速地觉察到它们,说明身体卷曲、攻击性强的蛇更能引发人类的注意偏向。〔9〕众多研究发现,可爱度高的物体会引起人类的注意偏向,〔10,11〕表现出情绪的“正性偏向”,即令人愉悦的、积极的刺激更容易捕获人类的注意。〔12〕除婴儿身上会体现出可爱的特征外,人类在动物身上也能感知到可爱的特征。〔13,14〕那么,在威胁性动物被卡通化之后(负性色彩有所减弱,可爱度有所增强),哪种注意偏向更占优势?本研究采用自绘的卡通图画,通过萌化的威胁性动物来增强刺激的可爱度,改变威胁性动物的形态来设置不同的攻击性水平,研究幼儿对不同攻击性和可爱度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

一、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随机抽样选择40名大班幼儿,其中6名幼儿因不能根据实验者的指示正确操作电脑而被剔除,故剩余有效被试共34名,男女各半。所有被试视力或者矫正视力均正常, 无色盲、色弱。

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攻击性:攻击性、非攻击性)×2(可爱度:高可爱度、低可爱度)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攻击性和可爱度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正確率和反应时。

3.实验材料

本实验为研究幼儿对不同攻击性和可爱度的蛇的注意偏向特点,选择与蛇颜色一致的卡通小草作为干扰刺激。本实验材料共包括4种形态的蛇(见图1)和8种形态的卡通小草。为了保证本实验所选择的刺激物的不同形态在可爱度上有显著差异,研究者先请64位大学生对4张蛇的图片进行攻击性和可爱度评分。评分均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1分为“一点儿都不”,7分为“非常有”。评分越高,表示攻击性/可爱度越高。检验结果显示,蛇的攻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可爱度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实验材料符合研究要求。

在每个实验试次中,显示器会呈现一个3×3的刺激矩阵(除去中心位置刺激),共包括8个刺激物(如图2),每个矩阵大小均为640×560像素。在所有的刺激矩阵中,一半矩阵包括1个目标物(蛇)和7个非目标物(小草),另一半矩阵不包括目标物(8个刺激物全部为小草)。矩阵共32个,包括不同类型目标物(蛇)各4个。为了控制刺激物大小在视觉搜索中可能存在的影响,7个非目标物的排列完全相同。所有刺激物均由Eprime3.0设计并呈现在白色背景中。

4.实验程序

实验任务以经典的视觉搜索范式为原型,基于经典视觉搜索任务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主试安排被试观察刺激矩阵,让被试若看到目标物(蛇)就按键,以此获得正确率和反应时。为了控制中心位置的影响,研究者专门去除了3×3矩阵中间位置的刺激物。

在正式实验前,被试要先完成8个试次的练习(练习材料不出现在正式实验中),在干扰图片中寻找目标图片(与其他刺激不同的图片),找到后按键报告(按Z键为“有”,M键为“没有”)。在正式实验中,每个矩阵图片呈现3秒,在矩阵图片呈现之前先呈现注意吸引图片(红色星星)500毫秒。主试在确认被试确实是在看注意吸引图片后再点击呈现矩阵图片(见图3)。在实验过程中,一名主试陪伴在被试身边指导其完成测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正确率与反应时(见表1),考察幼儿对不同攻击性和可爱度蛇的注意偏向。

检验显示,在正确率方面,攻击性主效应不显著(p=0.158);可爱度主效应显著(p<0.001),幼儿对高可爱度蛇的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低可爱度蛇的判断正确率;二者交互效应显著(p<0.05)。在反应时方面,攻击性主效应显著(p<0.01),幼儿对攻击性蛇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对非攻击性蛇的反应时;可爱度主效应显著(p<0.05),幼儿对低可爱度蛇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对高可爱度蛇的反应时;二者交互效应不显著(p=0.742)。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是否存在稳定的注意偏向与研究者对非威胁性刺激的选择有关。当非威胁性刺激的生物属性被平衡时,蛇在进化上的威胁性不一定导致更快的搜索时间,反而是刺激物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注意偏向。〔15〕本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即相对于攻击性蛇,幼儿对非攻击性蛇的反应更快,而与低可爱度蛇相比,幼儿对高可爱度蛇更敏感。

1.攻击性主效应显著:非攻击性的威胁性刺激能更快地被识别

前人研究发现,比起非攻击性威胁性刺激,攻击性威胁性刺激更能捕获人们的注意。〔16〕然而,与前人结论相反,我们的研究发现,与攻击性蛇相比,幼儿对非攻击性蛇的察觉更快。因为我们是用卡通蛇的图片来夸大蛇的可爱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蛇的威胁程度,使得即便是高攻击性的蛇看起来也没有非常“可怕”,所以可能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同。另外,已有研究大多采用的是触屏方式,而我们采用的是按键方式,这也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这是因为当面对触摸屏时,被试也许会因为不想触摸危险物而影响反应时,而用按键方式的反应时可能不受此影响。

与攻击性蛇相比,非攻击性蛇被认为更温和,也更具有吸引力。〔17〕有研究者通过眼动研究发现,幼儿和成人都会对猫、狗的眼睛部分产生更多的注意,而对更具有威胁性的嘴巴部位产生视觉回避。〔18〕这说明幼儿会对更具有吸引力的刺激产生更多的注意,而不是更具威胁性的信息;同时,对威胁性信息的视觉回避可能会降低幼儿对其的加工速度。非攻擊性蛇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信息,刺激的恐惧程度被减弱,幼儿更容易觉察到令人愉悦的刺激,表现出对不同形态威胁性刺激的“正性偏向”。

2.可爱度主效应显著:高可爱度的威胁性刺激能更快更准确地被加工

前人研究发现,人类对可爱的面孔、动物、物品都存在着注意偏向。〔19-21〕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可爱属性即便是在威胁性动物身上,也仍然会使人类产生优先加工的注意偏向。

随着威胁性刺激可爱度的增加,刺激自身所携带的威胁程度会相应下降,其所携带的情绪信息也会相应改变,而知觉过程也会受情绪因素的影响而改变。〔22〕高可爱度的刺激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幼儿能够快速地觉察到可爱的刺激。这同样说明幼儿的注意存在“正性偏向”。

本研究发现,幼儿在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中存在“正性偏向”,即能更快速地注意到非攻击性的、比较可爱的威胁性刺激。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对威胁性刺激的快速觉察能够帮助人类规避危险,从而更有利于人类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尤其是城市幼儿很少会直接接触到真正具有威胁性的动物。有些威胁性动物甚至主要是以可爱的卡通形象被幼儿认识的。可以说,幼儿,尤其是城市幼儿对这类威胁性刺激的警惕性正在慢慢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幼儿及时发现危险、及时躲避威胁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完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科学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威胁性刺激,既亲近自然,又保护自己。当然,教师和家长还应当注意增强幼儿对生活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的警觉性,如在危险的物品旁设置醒目的标识等,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22〕MOGG K,et al.Subliminal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3,102(2):304-311.

〔2〕HMAN A,et al.Fears, phobias, and preparedness:Toward an evolved module of fear and fear learning〔J〕.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483-522.

〔3〕黄宇霞,罗跃嘉.负性情绪刺激是否总是优先得到加工:ERP研究〔J〕.心理学报,2009,41(9):822-831.

〔4〕GAO H,et al.Detection of threats under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and perceptual load〔J〕.Current Psychology,2016,36(4):733-739.

〔5〕王福兴,等.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的注意觉察:来自眼动证据〔J〕.心理学报,2015,47(6):774-786.

〔6〕DELOACHE J S,et al.The narrow fellow in the grass:Human infants associate snakes and fear〔J〕.Developmental Science,2009,12(1):201-207.

〔7〕LOBUE V,et al.Whats so special about slithering serpents:Children and adults rapidly detect snakes based on their simple features〔J〕.Visual Cognition,2011,19(1):129-143.

〔8〕ARNOLD S J,et al.Behavioural variation in natural populations:Antipredator displays in the garter snake thamnophis radix〔J〕.Animal Behaviour,1984(32):1108-1118.

〔9〕NOBUO M,et al.Human young children as well as adults demonstrate ‘superior rapid snake detection when typical striking posture is displayed by the snake〔J〕.Plos One,2010(11):15122.

〔10〕〔19〕许丽颖,等.萌:感知与后效〔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4):689-699.

〔11〕NENKOV G Y,et al.“So cute I could eat it up”:Priming effects of cute products on indulgent consump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4,41(2):326-341.

〔12〕CARSTENSEN L L,et al.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3,27(2):103-123.

〔13〕〔18〕〔20〕BORGI M,et al.Baby schema in human and animal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gaze allocation in children〔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4(5):411-423.

〔14〕〔21〕GOLLE J,et al.Sweet puppies and cute babies:Perceptual adaptation to babyfacedness transfers across species〔J〕.Plos One,2013(3):58248.

〔15〕童钰,王福兴.威胁性刺激蛇一定会被更快觉察吗:蛇与蜥蜴的对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5):524-534.

〔16〕TIPPLES J,et al.Searching for threat〔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2,55(3):1007-1026.

〔17〕DAMON F,et al.Preference for facial averageness:Evidence for a common mechanism in human and macaque infants〔J〕.Scientific Reports,2017(7):46303.

猜你喜欢 攻击性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幸福家庭(2020年19期)2020-01-05向植物学习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10期)2019-10-16身份意识启动对经济困难生社会公平感和攻击性的影响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52期)2019-01-14初中生感恩倾向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青年与社会(2018年31期)2018-12-06谈游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45期)2018-01-26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19期)2017-10-17二维码故事会(2017年19期)2017-10-11动物也秒懂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7年9期)2017-09-22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1期)2016-03-25解决幼儿园攻击性行为问题的指导策略学周刊(2015年12期)2015-11-09

推荐访问:攻击性 偏向 威胁

《威胁性刺激的攻击性与可爱度对幼儿注意偏向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