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红旗渠参观心得六篇

时间:2020-09-03 17:40:35 浏览量:

 赴红旗渠参观心得六篇

 **年****日至**日,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组织的“传承红旗渠精神 做新时代党校人”(第二期)培训班。我们一行认真在河南林州进行党性教育,重温了1960年林县人民誓把林县山河重安排的英雄史篇。这几天,我们先后观摩了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扁担精神纪念馆和谷文昌纪念馆,聆听了《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合格共产党员》专题讲座,观看了《巍峨山碑-杨贵篇》和话剧《红旗渠》。

  这次党性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们从实景中感触到了劈山开凿、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让我们从专题教学中感知到了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更让我们从影像中感悟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怀!

 现就这两天的学习心得进行简要梳理:

  第一,自觉培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高尚情怀。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敢担当。红旗渠这么浩大的工程,历时10年之久,动用人力30余万人,在那样一个使用十分简易工具的环境下,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修筑起长达70公里的总渠,以及总长约1500公里的干渠,这条“天河”不能说不是人间奇迹!而在这项工程上马、实施全过程中,遇到过数不尽的艰难险阻,缺钱、缺物、缺粮、缺技术,既有自然环境的挑战,又有个别人的消极影响,但林县人民最不缺的就是“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精气神。同时,作为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更是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始终秉承着一心为民谋幸福的为人、为事、为官的高尚品格,终究带领林县55万人民排除万难,夺取了

 “引漳入林”工程的重大胜利,彻底解决了林县千百年来因缺水不能发展、群众因缺水不能很好生存的的历史难题,这些都深深地影响到我。就为人而言,我应该向杨贵书记学习,学习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价值追求,既使偶有不被别人理解,但始终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就为事而言,我应该向杨贵书记学习,学习他在为人民、为集体谋利益的实践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高尚品格……

 第二,增强团队意识,善于进行团结协作。红旗渠精神的内核之一就是团结协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红旗渠,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县委班子的齐心协力难以顺利进行;没有人民群众的团结协作难以有效实施。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得胜利。对于我自身而言,作为党校的一名教师,也应该强化团结意识、合作意识,结合这两年相关课题申报的经验教训,我想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训、教辅等工作中,我要增强团队意识。在讲授式专题课备课中,多倾听老教师的观点和建议;在实训课的开发中,多与同事交流、共商专题的课程设计和运用;在现场教学专题中,多与现场地负责同志协商探讨,以便更好地打造出着有实效的精品课程。

  第三,传承红旗渠精神,用党领导人民培育的革命精神扎实推动教学科研咨政工作。红旗渠精神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这一革命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些精神力量的鼓舞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的杨贵书记是这样,七八十年代的秦振华书记也是这样。在学习红旗渠精神过程中,我想到了东吴大地上的**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培育起拼搏奋斗、勇争一流的革命精神,如:张家港的秦振华书记、昆山的吴克栓书记、常熟的常德盛书记等等。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对个人而言,我想在教学备课中,不仅要传承党在革命时期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而且也应该去挖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史料以及所孕育的时代精神,将这些革命精神传承弘扬,为当前这个新时代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之,这次党性教育收获颇多,既升华了人格,又坚定了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自我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必将长时间地浸润内心、滋养灵魂,时刻激励我认真工作、刻苦努力,为党校的干部教育事业贡献微薄力量!

 参观红旗渠感想体会

 **年**16日至19日为期4天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虽然下着小雨,可是党员们仍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主干渠、青年洞和横跨两省的太行山,听着讲解员真实的解说词,看着那些当年民工们和县里领导身先士卒的张张照片,简陋的条件,艰苦的生活,生动再现当年引漳入林、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热情讴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省林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60年,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并给这条渠取名为“红旗渠”。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我们每个党员听到这里都为林县人民创造的奇迹所感动。不要说在当时那样的条件,就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当困难的。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也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大观景。

  “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有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时空流转,穿越千年。林县人民把愚公移山的神话永远定格在太行山上,更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镌刻在了这座太行山丰碑之上。作为一名党校职工我始终要认清党校信党,要把红旗渠精神带到日常工作中去,红旗渠的精神不光是林县的,也是全国人民的红旗渠。

  参观红旗渠感想体会

 **16日,根据校统一安排,我参加了第一期为期4天的“传承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党校人”专题培训班。4天的时间里,我们集体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聆听了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观看了《巍峨山碑·杨贵篇》等音像资料,瞻仰了扁担精神纪念馆和谷文昌故居,我们走“红飘带”、“水长城”、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

  岁月轮转,铁锤钢钎的交响、隆隆的开山炮声虽已远去,但林州人继“战太行”之后,不断谱写出的“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崭新篇章,持续为红旗渠精神增添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奋斗不已、自强不息的鲜活时代内涵。历经反复锤炼、淬火与升华,红旗渠精神也早已走出大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党校党务工作者,新时代,新征程,一定要学习好、传承好红旗渠精神,做红旗渠精神的忠实践行者。我认为,要传承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到三个“弘扬”:

  一要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二要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用钉钉子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还要不出事。

  三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

  赴红旗渠干部学院专题培训学习虽然结束,但红旗渠精神已铭记我心,我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养分,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增强革命热情,激发奋斗精神,为党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红旗渠感想体会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红旗渠参观学习,作为新入职的同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实地的学习。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通过“观、听、感

 ”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参观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太行红旗渠

 在大巴车上,看到红旗渠的纪录片;在红旗渠纪念馆,看到墙壁上一张张因为缺水而干枯的面庞;在青年洞,看到如此陡峭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下,水竟然已经贵过了人命。我作为一名95年后出生于南方小镇的人,实在是无法想象在如此缺水的境况下,林县人民到底是如何生存下来的,说句玩笑话,我可以接受没电的生活,但是绝对不能缺水。可想而知,当初的林县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能够感受到林县人民的开山掘路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他们生命的信仰和力量。

  听——干部学院老师全面解读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林县人民不靠天,不靠地,不伸手向国家要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他们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1515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筑成2米高,3米宽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将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这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

  感——精神信仰造就伟大理想

 在参观途中我就在想:这样一个工程如果放到现在,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明知道会有牺牲,现在还会有人愿意参加吗?我不说我愿不愿意,就单说在纪念馆的那个玻璃道,透明的玻璃底下是缓缓流淌的红旗渠水,大概也就是七八米高。但是当我脚踏上去的那一刻,我由内心散发出一种恐惧感,我双脚颤巍巍的走完了这不到5米的玻璃道。那当初的林县人民呢?他们在悬崖峭壁上,开山掘渠,是有着多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我们无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个人,社会,国家,在精神层面上,在经济水平上,仍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确已经有了经济基础,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仍旧需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为祖国的两个一百年计划,继续奋斗终身。不去谈这么大的话题,在我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需要做到的就是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向党校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学习;应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沉迷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时常翻阅人民日报、新时代面对面和习总书记的系列丛书。可能我所在的工作岗位,可能无法直接接触群众,但是在我的生活中,我应当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无私奉献。

  可以说,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成为了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

 参观红旗渠感想体会

 这次到红旗渠学习考察,有许多体会:

  一、什么时候都需要有科学精神。原来以为红旗渠就是战天斗地,就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现在看来认识不够,其中的科学精神被淡忘和忽略了。红旗渠主干渠70公里,渠首到渠尾落差只有12米,1/8000的坡比,也就是说人们看不出坡度,但水却在向渠尾流动,这在一个完全靠传统工具作业的工程上实现,非常不易,没有科学精神光靠大干快上是不行的。后来修支渠时采取的“长藤结瓜”修筑水库调节水量以丰补歉等做法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原来以为红旗渠是粗超和因陋就简的,这次一看是那么精致,那么讲究,这不也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吗。

  二、取得领导效果是要讲方法的。修红旗渠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有一些人当初就有不同意见,随着困难的加大和伤亡人数的增加,反对和怀疑的意见就会大起来,修渠的阻力就会增大。这时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县委书记杨贵的办法就是“隔三修四”,先放下难度较大的第三工段不修而先修第四段,一边把上游水库里的水先引过来,先让部分乡得益,从而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修渠的好处,从而毫无怨言同心同德参加修渠。

  由于是长期自力更生修渠,农村能够没有足够资源提供持续支援,上头虽然在后期也给予一些支援,但仍旧是杯水车薪。县委组织了30个施工队到全国承揽工程,用赚来的钱支持修渠。也就是这30个施工队打出了林县建筑品牌,奠定了林县走出去的坚实基础。

  三、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是修渠成功的关键因素。县委书记林贵的魅力很多,印象最深的有三。一是实事求是。他坚持不虚报粮食产量,为以后修建红旗渠留下了可贵的储备粮和储备金。红旗渠的修建是艰苦的,但民工并没有饿着肚子干活。后来大练钢铁,林县也没有放弃修渠的主要工作。地委说“就你林县特殊”。可不是吗?谁叫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了他呢?不过,在左风最盛、“红旗”举得最高的河南,能有这样的实事求是精神,确属不易。二是坚持。红旗渠不是一年修成的,断断续续修了十年。杨贵在林县当县委书记当了21年(当然,多数时候是兼职的),他不停地维护和完善整个灌溉系统,维护红旗渠的名誉和形象。虽然任期长保证了他把主要精力投入修渠,但如果没有一心为民的态度,红旗渠也是修不起来的。三是不贪污的同时还不浪费。林贵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修红旗渠一不贪污二没浪费。巨大工程往往是贪污的温床,没有一人贪污已属不易了,但敢于承诺没有一点浪费却更属不易。当今,回答没有贪污的官员会有,但在这么大的工程中敢于回答没有浪费的有吗?这三点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特别珍贵的品质。

  参观红旗渠感想体会

 为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我校第二期教职工“传承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党校人”专题培训班于****日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开班。

  在这次培训中,红旗渠干部学院依托特有的红旗渠精神资源,采用现场教学、音像教学、体验教学、延伸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培训。既有观看话剧《红旗渠》、记录片《红旗渠》、《巍峨山碑·杨贵篇》的音像教学,又有走红飘带、水长城的体验教学;既有观摩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纪念馆的现场教学,又有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苑的延伸教学。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很多。我认为学好红旗渠精神,最主要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是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入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二是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三是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将讲奉献进行到底,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鲁迅说,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舍生取义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这是民族的脊梁。在培训学习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也一次次被震撼、感动和鼓舞。让我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我们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做好新时代党校人。

 

推荐访问:红旗渠 参观 心得

《赴红旗渠参观心得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