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依然是少年

时间:2022-07-03 20:06:37 浏览量:

1980年,艾青把他恢复创作后的第一本诗集命名《归来的歌》。其实归来,不止艾青,还有许多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诗坛的诗人,因历史原因而中断了创作,“文革”后得以平反,重新提笔,回归诗坛,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人瞩目的“归来诗群”。“归来者”是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一群,谱写了诗歌艺术的辉煌篇章。

“归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诗歌现象,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席卷全国的詩歌运动涌现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后因自身或时代的原因在90年代中断了诗歌创作。但几乎是20年之后,人到中年,他们如同候鸟般不约而同地回归创作,以笔为旗,高扬年轻时期的审美追求,激活诗歌精神,行走在诗歌阵营前沿,形成诗坛“梅开二度”的别样景观。

李磊,就是这样的新世纪诗歌“还乡团”成员之一,从学界归来,不忘初心,重振诗风。李磊是20世纪80年代很活跃的诗人,是大学诗歌活动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组织者,最初受著名诗人曾卓的关爱和鼓励,后得到诗评家赵国泰的指导和帮助,与郭良原、高伐林、王家新、鄢元平以及张小波、潘洗尘、辛磊、林雪等武汉及全国各地青年诗人有切磋和交流。李磊在《诗刊》《星星》《长江文艺》《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芳草》《飞天》《中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近百首,一些诗作入选《中国新诗年编》(1983)、诗刊社编辑的《中国诗歌年鉴》(1985)和多种校园诗歌选集。李磊的诗歌率性而作,真切自然,以情感人,关注现实,质地坚实饱满,在艺术上与80年代“激情/想象”诗风保持了高度一致,在同代人中具有代表性,曾获《飞天》“大学生诗苑”诗歌奖,湖北“楚天杯”诗歌比赛一等奖等。

然而,这样一位有理想、有才华的杰出青年,却在20世纪80年代末挥手告别诗歌创作园地,转身走向诗学研究和诗歌翻译。李磊的转向,有个人和时代两方面的原因:就个人而言,他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主要在高校从事英语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古典诗歌,专业工作促使他由诗歌创作转向学术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时代语境和诗歌审美的变化,引起李磊的反思和不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片“pass北岛”的呼喊中,盛极一时的新诗潮诗歌运动落下帷幕。以前的一些诗歌观念、审美方式可能不再成为主流而变为末流乃至被弃绝,以精神探索为己任、引领时潮的诗歌开始边缘化。80年代诗歌与90年代诗歌分属两种不同的写作范式:从情感到意识,从激昂的青春写作到冷静的中年写作,从浪漫主义的感伤到现实主义的自嘲,构成了两个时代诗歌创作的不同特征和走向。

20世90年代的诗歌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重新寻找出路,在离经叛道中呈现出多元多向发展的可能,逃避现实、向内转的个人化写作,强调生命的原生状态的口语诗、庸常化,反审美的逃逸性、碎片化写作,这些变异使得不少诗人对诗歌审美提出怀疑,产生困惑和不满。

诗歌阵营开始分流和转向:一些诗人弃诗而去,或下海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一些诗人在不背离诗歌精神,或不完全放弃诗歌创作的前提下,转而从事其他文体的写作,如邵燕祥、舒婷、傅天琳、周涛等从诗歌转向散文创作;还有一些诗人则暂停“非诗”时代的“不合时宜”的诗歌写作,转向诗学研究,从事学术写作,李磊即是其中之一。

“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闻一多以写新诗起家,却在诗名鼎盛之时转入古典诗学研究,退居到唐宋时代。闻一多把对于西方形式新诗的观摩与学习比喻成鹦鹉学舌,逐渐认识到研究唐诗、创作旧诗的重要,这种情形与李磊的转向近似。作为20世纪80年代诗歌创作的中坚,李磊在90年代转向评论、翻译等学术文体的写作,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取得了可观的实绩。怀着对诗学的敬畏和虔诚,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十多本,翻译古典诗集两本,声誉鹊起,成为知名教授,担任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这些成就体现了他的勤勉、才识和诗人性情,特别是他的论文,深刻的理论分析与独到的审美感悟相结合,读来总能触动内心,感受到丰沛的人文精神。

李磊有一种诗歌赤子情怀,一直坚持思考和写作。在艺术日渐繁杂缭乱的今天,他依然坚持着诗歌审美的基本精神:把对生命的关照作为其诗歌的追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探索人的心灵结构,在浪漫情感的流脉背后,蛰伏着想象力对知性的探究。他善于在朴素的意象中提炼深刻的哲思,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恩怨情仇和狭窄的生活圈子,而追求有情有义的大侠精神,洋溢中正之道和浩然之气。

近年来,他迎来诗歌创作的爆发,契机是21世纪网络诗歌写作。当下中国,网络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技”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冲击了传统纸媒一统天下的局面,诗歌生态系统进行了整体性的重新调整,边界和自由度扩展或提高,产生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性。李磊已过天命之年,功成名就,但心灵更需要滋润、精神更渴望攀升。余波犹在,余热尚存,初心不改,他追逐年轻时代的梦想,激情满怀,执着追求诗歌艺术,努力建构精神之塔。

诗在风上筑巢,灵魂的故乡永新。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生活,以及新的经验结构与想象方式。李磊在中国诗歌网、七剑诗群等网络平台创作发表诗歌。2017年发表的《我的巴河》组诗,是停笔20多年后的再出发,在《中国诗歌网》头条刊发,反响热烈。“我的母亲生活在这里,父亲的坟/也埋在这里,村头的大钟/在风中响起,如我的心跳/因此,我不能谈起巴河/一谈巴河,我就泪流满面。”(《谈起巴河,我就泪流满面》)。就是这样的一条巴河,给予了他生命,塑造他性格和命运、锤炼他的心灵和思考。李磊直接取材于普通生活的细节,发掘出其中蕴含的生存信息,对物象和场景进行相互错位的嫁接和修正,体现了他的矛盾心理和忧郁气质,也体现了世界和人类生存的复杂性,突出了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和人类的希望,以及内心深处的顽强和坚韧。通过窄小而具体的乡村小径,直接通达到一个广袤的人心世界。

他和澳门大学龚刚教授联袂主编的《七剑诗选》和《新性灵主义诗选》,引起诗坛和各界关注,好评如潮。收录在这两本诗选里李磊的诗,强调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赋个人情感以社会性的意义,显示现代意识与活力。《又见滕王阁》强调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阿罕布拉宫的废墟》表达对逐渐消亡的传统价值观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在一个相对的宇宙中寻找绝对,在时间的概念中忍受孤独的痛苦。时间既表明了人类的不完善和茫然,也使人们感到“时间”已积极地参与到人和生命中来。

《剑与花》是李磊新近创作的诗歌结集。诗集题材广泛,有庚子抗疫、历史感怀、故乡回忆、亲情友爱、父母思念、现实关怀,艺术感悟、人生哲理等。从创作手法和艺术追求来看,《花与剑》随物赋形,境随心转,闪耀诗歌智慧和人性光辉。文辞和表达亦多变,各呈其美,有的意气风发、刚健豪迈,有的遒劲犀利、直面人生,有的缠绵空灵、低回婉转,有的直抒胸臆、奔放雄奇,但总体上情真意切,质朴明快,洗练洒脱,自然、纯净而浪漫。

李磊诗歌最动人、最深刻的是关于家乡和爱情的抒写。乡情和爱情,是诗歌抒写的两大永恒主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故乡是灵魂的家园,爱情是生命绽放的花朵。“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如果没有灵魂的皈依和精神的家园,就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很难写出好作品来。诗歌中的故土和异性抒写,远远超出地理概念和个体意义,产生无穷的审美愉悦和无尽启迪。

“巴河是我曲折的影子/是家,是爱和归宿”(《谈起巴河,我泪流满面》),李磊的家乡是湖北浠水巴河,“巴河水奔淌在我的血液之中”。他的父亲姓陈,早年从浠水巴河投身革命,后来逝世归葬巴河。李磊每年清明节“从很遥远的地方回来祭拜”“巴河上的油菜花开得很艳/满山遍野,比往日什么时候都要艳”(《清明节祭奠父亲》)。巴河位于浠水县西南部,地处长江与巴水河交汇处。巴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末宰相姚明恭,清末状元陈沆,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等都出生在这里。唐代刘禹锡《游清泉寺》、宋代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写就是巴河附近千年古刹清泉寺,现为闻一多纪念馆所在地。巴河给予他生命,塑造他性格、命运,锤炼他心灵,“赋予了他的诗歌的略带低沉而又明亮,忧伤而又欢乐的宝贵底色”。

但李磊从小生活在湖北蕲春,在东长街264号外婆家长大,直至到省城武汉上大学。他父亲在剿匪中受伤,留在蕲州康复,认识了母亲,婚后留在蕲春工作生活。“东长街264号,是我童年的家/痛苦而温存,两间黑屋子/一盏油灯和一些厚书”(《东长街264号》)。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风光秀丽,是著名“教授县”,以人才辈出著称。蕲春是明代医圣李时珍故里,是国学大师黄侃、文学评论家胡风的家乡。李磊满怀深情挚爱,写有《我的故乡是蕲州》《车过蕲州》《归来了,蕲州》《我的年味是痛的味道》《这个春天,我看到故乡在挣扎》等十多首关于家乡的诗歌。

“我生命里的一切/就是故乡教会我的/孤独中的自由,忧伤里的坚韧/还有长江上的月亮/它护着我扛着小木箱远走他乡”(《我的年味是痛的味道》),从不羁少年的轻狂与青涩到青春岁月的蜕变与成熟,李磊的诗性都是青少年记忆中渗透出来,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不是那种软绵绵的“乡愁”,而是连结亲情乡情、故事、建筑、风俗、命运,有生命的质地和生动的场景。这种乡愁是个人体验和记忆,但不狭隘,而是博大的、温暖的。

“巴河”与“东长街264号”,是李磊诗歌的重要场景和空间意象,分别象征浠水和蕲春。两地相邻,好学重教,文风很盛,巴河维系父亲的精神,象征远方和希望;东长街代表母亲的家园,寓意现实和追求。

李磊拥有并享受珍贵难得、令人羡慕的爱情,以真诚而具有探索精神的笔触对爱恋的心路历程进行的描绘和拷问,“这样的今天,说句爱你/是多么不容易”(《今天说句爱你,是多么不容易》),“趁着我们还纯真的时候/把爱写出来,还有动作的记忆”(《结婚纪念日》),追求感性与理性的深度融合,历史与个人的深切观照,呈现出意境开阔、诗情饱满的特色,成为反抗现实、升华生命的一种精神努力。李磊的愛情诗,内容和风格不一,但比较而言大多是抒写欢乐、纯真和炙爱,诗歌审美方式有浪漫和柔情,含内省与自嘲,或坚定和自信:“这一次我真的听懂了海的声音/浪花飞溅在礁石上,像破碎的音乐”(《这一次我真的听懂了海的声音》);“别以为是什么缘分/或者上天注定,爱是一种偶然/在某一时刻,如两朵牵牛花/胡乱牵扯在一起”(《结婚纪念日》);“是谁陪我,走过这一生的梦与灾难/除了你,还有谁?”(《今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

与一般爱情诗多描写爱情过程和“甜蜜的忧愁”不同,李磊的爱情诗主要抒写爱情结果和美好浪漫。侧重抒写爱情“欢愉之辞”,这是李磊爱情诗歌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第一次遇见,在破损的车站/阳光热烈,天空不是一般的蓝/这一天,都怪我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我们遇见》),这是一见钟情式的浪漫和纯真。“这个时代,是爱就值得歌唱/因为它美,因为它脆弱”(《结婚纪念日》)这是直面现实的执着和深刻。“多少年了,平淡的生活/使我变得实在,没有幻想/也没有悲伤,爱情/如一杯茶,平平淡淡/也尝不出什么苦涩或甘甜/此时,我却有一股激情/想拥抱她一下,重复久违的动作”(《整个秋天》),这是平淡中的相守和真情,真切感人。只有体验真切的爱情,饱蘸最浓烈的情感,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的情诗。

博尔豪斯把对爱的追求说成是“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我不知道李磊是否也有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这种渴望的“恐惧”,才使他在有限的叙述当中表达了没有限度的爱和激情,如同广袤的没有爱情的荒野一样无边无际。在书写爱情时,李磊总是把对人的情感的怀疑和对爱的怀疑很自然地呈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而这种怀疑的最终结果便是归结于对自我的怀疑。李磊力图通过寻求和挖掘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美感——爱情,来建立自己的信心,继而发展成为诗人个人世界的主题和象征,并成为其修辞风格的重要标识。在他的诗歌里,“爱情”是这样的不可或缺,不可分离地与他的生命、生命过程乃至生命的意义聚汇在一起。爱情其实已成为他抵达自我和寻找自我精神慰籍的一个神秘之所。这种神秘常常在生命隐秘的底层使他感受到更多的爱情孕育的原始力量。李磊对爱情叙述并没有像通常描写个性解放那样,把重点放在人物和环境的外在冲突上,而是着力于表现自我和女性在安宁和幸福的环境中的内心冲突,着力表现了生命中的不安、痛苦和追求,在某种凝固了的安宁和幸福之中,挑开了生活某些虚伪的面纱,由无可奈何变成了一种较为冷静的思考。

在李磊的诗歌中,家乡记忆与现代文明、欢愉之辞与穷苦之言并没有被处理成一种矛盾关系,而是共生于诗人的生命感悟中,或者说李磊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这种对立转化为一种情感体验的张力。李磊将诗歌体验融进生命追求,反过来说,他的生活艺术化、生命诗意化。他的写作似乎处于这么一种自如状态:有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就写什么,很接近地气。凡人琐事、日常情景、历史风物,经过想象和点化,慧眼独具,自下而上,提炼升华,高远深刻,诗意盎然。一首好诗使人流泪,这只是表明如波德莱尔所言“一种在不完美之中流徙的天性,它想立即在地上获得被揭示出来的天堂”。

地上与天堂、传统与现代、庸常与诗意、生活与艺术、乡村与都市、欢愉与穷苦、浪漫与现实、瞬间与永恒、特殊与普遍,李磊诗歌的悖论表达与审美张力,以单纯的意象、简练的语言、通俗的抒写,抵达最深刻独到、最玄妙幽暗的领域,信手拈来、自然天成的意象与空灵超卓、直逼本质的直觉感悟能力,构成诗歌艺术的现代性品格。

优秀的诗歌可以清澈见底,却同时又深而难测,如天边飘动的云彩,引起惊叹和遐想无限。平凡铸就伟大,卓越出自卑微。“尽量把诗写得美些,搞些留白/每一首诗都有花朵和风雨”(《写在诗人节》),这是李磊收入本诗集的诗句,灵动而浪漫、玄妙,自信且睿智,审慎有思力。李磊1982年发表处女作《我来自北方》,当年那个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的青年,已届天命之年,一路行来,阅尽沧桑,目光坚定,感情更深了。这是变,又是不变。变的是行文遣词的理性平和,不变的是骨子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企盼。“我习惯与一切保持距离/留下生命的空白,一首诗的空白/在月光下,保持想象的样子”(《习惯》),这就是身居广州的九头鸟李磊,灵醒、率真而执着,世事洞明,玉树临风,诗心不老,激情依然。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李磊,蕲水巴河之子、蕲州东长街男孩,归来依然是少年。

陈希,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衡派与西方现代诗歌》等论文近百篇,出版《非常的建构》《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等专著5部,主编《现代汉语诗歌》等,担任多种全国文学大奖赛评委。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意象派与中国新诗》的研究。

猜你喜欢 李磊爱情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散文诗(2022年4期)2022-04-27《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4期)2022-04-25新郎恶搞被烧伤,无辜朋友和加油站成被告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6期)2021-08-23七月诗歌阅读(低年级)(2020年8期)2020-11-06诗歌的奇怪队形(一)作文大王·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8-01当爱情离开新青年(2016年6期)2016-06-15当爱情离开新青年(2016年6期)2016-06-15爱情来了意林(2011年1期)2011-05-14解读爱情家庭生活指南(2009年7期)2010-04-07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灵药艺术汇(2009年3期)2009-02-05

推荐访问:归来 依然 少年

《归来依然是少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