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规律

时间:2021-06-11 15:34:09 浏览量:

文剑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正在各个高校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必须遵循有效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反映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在指导教学工作各方面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把这核心的理论部分探究和创新出来。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规律是研究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现象和揭示有效教学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达不到有效教学,只有有效的遵循教学教学规律,实现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规律;音乐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10-0114-05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会议,可见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又面临新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远不止于课程、教材的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育方法、教育技术、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按照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更需要探究出教育发展和有效教学规律。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乎着中華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遵循有效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研究教学规律是反映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在指导教学工作各个方面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科学化运动,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已经问世,立即引起世界各国专家同仁的广泛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引起了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他倡导的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方法的、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教学过程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学也是科学的,也就是说教学有科学的基础,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人们开始关注如何用观察法、实验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何用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结果质变,核心结论是教学的效益。

“有效”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是对学生长期产生的效益。“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作用相结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学生是“运动员”,教师是“教练员”。

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达不到有效教学

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益,这就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

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音乐专业应该培养的是能唱歌、会跳舞、能演奏乐器、能指挥合唱、能上音乐课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大多数院校的音乐专业,沿用了音乐院校的传统教学方法,师傅带徒弟般强调专业技能单一培养,缺乏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滞后,使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如:在音乐课堂上,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学生厌学逃课,花钱雇人上课,考试突击应试等现象屡屡皆是,在实际的教学时间内,达不到有效教学,教学效率不高。

(二)有效教学是有效益的

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中对每个学生长期受益,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从而表示此项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效益更强调的是社会效益。效率和效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完整的衡量,除有效教学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缺一不可。然而,部分高校音乐专业:一是培养定位和目标不明确,没有考虑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二是盲目扩招,考生经过几个月突击训练应试,生缘质量逐年下降。三是因工作量大而无心研究教材、因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等,造成师资队伍水平有所下降。四是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严重影响教学改革的推进,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综上所述,学生无法接受有效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下降,达不到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有效教学的实现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存在于事物现象背后支配事物发展变化的东西,规律是食物本身所固有的、巩固的、同一的、本质的联系。本文初步探究的有效教学的教学规律有4条,4条规律涵盖教学有效论、过程论、目的论、原则论、主体论、课程论、方法论、课外活动论、管理论、现代化手段论。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有效教学的依据是“学习中心论”(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是教师提供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教学上注意“两全”,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音乐专业的教学水准,最终是要在舞台表演上得到检验,为此,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声乐,器乐,钢琴及综合专场音乐会、专业技能比赛、“五个一”(即唱一首歌、跳一段舞、弹一首乐曲、指挥一首合唱作品、上一节音乐课)工程考核,毕业音乐会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作,组织、编排、演出等实践的积极性,要适应教师与学生的转换,充分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舞台表演的实践中提升所学的知识技能,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认知,真正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2013年,赤峰学院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ISCE项目,很多教育理念值得借鉴。ISEC要求本科专业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并了解他国价值观、掌握国际事务运作规律和通用规则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指导方针,通过与国际众多优秀高等学府学分互认的方式,为学生未来学位深造、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采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为国际人才市场培养知识融会贯通、兼备多种才能、掌握职业能力,笃信社会道德、尊重学术诚实的一流应用型人才。ISCE首先强调要学生为主,教师的职责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研究跨学科领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长期一切就像手段达到有效教学。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被动式的学习只会降低学习效率和消耗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须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自觉承担学习任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遵循教学规律而达到有效教学的典范。

(二)知识与智力、能力的关系

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尤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本次课改的重点。音乐教育必须遵循其自身独有的教育原则,即音乐性、知识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学校音乐教育绝不仅仅双基教学,而是音乐的素养、审美的素养、情感的素养的教育,音乐是表演艺术,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注意為学生创造丰富的情境,提供戏剧性的综合歌、舞、乐等各种形式,发掘和提高每个学生潜在的音乐能力,应当承认,音乐能力是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获得各自发展,是学生发展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这就是音乐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各种能力。音乐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完善音乐教学内涵的延伸,即音乐教学的综合化,如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电影电视、音乐与美术等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又如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再如音乐与数学、音乐与物理、音乐与化学、音乐与生物、音乐与体育等自然学科的综合;综合,再如音乐内部的综合:各种演唱、演奏技巧之间,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间的综合,总之音乐教学的综合化是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郭沫若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这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我们终生有用,终身受益。”古今中外教学实践、教改实验证明,教学中既要高质量地狠抓知识、技能、技巧,又要高水平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如果说知识是“鱼”,智力和能力便是“渔”,学会“渔”比仅仅获得一、两条“鱼”,更为需要,而且终身受益。当前我们培养的是多元化的人才,教学改革的重点:一个是创新能力,一个是实践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在承担音乐课的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抓好各种群众文艺活动,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各种艺术类的比赛演出等,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想达到有效教学,必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声乐方面进行重唱、组合唱、小合唱的训练;钢琴方面进行四手连弹、重奏、齐奏的训练;器乐方面进行重奏、合奏、乐队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给学生增加就业渠道,使学生能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能够终身受益,真正做到建构有效教学遵循教学规律。知识与智力、能力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这是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一条教育规律。

音乐教学要注意精讲、多练、巧练,精讲就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多练、巧练就是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讲课少而精,才促使学生想学、愿学、主动地学,并且学得好。讲课少而精,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能力,学生多练、巧练,形成了熟练的技巧,发展了智力能力,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5个基本要素,是5个基本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必须抓住学生智力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规律,注意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智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最好的催化剂,人们常说“无知必然无能”,如果知识概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探索得来的,就能够转化为能力。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最佳的发展。能力是学生在以发展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是大脑中规律性知识的能动力,所以能力的发展是知识开发的工具,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自学能力是基础,创作能力是核心,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智力、能力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有效教学,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和最简洁的途径去掌握人类几百年几千年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但是学生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抽象的理性知识,必须要以感性知识生动的直观做基础。正如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实验室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似的实验才能接得上去”。为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营造教学情境,以实施有效的环境和平台。有的以问题创设情境,有的以故事创设情境,有的以游戏表演创设情环境,有的以音乐创作情景,有的以角色创设情景等等,实现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很多音乐教师都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生活,直观教学生动形象,兴趣倍增,教学效果极佳。音乐教学的特点是: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指导学生创造性的艺术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教学过程要遵循认识规律,要实现两次飞跃,一次飞跃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另一次飞跃是“从抽象思维到实践”,两次飞跃实践是核心。实现这个过程有3个环节要实施,即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课外活动3个环节。巩固知识的环节很重要,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善于在理解基础上记忆,通过联想、推论、复述等方法,追忆所学的知识。运用知识也非常重要,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运用知识学以致用的环节。所谓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參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一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二是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变性,三是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上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音乐有效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必须把过去那种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扩展到学生在校的课外生活之中,利用歌唱,舞蹈,听音乐,演奏乐器,表演,做节奏游戏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接触音乐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一要重视音乐教育大环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和提高音乐的机会和条件。其次,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充分取得家长对学校音乐教育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的认可调动,家长参与支持重视音乐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大环境的整体教育功能,让学生多听多看多唱多舞,多奏多创的学习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创中学的课堂教学原则,并且突出狠抓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又是一条千真万确的客观的教学规律。

(四)德智体美的关系

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教育的4个组成部分,他们既不能互相代替,又缺一不可,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德育是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智育是基础,体育是物质基础,美育融化在德育中就成为高尚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中就成为健壮之美。

有效教学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或者说通过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有效教学,也就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教育方针的。

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出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人文科学知识素养,较为系统地掌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教学与实践能力,具备在文化、教育、媒体、创编等某一领域从事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智力使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五种基本因素,但却不是五种基本因素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有五种基本因素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即综合的完整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所谓的非智力因素是指这五种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实质也是体现德、智、体、美四育的统一。提到智力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我们每个人至少有语音、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社交、体内、身体运动7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其中两种在传统教育中受到高度重视,一种是语言智力,另一种是数学逻辑智力,然而,这不能作为测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要以自身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来作为衡量智力高低标准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实施个性化有效教学的,为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

非智力因素才是人才成功的奥秘,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无论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了提高学业成绩和成才,还是在成才后工作时期,为了干事业成功,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在确定和实施教育目标时,必须特别重视情意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因此,蔡克勇教授指出:“转变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古今中外在教学工作中都在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新时代的要求还要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同步发展,并且应当把培养非智力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上,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并注重个性化有效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独有的教育规律及原则,音乐教育必须遵循音乐的教育、审美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和艺术的教育特点,从音乐课程有效教学规律角度来看,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特点跟四条教学规律是基本相吻合的。

1.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环境,采用多听、多看、多唱、多舞、多奏和多创的学习实践方法、方式,既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更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与教学规律的第一条,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吻合。

2.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目标上,是通过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终身热爱音乐、主动学习音乐,从而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快乐、用音乐抒发各类情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性。这与教学规律的第二条,即“知识与智力、能力的关系”相吻合。

3.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教育的本质、艺术教育的功能、音乐实践活动的特点来看,要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采用多听、多看、多唱、多舞、多奏和多创灵活多样的方法、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这与教学规律的第三条,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相吻合。

4.音樂课程标准中突出的教育理念是:以美育为核心的新教育理念,并且要面向学生注重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地方音乐,聊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艺术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作,激励学生为时代发展创新。这与教学规律的第四条,即“德、智、体、美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相吻合。

教学规律是反映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在指导教学工作各方面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步探索的有效教学规律有四条,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是知识与智力能力的关系,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四是德、智、体、美的关系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四条教学规律覆盖教学有效论,过程论,目的论,原则论,主体论,课程论,方法论、方式论,课外活动论,管理论,现代化教学手段论。所以,有必要把这核心的理论部分探究和创新出来。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规律是研究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现象和揭示有效教学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遵循教学规律,提倡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关键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崔相录.素质教育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续梅.新课程教学方法指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5〕张开军.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深圳: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徐阳)

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Law of Music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N Jian

(Chifeng College,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focus of the cultivating mode reform is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first step of teaching reform is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must follow effective teaching laws. Teaching laws reflect the core part of teaching theories, which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guiding teaching work in all aspec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d innovate this core theoretical par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laws of music course is a branch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phenomen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music course and reveals effective teaching laws.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mode is not effective, so it must be reformed to re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by following teaching laws. And the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eaching laws, so that we can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Keywords:
Teaching Law; Music Course; Effectiv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新一代(2019年12期)2019-10-07浅谈微课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8年98期)2018-11-14刍议翻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年8期)2017-06-13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新课程·上旬(2016年8期)2017-04-1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流行歌曲在幼儿音乐课程中的再研究新课程·上旬(2017年1期)2017-03-24不同专业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商情(2016年46期)2017-03-06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下(2016年8期)2016-11-30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生活化目标理论观察(2016年9期)2016-10-13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现状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6期)2016-08-23解读音乐新课标,营造美好新课堂新课程·中旬(2014年4期)2014-07-11

推荐访问:规律 高校 课程

《论高校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规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