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任期经济工作总结

时间:2020-05-05 11:00:44 浏览量:

  四年任期经济工作总结

 (20**年7月12日)

 **

 根据组织安排,我从20**年6月开始担任中共宜良县委书记。四年来,面对发展的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我和常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尽心尽力履行工作职责,勤勤恳恳谋划发展,兢兢业业为民谋利,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和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明确了宜良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定位,制定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经济发展任务,宜良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大发展。现就四年来我所做的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宜良实际,把握发展规律,明确了宜良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重点 在经历了“九五”、“十五”期间的经济阵痛之后,进入“十一五”,宜良经济社会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自上任县委书记以后,我和常委一班人审时度势,果断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了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埋头苦干、加快发展、奋起直追、重振雄风的奋斗口号,在学习中不断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宜良的发展出路,在比较中不断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思考中不断提炼和创新宜良的发展思路。四年来,宜良的发展思路在实践、创新中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一条适合宜良实际、有宜良特色的“123456”发展思路。“1”指发展模式,即跨越式发展;“2”指发展目标,即实现富民强县和打造花乡水城;“3”指发展基调,即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4”指发展重点,即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开发;“5”指发展战略,即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6”指发展定位,即打造实力宜良、活力宜良、宜居宜良、品质宜良、生态宜良、和谐宜良。这条发展思路是在实践中根据宜良实际而提出来的,并且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正确的发展思路,是宜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思路。 二、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制度建设,强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战略决策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机制、体制和制度。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坚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不断创新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第一,强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完成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等。第二,不遗余力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大局制”机构改革、公推公选改革、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便民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等,创造性地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总结上月工作并安排部署下月工作。第三,全力推进教育、文化、医卫体制改革,如实现校长公选制度。第四,大力实施工作机制改革,建立了问责机制、“目标倒逼制”、“一线工作法”。如,自2008年以来,全县各项重点项目都成立了建设指挥部,每个指挥部负责人均由县委常委或县政府副县长担任,先后成立了华侨城指挥部、南片区指挥部、东城区指挥部、老昆石公路指挥部、食品工业园区指挥部等,做到了县委常委都力挑重担,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了落实好县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成立了宜良县重大项目督查组,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促进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二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战略决策。决策是基础,是做好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的关键。第一,实现民主决策。作为县委书记,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坚决克服“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坚持发扬党内民主,用自己虚心诚恳的态度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同志,尊重下级。宜良的重大经济决策,都是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做出的,是民主的决策,符合宜良的客观实际。我十分注重集体领导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书记碰头会的作用,遇事多同大家商量和沟通,坚持服从常委会的决定,注重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积极支持四套班子每一名成员的工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如,在财权方面,实现30万元以上的财政支出由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30万元以下的财政支出由政府常务会讨论决定。第二,实现科学决策。建立了专家咨询决策制度,凡涉及到重大经济决策都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科学分析,决不搞盲目决策。我们还建立了“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制度,对每个季度的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举办各种主题演讲及“大家谈”活动,凡涉及重大决策如公车改革,都要举办“大家谈”,集思广益,集中民智,做到决策科学。第三,实现战略决策。自上任县委书记后,宜良的任何重大决策都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着眼大发展、大境界、大视野、大战略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我们是按国际水平的标准来决策,是立足未来50年不变质的标准来决策。因此,我们的重大经济决策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履行工作职责,制定发展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实现经济跨越式大发展 四年来,我认真履行自身的经济工作职责,按照拟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常委一班人一道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举措,并强化各项经济决策的落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大发展。 (一)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披荆斩棘,圆满完成了各项经济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大发展。 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抓好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开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由20**年的51.8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82.3亿元,增长58.9%;财政总收入由20**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6.5亿元,增长54.8%,其中县级财政预算收入由20**年2.5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3.8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由20**年的7.7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22.8亿元,增长19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年的3539元增长至2009年的5240.9元,增长4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2237元增长至2009年的16200元,增长32.4%。正是由于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四年来,我县先后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省级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被市政府评为一等奖,招商引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可以说,过去的四年是宜良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四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 (二)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第一中心,真抓实干,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把“工业强县”作为首要发展战略。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打造“实力宜良”,关键靠工业。过去,宜良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首要的发展战略,自20**年来,我们逐渐改变了发展战略,把“工业强县”调整为首要发展战略,确定了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宜良建成昆明优质水泥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现代新昆明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二是强化工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了《宜良县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宜良县农特食品工业片区实施意见》、《宜良县工业倍增计划实施意见》。三是制定工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传统产业,开辟新兴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推进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全县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四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十一五”以前,宜良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经过“十一五”的长足发展,当前,形成了以水泥、电力、建材、冶炼、化工、农特产品加工、再生纸加工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五是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5户。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从20**年的2.04亿元增至2009年的18.02亿元,增长将近9倍。 (三)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攻坚克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动力十足。 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遗余力予以推进。一是强化招商引资首位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政绩,在宜良,没有与招商无关的个人和部门。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招商。认真分析我县资源优势,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高品位包装策划推介,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我县的招商引资方向是“瞄准两个重点”,即“瞄准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瞄准与我县特色产业相关联的工业项目”。三是不断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快推进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技术招商和补链招商转变,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招才引智转变,注重引进实力强、环保型、产业关联度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绝不引进环境污染的项目。四年来,我县先后引进了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云岭山生态旅游、凹子山休闲旅游、红狮水泥、乡鸭湖项目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极大地缓解了我县在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的不足,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20**年以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不利形势下,我县仍然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2009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770.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850万美元的208.29%;市外到位资金22.87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2亿元的190.6%。2009年融资到位资金11.23亿元。 (四)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抓紧抓实,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成,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一是重视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特别强调引大企业、抓大项目。坚持走“争取、引进、盘活”的路子,对内盘活存量,对外争取引进,确保项目竣工使用一批,抓紧续建一批,开工新建一批,论证储备一批。二是全力以赴争取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四年来,我县先后实施的重大项目有:乡鸭湖项目、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凹子山项目、云岭山项目、红狮水泥项目、东城大道二期、宜九二级公路、禄丰水电站、金珠水泥二期、汇江水泥、匡山街片区开发、兰家营变电站、日发塑业、巨利达锰合金生产线、红狮水泥二期、柳树湾康体温泉、奥宸·汤池国际旅游小镇、体育场馆、廉租房、标准化学校、垃圾处理厂、千亩人工湖、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海马箐水库、东城大道二期等。这些项目落地和建成极大地增强了宜良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后劲。三是全力抓好项目推进。按照“建成项目抓扩大,在建项目抓进度,在谈项目抓落实”的思路,切实抓好在建项目管理,尽快发挥项目效益,防止演变为马拉松工程。同时,我县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项目的责任机制,实现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抓到底。 (五)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第一载体,外引内培,经济载体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园区建设取得快速发展。 我县园区建设自2007年启动后,严格按照“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快速推进园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推进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两园六片”的工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北古城工业园区形成了以国电公司火力发电项目为重点的能源产业;以红狮水泥、金珠水泥、盘江水泥、贵州红枫湖等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建材行业;以东昇冶化、神农汇丰、远东鑫岸等项目为重点的化工产业;以巨利达、越兴等项目为重点的冶炼产业。草甸家具工业园区开发协议已签订,完成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的编制和初评工作,签订725亩的征地协议,正在进行清理地面附着物等工作;全面启动狗街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内首批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启动了园区内道路路网设计、电力线路改迁、给排水系统设计等工作。狗街再生纸产业园区正在规划中。尽管我县工业园区起步晚,但如今已提档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园区企业达30家,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的有7个。到目前为止,工业园区共收储土地 3819.233亩,“五通一平”面积达3560亩。2009年是我县工业园区发展最快的一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7亿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6.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6亿元。 (六)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城市开发作为第一工程,四面出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花乡水城初具雏形。 一是制定并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了《东城新区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千亩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南盘江景观规划设计》等规划,提出了打造“花乡水城”的城市定位。二是城市开发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实现扩容提质。按照“特色建城、建特色城”的总体要求,按照“老城抓改造、新城抓建设、设施抓配套、功能抓完善”的总体布局,按照“东拓西展、南延北扩”的总体框架,大力实施“543”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县城东片区、南片区、北片区、老昆石公路片区的开发建设力度。投资2000万元的玉泉广场、投资2000万元的时代广场、投资6000万元的万家凹生态公园建成对外开放;投资2**0万元的起春路、投资6700万元的东城大道、投资1700万元的汇东路西段等新建和改造主干道竣工通车,投资1.1亿元的汇东东路、投资**00万元的新华街改扩建项目已竣工通车;投资6.5亿元的宜九二级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乡鸭湖”项目已进入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投资7200万元的昆明市第二届园林绿化博览会会址“宜园”建成开放,投资6亿元的国际新城、东门广场、东城门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千亩人工湖项目已开工建设,万人体育场即将开工建设,投资2.78亿元的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启动,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年的6平方公里拓展为9.4平方公里,城市主干道通达面积达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2007年的7.2万人增加到目前的**.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三是城市管理和经营步伐加快。加大县城综合整治力度,县城得到进一步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城市形象得到提升。加大整治违法加层和无序建房力度。有序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具有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实行了土地市场的一级垄断,确保政府的国有土地经营上的合理收益。20**年至20**年共储备土地5945.46亩,出让土地9**9亩,成交金额11.7亿元。 (七)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民生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统筹兼顾,社会动态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工作,社会事业呈现繁荣局面,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平安宜良创建得到进一步巩固。一是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仅20**年以来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4亿元,投资1.6亿元建成宜良一中新校区并实现招生,投资3.6亿元建设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37所,宜良一中、宜良二中连续六年荣获昆明市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宜良一中晋升省一级三等学校已通过省级复评,县职中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等学校攻坚项目已开工奠基,引入第一家以工业培训科目为主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连续三年开展“爱心助你上大学”活动,累计筹集资金**7.4万元,资助了313名贫困大学生。二是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连续五年创建成为省甲级卫生县城。采取强有力措施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赞誉。我于2007年3月被评为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年来,投资5509万元新建928套廉租房,投资1350万元新建了166套经济适用房。积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高度重视各类灾害防治工作。连续举办了六届旅游文化花街节、三届烤鸭美食节等大型文体活动。作为县委书记,保一方稳定是首要职责。我提出了在全县开展社会稳定创“三无”的要求(即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大规模越级群体上访、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对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部署、督查。扎实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高度评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了现行命案全破工作目标,平安指数测评满意率在90%以上,治安满意率达96.8%。实现了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县社会稳定,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和先进“平安县”,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四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第一支撑,固本强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坚持“三化”化“三农”、带“三农”、服务“三农”的思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一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从20**年至2009年的4年间,全县粮播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年均总产粮食17.92万吨,比“十五”期间年均总产17.56万吨增0.36万吨,增长2.05%;年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8亿元(现价),比“十五”期间年均17.68亿元增12.2亿元,增长69%;农业增加值年均19.79亿元,比“十五”期间年均11.59亿元增8.2亿元,增长70.75%。二是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先后推进和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等。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完成4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投资3.4亿元完成

 998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沼气池、清洁能源建设。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工程,海马箐中型水库列为省润滇工程。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九石阿公路、草汤公路、小渡口至狗街公路、狗竹公路等。县乡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客运公交实现一体化。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已培育形成了特色突出的优质米、鸭子、烤烟、蔬菜、奶牛、花卉苗木、生猪、板栗、渔业等九大支柱产业,逐步建成“坝区高效粮、畜、鸭、鱼现代农业示范带”,“半山区菜、粮、烟、畜绿色经济带”,“山区林、果、粮、烟、牧生态经济带”。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模式,培育“种、养、加”大户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打造了“李烧鸭”、“滇王甘栗”、“李子园”、“水笑鱼”、“龙华团葱”、“永惠冬桃”等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业生产、加工企业50多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95个,专业种养大户200多户;外引内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当前,宜良拥有漳洲达隆食品公司、浙江李子园公司奶品加工厂、“李烧鸭”软包装食品厂、牧源恒生、宜良乳制品厂、缤纷园艺公司、锦湖花卉公司、恒阳实业有限公司、同馨花卉公司、绿大地公司、日本麒麟等龙头企业。农业产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全县粮经比例由2005年的68:32调整为2009年的63:37。经济作物比2005年上升5个百分点。 (九)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第一保障,扎实推进,旅游业取得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四年来,我和常委一班人始终强调树立“绿色GDP”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宜良”。一是大力推动旅游“二次创业”,旅游业取得重大突破。按照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全力推进阳宗海开发,先后引进了投资40亿元深圳华侨城集团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项目、投资23亿元佳达利公司凹子山康体休闲旅游项目、投资16亿元高富公司云岭山生态旅游项目、投资1.5亿元柏联SPA温泉酒店二期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九乡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岩泉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小哨野生菌生态旅游村被列为昆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大了对柴石滩水库、三角洞、马蹄河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了柴石滩水库景点和南盘江漂流等旅游项目。二是大力开展“城乡园林绿化”、“四创两争”和“四全”工作,举全县之力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当前,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平方米。当前,我县的森林覆盖率达46%。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农田林网化、村镇林果化、县域全绿化、国土生态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区绿地系统和生态系统建设。三是坚持环保“七优先”原则,以生态县建设为契机,以“四全”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发展循环经济;以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以阳宗海、南盘江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 (十)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环境打造作为第一形象,多措并举,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效益的思路,强化软环境建设,全面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责任追究、限时办结、并联审批等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行为,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了管理环节更少、服务质量更好、项目立项更快、办事效率更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成果倒逼法、限时办结制和“一把手”责任制,千方百计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打造了“三最四低”发展软环境,做到服务过程“零距离”、办理速度“零时差”、办事环节“零空缺”,树立亲商、安商、助商、富商的政府形象。不断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了政府公信、企业守信、个人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坚持勤政廉政,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 自任县委书记以来,我始终坚持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四年来多次把收到礼金上交到县纪委,不收受贿赂。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住房和乘车也没有违规的情况。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我向上级党委表示过我的决心,决不在党纪国法面前犯错误,我信守了诺言。同时我也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我历来是态度明确,坚决支持的,我的态度是有案必查、违规必究。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大家,为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出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人生价值。 五、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是本人在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四年来,我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工作,也卓有成效。但回顾担任县委书记以来的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总结有:一是工作有时存在自我意识。由于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特别是长期担任县委书记,存在凭自我意识做事、凭经验主义办事的现象。二是有时工作方法不当,批评有时过于严厉。自己个性强,有时批评同志不注意场合,耐心不够。三是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特别是在城市开发和项目推进中,有人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心里感到很委屈,也很伤感,对于这些问题,自己确实很沮丧,由于这种情绪的困扰,工作有时难免显得被动,工作力度也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目前全县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招商引资的大项目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少,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城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源建设后劲不足,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县级财力欠账太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难以保障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城市开发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产业的发展仍呈较低水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好;部分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地方和部门风气不正,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缺乏治本措施等等。

 

推荐访问:四年 任期 工作总结

《四年任期经济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