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人格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1-07-14 14:36:39 浏览量:

张晓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护理专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当中,我们常常会说医者仁心。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会从事护理学相关的工作,而护理学与医学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体现了他们的共情能力。在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时,也要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他们需要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对方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那么今天,本文也是就家庭环境、人格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家庭环境;人格;护理学专业;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表现在与他人的共情能力上面,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及时的了解他人的需要,这些都与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直接挂钩。从事医学类的护理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而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的人格,如果从事护理学相关工作的大学生,没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就很难明白病人的实际需求,也无法真正的了解到病人的内心。因此,本文会主要研究家庭环境以及自身人格对于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一、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观偏离诱发信任危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护理行业也受到了冲击。许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人文情怀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多的将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就是由于价值观偏离而导致的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学生缺乏了人文关怀能力,从而导致他们与病人之间的共情能力十分薄弱。

(二)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环境不匹配

在当前众多护理专业的高校中,很少有高校将人文关怀能力作为一门专业的课程去进行教学,同时,高校的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其他方面,高校也没有出台相关的人文情怀的相关政策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这种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环境不匹配的情况,也是造成当前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社会支持资源匮乏

某些高校想要去进行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建设工作。但是苦于社会支持资源的匮乏,也无法进行开展。这种社会资源的缺乏也限制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开设,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二、于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举措

(一)护理教育系统工程建设

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次系统,护理专业教学与校园环境等外部因素紧密相关,要树立全要素、全结构、全過程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完成医护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用整体眼光构建人文关怀教育战略谋划、统筹和一系列教学政策制定,结合学生各阶段特点开展人生系列教育,为人文关怀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运用系统思维,首先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充分关注人文关怀教育相关的规章标准、教育政策、教育环境,透析教育领域层次的多维性、结构的立体性,在协调内外要素基础上优化总体功能。其次,在政策的引领下注重教育资源的开发,丰富现有护理人文关怀理论课程,積极研究教育策略。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第二课堂教育介体的作用,一、二课堂有机衔接,密切配合,促进人文关怀教育由课堂理论向具体实践操作的平稳过渡。

(二)“患者”角色体验教学法引发共情

现阶段的全面护理工作中,医护和患者处在对立的两端,在常规的教学内容之后引入角色体验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体会患者心态,增加对护理的感性认识,唤起护患两者间的共情,在认识生命价值的基础上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更好地照顾护理对象的心理感受。“患者”角色体验教学法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患者的不便和痛苦,获得换位思考,使得人文知识转化为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支撑具有专业水准、能让患者满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三)实践活动和操作细节中渗透人文关怀

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的实践活动和操作细节中渗透相信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患者友好交流及身教言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从而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

三、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家庭环境以及自身人格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提出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并给予了一定的建议,但在实际的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医学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这样才能与患者产生共情,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作为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入人文关怀理念,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在日后就业中取得相应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小萍,潭少珍.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4):152-158.

[2]王建宁,刘炎玲,王霞等.住院病人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30):2847-2849.

[3]张小敏,章新琼,王芹等.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17):71-74.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人格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奥秘(2021年1期)2021-03-15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现状概述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28期)2018-09-25家庭环境与父母因素在孩子二语学习中的作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34期)2018-05-08“人格”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8年3期)2018-04-22浅谈职业院校学生人格养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11期)2017-12-12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32期)2017-12-06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家庭科学·新健康(2017年11期)2017-11-28重视家庭环境与同伴关系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探究成才之路(2017年18期)2017-07-05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2期)2015-03-16漫画之页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2年8期)2012-08-20

推荐访问:人格 护理学 关怀

《家庭环境、人格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