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不是病,却可能真会“要命”

时间:2021-05-22 01:36:16 浏览量:

于紫月

“春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是一种疾病吗?春困的表现严重会带来哪些危害?

生物钟调节滞后于季节更替

“春天光照时间增长,阳光早早地将人从睡梦中催醒,然而身体的生物钟却没有到达‘醒的时间点,自然会觉得困倦、疲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尹国平表示,“这种调节机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春困的现象。”

此外,活动量、温度、睡眠结构等也会对“春困”产生影响。比如,晨起时五羟色胺、可的松等兴奋性激素水平尚处于低位,也都成为“春困”的帮凶。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春困是由大脑缺氧缺血导致。对此,尹国平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大脑一旦缺氧缺血,就会通过提高呼吸频率、深度以及心率加以调节,让身体处于一种警诫状态,反而不太可能困倦。”

潜藏安全隐患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俗话说,“春困不是病,困起来要命”,那么严重的春困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严格意义上讲,‘春困并非疾病,是人体本身适应自然的过程,通常不会对身体有危害。但春困可能会诱发交通事故,并可能会给老年人群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尹国平说。

国际上曾有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实行夏令时之后的周一,事故率显著上升,研究者将之归咎于困倦、嗜睡。气温上升,司机驾车时很容易出现“春困”,引起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和失误操作增多等问题,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此春季驾车,应保持足够睡眠,连续驾駛时间也不宜过长,倦意袭来时,不妨停车休息,防止意外发生。

疾病方面,尹国平强调,老年人的生物钟节律性不如年轻人,对随季节转换而来的生物钟调节会表现得更为不敏感,更容易受到干扰,有可能影响心脑血管代谢功能,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

如何才能减少“春困”的程度

“调节生物钟,光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尹国平建议,在春季上午时多晒阳光,此时的阳光中蓝光占比较高,可促进人体内五羟色胺等兴奋激素分泌,抑制褪黑素,使大脑保持清醒;还应保障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不晚睡、不熬夜,即便偶尔晚睡,次日早晨也不要睡懒觉,从而能够让大脑明确地接收到“白天”和“黑夜”的信号。

“还有很多调节生物节律的因素,如饮食、行为等。”尹国平说,“千万不要把‘春困当成小事,要重视起来,尽量规避其潜在的风险。”

猜你喜欢 羟色胺节律生物钟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科学导报(2019年23期)2019-09-03时间医学理论及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现代养生·下半月(2019年11期)2019-01-06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7期)2018-07-11智能生物钟语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2期)2018-03-08教学视窗的节律与创造力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10期)2017-11-27神通广大的生物钟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4期)2017-04-24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祝您健康(2009年3期)2009-04-08算算你俩的高潮重合日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09年36期)2009-01-15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百科知识(2008年23期)2008-12-29

推荐访问:春困 真会 要命

《“春困”不是病,却可能真会“要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