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追踪,看见游戏中的儿童

时间:2021-09-13 18:14:16 浏览量:

冯静

瑞吉欧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说过,世间有无数关于儿童的不同形象,你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儿童的形象。在浙江省推广安吉游戏模式的背景下,杭州市景城实验幼儿园一直思考的是安吉游戏模式怎样与幼儿园的“爱·赏”课程相融合。作为安吉游戏实践园,我园“爱·赏”课程以发现“伟大的儿童”为思想引领,逐渐形成了基础课程+游戏课程+特色课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以教助学,以评促教的园本课程样态。阳光大风车自主混龄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主要形式,也是“爱·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园秉承游戏是“自信自主、共商共享”的理念,通过时间整合、全园打通、全员互通、音乐信号、游戏追踪形成了基于“爱·赏”课程下的游戏模式——“阳光大风车”自主混龄游戏。游戏真正实现了材料、场地、人员的全域打通开放,保证孩子们每天拥有连续两小时的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在这里,孩子们要做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并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玩耍,在游戏中建构经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为了“看见每一个,看到每一刻”,我们在创设游戏环境和多元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各种评价方式,我们用游戏前和游戏后的图画记录和照相机来让幼儿自我表征自己的具体经验;让老师(安全员)运用手机、平板电脑全程跟拍,全程记录大风车游戏中的个别幼儿故事,让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幼儿游戏相连接。

视频影像法是由儿童主导,通过儿童佩戴不打扰游戏的摄像设备,实录孩子自己当前的游戏路径、交往伙伴、游戏创想等信息的动态追踪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将原本单个信息碎片在影像中较好地组合,全景展现形成流动的游戏地图,后期对教师、家长、同伴多主体在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识别、分析、解读,共同勾画儿童形象。

视频影像法的开发是我们研究动态追踪评价的一种方式,背后的理念是希望借助“浸润式”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扩展倾听的详细信息,通过儿童自己动态拍摄影像,真正还原儿童视角。通过影像看见每一个孩子,看懂每一个孩子。

实践还原幼儿形象,提升自我认知,提高自信

案例1:班里一位小名叫“姐姐”的女孩子,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可是在外面从不与人交流,别人问她问题也一概不回答。家长很着急,经常与老师沟通,希望多了解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情况。那么,在完全自主、自由的游戏状态下,姐姐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影像中画面:平时在班级中行为拘谨、“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姐姐”,正在积极地为“布置小舞台”努力工作。她爬到了滑梯的最顶端,这是平时老师上不去的地方。在这里,她沿着铁杆给塑料袋打结,一边打结一边大声对伙伴发出“×××,你来帮忙拉一下!”“这样不对,要重来,没有拉紧!”“这里不可以拉绳会绊倒,到这边来”等指令。

游戏后老师截取核心素材,在班级中播放给大家看,子墨说:“姐姐都会打结了,打了这么多结,好厉害!”老师也告诉她:“今天老师看见你和小朋友们一起布置舞台,原来你这么努力和勇敢,还关心小朋友不要被绳子绊倒,你真是一位有爱心又细心的小朋友。”这时,姐姐眼睛里闪烁着亮光,开心地笑起来。

通过动态追踪,老师对视频进行分析,在孩子自己的视频影像中,因为少了对成人的戒备,孩子俨然就是舞台布置工作的核心人物,老师也找到了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突破口。同时,在与家长分享视频资料后,打消了家長之前的担忧。孩子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孩子。

捕捉细节看见游戏,提升共处、共商、共享能力

案例2:小和,由于1.03米的身高,常常被误以为是混入大班的小班小朋友。她口齿不清、音调不准,在班级日常中,语言沟通很少,动作发展缓慢。我们对她进行动态追踪,主要关注以下几点:在大风车自主游戏中,小和能主动加入游戏吗?她会对什么产生兴趣?她在游戏中有哪些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呢?在老师的预设下,小和走进了移动摄像头。

从游戏开始,她的镜头中就出现了若伊的背影,就像是若伊的移动摄像机。她的游戏路径可以这样表示:跟随—模仿—跟随—互动。随着跟随时间的延长,她们开始有了语言的互动。在与伙伴共处中,小和获得了安全感,被伙伴牵着手,逐步参与游戏。

视频影像带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幼儿形象,小和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同伴在她游戏过程中的重要性,游戏伙伴提升了她的游戏能力及情感,同时,模仿、共情、合作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实现。

课程回应儿童兴趣,提升观察、探索、思考能力

案例3:有孩子在班里分享了他拍摄的可乐搭建地铁的游戏视频,讨论时他们提出了关于“可乐地铁站”的问题:地铁总是发生碰撞怎么办?地铁开的时候有危险怎么办?讨论后孩子们决定通过增加司机,用木板搭轨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天地铁行进得很畅通,游戏结束时,可乐说:“这个地铁开是开起来了,可是要我们手推,又慢又累!要是能像真的地铁一样快就好了!”

我们注意到孩子在地铁游戏中产生了新的兴趣点——想了解真实的地铁,以此推进地铁游戏。回到班级,我们组织孩子讨论“我想了解的地铁秘密”。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是:真正的地铁是用什么方法让它们不发生碰撞的?地铁的轨道路线是什么样的?地铁站有哪些标识?不同城市的地铁一样吗?地铁为什么能开那么快?

我们发现孩子提出的问题与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而且大多数是围绕地铁游戏中曾经遇到过的挑战所提出的。孩子们认领了感兴趣的问题后,拿着调查表走进各大地铁站,通过拍照、视频、采访、绘画等方式进行探索及记录。

我们将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了解班级孩子目前对于地铁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杭州地铁”项目活动,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地铁。

在项目活动接近尾声时,我们又开展了一次地铁游戏讨论,这次孩子们有了新的设计思路。第一个设计:将滑板车一个个连接起来,制作成地铁车厢,乘客可以坐在上面用脚蹬,让地铁快速行驶。第二个设计:搭建两条环形轨道,供不同路线的地铁行驶,并且在沿途放置相应的图标提示。这天作为主要搭建者的可乐向我提出佩戴摄像头的想法,可乐当天拍的视频中他们一边搭建一边热烈讨论,反复思考如何搭建设计图中的轨道。在嘈杂的环境中,这些小声的对话是老师无法捕捉到的,儿童拍摄的视频很好地进行了弥补,透过视频我们可以真正做到“见儿童所见,思儿童所思”。

在动态追踪中,我们发现孩子是有能力的观察者、交流者和创造者。视频影像使儿童的形象更立体,他们从自己的视角,通过口语交流与视频动态,成为游戏评价的主体。动态追踪,让我们更接近孩子,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游戏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景城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动态儿童游戏 数独游戏新少年(2020年4期)2020-05-26不懂装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6期)2019-06-27写作游戏广东第二课堂·小学(2018年3期)2018-04-14疯狂的游戏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留守儿童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中国经贸聚焦(2014年6期)2014-08-14官场动态中国经贸聚焦(2009年3期)2009-04-08“六·一”——我们过年啦!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6期)2006-06-14雕塑动态雕塑(2000年4期)2000-06-24雕塑动态雕塑(1999年3期)1999-06-23

推荐访问:追踪 儿童 动态

《动态追踪,看见游戏中的儿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