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的创新与思考

时间:2021-06-01 19:11:15 浏览量:

张宜

[摘 要]国有企业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拉动国家经济迅速上升,其自身规模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近年来,国际化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全球化也逐渐成为共识,国企的国际化更是成为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经路径。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通信企业以及实体制造业都在境外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企业的运作方式也逐渐和国际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企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大型企业相抗衡的绝对实力。[1]究其原因,国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困境便是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对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中的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科技型国企国际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国企国际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作用及其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科技型国企;国企国际合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2.084

科技的發展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科技型企业便是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科技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从侧面推动了各个地域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合作创新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便是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合作创新的模式在国外很多企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然而,就国内企业而言合作创新模式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在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上,更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2]就国外境况而言,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也是集中在科技创新上。由于国家之间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科技国际化在我国的体现并不十分明显,国内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屡屡遭受打击,科技合作在国家之间的状况也并不乐观。本研究从现代国企的国际合作方向出发,对国企的科技型转制进行研究,分析其转制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对国企国际合作创新方向进行思考,最终为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创新提出有益建议。

1 西北院的转制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的科技型发展可以追溯到其本身转制的经历,当时,科研院所转制,大多选择直接转为企业或是作为技术部门进入其他企业这两种模式。西北院为了避免直接整体转制造成的丧失科研根本的后果,以及作为其他企业的一部分被收入为科研团队所带来的职能被削弱,科研发展方向受限等问题,西北院几经思虑,最终决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型企业,西北院既保留了原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与人才资源,同时保持了技术开发的优势,为后续产业的发展保留了核心动力,这些优势促进了科技型企业西北院的转制,并为转制成功西北院及科技研究奠定了新发展的基础。以西部超导为例,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于2010年12月20日按照国际ITER组织制订的计划与西部超导签署了超导线供货合同,其供应量达210吨。自此,西部超导不仅实现了参加“人造太阳”计划的梦想,为国产“人造太阳”积累了材料与技术支持,而且通过成果转化、不断组建高科技企业,并在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下开辟了工艺成熟、技艺高超、质量标准以及设施齐全且不断完善的改革发展创新路。

西北院转型后形成的科技型企业与一般企业在目的、公司管理以及发展规模方面会有所区别,这些对于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产生一些影响。其一,科技型企业的目的更加丰富。科技型企业更多地是在追求科技成果的突破,并将所得资金投入下一项科技技术创新的循环中,其最终推动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国际合作。这一点在西北院转制后的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该院提出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设立高科技产业公司,公司所获取的利润将以投资股权占比回报母体,这部分利润一般会直接投入新的研发和中试环节,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得以正常运行。其二,科技型公司的管理模式中突出对员工创新的激励。不同于只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一般公司,科技型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激励公司成员研发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充分尊重科研创新价值,西北院科技产业在管理模式上采用股权激励模式。西北院持股制度可以追溯到2000年年初,当时该院的无形资产量化持有在科技人员和其他个人中已经超过了四成。其三,科技型公司的发展规模更大更快,以西北院的发展为例,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西北院已发展成为集14个科研所(中心)、45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7个产业化公司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综合收入在2019年达到132.07亿元,增长了87倍。综合实力多年来位居全国转制院所前列、有色行业院所首位。[3]

2 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国企合作收益衡量标准需改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会尽可能地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同时由于市场变化逐渐复杂,为满足市场需求,国企尤其是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需要不断地创新。然而,就我国而言,国内的科技型企业在合作创新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成效。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企业收益指标设立的不适宜。国企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随之变化的也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决策以及执行计划等。正因如此,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部分科技型企业的竞争战略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取得的收益与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更是难以准确衡量。换句话说,国企国际合作的收益衡量标准急需改进。

2.2 企业管理者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

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型企业也不例外。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专业能力至上,在生产与创新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固然是激励人心并且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但是一个企业的开发与管理并不单单取决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其中,管理者自身能力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科技型企业这种团队的整体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企业整体的创新水平等都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与管理能力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科技型企业由于普遍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与科技技能的发展,将大部分精力与物质都倾注于一线科技的创新研究方面,却疏于对科技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企业中存在个别人员十分优秀,企业整体一盘散沙的情况。从科技型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情况更容易造成阻碍而不是增加动力。另外,有些科技型企业的整体能力很高,但是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并不匹配,往往会导致企业在面临重大项目或者重大危机时难以选择最佳路径去完成任务,甚至可能发生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危险情况。因而,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者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

2.3 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大型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我国的大型企业对于建设国际型竞争力的大公司更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中科技型国企国际的合作创新便是典型的例子。然而,对于大部分大型企业而言,其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的现象是目前其发展的一大难题,具体而言,这种能力不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型企业的创新意识不足;二是部分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落后。创新意识是企业进行创新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些企业只看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当前的发展而不注意今后的演变,从而对创新抱有消极的态度,使得企业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另外,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更快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贡献的本质,这类企业的行为表现在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往往忽略了发展质量,使得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3 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创新的思考

3.1 完善国企国际合作指标

为使得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创新得以发展,国企国际合作所建立的收益评价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遍应用,合同、技术诀窍、管理性建议等无形化资源的使用在企业经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因而,国企国际合作创新要求收益指标的选取要体现其内容的无形化。其二,对于大多数科技型企業而言,其收益指标的设立主要集中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且目标也不仅限于财务上的盈利,还包括借助联盟形式完成一定的动机以及部分实证研究的进行。因此,对于国企国际合作创新而言,企业本身盈利指标的选取要注意分类。其三,企业的存在是以其社会需要为前提的,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要想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则需要做出相应的贡献。就其社会贡献而言,需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量化并做出比较,进而显示出企业自身收益与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4]

3.2 营造良好市场经营环境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企业内部环境千差万别,但其外部环境却可以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且也只有通过对整体市场环境进行管控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想要达到完全竞争的程度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追求完全竞争的过程中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是大多数经营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为此,科技型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信息的发展,对其自身进行科技化转型,并且可以通过物联网的作用联系相关国际组织和个人,为企业的国际化合作奠定基础。这一点对于我国国企的发展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科技化、国际化发展为国企的转型转制营造了良好的经济氛围,为国企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最终为国企国际合作创新提供基础。

3.3 培养管理人员创新意识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企业所有者的主观意见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企业所有者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国企国际合作提供参考,需要对该类企业的所有者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培养创新意识,首先,要通过实证研究来让企业所有者认识到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意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次,需要通过对部分大型企业发展状况和模式的分析,来研究大型企业科技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以及收益状况。最后,通过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合作创新和科技发展对改善企业现状以及突破发展瓶颈造成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总结,促进企业所有者创新发展的意识,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技能,最终为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奇.创办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国企实现持续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J].今日科技, 2002(7):38-40.

[2]侯贵生,尹华,刘文娟.中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收益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3]姚友明,李华.科研院所改制的“西北密码”[EB/OL].[2020-04-20].http://www.jjckb.cn/2020-04/20/c_138991451.htm.

[4]尹华,侯贵生.中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收益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21-123.

推荐访问:国际合作 国企 思考

《科技型国企国际合作的创新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