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觉诗集》有感

时间:2021-06-11 16:33:47 浏览量:

我与诗坛一向隔膜,自曾留意上世纪末盘峰诗会的争论后,对当代诗坛就近乎一无所知了。但近来读了刘自觉的《自觉诗集》后,还是想发表一点读后感言。我约略知道,自盘峰诗会后,中国诗歌界关于何谓诗歌就近无定评了,这并不奇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处于一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社会转型之中,面对原有思想资源不能充分解读的新的社会生态,社会各阶层由于经济利益社会位置的不同,各个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国人,由于各自所接受的思想资源的不同,出现了完全不同甚至尖锐对立的对当今社会生态的感受与评价。“撕裂”甚至成为了如今概括时代特征的一个关键词,从“共名”走向“无名”甚至已然成为了对社会价值观念发展趋势的学界共识。你只要看看中国各种人文思潮的此起彼伏,看看公园饭局这些人群聚集之地,休闲之时之人关于时风的激烈争论,或许对此就會有所了然,就会有着切身的体会。

诗歌作为表达人之情感的文学体式,自然亦莫能外。海德格尔将“诗与思”作为人类体认人与世界的两种方式,更可以由此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由于诗歌本身表达人之情感的敏感性前沿性丰富性感悟性,上述“撕裂”“无名”之时代特征,在诗歌界,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诗歌,一向又有着“诗无达诂”的传统。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我的诗歌观念,由于自身经历及知识资源,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朦胧诗时代,因之,这决定了我对刘自觉诗歌解读的立场与价值评判。但我一向认为,诗歌观念是以诗与非诗为本质区别,而不以新旧或传统与现代分高低,还有一句话,是说:大狗叫,小狗也要叫,大狗的声音,不能替代小狗声音的价值。如是,我对刘自觉诗歌的解读,或许也体现了一种读者的声音吧。

刘自觉已是退休之人,其人原本就情感丰富,人生经历又不单一,对西方人生哲学颇为热爱,有《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尼采传》《解析死亡》问世,却又对传统民间艺术情有所钟,这些,与时代风云折射其身融合为一体,渗透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而我又因已进入人生暮年年长于他,所以,特别有感于其回首人生历程的诗歌,这种“回首”,或许也是一种“时代病”,其“病因”是因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原有价值体系的溃散,新的价值体系尚未生成,因而本能地欲从回首来路时,汲取或者转化新的思想资源以应对新的一时让人无所措手足的现实,君不见今“怀旧”时风之盛耳?

在《灰暗》一诗中,作者吟道:“蹚过河,翻过山,/天地依旧是灰暗,/灰头土脸都难堪。//天色晚,路难辨,/远方灯火已阑珊,过了关山是驿站。”这样的对人生路途的咏叹,在刘自觉的这本诗集中,可谓是比比皆是。有人或许会说,这样的诗未免过于“灰暗”了。是的,你看,人生长旅中,尽管已经拼力地蹚山翻水,但从主体到客体却并没有成功的喜悦,反而都以“灰暗”概而言之,且虽然长旅已行进到一个阶段:“天色晚”,但前行之路却依然并不清楚:“路难辨”,奋力前行了许久,却不知这路是否走得对,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啊。而且前方呢?没有前景的辉煌与灿烂,有的却是灯火的“阑珊”:虽然一路拼搏过了“关山”,但前面却只是长旅之中暂停歇息的“驿站”。可以想见,歇息完之后,第二天一早,那将又是开始一个如是的周而复始的旅程。这不禁让人想到了西方西西弗斯周而复始推石上山的神话,也不禁让人想到了鲁迅笔下那不知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永远在“路”上的“过客”。相较那朝向无论是多么光明或辉煌的“实指”“确指”性的经验性目标的行走及这行走中的或志得或失落的种种感悟,这样的一种听从人的神性向度超越之维召唤的行走,这样的一种对人的行走的自由自律的生存动姿的呈现,可能更具一种形而上的意义,也更能打动像我这样的在形而下的人生之路上走向人生暮年而终于对形而上的人生之义有所领悟之人的共鸣、共情。如果不仅仅关注个体生命,而是更多地关注中国大社会大历史变迁的人,我想,或许也可以从刘自觉这样的诗中,再一次读出那中国百余年来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中的漂泊主题。

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维度或层面,在面对现实时,就有了对在广阔天地之间瞬间之美逝去的感伤:“去去千里,雾霭沉沉。/江波三月锁春愁,/不见百舸争流。/淡淡樱花初放,/也无人开窗折枝。/街巷空空,黯然神伤。/无奈疾风苦雨相摧,/落红满地。/孤鸿远影黄昏。”(《武大樱花》)也就有了回望历史时的苍凉:“千年土,万重山,/揉碎时光在里边。/伤情最是黄花雨,/西风漫卷金沙滩。//夜寂静,月缠绵,/云梦悄悄入港湾。/天庭昨夜雪飞舞,/山河依旧是故园。”(《雪山》)更多的,则是对天地风情的痴迷,对人间百味的尽显。前者如:“一片落叶惊鸿雁,/半卷竹帘半月残。/寒蝉凄切饮清露,/空对秋风数流年。”(《立秋》)如:“雨后山色净,/堂前草木新。/清风摇竹影,/荷园飞蜻蜓。”(《雨后》)如:“我与你擦肩而过,/留下了山的寂寞。/风儿扯不走白雪的纯真,/却留下几朵感伤的白云。”(《翻越祁连山》)后者如:“请让我出去,/追逐天上的云,/你的洁白和飘逸,/柔化了我的心。//请让我出去,/召唤苍苍蒹葭,/你金色的曼舞,/和着春的韵。//请让我出去,/坐在湖心岛上,/舀一勺残月碎星,/倾听破冰的声音。//请让我出去,/剃掉昨日的长发,/像龙一样昂首挺立,/传播春的风语。”(《抬起头  向自由》)如:“晚秋日暮黄昏,/厅堂闭目养神。/追忆流年碎影,/不惊不喜不悲。”(《往事》)如:“独立寒秋霜满袖,/往事无须再回头。/一声长啸冲天去,/不在尘世觅封侯。”(《偶感》)我想,在历史风云社会巨变这样的“大”中,我们可能对“小”作为代价的付出已经习以为常失去感觉了,如是,读到自觉这样的在“大”面前类似“樱花”这样的“小”的珍惜,才会因唤醒了我们麻木的感觉而有了一种唤醒的美好之感吧。我想,我们曾经一味地信奉除旧布新的历史进化论从而有了一种将新旧与是非相等同的简单的面对历史的乐观,但当我们终于在懂得将时间之维引入空间之后,我们或许会对刘自觉的“山河依旧是故园”倍感亲近吧。我想,当我们终于破碎了逻格斯神话之梦走出了西方现代语言学那能指所指的迷宫,在西方意象派诗歌对 “客观对应物”的推崇中,重新感知到祖先大贤“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深刻时,我们可能会对刘自觉那对天地风情的痴迷有着深一层的认识吧。我想,当我们终于不再以正负对错来对我们丰富的情感作二值判断时,当我们终于明白了“极致”是为美时,我们也许会对刘自觉诗集中的人生百味都乐意在品尝中回味吧。

在如是种种的对天地对人生的感喟中,令我最为感佩的,是作者对相知之情的苦恋以及在人生长旅饱经沧桑后对人生出发时家园的眷念。前者如:“抚琴竹林下,/调音问伯牙。/冷月千里外,/幽雁落平沙。/高山仰流水,/飞雪弄梅花。/同是广陵人,/阳关三叠加。”(《听古琴》)后者如:“我想去一个地方,/去叩拜一堵土墙,/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故乡。//先人曾在此凿井盖房,/又高高夯起一圈土墙,/把孩子与家人围在中央。//从此啊从此,/我就好想好想长大,/好想爬上土墙飞向远方。//我飞啊飞,/山高路远,地久天长,/到头来还是漂泊流浪。/我朝圣般回到故乡,/深情地抚摸沧桑的土墙,/那里面藏着多少温暖的故事,/还有我星光闪烁的梦想。”(《故乡的土墙》)或许,相知之情是人生最难长久最难寻觅最难相遇的,所以,才令作者反复咏叹:虽然“树上嫩芽泛青绿,”但“老叶还在恋旧枝。”而男女两相情痴竟至如此:“遥望阿哥登高处,/两腮红泪满心痴。”(《早春》)还有那令人感动的“薰衣草”“记得那年约定,/薰衣草盛开的时候在庄园门口等你。/等你,等过了青春又等到老,/心爱的人你可曾知道?/红河谷还流淌着年少时的嬉闹,/带你的自行车早已没了,/可我心里总装着你的回眸一笑。/花开不会长久,/秋霜染白了头,/那束薰衣草从没离开过手。”(《薰衣草》)也或许,在人生长旅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才令我们总是回望、眷念那永远回不去的“家园”:“大门上的锁已经生锈,/钥匙还握在我的手上。/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多想躺在温馨的小木床上。”(《故乡家园》)或是在对“家园”的回望中,诸事了然:“走过了太多的路,/看过了太多的景。/一切都是那么,/处变不惊,淡定从容。/高贵在骨子里,/睿智在不言中。/未来迟迟不来,/过往时时涌现。/回忆,/是上天派发的玩具,/在孤独中把玩,/童年的美好。/老了,老了,/就想回归故乡的怀抱。”(《往事与大提琴》)我想,无论是相知之情还是人生家园,都是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的神性召唤,如是,才令虽然“此在”不一但终归行走在“路”上的千秋万代的“我们”,有着万代千秋的永远的对此追求的吟诵之声吧。

我一直觉得,刘自觉情感丰富的天性与他对西方人生哲学的研习,特别有助于其诗的创作。二者的水乳交融,总是能突破我们对人与世界感知的阈值,给我们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这往往体现在他的诗歌的结尾句上。如:“妈妈没了,/坟茔上荒草凄凉。/从此我就在外流浪,/去过了太多的地方。/那种客居的滋味,/总让我背着行囊。”(《回故乡》)你看这最后一句,作者不是说在失去了生存之家流浪无依时,希冀回到故园,而是说“那种客居的滋味,/总让我背着行囊。”这就使此诗一下子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如“寂寞梧桐小院,/幽月深锁空山。/晨曦微澜泛起,/唤醒追梦少年。”(《少年》)你看,前两句给人以幽旷之感,但经第三句转折后,第四句一下子转入了一个积极上进的境界。如:“红树叶,黄树叶,/落到地上都成雪。/玉树凋零山水外,/春心依旧千千结。/惜流景,伤离别,/此情无关风与月。”(《伤逝》)这最后一句宕开去,一下子就把境界阔大开去了。再如:“山高路远水长,/除夕归路茫茫。/迎面西风正紧,/几朵雪花飞扬。”(《回家过年》)前三句给人以苍茫之感,但最后一句,突然一转,生机喜悦之情顿生。我一直觉得,不论写诗手法之新旧,之传统与现代,真正的诗歌,总是要给相应的读者以“唤醒”“发现”“共鸣”之美感才是。

刘自觉对民歌情有独钟,至为痴迷,在这本诗集中,他也有一些无论在意象还是在韵味上的仿民歌之作。但我觉得,民歌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犹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一样,作为欧洲人童年的产物,具有著不可重复的永久的不可企及的魅力,但又是现代人所不可复制的。所以,我是觉得,我们可以沉迷于过去的民歌,那是我们回不去的过去,但现在如何继续弘扬,恐怕需要斟酌。就好像我们越近人生暮年,越怀念自己的童年因而越喜爱儿童,但我们却不可以在晚年模仿小孩子一样。当然,这可能是我的偏见陋识了。

诗论云:诗言志。其实,读诗、解诗也是读诗、解诗者言志的一种方式。诗论又云:诗无达诂。所以,我对刘自觉诗作的解读更多地体现了我对刘自觉诗歌的感知,甚至未必符合刘自觉诗歌的原意,更不是对这本诗集的全面评说,但读后有感,不得不发,与同好相交流耳。

【作者简介】傅书华,1953年生,河北唐山人。1981年毕业于晋东南师专中文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重点扶持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带头人,赵树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论著 《山西作家群论稿》、《蛇行集》、《从个体生命视角重读十七年小说》等。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奖项。

猜你喜欢 诗歌人生 谁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20年11期)2020-12-23七月诗歌阅读(低年级)(2020年8期)2020-11-06诗歌的奇怪队形(一)作文大王·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8-01小小诗歌汇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18年17期)2018-07-12人生悲喜两字之间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0期)2017-11-20一个诗人当代教育(2016年3期)2016-11-02人生的另一种表达知识窗(2015年5期)2015-05-14独一无二的你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2014年1期)2014-09-17人生也不过一百年琴童(2009年4期)2009-04-21诗歌过年红领巾·萌芽(2009年1期)2009-01-20

推荐访问:诗集 有感 自觉

《读《自觉诗集》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