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民俗中的孝文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11 02:45:28 浏览量:

姜聪聪

孝文化释义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仪礼》中说:“夫人伦之道,以德为本。至德以孝为先。”百善孝为先,一切品行教化都是由孝衍生出来的。孝在我们立身、成人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时代变迁,但是孝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依旧突出。

孝的起源

学术界对孝及其起源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术论述。大多数学者认为其起源于殷商时期,考古发现对此也给予了支撑。比如,殷墟出土的祭祀卜辞,充分反映出殷商时期人们主要敬奉“帝”或者“上帝”。这里的“帝”或者“上帝”,实质上具有祖宗神和天神双重身份,是祖宗神和天神的合二为一。殷商先民将自己的祖先神化,通过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同时,又期望能得到祖先的庇佑。这种祖先崇拜便是孝观念的最初来源。当然,这只是孝的初始阶段,并不成熟。

学者普遍认为孝的成熟和普及是在西周。考古发现,周代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孝的记载,而产生于周代的《周易》《尚书》等典籍中,关于孝的论述也颇为丰富。之前讲到,殷商时期的神灵是祖宗神和天神两种身份的合二为一。而到了周代,天神和祖宗神开始分离,周人认为祖宗神是在天神左右,并赋予祖宗神沟通上天和人间的神使使命。因此,在祭祀的过程中,往往两者配合祭祀。而且,周人“认为祖宗神是更重要的,尤其经历周初建国以来的艰难创业过程,益知天命之无常,故周人一方面报答天恩而敬天行孝,一方面则力尽人事而蹄祖行孝”。所以,西周时期,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已基本具备,一个重要佐证就是德孝并称的普遍存在,即在形式上、内涵上形成以德对天、以孝对祖、“敬天”是德、“祭祖”是孝的德孝架构。

孝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整体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深刻变革,父权开始摆脱族权的压制,成为家庭关系最核心、最重要的权力,宗法制赖以延存的社会基础遭到破坏。特别是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更使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型家庭结构成为社会的主体。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体现在微观层面,就是在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型家庭结构中,孝的核心逐渐从“敬天祭祖,尊宗享孝祖先”演变为“尊亲孝亲、事亲行孝”,孝的形式、内涵及其社会功能也再次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经过周公的改革,“孝”被更多地引入家庭,成为协调家庭人伦关系的道德规范,“尊亲孝亲、事亲养老”也进一步固化为“孝”的核心内容。经过漫长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孝从西周时期尊祖敬宗的宗族伦理,转变为“尊父敬祖、事亲养老”的家庭伦理,其内涵和社会功能更接近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孝”。至此,善事父母的“孝”广泛发展起来。

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进一步稳定社会,采取了“以孝治天下”的措施,将孝从孝德转化为孝治,孝成为国家体制构建最基础的部分。当然,此时的孝更多地具有了政治价值和实践价值,从而使传统孝文化的社会功能更加明确。

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简介

洪洞,是临汾市下辖县,地处山西省南部,因明代“大槐树移民”和“苏三起解”的历史故事被大家所熟知。三月三“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是流傳于洪洞的历山和羊獬,以及周边十几个村子的一种走亲民俗活动,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之久,这个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娥皇、女英两位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尧年老之后,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有德行的舜,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在洪洞羊獬和历山的传说中,认为羊獬是尧的故乡,是娥皇、女英的娘家,故羊獬人称娥皇、女英为“姑姑”;
而历山是舜的故乡,是两位女神的婆家,所以历山以及其他地方人都称娥皇、女英为“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接近清明节),娥皇、女英会被接回娘家祭祖,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尧帝过完寿后,又被迎回婆家。这一来一往,便是走亲。这种走亲民俗,以“三月三接姑姑”和“四月二十八迎娘娘”两次大型仪式为核心,辅加四次“过寿”,构建起完整的“走亲”,当地已持续了几千年之久。

每年农历三月初二,羊獬人就会来到姑姑庙准备接姑姑回娘家。他们把装饰好的姑姑驾楼(神轿)从庙内抬出,然后由两个年轻小伙抬着一面直径达70厘米的大锣(俗称神锣)鸣锣开道,浩浩荡荡地走出村庄,接姑姑的旅程由此开始。……走出羊獬村,来到汾河渡口。接亲的队伍会在渡口前的空地上祭拜汾河神,祈求河神保佑。等过了汾河,便一路向西,经过马驹村、赤荆村、赵村等几个村庄。每到一个村庄,都有锣鼓、香案相迎。村里的年轻小伙会接替羊獬村的人,抬着娘娘(过了汾河,到达河西,人们便不再称姑姑,而称娘娘)驾楼走进村子。妇女们会争先恐后地来到娘娘驾楼旁,摸一摸驾楼,希望得到娘娘的庇佑,等走到村子里的娘娘庙(路过的大多数村子都建有娘娘庙)会焚香祭拜,斗鼓奏乐。一系列仪式后,便继续启程往西,直至抵达历山——娥皇女英的婆家。历山的接亲队伍,会早早地在历山神庙(主要供奉舜王和两位娘娘)等候,两支队伍会合,奏乐斗曲。之后,进庙焚香敬拜,晚上便住在历山。第二天一早,羊獬人先到娘娘殿上香,再由历山人将娘娘的小塑像(殿内有专门特制的可移动的小神像)从殿内捧至驾楼,然后驾楼起驾,由马子(迷信说法中神与人沟通的媒介)为娘娘开道。送至村口,接亲队伍便抬着驾楼离去,回程经过各村时也会祭拜,仪式与去时大抵相似,直至第三天(三月初四)回到羊獬;
来到尧王殿前,从驾楼内请出姑姑神像,入殿请安,之后再将姑姑神像安放于姑姑殿内,大家一起跪拜。至此,接姑姑活动结束。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的迎娘娘仪式,是接娘娘回历山婆家的活动。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尧的生日,历山群众提前一天,在二十七日抬着舜和娘娘的驾楼前往羊獬,在羊獬住一晚,二十八日为尧贺寿,之后便将娘娘迎回去。过程同接姑姑一样热闹,只是路线有所区别。之后,便要开始农忙了。这就是洪洞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

该活动以中华民族公认的远古帝王历史传说为信仰框架,除一般民间信仰都具有的祈福避邪功能外,将大量历史传说地方化,加强了同宗共祖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带有强烈的祖先崇拜色彩以及深厚的历史感,而其强烈的祖先崇拜便是孝文化最初的含义。

走亲习俗中的孝文化

虽然走亲习俗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仪式。但“仪式是一个包含丰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实践的象征体系,是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仪式看到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对娥皇、女英的祖先崇拜——孝的起源

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的主角是娥皇、女英。我们熟知的娥皇、女英是贤妻德妃的典范,但在洪洞羊獬的传说中,两位姑姑的形象更丰富,更真实;
既是聪明勤劳、孝敬公婆、团结邻里的德妃贤妻,也会为了争大小想尽办法,会在失败之后有小情绪、小性子,这些传说使得二位姑姑更有人情味,更加符合当地人先祖的人设。

在走亲活动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人们对两位祖先的认同、崇敬之情,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尊祖敬宗思想。这种尊祖敬宗思想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便是祭祀祖先,而走亲习俗便是当地人祭祀祖先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慎终追远,追念前贤,表达对已逝祖先的怀念和崇敬,期望获得祖先的庇佑,这同祖先崇拜的初义是统一的。

两地之间互称亲戚,化地缘关系为“血缘关系”——孝的发展

《礼记·大传》曰:“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就是说,想要合族,便要“敬宗”;
想要“敬宗”,便要“尊祖”,而尊祖敬宗便是我们所说的孝。于是,孝把不是一家人的族群变成了一家人,把毫无血缘关系的民众都放到了一个共同体中,并且持久地释放凝聚力、向心力和包容力。这种孝,是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走亲习俗以祖先崇拜为纽带,化地缘关系为“血缘关系”,大家互称“亲戚”,将汾河两岸、相隔80余里、分处不同地形的20余个村庄联系在一起,构建了该文化圈内村与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孝文化由祖先崇拜转向家庭伦理道德,成为协调人伦关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实例。

除此之外,走亲习俗中清明节姑姑回家祭祖、为尧过寿也体现了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孝,是我们传统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亲习俗中孝文化的意义及发展

传承了几千年的走亲习俗,根植于民众的普通生活,其所包含的孝文化,既实现了维系地方秩序的需求,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看到它的价值,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对其传承。

意义

第一,对地方性“孝”文化进行深入探索,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孝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多彩的地方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习俗,它根植于洪洞地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中的孝文化进行研究,深入探索地方性“孝”文化,不僅对当地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也会有力推动新时代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第二,能够加强基层农村的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我们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找他们熟悉的、认可的文化事项,民俗便是最好的载体。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对于当地人来说意义重大。走亲习俗中的“孝”文化经历长期的发展,留下了独特的地域烙印,其一系列的仪式、活动使得团体意识增强。它将周边地区的人纳入同一个共同体中,可以激发民众聚合力。传承和发扬这一民俗,对于构建乡村秩序,推动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发展

第一,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孝。

现代社会,一说到孝,人们便会想到家庭内部孩子对父母的孝顺,比如小学生诵读经典必背的《弟子规》,就是传承“孝”文化的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孝与否仅仅是晚辈对长辈的爱与感恩的伦理、德行。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绝非只是家庭伦理道德,它还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是整个社会的根,它实现了日常生活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结合。因此,极大地保证了孝道的弘扬,极大地发挥了孝的社会治理作用。而现在的大多数人,仅仅把孝理解为私人道德,这不仅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更没有办法在新时代重新弘扬孝的精神,发挥孝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孝,就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认识孝。

第二,要重视有关孝的制度建设。

我们之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归根结底是要以史为鉴,落实到行动。要想进一步发挥孝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除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更重要和更直接的便是建立制度的保障。比如汉代“以孝治天下”,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从初期“孝子复除”政策,鼓励百姓孝顺父母;
到武帝“举孝廉”,以孝入仕,都有效地发挥了孝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极大地促进了汉朝的发展和繁荣。

三月三走亲习俗作为延续几千年的民俗活动,本身就对民众有“日用而不自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再加上政府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和保护起来,让它的教化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当然,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下,要让中国式的家庭养老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孝道融入构建和谐养老社会的系列法律条文中,这样才能发挥其时代价值。

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从远古延续至今,既有国家大传说的文化背景,又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从祖先崇拜到化地缘为“血缘”所折射出的孝文化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持续增强民族凝聚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前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娘娘姑姑习俗 一线光阴入洞中乡村地理(2022年1期)2022-06-12不做寿新长征(2019年10期)2019-09-10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中学生博览(2017年10期)2017-05-15夸张『娘娘』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6年10期)2016-09-10姑姑出嫁了创新作文(1-2年级)(2016年6期)2016-05-14

推荐访问:民俗 文化发展 研究

《晋南民俗中的孝文化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