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翻身仗”的“当家人”

时间:2021-12-12 10:33:31 浏览量:

常馨予

陈秀艳,女,汉族,1955年3月出生,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20多年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精气神就是最大财富,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土地变成黄金,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比蜜甜,让太平山村更加美好。

——陈秀艳

如今,走进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眼前的一切很难与21年前的贫困景象联系起来——远处是绿树掩映的民居和干净整洁的路面,近处是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和宣传文明风尚的文化墙。村会计王纯钢感慨地回忆道:“以前太平山村的条件真是太差了。”

21年前,太平山村是个穷村庄。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里没有一条水泥硬化路,村民走在羊肠土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遇到大暴雨,更是一步一滑,小孩背在身上都可能摔落。村道两边到处是鸡舍、鸭舍、猪圈、旱厕,排水沟更是被垃圾填满,苍蝇蚊子到处飞。环境之差让人掩鼻,村民的日子也过得不如意。

“别看现在挺好,以前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自己是太平山村的。”说这话的人叫陈秀艳,是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羞于提起自己家乡的人,却当起了太平山村的“当家人”。

“党员不能让群众失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陈秀艳当着总书记的面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言献策。她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带领太平山村人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4年过去了,陈秀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很激动:“我跟总书记说如今的太平山村已经是鸟枪换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跟城里一样,村民们精神状态都特别好,致富的劲头可足了。”

话还要从2000年说起。那年11月,村民一致推举时任村妇女主任的陈秀艳担任村里的“当家人”。想到乡亲们的苦日子,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目光,陈秀艳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重担。

那时的太平山村可谓名副其实的“烂摊子”:破败的村部、70万元的外债,唯一一条村路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塘,由于欠水费,村民只能从外村拉水喝……

“我是党员,乡亲们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陈秀艳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后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要改变太平山村的贫穷落后面貌,让乡亲们把腰板儿挺起来!”

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乡村发展才有底气,农村生活才能搭上致富快车。陈秀艳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村里的自来水恢复供水。村里穷,欠了几万元水费,停水已经两三年。陈秀艳先从家中取来5000元钱,又四处筹措,凑足了水费。在她上任的第五天,清凉凉的自来水又从村民家的水管里流出。

结茧双手修出“致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道路交通条件好了,一方面,可以改善村民出行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为村民的农副产品更好地对外销售打开通道。”

从此,陈秀艳一心扑在修路上,几乎天天“长”在施工现场,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村里的党员、群众看到她如此辛苦地付出,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出钱给村里买修路材料与工具,有的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就这样,凭着韧劲和不怕苦的精神,一条条“户户通”的砂石路修成了,2008年,砂石路又翻新成了柏油路,百姓更乐和了。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陈秀艳还把自家的饭店无偿交给村里经营,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偿还外债。与此同时,安装路灯、改造农厕、建秸秆燃气站、重建村部……陈秀艳带领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处处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召集起“千军万马”。

天道酬勤。太平山村一年一个大变样:100盏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村道两侧的排水沟用水泥砌得干净整洁,村里的债务还清了,村庄的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为了彻底实现脱贫,陈秀艳又开始带领乡亲发展种植养殖业。她的愿望是让每家每户都能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她带领村民实行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的“双跺脚挣钱”方式,村民的心顺了,心齐了,大家愈发信赖和拥护他们的“当家人”。村里有个大事小情,老少爷们儿二话不说齐上阵。老百姓忙活起来了,红火的日子就不远了。

穷山村变成“网红小镇”

扶贫先扶“精气神”。陈秀艳经常对村民讲:“坐着吃不如走着吃,出去挣钱才有出路。”她在村里培养了几个技术示范户,包括瓦工、钳工等多个工种,平均每个示范户都带了十几个人出去务工挣钱,个个每年都能挣个三五万元。

一个村的发展不能只靠外出打工,怎样发展农业才最合适?陈秀艳找到懂行的农业专家,一起论证探讨,最终确定了露天茄子种植项目。

这一决定一开始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对:“种了一辈子的玉米,现在要改种茄子,收成不好咋办?”陈秀艳理解村民的顾虑,便自家率先试种。功夫不负有心人,茄子果然长得又黑又亮,村民也吃了“定心丸”,家家户户热火朝天地搞起了茄子种植,收益颇丰。

平坦的村路旁,是太平山村的“黑又亮”茄子基地。“黑又亮”茄子是太平山村的金牌农产品,也让太平山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种植茄子成本低,收益却相对高得多。种玉米一亩地只有几百元的年收益,而种茄子能收入近万元。

陈秀艳任职20多年间,太平山村集体财产由负债70多万元变为拥有资产2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800元增长到1.9万元。全村有11户因病、因灾致贫,陈秀艳安排每個党员重点帮扶1个贫困户,目前所有贫困户均已脱贫。村里百姓说:“‘两不愁三保障在咱们村里落实得稳稳的。”

要实现长远发展,眼界就要放得更宽广。2020年,陈秀艳积极参与老边区网红建设,带领全镇30余名有志青年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探索出新的道路,积累了新的经验。

未来,陈秀艳规划再建20座大棚种植水果和特种蔬菜,借助“网红小镇”在村里发展乡村采摘旅游、垂钓等项目,让太平山村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太平山村茄子 茄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9期)2019-11-06喇叭花扬子江(2018年1期)2018-01-26太平街小小说月刊(2017年9期)2017-09-11太平街小小说月刊(2017年9期)2017-09-11山村晚归中华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小捣蛋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4期)2017-04-18山村记忆特别文摘(2016年15期)2016-08-15山村“老师”【下】红领巾·探索(2016年8期)2016-05-14甜蜜的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9期)2016-05-14东游Q记漫画月刊·哈版(2009年7期)2009-07-20

推荐访问:当家人 翻身仗

《能打“翻身仗”的“当家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苏格兰场 下一篇:把百姓装在心中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