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立春》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1-07-26 15:56:36 浏览量:

潘洪爽

摘 要: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受到观众的喜爱,而电影社会学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不难发现,不管是经典老电影还是现如今大火的电影都是会反映出很多社会现实问题,这也让很多人由此电影产生很多社会问题的思考,电影社会学分析更加成为大家探究的领域。电影《立春》中有很多能引起大家共鸣的社会现实问题。

关键词:电影社会学;表演;社会现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2-0-02

一、引言

电影《立春》是由顾长卫执导,蒋雯丽、李光洁、焦刚主演的一部纪实性电影。影片讲述了北方某小城市的大龄青年女教师王彩玲(蒋雯丽)相貌丑陋却因为天生有一副唱歌剧的嗓音,相当清高。不甘平庸的她一心想扎根在北京,但现实的残酷却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着她,让她最终不得不从追梦的道路上向世俗的生活“握手言和”。在影片中,蒋雯丽以她精湛的演技,真挚饱满的情感诠释了王彩玲这个角色,将那种追梦路上的执着,不在乎世俗对她的看法,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演绎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电影《立春》的社会学分析

从电影中也反映出很多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很多外地的年轻人都想有一天可以“扎根”留在北京,都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北京市户口”。王彩玲因为自己有唱歌的天赋,一直梦想可以去北京发展,这对于出生在小城市的她,无疑不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使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她还是在坚持着,这又一次体现了很现实的问题,无数年轻人追逐自己的梦想,王彩玲只是这万千人中的一个。对于梦想的坚持是艰难的,许多人最终都选择了向现实屈服,选择回归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电影的最后,王彩玲放弃了自己的唱歌梦,选择了另一种和她预想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止王彩玲,电影中她最开始崇拜和爱慕的黄四宝,也是这万千年轻人的代表,他也放弃了自己的“中央美院”,走向了开婚介所的道路;教大家芭蕾舞的胡老师,在那个年代,那个小城市,这样的人是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的,所以胡老师无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乃至于诋毁……

在电影中,王彩玲的内心是执着的但同时又是煎熬的,她一面不甘平庸渴望唱歌但在追梦路上的煎熬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蒋雯丽就将那种复杂内心传神的呈现给了观众。在影片中,彩玲去歌剧院应聘,被拒绝后伤心地回到家,遇到了半夜喝醉来找他的黄四宝,黄四宝倒在地上伤心地哭泣着,王彩玲看到这一幕知道他肯定也是求梦无果,一下就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遭遇伤心地哭了,那种内心的悲痛恐怕也只有像她一样追梦的人才能懂吧。蒋雯丽的穿着打扮、说话的方言和一举一动都非常符合剧中王彩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王彩玲为了能去中央歌剧院欣赏大师们的演出,她就在歌剧院门口等着演出开始之后再买票进场,因为这样可以省下钱买户口,即使是在外面等着的时间也做着唱歌前的口部操。蒋雯丽镜头中的表演超越了形似神似,达到了“我就是”的高超境界。表演的核心元素就是动作,彩玲去歌剧院应聘,一上来就遭到了拒绝,她拎着箱子直接进屋,非常执着地表现自己,但是事与愿违,她又一次遭到了歌剧院领导的拒绝,她唱着歌追了出去,在楼道里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忘我的唱着歌,激动地跪了下来。这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表现得非常自然流畅,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让人觉得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展开很符合演员所处的规定情境,同时也符合演员形体动作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她对于唱歌是真的热爱,热爱到可以忘乎所以,可现实就是你自认为唱得好,可是比你条件优秀的人还有很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就是社会现实。

影片有一句经典台词,在胡老师请王彩玲帮忙,想利用“假结婚”让自己摆脱大众舆论的困扰,却遭到了王彩玲的拒绝,她很愤怒,本以为找到了知己,却没想到胡老师想利用自己。王彩玲很理智的回答他:“既然你是这个命,你就得担待。”就这一句简简单单体现出了王彩玲无奈,复杂的情感,她同情胡老师,但是无法帮助他,她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这句话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我们总听老话说:“啥人有啥命”,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你的成功是注定的,无法成功是自己的命不好。听上去是很荒唐的一句话,却影响着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人,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遵从着这样的观念生活,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渴望成功,但社会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着这些年轻人。很长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很多自我消遣的话语,比如脫口秀达人李诞的“人间不值得”、歌手大张伟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等等。这些流行语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能说到很多正在奋斗的年轻人的心里,那么大家真的会因为这些话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吗?当然不会,太阳还是照常升起,日子还得照常过下去。

蒋雯丽对于面部细微表情把握得也很好,她善于摄取极其细微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以及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影片中有一个场景,王彩玲坐在拉羊的拖拉机上,镜头给了她特写,她望着远去的风景,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好似和过去的生活告别一样,这一场景十分触动观众的内心。王彩玲那个一直为了自己唱歌的梦想不断努力的女青年,终将还是向世俗生活“握手言和”了。这一特写镜头揭示出面部表情背后的潜在感情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内涵。蒋雯丽通过她高水平的演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王彩玲的形象,并将这一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这种对于命运的不得已,着实让大家心疼,客观地说王彩玲不够努力吗?她为了唱歌剧,日复一日的练习意大利语,她不明白人情世故吗?她有稳定的工作,也知道用钱去疏通关系,但她就固执地认为自己和小镇上的所有人都不一样,没人能够理解她。

电影发生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是故事如果放到现如今,还会成立吗?毋庸置疑答案肯定是“会”,因为我们所探讨的社会问题是自古至今都存在的:梦想无法实现,现实和理想有很大差距,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等等。“立春”中“立”代表着“开始”;“春”代表着“温暖”,电影名字的立意就是“希望”,可结局却不尽人意。影片的最后,导演还是为王彩玲“圆”了一次梦,镜头中的她穿着华丽的演出服,站在舞台中央,动情的歌唱,其实越是这样的设计越是让人心疼,也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电影这样的设计不仅圆了王彩玲心中的梦,也满足了观众的愿望。

“北漂”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这个词语一直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有很多人,从小生活在小城市,上学时拼命读书,毕业后认真工作,就是为了以后有机会可以留在北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社会现象呢?原因很简单,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中心,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各方面的条件无疑是最好的,就像电影中的王彩玲,如果她生活在北京,那么她的“歌剧梦”的确更容易实现,可是生活在那个小县城,根本没有人能听懂她在唱什么,也只知道她是一名音乐老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北京”有无数年轻人的梦,很多人为了那“一页户口本”想尽办法留下来。可是留下在北京发展真的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吗?这又是一个没办法做出肯定回答的问题,电影中王彩玲最后就留在了自己的老家,她不再陶醉自己唱歌剧的样子,不再弹钢琴欣赏自己动听的歌声,而是做起了小买卖养家糊口,照顾自己收养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对于她来说,这样的生活或许可以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更自在。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是选择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安家落户更好,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陪伴在家人身边舒服自在的享受生活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追求、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在做自己选择的时候,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是最好的答案。

三、结语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把一些社会现状、社会现实问题通过艺术典型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把社会现实问题供大家思考和探讨。电影社会学问题绝不是通过一两个有意义的电影就可以探究清楚,这是一个可供大家深入研究的问题,以电影《立春》为例,探究其中的真实社会问题以及传达出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博公.建构中国电影社会学——以抗战题材电影研究为例[J].电影文学,2017,09:4-10.

[2]霍军.电影与社会学[J].文艺研究,1985,02:140-141.

[3]刘云舟.电影与社会的双向互动——电影社会学研究[J].福建艺术,2003,05:5-6.

猜你喜欢 立春表演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创新作文(3-4年级)(2019年2期)2019-08-12立春创新作文(1-2年级)(2017年2期)2017-05-12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表演”是塑造人物的灵魂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京剧武戏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9期)2016-06-04孙淳“表演”让我的人生更丰富电视指南(2016年4期)2016-05-04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探析戏剧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探究甘肃教育(2015年22期)2016-01-08源远流长的打春习俗文化月刊·下旬刊(2015年2期)2015-04-27

推荐访问:立春 社会学 分析

《电影《立春》的社会学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