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特征、培育机理及促进向度

时间:2021-06-09 13:08:40 浏览量:

赵富学 唐东阳 杜红伟

摘      要: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为中职学生必备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特征、培育机理及促进向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引领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中职学生提升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习得能力,塑造符合职业特点的健康知识结构,形成个人职业奋斗进程中所需的拼搏进取精神;以运动能力作为基础支持,健康行为作为必备保障,体育精神作为关键助力,可以推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程序的有序运行;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向,落实运动参与标准,优化健康促进方式,凝练体育精神要义,融合职业素养要求,进而优化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与进程。

关  键  词:中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6-0082-08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dimens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ZHAO Fu-xue1,2,TANG Dong-yang1,DU Hong-wei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Hu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Scientific Sports and Health Promotion,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PE and health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20 puts forward that sports ability, health behavior and sports spirit are the necessary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as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dimens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will help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cquire sports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ir future careers, and to shape a healthy knowledge structure in line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to form the hard-working and aspiring spirit needed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Taking sports ability as the basic support, healthy behavior as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and sports spirit as the key force can promote the order ope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Adhering to the direc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mplementing the standard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ptimizing the ways of health promotion, refining the essence of sports spirit, integra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and process of cultivat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attainment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职教育阶段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增强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提升身体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中职学生在运动参与、增强体能、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职业素质等7个方面所必须形成的素养和要求,形成了相应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建议[1]。与同时期普通中等教育阶段所使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比,《纲要》增加了“增强体能”“职业素质”2大素养领域,这与中职体育教学侧重于学生职业体能的形成密切相关。经过10年左右的运行,《纲要》对于深化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升中职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纲要》也逐渐暴露出了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已经融入到了不同类型的教育领域和教育学段中。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通过对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原有理念、知识技能体系进行全面审视,更新和调适了与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结构和内容。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类型划分、目标要求、组成结构、实施建议、评价策略等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方案》全面推行的基础上,教育部2020年1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按照《方案》的指导和要求,以新的标准引领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2]。其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展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凸显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我国中等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课标修订过程中的新指向,对其内涵探讨和要素组成进行的针对性研究也非常集中。于素梅[3]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由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个维度组成,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发展所需和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赵富学等[4]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可以分为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尚力沛等[5]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和相应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与能力,提出了运动技能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是学生必备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者们对于体育品德与精神、运动能力与实践、健康行为与促进3个要素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向度和促进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印证了学者们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要素探究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学科健身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中职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中职学生综合学业质量提升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也符合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和深化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指向的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特征如何释读,其培育机理如何构建,促进向度如何确定,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现全方位贯彻和落地的重要论题。

1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特征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结构和培育建议有着完整的设计图式,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引领下,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3大学科核心素养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进程中有着清晰的结构特征(见图1)。

1.1  强化“立德树人”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中的育人驱动力

“立德树人”是指导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要求,是统领“德智体美劳”各个教育领域实现协同育人的灯塔和航标[6]。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作为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组成要素,其培育和促进过程始终贯穿着“立德树人”的特殊教育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运动能力建立在体育技能的掌握和提升的基础上,并且需要一定的体能和相应的体育知识做保障。中职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和促进,既要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做好身体准备,又要为未来职业需要打好体能和体力素养的基础。“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落实需要渗透在中职学生通识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运动能力作为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通识素养,在配合其职业素养的形成时能够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引领意义和价值。

“立德树人”指向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全的人[7]。健康行为素养的形成保障了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社会生存及职业适应,它广泛存在于学生身体训练、健康增进、体能提升、技术掌握的过程中,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和落实环节密切结合,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建立必要的健康体验和生命认知,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体育练就的健康身心素质是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基础,也是紧密联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直接纽带。体育精神倾向于中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勇敢顽强、坚忍不拔、超越自我、严谨细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体育教学持续培育中职学生不畏困难、勤于锻炼、勇于探索、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并使其融入到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和方式的改造進程中,将体育课堂打造成有血有肉有魂的新型育人阵地,可使体育精神的塑造质量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预期的“立德树人”任务的指向和要求。

1.2  提升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习得能力和运动技能习练水平

职业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决定了中职院校必修公共基础课程的性质[8]。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是配合学生职业基础模块课程修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学生体育知识的习得能力和运动技能的习练过程也往往与未来职业特点产生自然的联系。例如,工程类、机械操作类、电工类等专业,会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保持高水平的技能习得和更新能力,并且要及时和熟练地掌握新式的与体力要求有关的职业动作技能与方法,如新型机械维修与操控、大型设备安装与调控、高空作业等。通过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精细动作技能与大动作肌群的协调和配合,提升动作技能的习练能力和快速转换水平,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提供运动能力的基础性准备。

运动能力作为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形成和促进需要由运动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构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了运动能力对中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的基础性支持,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要求,体现了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特点,强化了身体练习的要点,扩展了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教学内容的设置范围,使学生运动知识的修习和运动技能的习练能够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满足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要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倾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模块中突出运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特点设计针对性的运动能力提升计划与方案,在课程结构中突出学生运动能力的应用性标准和相应的教学程序,在学时安排上严格遵守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中职学生运动知识及能力的专项教学时数,努力达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职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预设要求。

1.3  塑造符合职业特点的健康知识结构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及习惯

健康行为素养贯穿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限定性选修和任意选修的内容中,是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重要组成。健康行为的形成以学生健康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养成为依托,继续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对适应未来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健康知识与技能、营养知识与卫生技能、疾病知识与防控技能、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损伤知识与处理技能、心理健康知识及社会适应技能等方面均进行了对应性指导。由于中职院校专业开设类型与社会需求直接相关,订单式的培养与批量化的职业训练密切结合,学生的职前培训也往往在学校内完成[9]。因此,各行各业具有自己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相应的职工健康行为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也逐步延伸到了中职学生的在校学习与职前培训中。在许多学校,用工单位的职工健康意识和行为培训与《体育与健康》教学结合了起来,体育教师往往承担着运动健康教学与职业健康培训的双重任务[10]。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职业训练进程需要通过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基本知识及相应的促进方法,形成自己未来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健康管理意识,养成固定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备的健康行为素养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可能产生的健康隐患甚至职业疾病有一定的预判和宏观的认知,进而储备好应对常见性职业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康复方法,并根据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和所从事劳动的需求养成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健康行为同时也包括中职学生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与能力,通过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和促进,能够增强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而合理应对职业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失败与挫折,正确处理职业进程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积极的社會价值观和职业责任感,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与自己的职业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1.4  形成个人职业奋斗进程中所需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团结协作风貌

目前,国家新颁布了2套中等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之前,于2017年12月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将普通高中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定界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11]。与此相对应,《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职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定界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其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的名称和要义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但普高的“体育品德”素养与中职“体育精神”素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体育精神反映了中职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锻炼形成的正确体育意识、良好体育风貌与健康心理状态[2]。体育精神不仅可以体现在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形成的拼搏进取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中,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倡导的公平竞争和诚信友善进行表达。在进行集体项目教学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鼓励,可对自制性不强、缺乏自信和比较懒惰的学生给予特定的帮助和激励,督促他们坚持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形成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在挑战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善于动员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克服体育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面临的各类艰难困苦,让学生明确只要坚持就会有胜利出现,使学生在克服体育学习困难,形成精湛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困难、善于克服困难的优秀体育精神,进而实现不断完善、战胜和超越自我的优良体育品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精神素养的培育,可以迁移到学生优秀职业精神的塑造过程中。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奋斗进程中,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困难都会对其职业决定与自信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体力、脑力和心力面临极大的考验。通过在校期间对其体育精神素养的积极塑造和培育,使其能够融通地发扬自己在体育学习中形成的坚忍不拔、勇于调整的奋斗精神,将其有效地迁移到未来职业奋斗进程中,在面对职业困境时能够继续保持追求卓越、不畏失败的良好精神风貌,呈现出能够符合职业需要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担当精神、奉献精神。

2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机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以“健康第一”为总体理念,通过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与方法的教授,使学生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3大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其独特的内在机理(见图2),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运动能力作为基础支持,健康行为作为必备保障,体育精神作为关键助力,3种素养之间进行规范合理的联结与协调,共同推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程序的有序运行。

德育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12]。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但却没有使他们具有道德性,那么显而易见我们是在为社会创造危害[13]。“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总方向与总要求,它同时承载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优化育人环节方面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向来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和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14]。《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引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导向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塑造,培养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追求将学生培育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1  运动能力的支持

运动能力是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程中最基础的素养,它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動中表现出来的体能、运动技术、项目战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要求。运动能力既是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机制中的基础性支持。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中,运动能力可以分为基本、专项和职业劳动3种类型,其具体表现为基础与职业体能训练、运动认知水平的提升、技战术的实战应用、进行体育展示和竞赛活动4种方式[2]。严格意义上来说,运动能力决定着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层次和质量[15]。运动能力体现在学生综合运用通过体育课程习得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方面,通过有目的地提升与学生未来职业特点有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能练习能力,使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和质量能够达到终身体育与未来职业生活的要求。

运动能力对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性支持,展现出了它能够实现对健康行为、体育精神的协调对接和有序跟进。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至少可以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促进和优化了职业体能的习练标准与结构。运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健康行为习惯,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健康观念的生成过程中,由健康运动能力引发的学生对日常健康知识和未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获取与学习,促使运动能力能够更加契合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体育精神体现在学生运动能力形成的全程,良好的规则、规范、团队、协作、责任等意识和能力,需要建立在学生运动能力得以培养和促进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学生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获得最大化的体育精神收获。在运动能力的激发和带动下,中职学生的健康行为培育质量和体育精神塑造水平才能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培育达成一致,才能保证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方法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2.2  健康行为的保障

健康行为素养是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必备素养,同时也是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必备保障。《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中职学生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需要由健康知识与技术技能、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疾病预防与治疗防控、安全运动与应急避险、损失预防与紧急处理、职业疾病与预防康复、环境健康与体育锻炼、生殖健康与生殖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反兴奋剂与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来实现[2]。健康行为的养成,能够促进中职学生在提升健康认知、养成健康行为、职业健康教育等方面储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与水平,为未来健康职业生活要求做好应对和准备。

健康行为对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体现了“健康第一”的人才质量衡量标准和要求。随着“健康中国”“主动健康”等战略和理念的深入推进,社会对于劳动者健康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民抗击“新兴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程中,“健康第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为国家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最大资本,对健康的崇尚和追求将是疫情后期民众健康生活的核心指向[16]。健康行为作为中职学生必备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要义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理念、知识、方法和策略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健康要求,能够消减和解除未来职业中的健康风险,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必备的保障。

2.3  体育精神的助力

体育精神作为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贯穿在各个模块教学过程之中的隐性育人力量。《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养成文明行为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的方面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培养,使体育精神的培育融入到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综合教育过程之中[2]。体育精神助力于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培育,在体育精神素养的具体培育设计中,需要通过体育学习和职业认知之间的系统协调与完整对接才能实现,同时体育精神的培育也是长时间的体育教学成果不断积淀的结果,课程设计的练习度和挑战性、协作性要围绕中职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有序开展,为其更好地认知和践行职业精神做好助力与准备。

体育精神的培育导向需要借助体育课程的学习特点,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富含德育元素的素材及案例,让学生在轻松、公平、刺激和愉快的体育常规学习情境中习得个人发展所需要的运动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体育教学的培育和传导,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在沟通能力的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的形成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与专业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体育精神强调借助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创造和探索而扮演独立角色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经历紧张与愉快、胜利与失败、封闭与开放、合作与竞争、和谐与冲突等学习过程,体现出个人的运动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有效融合。同时结合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体育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自豪感。

3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向度

我国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国,2019年在校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共有8 181所,在校学生人数达3 969 770人,在校教师人数635 461人,其中体育教师14 389人[17]。大体量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和推行任务提出了挑战。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推行进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向,落实运动参与标准,优化健康促进方式,凝练体育精神要义,融合职业素养要求,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向度能够符合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需要和未来职业的需求指向(见图3)。

3.1  坚持“立德树人”指向,探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德性维度构建及实践路径选择

“立德树人”的指向影响着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德性维度的构建层次和实践路径。“立德树人”成果在体育教学中的落实,需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与体育学科育人的统一关系[18]。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德性维度要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构思和设计,使德育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太极拳是“拓展模块一”中的限定性选修内容,在太极拳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太极拳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使学生能够树立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认识和情感,培育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德性维度的构建及实践路径的选择,要力求体育学习促进学生强身健体与德育素材强化学生道德认识相结合,突出体育课程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协同性设计,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意识、能力与意志品质的形成融入到“立德树人”系统化的育人制度之中,既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统摄性价值导向,又有“我喜欢锻炼,我要锻炼,我能锻炼”的进阶性实践激励,各要素之间相互递进和促进,使中职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实践能够围绕这些诉求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3.2  落实运动参与标准,促进中职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和劳动能力要求实现互补与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基础模块”分为体能和健康教育两部分,共3学分,合计54个学时。其中体能分为一般体能、专项体能和职业体能,共2学分36学时;健康教育1学分18學时。“拓展模块”分为拓展模块1(限定性选修)和拓展模块2(任意选修)两部分,拓展模块1规定了具体的运动技能,如球类、田径类、水上类、冰雪类、武术民传类、新兴体育类等项目的教学内容,共5学分,每个项目合计45学时,学生可任选2项进行修习。拓展模块2共4学分,合计72学时,由学生任选,不做统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职学生落实运动参与提出了配套的层级和标准,具体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教学规定和教学提示,在学业质量要求中划分了“水平一”和“水平二”的运动参与等级标准,为持有不同选项意愿的学生做好达标引导和准备。

运动参与标准的落实,是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素养促进的重心,需要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教学来组织开展。一般情况下,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确定其运动能力的测评标准和取向,使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能够逐次衔接与递进、逐步拓展和完善,强化学生运动能力与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劳动能力之间的联结,在系统学练所选模块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运动能力发展和劳动能力要求之间的互补性和结合度,增强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培育质量。

3.3  优化健康促进方式,加强健康理念与知识对职业健康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对学生健康行为素养的促进方式,《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予了配套的模块设计和选项安排,但具体内容的选择由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灵活掌握。《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健康教育模块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由于中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具有与职业市场对接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19],因此,必要健康理念的形成和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对其未来的职业健康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学校要提供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环境,体育教师可与学校医务中心、心理咨询机构、场馆中心、饮食中心等机构进行合作,优化健康教学的素材和方案,建立卫生、饮食、环境、心理等方面综合性的学校健康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组建校际之间的健康教学研修共同体,强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基础性训练,为不断创新和提升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水平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运动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教育技术,扩展学生对健康资源和信息的获取渠道,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健康认知能力与水平。科学把握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议的每节课50%左右的练习密度和平均心率达到140次/min的运动强度,根据不同课型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健康要求,广泛使用讨论、提问、辨析、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必要健康理念的形成和健康知识与技能方法的掌握,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素养与能力。

3.4  凝练体育精神要义,推动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与追求卓越的职业向度趋向合拢

在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中,体育精神素养的培育,对体育教师拓展育人资源、组织育人素材、实施育人计划等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凝练体育精神的要义,需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向度,深入发掘教学内容中的体育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展示和激励自我,在运动参与中表达出积极进取、协作团结、角色胜任、遵守规则等方面的独特认知和体验,享受运动带来的挑战和乐趣,感受到运动目标达到后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价值导向,更能够激发学生顽强拼搏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追求[20]。体育精神的培育完全可以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学生在体能练习中产生的苦痛感和枯燥感,可以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方式,因势利导的转化成为培养学生勇于挑战、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良好素材。再如通过运动项目教学比赛中的角色分配,让学生轮换担任领队、主教练、体能教练、运动员、裁判員、宣传员等角色,使其明确自己在一个团队中应具备的角色观念和责任意识,知晓怎样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才能够符合项目的要求,明确逾越规则的边界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形成协作精神和敬畏意识,为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职业团队做好准备。通过不断克服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和挑战,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勇往直前、勇于挑战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并能够促使其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向度趋于合拢,使体育精神的培养能够更加契合中职学生的未来职业标准和发展需要。

3.5  融合职业素养要求,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业质量标准实施之间的对接和互融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贯穿和融合职业素养的标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的养成,既要与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联系起来,也要指向于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特点和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点,选择可以兼顾塑造当代劳动形象、发扬优良劳动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等方面的素材和内容,培养中职学生相对应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并逐步与体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对接起来。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业质量和学业水平的评价,必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和结合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展开[2]。《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职学生体育学业学习质量划分为水平一和水平二两个等级,水平一侧重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健康行为的塑造和体育精神的培育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学习质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合格水平即可。水平二在水平一的基础上,将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与职业训练过程结合起来,提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适应职业素养培育的要求,学习质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良好及以上水平。从中职学生体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实施过程来看,既与普通高中课标保持了基本一致的要求,又顺接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与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通过创设和使用独特的职场情境,使实践取向能够贯穿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全程,与学业质量标准实现对接与互融。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同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融合了学生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塑造,并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协同育人的学科合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发布,结束了中职体育课程只有教学大纲而无课程标准的历史。至此,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实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覆盖,标志着我国中等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推行了标准化和水平化的教学要求。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之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第2个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及推行措施的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在深入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了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阶段的独特育人目标和价值,使中职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健康行为形成、体育精神塑造能够紧密结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了体育学习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期,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在职业训练情境和体育教学情境参考与互通的基础上,探讨职业体能、职业健康、职业精神等方面如何与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接和融合起来,如何推动中职学生在职业进程中养成积极的运动参与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EB/OL]. (2019-01-06)[2020-04-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7/s7055/ 200901/t20090106_79143.html.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 (2020-01-06)[2020-04-18]. http://www.moe.gov.cn/ jyb_xxgk/s5743/s5744/20 2001/t20200120_416131.html.

[3] 于素梅. 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J]. 体育学刊,2017,24(4):5-9.

[4] 赵富学,程传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及结构要素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6):104-112.

[5] 尚力沛,程传银. 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 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

[6] 张铭凯. 论立德树人与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实现[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1-28.

[7] 王树荫. 立德树人70年——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的战略抉择[J]. 教学与研究,2019(10):77-86.

[8] 张呈江.“三层六步”教学模式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1-26.

[9] 王曼,牛静. 选择性课改对中职课程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成人教育,2017,37(1):63-65.

[10] 郝文艺.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4-35.

[11] 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8.

[12] 魏勃.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33-35.

[13] 王晨,张斌贤. 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12-115.

[14] 祝大鹏,陈明辉,叶娜.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关系研究[J]. 体育学刊,2019,26(5):123-128.

[15] 于素梅. 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乐动会”体育课堂教学方式[J]. 体育学刊,2018,25(3):74-78.

[16] 赵富学,庞俊鹏. 应对重大疫情进程中家庭体育的精神构筑、价值重塑及推行向度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2):7-13.

[17] 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教职工数[EB/OL]. (2019-08-07)[2020-04-18]. http://www.moe.gov.cn/s78/ A03/moe_560/jytjsj_2018/qg/201908/t20190812_394296.html.

[18] 赵富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4):4-11.

[19] 徐国庆,王璐. 公共基础课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5-9.

[20] 杨祥全. 铸魂育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自身优势探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1):13-16.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中等职业课程标准 2020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摄影类展示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21年1期)2021-04-022020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摄影类展示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20年11期)2020-12-23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入ViVi美眉(2020年10期)2020-04-07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1期)2019-06-11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新课程·中旬(2017年7期)2017-08-13高职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1期)2017-07-09精神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6年35期)2016-12-21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速读·中旬(2015年12期)2015-10-21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当代兵团(2015年15期)2015-07-01数据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9期)2014-07-08

推荐访问:机理 素养 新课标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特征、培育机理及促进向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