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明蓝瑛《积雪凝寒图》的鉴与赏

时间:2021-08-15 04:51:56 浏览量:

唐冬冬

摘 要:《积雪凝寒图》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蓝瑛创作的一件山水作品。蓝瑛工书、擅画,尤长于山水。其画风融合南北二宗,属文人画的职业画家。作者通过对蓝瑛的传世作品及其绘画风格、特点的分析,试对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积雪凝寒图》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时代进行品鉴和欣赏。

关键词:蓝瑛;浙派;武林派

在开封市博物馆众多的书画藏品中,有一幅明代画坛巨将、浙派殿军、武林派的开山之祖—蓝瑛所绘的《积雪凝寒图》(图1)。此图画面幽古,构图清奇,笔法精妙。作者用独特的绘画语言,给人们传递出一种秀润典雅、平淡清和的宁静感和画家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1 开宗立派自成一家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1666),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明末清初“浙派”后期的代表画家之一。蓝瑛工于书法,擅长绘画,绘画尤以山水见长。其绘画艺术成就卓越、独特,令世人仰慕。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人称他和戴进、吴伟为“浙派”三大巨匠。也有人认为蓝瑛和戴进虽同为浙江人,但画风与戴进等不同,不能完全附属于“浙派”。而潘天寿先生认为:“至崇祯间,蓝田叔瑛出,重为振起,造浙派之极则,为一代名家。”①蓝瑛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性眈山水”,饱游饫看,涉猎广泛,眼界开阔。蓝瑛在临摹晋唐宋元诸家方面颇有建树,甚至达到了精妙乱真的地步,并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与灵感,在师古人之意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成法,开宗立派,独创了兼容南北二宗、水墨淋漓画风的武林派。

2 《积雪凝寒图》的艺术风格

《积雪凝寒图》为绢本、设色,纵280厘米,横64.7厘米。《积雪凝寒图》左上角有四字隶书题“积雪凝寒”(王羲之《十七帖》中句)。行书款:“题王右军贴中句,遂法王右丞笔意以和之蜨圃蓝瑛。”后钤白文篆书“蓝瑛之印”、朱文篆书“田叔”两方印(图2)。从款中“遂法王右丞笔意以和之”可知此图蓝瑛以唐代王维笔意写之。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著名诗人和画家。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崇信佛教,性爱山水,擅画人物、丛竹、山水。据唐人记载,他的山水有两种面貌:一种自己落墨,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另一种山水松石,面目像吴道子,而“风标特出”“笔力劲爽”,以破墨而成。①《雪溪图》《江山雪霁图》并非王维真迹,王维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积雪凝寒图》以浅绛设色写初冬日山中之景色。虽以高远式构图,但又别出新意。画面中巍峨雄伟的山体层峦陡壁,山石以几何状繁复堆积,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多偏向左侧,右侧留出一定的空间,使观者感觉画面纵向拉长,并有一種逼人的气势。画面中不论是近处的坡石,还是高大的山体,画家均用中锋勾勒,没有琐碎跃动的短线。虽连续的长线肯定、整饬近乎刻板,但所画物象轮廓坚实有质感。山石画法润泽浑圆无棱角。坡石、山阴以赭绛渍染而无勾皴。山石不施白粉而多留空白。苔点密集圆润,双勾填色。近处和山腰的树木用重墨勾勒,使丛树寒柯、错落有致。画家用双勾夹叶法、鹿角等多种技法,描绘树叶和枝杈。树叶大部分用三绿设色,少数一两株树的叶子用署红设色,以示霜叶未尽。枝丫上有白粉,表现积雪映衬的初冬雪霁景象。近景山路上有一头戴斗笠、外披红色披风、内着白色长袍、曳杖前行者。人物比例准确,造型生动。虽初冬雪霁,但行人并不畏寒冷,似慢行赏雪,给人一种远离尘俗、一尘不染的超尘脱俗之觉。红色的披风给初冬静寂的山中增添了几分鲜活的气息,这不仅使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统一,而且不禁使人感到画面充满诗意,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在笔墨处理上,蓝瑛秉承王维的山水画法—“不皴擦,但有轮廓”即“刻画”①的技法,把山石勾勒得润泽圆润,没有过多的棱角。山石上的留白,让观者足以感到有雪的覆盖。蓝瑛虽以王维的“破墨”法即“渲染法”①来渲染山石,但并没有大片的墨色,而使山石极富质感,且层次清楚,有立体感。《积雪凝寒图》虽构图简劲、净化,但奇纵稳定,画面充实;用笔浑厚古雅,笔意清润;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此图虽不是墨笔画雪景,山峰矾头众多,但山石渲染而无皴擦,设色浓淡相宜,苍浑而又清润,的确是蓝瑛采用唐代王维绘画的风格而创作的一件仿古作品。

3 《积雪凝寒图》的创作时间

蓝瑛是一位勤奋、高寿的画家,从他的50余件传世作品来看,他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临习古人、功力坚实,中期—融会贯通、变革创新,晚期—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早期是50岁以前。这一时期是蓝瑛大量临习古人和“元四家”为主的绘画作品,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作品风格多是以中锋运笔,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要皴法。山石润泽浑圆以长线勾勒,苔点密集圆润。树木以多种笔法描绘,所画树叶一丝不苟。构图简练、疏淡,设色平润柔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蓝瑛《溪山雪霁轴》,作于公元1623年,是蓝瑛39岁时的作品。《溪山雪霁轴》中锋用笔谨慎稳健,树、石、房屋勾勒细致、工整,比例协调,枝丫下垂呈蟹爪状,苔点双勾填色,画面典雅、古逸。

中期是50~60岁。这一时期蓝瑛精心研习宋元诸家,以自己扎实的绘画功力和对各家绘画独到的见解,力求笔墨变化,作品已进入成熟期。此时他漫游南北,写生山水,追求真山秀水的自然神韵,并脱离开单纯的临摹与仿写,逐渐形成了一种笔墨苍劲、气势雄浑、骨力刚硬的个人绘画风格。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乔岳松年图》是蓝瑛55岁时的作品。画面远景于流动的烟雾中绘忽隐忽现的楼台仙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深远感。近处苍干虬枝的古松、青翠繁密的松针、点苔规律的山石,使画面苍浑郁茂、气氛清新。在古松的掩映茅亭中,一高士正观赏飞流而下的瀑布。雄奇壮观的画面中亦充满了文人山水画抗怀鸣高的逸趣情调。

晚期是60岁以后。晚年的蓝瑛愈老愈工,这一时期是他艺术生涯中最辉煌、收获颇丰的时期。在晚年的山水画创作时期,他能师古造化,融各家之长,独立门庭,形成了笔法苍劲疏宕、构图精妙独特、雄伟浑穆的个人绘画风格。蓝瑛晚年作品笔益精良,画风多姿多彩:有用传统的勾勒浅绛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笔墨含蓄隽秀;还有用没骨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设色鲜艳夺目,画法工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松岳高秋图》是蓝瑛晚年作品的代表作:画中山头兀立狰狞,山石轮廓线条硬直、短小、躁动,棱角分明;老树屈曲,树根盘根错节,红叶尽染,气势雄伟奇古,一派深秋的景象;用侧锋乱柴皴,使整个画面线条纵横、苍劲雄伟、刚柔并济,达到南北宗合而为一的完美境界。

纵观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及其作品,作者在《积雪凝寒图》落款中虽没有写具体的创作时间,但从其特点,如稳健的中锋运笔,所画山石圆润,无皴擦;树叶画法一丝不苟,人物造型准确,在画面中有点睛之效;构图简练、奇巧,有明显的空间感;浅绛设色平淡润和,秀润清朗;用笔简练疏淡,皴笔较少,于柔美中见刚劲……可见其画风简逸、明快,格调高雅。此画笔墨功底扎实,文人意趣浓厚,有明显的临习宋元绘画之遗风,应属蓝瑛早期作品。

4 结语

蓝瑛的一生以绘画为职业,集各家优长,虽力追古法,但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是一位文人画职业画家。他倡导的武林派主要集中在杭州一带。直接继承武林画风衣钵的有蓝氏一门子孙及蓝瑛的弟子。明末同时和稍后的金陵八家以及陈洪绶、禹之鼎等画家也受其影响,陈洪绶山水画奇古怪诞的风格就是从蓝瑛山水画风中变化而来。蓝瑛既是浙派的殿军,又是武林派的开创者,笔者认为对他的这个定位是确切的。千百年来,名见经传的山水画家不计其数,但能够创立一格一派的画家却是屈指可数。我们要摒弃陈见,全面分析蓝瑛的绘画艺术风格。蓝瑛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山水画画家,他所创立的武林派以及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对中国当时乃至近现代山水画坛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推荐访问:开封市 馆藏 积雪

《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明蓝瑛《积雪凝寒图》的鉴与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