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初中)

时间:2020-12-21 10:40:12 浏览量: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初中) (总分:99.99,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列种子萌发条件中,属于自身条件的是______。

 A.有活力的胚 √  B.充足的空气  C.足够的水分  D.合适的温度 解析: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备完整的、有生物活性的度过休眠期的胚。其他选项描述的均是外界条件。

2.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仅靠运动系统就可完成  B.使其更加适应外界环境 √  C.所有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D.埘其繁殖无影响 解析:
动作行为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的协调作用完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行为对繁殖有影响,例如鸟的筑巢等行为是繁殖行为。

3.关于动脉血管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管壁厚,弹性小  B.血流速度快 √  C.数量多,分布广  D.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解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C项数量多分布广是毛细血管的特点。D项,并不是所有动脉都有动脉瓣,只有主动脉和肺动脉有动脉瓣。

4.1993年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新型的棉花类型,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

 A.酶技术  B.克隆技术  C.转基因技术 √  D.细胞融合技术 解析:
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的细胞中,培育出的棉花叫做转基因棉花,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5.关于选药和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药价越高,药效越好  B.加大用药量,能够提前康复  C.患病后,按照医嘱和说明用药 √  D.服用次数越多,疗效越好 解析:
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A错误;
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
在服药前,一定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C正确;
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及其次数,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用药要合理,D错误。

6.下图是家鸽的受精卵的示意图,能发育成胚胎的是______。

 A.1 √  B.2  C.3  D.4 解析:
受精卵只有胚盘后可发育成胚胎。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卵白,④是卵黄膜,故选A。

7.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  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 √ 解析:
核酸、糖原等是生物大分子,但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核糖体上主要合成蛋白质,A错误。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的排列顺序而不是空间结构,B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物种中通用,D正确。

8.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______。

 A.有丝分裂和分化  B.同源染色体分离 √  C.DNA复制  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 解析:
伤口愈合的过程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9.1952年查哥夫对多种生物的DNA进行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不同组织中DNA碱基相同 √  B.猪的DNA结构热稳定性比大肠杆菌高  C.小麦和鼠的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D.小麦中A+T是鼠中C+G含量1.21倍 解析:
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是相同的,DNA碱基排列顺序、含量都相同,A正确。由于G与C之间的氢键是3个,A与T之间的氢键是2个,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由表格信息可知,大杆菌的DNA的G、C碱基对结构比猪的含量高,因此大肠杆菌的DNA结构更稳定一些,B错误;
虽然小麦和鼠(A+T)/(C+G)的比值相同,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二者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就不相同,C错误;
表格中的数据是同一种生物的(A+T)/(C+G)的比值,不同生物的DNA中(A+T)的数量与(C+G)数量没法比较,D错误。故选A。

10.生物体内的三种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三者活动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  B.甲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丙不遵循  C.甲新合成的两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D.丙活动结束后合成的两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 解析:
甲表示DNA复制过程;
乙表示转录过程;
丙表示翻译过程。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发生DNA复制和转录行为,A错误;
三者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DNA复制是以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新合成的两条新链成互补关系,C错误。同一条信使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相同,D正确。

11.下列疾病属于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的是______。

 A.白化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血友病  D.21三体综合征 √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
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2.在未成熟的一箱香蕉中,放入成熟的苹果,香蕉很快就会成熟的原因是成熟的苹果可以产生______。

 A.乙烯 √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解析:
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1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  B.其各项理化性质在正常条件下恒定不变  C.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D.稳态不会被外界环境所破坏 解析:
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理化性质在正常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B错误,C正确。外界环境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超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围时则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D错误。故选C。

14.池塘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蚤、轮虫等浮游生物,水蚤、轮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A.捕食  B.竞争 √  C.寄生  D.互利共生 解析:
轮虫和水蚤具有相同的食物,互相争夺生存空间和食物,因此存在竞争关系。

15.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代表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图中A→B→C代表食物链  B.B→C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先进行能量流动后进行物质循环 √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900 解析:
从A、B、C与大气中CO 2 库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B和C分别是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所以图中的食物链是A→B→C,A正确;
B的同化量是200J/(cm 2 ·a),C的同化量是20J/(cm 2 ·a),所以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B正确;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了图上所示利用途径,生产者本身也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部分能量,D正确。

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 16.《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设计思路是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______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______、______以及______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及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______和发展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科学素养;
知识和技能;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础性 17.《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包括10个一级主题,其中“生物圈中的人”这个一级主题包括5个二级主题,分别是______;
______;
______;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本主题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要求教师从人与______关系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______个重要概念,认识人类发展以来自然和人工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到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生物圈;
八 细胞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______,也没有染色体,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特定的区域。(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除了细胞膜、核膜外,还有许多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______、______、液泡、溶酶体、微体等。(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叶绿体;
内质网[解析]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和微体等。

(3).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也有糖类。脂双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而______决定着生物膜大多数特定功能。(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蛋白质[解析]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也有糖类。脂双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而蛋白质决定着生物膜大多数特定功能。

(4).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否则生物不能保持其完整性,往往是一种细胞向靶细胞发送信号,靶细胞经过信号接收、______和响应3个阶段作出相应反应。(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信号转导[解析] 靶细胞经过信号接收、信号转导和响应3个阶段作出相应反应。

下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结构以及两种物质的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5.01) (1).图中a物质是______,正常生长的植物中,甲消耗的a物质______(是/不是)主要来自乙。(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二氧化碳;
不是[解析] 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叶绿体消耗的二氧化碳主要是从大气中获得。

(2).b物质除图中所示去向外,还可以通过气孔______。(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散失到大气中[解析] 氧气除了供给有氧呼吸作用,还可以通过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3).合成贮存有机物能量的过程在甲结构的______中进行的,氢离子和氧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是在乙结构的______上进行的。(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解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有机物的合成是在暗反应中完成,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氢离子和氧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某性别决定为XY型的昆虫种群,眼睛红色为X染色体上A基因决定,无A基因的个体不能产生色素,表现为白眼,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E能使红色色素变为紫色色素,表现为紫眼,e无此作用,请分析回答。

(1).基因A和a的遗传遵循______规律(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基因分离[解析] A、a互为等位基因,遵循遗传的基因分离定律。

(2).该种群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eeX a Y、EeX a Y或EEX a Y [解析] 根据题意无A基因的个体不能产生色素,表现为白眼,E能使红色色素变为紫色色素,表现为紫眼,对无色素的白眼不起作用。所以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eeX a Y、EeX a Y或EEX a Y。

(3).该种群雌性红眼和雄性白眼的杂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比例是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雌蝇:白眼雄蝇:紫眼雌蝇:紫眼雄蝇=1:1:2:2:1:1 [解析] 种群雌性红眼和雄性白眼的杂合子交配,即基因型为eeX A X a 和EeX a Y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比例是红眼雌蝇(eeX A X a ):红眼雄蝇(eeX A Y):白眼雌蝇(eeX a X a 、EeX a X a ):白眼雄蝇(eeX a Y、EeX a Y):紫眼雌蝇(EeX A X a ):紫眼雄蝇(EeX A Y)=1:1:2:2:1:1。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叫作该种群的______,影响眼色基因频率(A、a)相对稳定的因素有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基因库;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解析] 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基因叫做该种群的基因库。自然选择、基因突变、不随机交配都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下图a为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b为放养在其中的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该系统中的鱼和蚕属于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消费者[解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鱼和蚕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生产者为食,属于消费者。

(2).在图b中,t 1 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型,若在t 2 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其原因是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增长型;
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析] t 1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若在t 2 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其原因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以使种群能以最大速度持续增长。

(3).建立此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其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力的方向。(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解析] 建立此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其更多地流向对人力有力的方向。

(4).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多,人的作用比较突出,因此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较弱。(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抵抗力[解析] 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多,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

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0) 某教师在“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这部分教学时,指导学生构建如下的概念图,结合该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19.98) (1).图中代谢废物的产生场所是______。(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肾脏、肺和皮肤[解析] 皮肤能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肺能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肾脏能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2).图中“水”排出途径不全,请补充图中没写出来的“水”的排出途径______。(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排遗、呼吸系统[解析] 水除了排泄途径,还可以通过排遗和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分。

(3).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经肾小体,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通过______作用形成尿液。(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重吸收[解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4).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膀胱有暂存尿液的功能[解析]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主要原因是膀胱有暂存尿液的功能。

(5).人体代谢废物排出意义是______。(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保证体内细胞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6).某学生在学习完本部分内容后认为“尿液和汗液是一样的”,他的理解正确吗?你怎样指导他理解这一问题?(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不正确;
将黑板(白纸)一分为二,分别写出汗液和尿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联系实际,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闻到的汗液和尿液去思考,回答二者的异同,再回到教科书或资料上,总结二者的异同。[解析] 让学生理解汗液和尿液组成成分相似,但是物质浓度和比例是不一样的。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在附录1中列出13个教学与评价实例,其中实例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案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课时:1课时。

目的: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材料器具:鼠妇,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方法步骤:
(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若干只(注意:不能破坏学校或社区的草坪或花坛等)。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交流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对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作出假设。(作出假设) (3)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实验室可利用的其他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制订计划) (4)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实施计划) (5)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讨论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得出结论) (6)讨论“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问题后,交流与撰写探究报告。(表达、交流) (7)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校园中。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0) (1).课程标准设计此实例是为了让学生体验______,同时让学生知道生物生存受环境中许多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科学探究的过程[解析] 课程标准设计此实例是为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此实例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法,它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研究法还有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请从附录1中列出13个教学与评价实例中举出一个观察法的实例。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实验法;
案例: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解析] 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实验法。该实验属于探究实验。课标中给出案例中有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等。

(3).此教学实例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体体现在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活动结束后将鼠妇放回自然中,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解析] 活动结束后将鼠妇放回自然中,让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

(4).某班的两个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请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

方案一:在干燥的纸盒内放潮湿的土壤,将两只鼠妇放在盒子中央,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

存在问题:______。

修改意见:______。

方案二: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并用纸张盖住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中央,观察一段时间内鼠妇的活动变化。

存在问题:______。

修改意见: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方案一:存在的问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和黑暗,而该方案没有体现光的因素。

修改意见:在干燥的纸盒内放潮湿的土壤,一半遮光,一半给予光照,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中央,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

方案二:存在问题:该方案出现两个变量,一是有无光,另一个是土壤的潮湿度。

修改意见:只在干燥的纸盒内放潮湿的土壤,一半遮光,一半给予光照,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中央,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解析] 探究实验要体现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的因变量是明亮和黑暗,保证其他变量的一致性。

推荐访问:安徽省 真题 公开招聘 初中 教师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初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