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平理论”论治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1-10-06 16:18:09 浏览量:

许晶 南梦蝶 刘宇 韩丽珍 兰梦好 侯丽 李冬云

摘要 “正邪失衡”“阴阳失调”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基于调平理论,及时纠正机体失衡状态,在机体出现病理产物之前建立新动态平衡,让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在“调平”措施的帮助下,恢复抵御邪气的能力。基于调平理论确立治则治法可用于实体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解决恶性肿瘤治疗难题,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 调平理论;正邪失衡;阴阳失调;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陈信义;生命质量;难题

Researches on “Regulating Balance” Theor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XU Jing,NAN Mengdie,LIU Yu,HAN Lizhen,LAN Menghao,HOU Li,LI Dongyu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Imbalance rightness and pathogen” and “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egulating balance”,the imbalance of the body should be corrected in time,and a new dynamic bala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fore pathological products appear in the body,so that the self-repairing capability of the body can be restored to resist pathogenic qi with the help of “Regulating Balance” methods.Treatment based on Regulating Balance theory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olid tumors and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can address malignancy treatment dilemma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Keywords Regulating Balance Theory; Imbalance rightness and pathogen; 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Malignant Tumors;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CHEN xinyi; Life Quality; Difficult problem

中圖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3.001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指出,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长,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超过1.9千万,死亡病例近1千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1]。手术、放化疗、靶向等为其常见治疗手段,在治疗疾病同时带来了诸多不良反应,大大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恶性肿瘤定义为慢性病,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在防治恶性肿瘤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为“虚劳”“急劳”“岩”“积”“癥”等范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陈信义教授认为其根本的发病机制为“正邪失衡”“阴阳失调”,为此陈信义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恶性肿瘤性疾病的长期诊疗实践与基础研究提出了“调平理论”。陈信义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研究40余年,对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中医药防治有独特的观点。

陈信义教授认为,疾病发生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气不足或减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重要致病条件,正邪失衡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平衡协调是机体内环境稳态和各脏腑组织之间协调的重要条件,是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标志;反之,阴阳失调,机体内环境紊乱,则疾病产生。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刺激或年长体弱而正气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癌毒、瘀、痰等病理产物聚集,发为积、岩等,病邪进一步阻滞气血、耗伤正气,邪正交争日久,邪气愈盛,正气日虚,阴阳平衡失调,阴阳离决,预后不良。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说正邪失衡,阴阳失调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病因,故提出调平理论治疗恶性肿瘤。

1 调平理论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调”是中国治疗学的最高境界,反映了以整体观为理论核心的中医治疗观,其强调通过触发调动人体自主愈病能力,在祛除病理损伤的同时恢复机体抗病修复能力,进而恢复机体的健康平衡状态[2]。《说文解字》中将“调”释为“和也”,“平”释为“平舒也”,如果“调”是治疗学的最高境界,“平”则是治疗学的终极目标,通过调整、调动机体自身的反馈机制,使自身稳态达到“平和”状态。由此,陈信义教授提出的调平理论是针对机体各种失衡状态(如正邪、阴阳、脏腑、气血等),及时纠正和调整失衡,建立新动态平衡的理论。

调平理论强调在机体出现病理产物之前改善机体的生理环境,扶助正气,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从整体观出发,及早消除“不平”,“去菀陈莝”,让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在“调平”措施的帮助下,恢复抵御邪气的能力,即所谓“大毒治病,衰其大半而止”,在正邪矛盾未产生或未突出之时消除产生矛盾的环境。与调平理论相对的单纯抗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只有在病理生理变化矛盾突出时才实施干预,干预手段以对抗性措施为主,以局部消除病理性产物为目的,其作用于机体整体后,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抗“矛盾”的同时,消耗人体正气,反而成为人体健康的另一个突出矛盾。一味强调攻邪则正虚更甚,强调补虚则邪实不去,调整邪正力量的比较,邪正缓急的先后主次,才能“平治于权衡”。阴阳和邪正力量达到动态平衡,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人即安和。通过调整不平衡,缓和或减轻患者症状,抚平矛盾,提高生命质量,让患者追求更有价值的生活体验。

2 调平理论指导患者的生命质量

溯源生命质量一词,首现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和经济学界,又称生命质量或生命质量[3]。早在1986年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便提出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等近期目标,生命质量逐渐被提升至与生存期等临床研究终点同等地位。较多新兴抗肿瘤治疗措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患者获益“带病生存”,此时恶性肿瘤已不是主要矛盾,生存应以更高质量的生活为主要目标[4]。《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生存指南》2013年首次提出焦虑和抑郁、认知功能、疲劳、疼痛、睡眠障碍等为癌症生存患者的八大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并无有效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问题在临床上越发受到重视[5]。本文通过陈信义教授及其团队前期对癌因性疲乏、肿瘤相关抑郁状态、肿瘤相关性失眠等方面的研究展开论述。

2.1 调平气血治疗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DF)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是与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治疗有关的,躯体、情感、认知方面主观、持续、痛苦的疲乏感,严重妨碍日常生活,西医治疗主要以健康教育、减少体能活动、应用中枢兴奋剂和皮质激素等为主,疗效欠佳[6]。陈信义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多正虚邪实,气血失调,正虚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胃纳失常,精微气血无以化生为主,邪实为癌毒、痰凝、血瘀及药毒等病邪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肌肉濡养失司,正虚邪实,气血失和,故发为癌因性疲乏。运用调平气血治疗癌因性疲乏时,应着重调和气血,畅达气机,疏通血运,达到虚而补之,补而不滞,邪无所依之效,以补虚之法平复气血不足,配伍升清之品使下陷之气得以提升。复方阿胶浆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补气血类中成药。前期一项73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复方阿胶浆可降低肿瘤患者疲乏程度[7]。复方阿胶浆中以阿胶为君,滋阴补血,红参大补元气,培补后天之本,熟地黄滋阴补肾,党参补中益气,使得脾胃后天充足,精气阴血自生,共为臣药,山楂健胃消食,活血助运,协助上药消化吸收运转,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补中气兼以消导,补血兼以活血,使机体气血阴阳达动态平衡。此外,陈信义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属慢病,发病隐匿,治疗过程较长,膏方利于慢补,可防止虚不受补,又可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效益费用比,缓调虚损,因而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可以选择膏方这一剂型[8]。

2.2 调平肝脾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

肿瘤相关性抑郁(Tumor Related Depression Status,TRDS)是以肿瘤为基础疾病而引发的一组症状或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与乐趣丧失等,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陈信义教授认为,中医药是治疗肿瘤相关抑郁的重要手段,主要从肝脾进行论治,肝气郁结,脾失运化,肝脾失调,脏腑阴阳气血失衡而成郁证,正如《景岳全书·郁证》所云:“初病而气结为滞者,宜顺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运用调平肝脾理论,情志抑郁属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解郁之柴胡疏肝散;肝郁脾虚者,治以抑木扶土,可选参苓白术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者,治以补益心脾,予归脾汤加减[9]。通过对107例肿瘤相关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艾迪注射液可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10]。艾迪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对轻中度抑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通过斑蝥破血逐瘀消癥、攻毒散结之功祛除邪气,人参大补元气,既可防君药祛邪太过,又可补益机体正气,刺五加、黄芪共奏补益脾胃中气之功,诸药合用,使艾迪注射液在抗肿瘤时祛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

2.3 调平阴阳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

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related Insomnia,CRI)又称为癌因性失眠,是与肿瘤和肿瘤治疗相关的,常见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及伴或不伴多梦、醒后疲乏等症状的一个临床症候群[11],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中医学以“天人相应”整体观阐释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同步的昼夜生物节律性,人体阴阳消长、营卫运行具有以昼夜变化为表现的节律现象,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生理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夜间卫气由阳入阴,行于五脏,人体阴气偏盛,便能安睡;白昼卫气由阴出阳,行于阳分,人体阳气偏盛,便从睡眠转为觉醒。《诸病源候论·积聚候》亦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之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恶性肿瘤与“不寐”虽为异病,但病因病机方面确有相似,导致了肿瘤相关性失眠的发生发展。本团队前期临床实践表明,具有安神作用且与生物节律相关的中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提高临床疗效。孔圣枕中丹由龟甲、龙骨、菖蒲、远志四味组成,具有交通心肾、滋阴安神之效,用治心肾阴虚证的肿瘤相关性失眠。心为火脏,位于上焦,肾为水脏,位于下焦,生理状态下,心肾相交,水火平衡,而心肾阴虚则会出现心火独亢于上而肾水不济的阴阳失衡状态。调平阴阳理论强调整体观与阴阳平衡观念,治疗应交通心肾,滋阴安神。王珺[12]通過纳入60例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孔圣枕中丹与艾司唑仑比较,孔圣枕中丹在改善睡眠方面优于艾司唑仑。

3 调平理论解决恶性肿瘤治疗的难题

陈信义教授具备血液病学科的临床经验积淀和深厚学术造诣,指导团队运用调平理论,为恶性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疾病的疑难杂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解决治疗过程中血细胞三系的难题,具体而言,三系难题有“白细胞系”的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问题、“红细胞系”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生命质量问题、“血小板系”的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的预后问题和生命质量问题。调平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这一团队特色使得患者从不同方面受益,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恶性肿瘤并发的血液学病理现象的缓解率得到提高,生命质量也随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得到提高。

3.1 难治性白血病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预后较差,目前尚缺乏高效统一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单独化疗完全缓解率在30%~50%,之后如能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3年无病生存期可达20%~40%[13]。新药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多费用昂贵,疗效有限,多数患者难以从中获益。针对多药耐药采用轮换化疗药物以及增加化疗药物剂量的办法常不能奏效,反而转为更加难治。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早期参与急性白血病及其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化疗缓解率、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等综合效应优势。陈信义教授团队先后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I04A18)、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十病十药研发”(编号:Z151100003815027)等科研项目,在中药逆转白血病耐药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总结长期临床实践,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见面色暗淡,肌肤甲错,骨骼疼痛,瘀斑瘀点,痰核癥块(淋巴结与肝脾肿大),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咳嗽咯痰,舌质淡暗,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滑数或细滑等临床表现。《普济方·虚劳门》:“夫急劳之病,其证与热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盖血气俱盛,积热内干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禀受不足……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消泺,咯涎唾血者,皆是其候也”。此记载与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十分相似,究其病因,精气内虚是内因,复加温热毒邪为外因。依据中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理论认为,痰、瘀是该病发生的关键病因[14]。“痰瘀互结、侵及骨髓,血液瘀滞,新血不生”是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复发过程中的重要病机转化与临床特征,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确定“化痰活血”法辅助化疗方案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基本治则。复方浙贝颗粒是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多位血液学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基于对耐药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痰瘀”病机特征认识而拟定的中药复方。处方由浙贝母、川芎、汉防己三味药物组成,浙贝母12 g、川芎6 g、防己12 g,剂量比例为2∶1∶2,方中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功效;汉防己性辛、苦、寒,归膀胱、肾、脾经,能够利水消肿,清热散结;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可以活血行气止痛。三药配伍具有“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针对难治耐药性急性白血病的“痰瘀互阻”证候,平调正虚与邪(痰、瘀)盛。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15]、延长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持续缓解时间[16],一定程度逆转化疗后白细胞减少[17-18]。复方浙贝颗粒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较单纯化疗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对化学药物损伤的肝功能、胃黏膜、心率变化及周围神经感觉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19],证实了基于平调理论指导下的复方浙贝颗粒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有效性。

3.2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是肿瘤患者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国际以Hb<12 g/dL作为贫血标准,我国将Hb<11 g/dL作为贫血标准。CR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高,2004年欧洲癌症贫血调查对24个欧洲国家748个癌症中心15 367例患者开展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中显示,入组时血液肿瘤患者中贫血患者占53%,6个月后贫血患者比例达到72.9%;入组实体肿瘤患者中贫血患者占36%,6个月后贫血患者比例66%;678例化疗患者贫血风险评估显示化疗贫血风险增加4.2倍,其中铂类药物增加5.5倍,化疗患者更易出现CRA[20]。2009年中国CRA调查2034例实体瘤患者,其435例患者中35.6%出现化疗前贫血,化疗后贫血患者占66.0%[21]。治疗现状方面,CRA治疗比例低,我国在97家医院7 324例恶性实体瘤患者中[22],3 606例贫血患者中3 348例(92.84%)未予纠正贫血的措施和治疗,258例治疗患者中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输血和铁剂治疗的比例分别为44.96%、31.93%和6.59%,输血可快速升高血红蛋白浓度,可用于急症及EPO治疗无效的患者,然而输血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缺点也比较多,尤其是输血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而我国属肝炎高发区,输血后肝炎是临床输血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鉴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指南认为在权衡导致病毒性肝炎风险方面,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推荐EPO的使用等级,中国应强于欧美国家。CRA在中医学上归属于“癌毒血虚证”范畴[23],其发生发展多为“癌毒”或(和)“药毒”引发的动态过程,与脾、肾两脏,以及气血、阴阳的亏虚密切相关。CRA常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目睛不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头目眩晕,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甚者腰膝疲软,头晕耳鸣,或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等。辨证论治从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入手,虚者补之,以平为期。脾胃虚弱证者脾胃不和,则平调脾胃之气;心脾两虚证者,心神失养,则养心补脾,则心脾同调;肝肾阴虚证者阴虚则阳亢,肝体阴用阳,谨察阴阳所在,以平为期,治以养阴生血,涵养肝肾;脾肾阳虚证者,火不暖土,则应温补脾肾,命门之火温暖脾土,以血肉有情之品,益精生髓,促进精血互化;总之,运用调平理论辨证治疗癌毒血枯病,使脾运胃纳得复,气血生化得源。陈信义教授团队以血液病学科与实体肿瘤学科中西医结合诊疗为特色,在学科交叉领域方面有长期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实力,尤其是CRA方面,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项下的“益髓颗粒治疗低、中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课题、“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参与癌症相关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和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的制定,科研课题“北京市落实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通过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治疗胃癌引起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与空白组比较,显效相差6.4%,有效相差15.3%;无效相差21.7%,证实益髓颗粒有稳定和提升外周血象、降低白血病转化率、降低感染率和预防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24-28]。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益髓颗粒剂由黄芪、党参、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阿胶、龟甲胶、丹参、红花、鸡血藤等组成,起到益气养阴活血,适用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气阴两虚、血瘀内阻证型,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起到类EPO作用,不影响肿瘤治疗疗效,也不增加血栓风险。肿瘤相关性贫血全程管理需要以肿瘤、血液等多学科交叉的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化诊疗为基础,集患者、家庭、医疗机构、社会等的各方合力,尽早明確诊断,及时实施治疗,定期评估与随访,注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将调平理论这一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发展。

3.3 恶性肿瘤相关性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多指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的病理性血液凝固性增高,是发生血栓前状态或血流变学异常改变的重要病理基础。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血栓栓塞事件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和仅次于肿瘤本身的第二位死亡原因[29]。恶性肿瘤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肿瘤细胞自身促凝、肿瘤细胞与止血凝血相关细胞相互作用促凝以及肿瘤治疗相关促凝等有关,发病率与肿瘤类型、基础病和疾病病程长有关,实体瘤中黏液腺癌、胰腺癌、胃肠道肿瘤、肺癌、卵巢癌发病率较高,恶性血液病发病率可能与高剂量化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等因素有关[30]。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虽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可有皮肤、黏膜栓塞、灶性缺血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原发病不易解釋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湿冷、发绀,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轻度或可逆性脏器功能障碍,抗凝治疗有效,诊断多依赖与实验室检查,血管内皮受损标志物、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凝血因子、抗凝血活性异常指标、纤溶活性异常指标等。目前,恶性肿瘤相关性高凝状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原则上参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医生多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酶、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肿瘤患者是否处于血液高凝状态,予以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等治疗,易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皮下硬结、出血、复发血栓、骨质疏松及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等风险,且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给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更加增添困扰[31]。目前亟待诊治标准,以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发生风险、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改善预后。陈信义教授团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的高凝状态临床表现与中医血瘀证基本相似,如局部出现发绀肿块、刺痛不移,或出血紫暗成块、舌紫暗,脉弦涩等。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病名“积”“聚”范畴,古代文献论述指出瘀血是积聚发生的重要病机,《医林改错》《血证论》均强调,“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为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血瘀证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正气亏虚,无以推动血行,因虚致瘀;痰瘀湿浊等邪气内聚,久酿成癌毒,留滞体内,血行不畅,因实致瘀,因毒致瘀。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可运用调平理论,“去菀陈莝”:在重视肿瘤本身治疗的基础上,虚者补之,气血两虚者,补虚益气,“气行则血行”,滋养阴血,脉道得充,血行得畅;实者泻之,临床见有低热或高热、局部肿块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或者头目眩晕、咳嗽吐痰、头痛如裹、肿块疼痛难忍夜间加重,证属毒瘀互结或痰瘀内阻,可解毒活血、化痰祛瘀。陈信义教授团队承担北京市2012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编号:D131100002213002),经过临床试验证实,调平理论指导下,新加良附丸温胃散寒、行气化痰、活血祛瘀、调节寒热平衡以祛邪,治疗胃癌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性,其不仅可明显缓解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高凝状态,且可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32]观察62例胃癌患者发现,新加良附方可改善胃癌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血栓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后续团队[23-34]对150例Ⅲ/Ⅳ期胃癌高凝状态患者的观察验证了上述结论。

4 结语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陈信义教授认为,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是机体生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反之机体内外环境失衡疾病就会发生。所以,调平理论是通过协调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求得新的平衡,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基于本文所述,“正邪失衡”“阴阳失调”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平衡邪正力量、调理阴阳盛衰,以期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阴阳自和”的内外和谐的生态平衡是治疗肿瘤之大法。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表明,基于调平理论指导下的治疗大法可充分用于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中,且可改善肿瘤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Sung H,Ferlay J,Siegel R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Feb 4.

[2]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J].中医杂志,2013,54(1):3-7.

[3]罗健,孙燕.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5,22(2):109-112.

[4]Yang L,Li TT,Chu YT,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J].Chin J Integr Med,2016,22(1):67-72.

[5]Denlinger CS,Sanft T,Baker KS,et al.Survivorship,Version 2.2018,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8,16(10):1216-1247.

[6]Berger AM,Mooney K,Alvarez-Perez A,et al.Cancer-Related Fatigue,Version 2.2015[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5,13(8):1012-1039.

[7]李娜,陈信义,李潇,等.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565-567.

[8]李娜,田劭丹,张雅月,等.陈信义教授运用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经验[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2):51-53.

[9]康娜,崔岩岩,马薇,等.肿瘤相关抑郁的治疗概况[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4):396-398.

[10]贾玫,田杰,李潇,等.艾迪注射液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6):14-16.

[11]Induru RR,Walsh D.Cancer-related insomnia[J].Am J Hosp Palliat Care,2014,31(7):777-785.

[12]王珺,田劭丹,陈信义,等.孔圣枕中丹配方颗粒治疗心肾阴虚证肿瘤相关失眠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8):696-700.

[13]白桦.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4]李冬云,陈信义,侯丽,等.从痰瘀论治难治性白血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65-367.

[15]Hou Li,Yang Shulian,Yang Wenhua,et al.Compound Zhebei granule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cute leukemi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36(5):606-612.

[16]黄山,陈信义,许亚梅,等.复方浙贝颗粒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889-891.

[17]李冬云,于婷婷,白桦,等.复方浙贝颗粒减轻难治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155-3157.

[18]李冬云,陈信义,叶霈智,等.浙贝及其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S1):51.

[19]丁晓庆.复方浙贝颗粒降低化疗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0]Ludwig H,Van Belle S,Barrett-Lee P,et al.The European Cancer Anaemia Survey(ECAS):a large,multinational,prospective survey defining the prevalence,incidence,and treatment of anaemia in cancer patients[J].Eur J Cancer,2004,40(15):2293-306.

[21]马军,王杰军,张力,等.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S1):1-21.

[22]宋正波,陆舜,冯继锋,等.中国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肿瘤,2019,28(9):718-722.

[23]蓝海,侯丽,郎海燕,等.常见血液病的中医分类与命名[J].中医杂志,2019,60(9):750-753.

[24]胡凯文,孙颖立,乐兆升,等.益气养阴活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39-41.

[25]陈信义,肖萍,胡凯文,等.益髓颗粒剂改善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44-46.

[26]李冬云,陈信义.益髓颗粒剂降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6):27-29.

[27]陈信义,韦云,苏伟,等.益髓灵对MDS患者血淋巴细胞周期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理论杂志,1995,1(1):47-48.

[28]陳信义,韦云,苏伟,等.流氏细胞仪分析益髓灵对MDS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2-33.

[29]王翔,张雨洁.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8):1325-1328.

[30]李晓晓,马云飞,李光达,等.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1619-1623.

[31]郑洋,孙霈,董青,等.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探讨[J].中国医刊,2014,49(5):16-20.

[32]高宠.新加良附颗粒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3]施怡,朱陵群,陈信义,等.新加良附颗粒治疗Ⅲ/Ⅳ期胃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5224-5229.

[34]施怡.温阳活血治则改善晚期胃癌血凝象的临床探索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021-01-05收稿 责任编辑:徐颖)

猜你喜欢 信义贫血化疗 你对贫血知多少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6期)2020-01-07信义兄弟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9期)2019-11-08血虚≠贫血家庭科学·新健康(2019年1期)2019-03-06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健康大视野(2018年17期)2018-12-28跟踪导练(二)(3)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2015年4期)2015-10-21癌症化疗中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1年4期)2011-09-27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家庭(2006年18期)2006-09-20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祝您健康(1986年5期)1986-12-30

推荐访问:血液病 恶性肿瘤 展望

《基于“调平理论”论治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