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散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时间:2021-07-28 20:24:36 浏览量:

张学新,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教师。

意境是散文的特点。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就散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意境。散文意境有三个层次,或称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1]散文教学自然要教出其“意境”的特点。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散文越来越被当成记叙文来教。散文的文体特质不再,其意蕴当然更不存。如何教出散文的“意境”?笔者以为,要首先突破“言意相隔”的硬壳,感受其写实意境;体察“形神相合”的匠心,感受其传神意境;破译“心神相通”的密码,感受其妙悟意境,最终实现对散文文体特征和作者精神世界的精准把握和细微洞察。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灯笼》为例,对此做详细说明。

一、鉴赏:突破“言意相隔”的硬壳

“写实”是散文的第一重意境。散文所展示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人一事,都是散文抒寫的对象。但散文作者并非像照相机一样,将所见之物原封不动地摄入,而总会调集自己的所有感观,在现实与过去和虚与实之间来回穿梭,并将自己要表达的款款深意隐藏在零零碎碎的言语中。没有掌握言语要领的学生常常会被排斥在语言的坚硬外壳之外,甚至陷进语言的泥淖而不知所云。

因此,对学生来说,理解散文的内容,语言是一道屏障。要教出散文的写实意境,教师就必须首先突破“言意相隔”的硬壳,引领学生进入言语所构筑的写实世界。

突破言意相隔的方式很多,朗读是必须的,但仅仅朗读是不够的。散文的语言是感性的,感性的语言更难琢磨,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需要用一定的鉴别力来敲碎它的硬壳,然后再像嚼橄榄一样细细咀嚼,方能咂摸出其藏在深处的隐隐情意,实现言意转换。由此看来,赏鉴是突破语言硬壳,感受散文“写实”意境的最佳方法。

在教授吴伯箫的《灯笼》时,笔者是这样来突破的。

鉴赏活动一:一字见心,句句含情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独语[1],散文的语言很个性,且具有作者个人的性格特质。鉴赏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作者心意的过程。要不放过文中任何一个字,不放过任何一句话,深深咀嚼,必有芬芳。

师:同学们,好的散文是可以入心的,你能从文章里找出一些描写灯笼的特别“字”或者“句子”来感受一下其入心的力量吗?请大家回到文本,细细琢磨,品味。

生1:我找的是“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师:请结合句子加以说明它特别在何处?

生1:这一句很文雅,有韵味。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师:嗯,你认为哪一个“字”最入心?

生1:“挤”字用得好,说明了“多”。

师:能说明“多”的词语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用“挤”呢?

生2:“挤”就是紧紧挨在一起,拼命往里钻的那种样子,我觉得写出了作者记忆里关于灯笼的缘分多的数不过来。

师:好,你表达出了这个“挤”字的形象和独特感觉。这篇文章,除了字字入心外,很多句子也饱含情感,请大家继续寻找。

生2:我找的是“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笼,便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

师:请具体说明。

生2:这一句感觉文言很高大上,有诗词典故。既雅致,又过于通俗。

生3:我找的是这一句“梦都随蜡火开花”,显得简洁而又有文采。

生4:我找的是这一句“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语言简洁,长短结合,特有意境有韵味……

通过此活动,学生借助散文中的字、词、句,将散文的内容剥开,一层一层地欣赏、品味,自然将“言”与“意”一一对应,既了解了散文内容,又感受了散文的写实意境。

鉴赏活动二:节制抒情,情真意实

众所周知,抒情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但散文的情感抒发不是泛滥毫无节制的。谢有顺老师曾说:“散文是节制的艺术。”有节制地抒情是好散文的特点。[2]《灯笼》情调优雅,丝丝缕缕,入心入脾。作者在叙述不同时期的灯笼时,所注入的情感均不相同,但感情变化自然贴切,毫无过度、违和之感。通过鉴赏言语背后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将言语的内容与情感的内容融在一起鉴赏,更能增强学生对“写实”意境的理解。

师:作者在叙述不同时期的灯笼时,所注入的情感均不相同。朗读时要读出感情变化,才能更好的感受作者如数家珍般为我们展示有关灯笼的鲜明记忆。请大家自由朗读,边读边感受。(生选读)

生5:我觉得文章开始写灯笼时,感情是平和的,继而慢慢上扬,文章结尾达到高潮。

生6:我感觉作者写的很真实,内容和情感配合的很好,我们似乎看见作者正在夜里行走,尤其是和爷爷那段很真切,身临其境,也很温馨。

师:好!看得出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和作者产生共鸣了。还有吗?

生7:母亲送宵夜食品递灯笼那一段很温馨,很温情,感觉历历在目,我觉得读的时候内心很宁静。

师:嗯,内心宁静,你的感觉很特别,为什么接到母亲的灯笼时内心很宁静呢?

生7:因为有母亲啊,感觉母亲一直都在自己身边,当然很安全很宁静啊?(学生掌声)

生8:我同意他的观点,我选读的是“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师:感情变化有何特点?

生8:这一句的感情变化很明显,先是黑夜的孤独感,看到灯笼后突然惊喜,感情变化强烈。

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这些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一是体味了作者散在文本里的独特经验,形成共鸣;二是和作者所写之物建立起了联系,实现了言意转换。让学生感受到,散文“写实”意境,一是指客观存在的物,即灯笼,一是指寄寓在灯笼里的自然真实的情感。

二、探意:体察“形神相融”的匠心

以形写神,形神交融,是艺术真实的审美思辨[3]。好的散文也具有这一特色,体现了散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散文阅读教学,要弄清形与神的关系,须通过“探意”,来体察作者是如何匠心独运而达到“形神相融”的。这是领会其“传神”意境的最好方式。

作者的匠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所写之景、物、人、事的“形”的把握,以形写神,领略作者“神”的呈现;二是通过对作者行文结构的“形”的把握,领略作者“形神交融”的表达之妙。

这里的“神”指的是事物内在的底蕴和神采,它要靠“形”来传达,这里的“形”即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4]。对散文来讲,“形”既指作者所写之物的“形”,也指作者行文的结构与文思,而“神”则是作者所要寄寓的情感内涵。好的散文自然是形中蕴神,神形交融。

《灯笼》里的一个小小灯笼,被作者熏染得如同“珍宝玉器”一般。每一个不同时期的灯笼都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底蕴。如手中的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与曾经的沧桑。在这些灯笼的外形处,深潜着作者内在的情意和精神。如何能让学生悟到这些?

笔者在教授《灯笼》时,学生赏鉴完文本语言后,设计了两个活动来达成。

活动一:概括“灯笼”的外形及特点

请一组同学读文章描写灯笼的句子,另一组同学概括各是哪些时期的灯笼及其特点,并板书到黑板。

明确:作者写了以下几个不同时期的灯笼:(1)接祖父晚归的灯笼;(2)上学时挑的灯笼;(3)半夜里跑路时的灯笼;(4)村头高挂的红灯笼;(5)族姊远嫁挂灯笼;(6)描红时用的纱灯;(7)宫灯及宫灯下的生活情境;(8)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9)燎原的火把像灯笼

活动二:探究“灯笼”内涵及意蕴

根据黑板上同学们已经生成的一系列“灯笼”,探究作者寄寓在灯笼中深刻内涵及其意蕴。

师: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如此多的灯笼,看似很散,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交换顺序?

生11:不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师:为什么是时间顺序?能详细陈述吗?

生11:作者前面的灯笼是按照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写的,如祖父夜行、慈母之爱、乡俗还愿、元宵张灯、族姊远嫁……都是作者的记忆。

师:那后面的“朱红描字、献帝伴灯、甘做马前卒”也是的吗?

生12:不是的,那是实写是想象的?

师:所以,作者写的这些灯笼的特点是按照——

生13:由实到虚。

师:好。我们再回到文章,每一个灯笼都为读者展示了一种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种画面感,下面我们每个小组先找到这些场景,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这些灯笼里究竟蕴涵着作者什么情感。开始——(小组合作讨论)

看似天马行空的行文,若不深究内部的主旨,所有的内容只是“散沙”,惟有体察其内部蕴含的情意,方能悟出形神交融的“匠心”。各小组讨论后展示,明确了以下内涵: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作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了太多的缘分,都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眷念;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荣光;

(5)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师:同学们,从各小组的展示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小小的“灯笼”,承载着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可见这小小的灯笼确实对自己对家族对民族均具有重要意义,承载着无穷的文化内涵。大家发现在表达这些内涵的时候,作者先从什么地方起笔,又在哪里停笔?

生14:我发现先从过去写起,文章第一段写童年,第二段写小时候,一直写到解放前。

生15:我觉得先从自己写起,再写自己的爷爷、母亲等亲人,再写自己的乡人……

师:还有呢?大家按照他的思路帮他完成。

生16:还写到中华民族。

師:最后写到什么?

生17:为国杀敌。(学生们笑)

师:也就是写到——国家。看似“形散”,但他按照时间顺序,由实及虚,最后是……

生18:层层递进,揭示灯笼的内涵。

师:好。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内涵一层层加深,浑然一体,这就是散文“传神”的特点。

通过这种基于文本的“探意”活动,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内容背后的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作者围绕“灯笼”抒写了一系列记忆,这些看似很“散”的记忆,其实是紧紧扣住一个情感主线来回忆,揭示了散文的核心主旨,达到了传神的目的。这样,学生对散文“传神”的意境定会留下鲜明的印记。

三、悟神:破译“心神相通”的密码

“妙悟”是散文的第三重意境,也就是宗白华先生说的“最高灵境的启示”。[5]

此处“妙悟”的“悟”,是指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透视,对生活本质的发现,对人内心的顿悟。[6]散文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正是基于写作者对人生透视后的一种大彻大悟,更是基于自身的精神境界。

散文的主体是作者,客体是作者记叙、描写的人、事、景、物。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述的客体本身,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7]。因为散文叙写的都是纷繁琐屑的日常生活,这日常生活是“这一位”作者以其独特的感觉和知觉,附着在人、事、景、物之上的。散文抒发的所思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情思。所以,散文所传达的精神,正是作者内心精神的写照,符合其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教师要能引导学生破译作者心神相通的密码,洞悉作者的心灵,更好感受散文“妙悟”的意境之妙。

笔者在教授《灯笼》时,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文段,深挖内部联系点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已经掌握到了作者寄寓在灯笼里的情感内涵。有人说文章最后两段,描写的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和燎原的火把部分偏离了文章主题?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生齐读后两段,思考)

生18:我也觉得有点偏离主题。因为题目是灯笼,而后面其实写的压根儿就不是灯笼,是油灯和火把。

(其他生笑)

师:也就是说作者偏题了,是吗?大家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19:我不同意。看似偏题,但是它还是有联系的。

师:什么联系?能否说清楚点。

生19:我觉得这一部分是作者联想的。但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有点看不出来。

师:很好,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值得赞扬。既然你说到是联想,那么我们就顺着你的思路,请问这种联想是什么联想?

生19:相关联想。

师:大家看这一部分的联想是怎样相关的?

生20:我觉得作者是顺着自己的思绪来写的,开头灯笼承载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对过去故乡生活的眷念;紧接着写灯笼承载着家族荣光和岁月的沧桑。层层深入,到这里就应该要写民族、国家的层面了。

生21:我同意她的观点。作者其实由个人的层面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民族的层面了,一步一步升华。

师:好一个一步步升华。都同意吗?(教师扫视全班)好!同学们能将前后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并结合上下文来思考内在关系,这种阅读方法很好。

活动二:回归文本,深探精神的理想点

师:作者由个人的层面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民族的层面,他真正想要表达什么呢?

生22:我觉得作者要表达自己也要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师:请在文中找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

生22:因为他写了霍去病、李广、裴度这三个将领,他们都是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所以作者在结尾说“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师:也就是说,作者要以这些民族英雄为榜样,也要为国家为民族奔赴疆场,报效国家。这是他的最高理想,是不是?

生22:是的,想表达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报国,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师:好一个爱国主义精神!你能由将领而推及作者自己,你的思维方法很好。我们回过头来看前文,前面写家庭、故乡、家族的内容多些,到结尾升华到民族和国家,很明显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变化有起伏,有波折。散文的感情变化就是这样的,一步一步,水到渠成。

(生频频点头)

如此,一个小小的灯笼,在作者心中千百流转:历史掌故,乡土风情,人情世故,都在作者落笔时信手拈来,让文章顿时见得厚实,显出底蕴,溢出人生万态。结尾引述的保家卫国的历史名将,让人觉得人生在一种超脱于十丈红尘之上的“安宁、纯净、隽永,亘古不变”时,又有一种“何以家为”的大境界。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格理想与散文的主旨其实是完美相通,相互映照的。

师: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谈》中说(PPT展示):散文就是“这一个”人面对这一份景致时独有的思考,然后将这份思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表现出来,是“此人、此境、此心、此语”;[8]台湾著名的作家梁实秋先生在其论著《论散文》中曾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

可见,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这种家国情怀正是作者个人的人格思想的写照。我们一起探究作者这种精神产生的根源在哪里?老师教大家两种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PPT展示)

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原名熙成,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7岁从父读书,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

方法二:群文互见(PPT展示)

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

其實,吴伯箫在回忆生活的篇章里,对养育自己的乡土乡亲流露出深层的爱,也激荡着爱国主义的情感。这些都被作者寄寓在《灯笼》的字里行间。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是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神密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J].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

[2]谢有顺.以实事照见人生的底色——读贾平凹的《祭父》[J].名作欣赏,2008(23).

[3]蒋均涛.以形写神 神形交融——关于艺术真实的审美思辨[J].文史杂志,1997(5).

[4]袁卫星.事·情·理教散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旬刊,2015(10).

[6]孙春旻.写实·传神·妙悟——散文创作三重境界[J].写作,1996(04).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7]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11.

[8]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猜你喜欢 灯笼意境散文 老苏(散文节选)作品(2020年10期)2020-10-28春色满园安邸AD(2019年4期)2019-06-112018年《西部散文选刊》最佳评论奖西部散文选刊(2019年1期)2019-02-14糊灯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2期)2019-01-10鸟与灯笼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5期)2017-05-25挂灯笼学苑创造·B版(2016年12期)2017-01-20挂灯笼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2016年11期)2016-12-14一朵花的意境椰城(2016年3期)2016-05-30我喜欢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4年6期)2014-07-09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雕塑(1996年3期)1996-07-12

推荐访问:意境 散文 境界

《意境:散文教学追求的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