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看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

时间:2021-06-28 16:35:11 浏览量:

摘   要:
在《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共通感的两层含义对于调和与统一康德思想的诸多内在矛盾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康德思想   《判断力批判》   共通感   審美判断   美感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用了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两种表述,解决美感可普遍必然传达的问题。Gemeinsinn指“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①(129),用于对主体间美感的相同性进行阐释;sensus communis指“美感可普遍传达”①(138),用于对主体间美感的相通性进行阐释。可见,康德分别赋予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美感的相同性生成机制与美感的相通性生成机制的含义②(72)。为什么一向治学严谨的康德会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共通感运用两种表述并赋予两层含义,康德在相关文本中没有任何明确交代,这个问题也是前人未曾注意的。这种将共通感的两层含义似区分而未区分地含糊地整合在一起的做法仅仅用于解决美感可普遍必然传达这一问题吗?我们有必要深入康德美学乃至其整个先验哲学体系,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审视这个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仅从康德思想内在矛盾的调和与统一等方面尝试解读共通感的两层含义。

一、从康德对理性派和经验派的调和看共通感的来源

康德早期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信徒,信奉的是大陆理性主义,后来被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惊醒,才走上调和理性派和经验派的批判哲学之路。康德对二律背反的解决就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进行调和的具体体现,这种调和在共通感问题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康德共通感理论直接来源于博克、休谟等人的美学思想,但是他们对美感可被普遍认同的观点都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和心理主义之上的,无法使审美摆脱主观性、偶然性、私人性等特征,因此不符合康德先验哲学体系的要求,是需要批判改造的对象。康德也拒斥理性派鲍姆伽通关于“感性的完善性即是美”的观点,因为在康德看来完善性是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是基于理性概念的。这虽然保证了普遍必然性,但是毕竟与基于主观之上的审美特性不符①(62-63)。康德走上对理性派和经验派调和之路。

康德共通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中关于知性与想象力自由协调运动的观点明显受到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的影响,这在《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针对博克的论述中由康德本人明确提到①(118)。但是康德也对博克的经验主义的解释表示不满,因为康德追求的是先验的解释。康德以知性与想象力的自由协调运动产生的心意状态作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的设定无疑是理性派追求先天必然性的做法。但是,由于这是建立在假定预设之上的,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独断论的色彩。

作为共通感相通性生成机制判断力的准则无疑来自经验派。我们在《〈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一文将这一准则追溯到了自我意识②(74),这无疑是以黑格尔的眼光审视康德美学得出的结论。如果换一种眼光,我们就会看到,保证审美感受相通的“个人可以站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的判断力的准则,其实与博克、休谟等人的同情说如出一辙。在博克、休谟等人看来,人们之所以在审美上会达成共识,是因为人们出于同情而将自己想象为他人,设身处地地感受别人的审美愉悦。由于这种经验主义的同情说带有极大的主观主义和心理主义色彩,因此就有了休谟的审美相对主义的主张。康德却站在理性派的立场上,运用共通感理论将其改造并提升为判断力的先天准则,使其成为审美情感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的先天依据。恰如戴茂堂所说:“这种共通感是对经验派‘同情说的改造。”③(165)

可见,康德共通感理论的相同性生成机制与相通性生成机制的思想来源都是英国经验派的美学思想。但是康德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对经验派的相关美学思想进行了加工改造,最终将其改造成符合先验哲学体系要求的共通感理论。

二、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看共通感的作用

康德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时认为情感没有其先天原则,进入不了其先验哲学批判考察的范围。直至完成《实践理性批判》之后,康德发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为自由立法,二者各有先天原则,又各有领地,因此互不相通,人性在这里出现了分裂。基于其先验人类学的考虑,要使其哲学体系完备,就必须填平自然与自由之间的鸿沟。康德找到了判断力作为中介,形成了类似于“概念—判断—推理”模式的“知性—判断力—理性”模式,以对应“知识—情感—意志”三大研究领域。当然,情感要进入先验哲学批判考察的范围,就必须为其找到先天原则,康德终于找到了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作为其判断力理论的先验原则,完成了从自然到自由过渡。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判断力,通过自然的合目的性概念提供了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的中介性概念,这概念使从纯粹理论的理性向纯粹实践的理性、从遵照前者的合规律性向遵照后者的终极目的之过渡成为可能。”①(31-32)

康德先验哲学体系的建构借鉴了莱布尼茨的“连续律”——自然从来不飞跃,将研究对象不停二分,再找中介连接,这个中介为了表现对连接的双方的亲和性,就必须被赋予了双方的特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面对范畴如何应用到直观上的问题,康德找到了图型做中介,这个图型既具有感性的具体内容,又具备知性的先天形式,图型作为桥梁完成了将直观和范畴无缝对接的任务。

作为前两大批判中介的《判断力批判》,使审美同样具有了认识与道德的两重特性。这表现在,在康德看来审美的生成机制跟认识的生成机制是同质的,同时美又是德性的象征。审美一方面受到知性的规范,表现出合规律性,另一方面受到理性的调节,表现出合目的性,所以康德说:“审美的合目的性就是判断力在其自由中的合规律性。”①(111)作为认识与道德中介的审美自然将这种双重特性带给了共通感。

正如邓晓芒说:“诸认识能力的协调(与不协调)在认识活动中的普遍可传达性已经包含人们共有的一种情感的共通性,它不仅是鉴赏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而且是认识本身的条件。可见,康德的‘共通感的理论依据仍然要借重于认识上的‘健全理智(普通知性)才能获得其先天的普遍必然性证据,摆脱经验性的心理学解释。”④(44)既然审美共通感的设定是由逻辑共通感类比得来的,二者产生的愉悦感都是建立在想象力受到知性規范的基础之上的,是合规律性的体现。因此,共通感相同性的生成机制能作为审美判断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跟其具有合规律性是脱不了干系的。

在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先验原则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的调节下,想象力与知性在自由的游戏中实现了心意状态的协和一致,作为其结果的审美愉悦便以自由感的形态展现出来。由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中认为这个合目的性原则来源于一种超感性的理性概念,因此共通感相同性的生成机制还是理性调节下的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而由此产生的自由感则被康德视为理性自由在现象界的象征。

共通感相同性的生成机制一头联系着认识能力体现合规律性,一头联系着道德理性体现合目的性。康德说:“只有当想象力在其自由活动中唤起知性时,以及当知性没有概念地把想象力置于一个合规则的游戏中时,表象才不是作为思想,而是作为一个合目的性的内心状态的内在情感传达出来。”①(138)正因为共通感相同性的生成机制是建立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之上的,所以才为审美判断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了先天依据。

可见,共通感相同性生成机制所体现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共通感相通性生成机制实现了让主体反思到审美情感所具有的必然性,并确保产生的自由感可以从一个主体传达给另一个主体,即保证了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

三、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看共通感的价值

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无疑是建立在对先验主体的诸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之上,带有浓厚的主体性哲学色彩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一切经验材料只有由作为自我意识的先验统觉进行综合统一,才能使对象被赋予客观实在性,才能被认识,因此一切认识中始终都有一个“我思”存在。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自我意识化身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通过自身的理性法则为自己立法,并且作为道德行为的发出者,保证道德律令的绝对性。可见,前两大批判完全是建立在作为主体的“自我”之上的主体性哲学,但是《判断力批判》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这种主体性哲学的框架。

所谓的反思判断力,不仅是从个别反思到普遍,在一个表象形式上反思到合目的性,还是对主体诸认识能力关系的反思,以及对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反思。如前所述,共通感的相同性生成机制体现了对主体诸认识能力之间关系的反思,共通感的相通性生成机制体现了对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反思。前者还仅仅是主体性的体现,后者则立足于主体性涉及了主体间性。

共通感相同性的生成机制被康德表述为“个人可以站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站在别人的地位上思维就使自己走出自我,体会到他人的感悟,获得对他人的体认,并由此反观自身,于是激发了类意识,形成了“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⑤(115)的共同体意识,并最终引向普遍意识。虽然我们在论述中引入了黑格尔的相关事思想,但是我们明显看到共通感的相同性生成机制使康德的哲学思想已经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跨越,因为“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就是从‘单个的主体走向‘复数的主体”③(169)。

国内不少学者将共通感理论视为人本性中所具有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用实践美学理论或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阐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共通感体现出来的主体间性依然是抽象的,得不到具体落实,因为共通感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毕竟只是一个先验设准。审美愉悦的普遍可传达性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实现出来的诉求,需要康德所谓的“美的经验性的兴趣”完成。康德认为我们虽然不能从审美判断本身推导出这种兴趣,但由共通感带来的审美愉悦的普遍可传达性却必然带来这样一种内在要求。

康德认为美的经验性的兴趣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有所体现,并举例说,流落到荒岛上的人独自一人既不会装饰他的茅屋,也不会装饰他自己,只有在社会里他才会想起他不仅是一个人,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一个文雅的人①(139)。虽然康德认为对社会的爱好与美关联着的经验性的兴趣因为包含了社会功利价值,所以仅能充当从快适到善的很模糊的过渡,对于先验哲学的研究意义不大。但是康德正是通过“美的经验性的兴趣”完成了从审美鉴赏论向艺术创作论的过渡,因为审美愉悦的普遍可传达性引发了传达的冲动,当人们通过一定的媒介(声音、文字、图像等)将所体验到的审美愉悦传达出来,就已经是本质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在康德看来,艺术的作用是将普遍可传达的审美愉悦通过一定的媒介在社会关系中实现出来,也正是艺术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跨越时空进行传达,正所谓“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这正是以共通感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席勒说:“一切其他的传达形式都使社会分裂,因为它们不是仅仅同个别成员的私人感受发生关系,就是仅仅同个别成员的私人技能发生关系,因而也就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发生关系;只有美的传达才能够使社会联合起来,因为它是与一切成员的共同之处发生关系。”⑥(96)

可见康德的共通感理论,不仅确保了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而且实现了其美学理论从鉴赏论向创作论的过渡,使其美学理论突破了主体性哲学的固有格局,带上了主体间性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了社会现实领域,为后来席勒审美教育理论的建立乃至黑格尔“情致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康德共通感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调和与统一诸多内在矛盾的独特价值进行了分析。共通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体现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深层原因。共通感相通性生成机制体现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则使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落实到了社会现实。我们有理由认为,康德将共通感的两层意蕴整合在一起的做法,是其美学理论要将诸多矛盾对立的因素统合起来实现其先验美学体系完备性的产物。

注释: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②燕锋.《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J].文教资料,2018(22).

③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④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⑤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⑥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猜你喜欢 美感 轻装上阵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14期)2021-04-23万紫千红总是春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20年39期)2020-12-15几何映射VOGUE服饰与美容(2019年10期)2019-12-02极简风潮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36期)2019-11-26素色之美VOGUE服饰与美容(2018年10期)2018-05-14云漫画月刊·哈版(2017年2期)2017-03-27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9期)2016-12-26纸醉金迷小资CHIC!ELEGANCE(2016年22期)2016-12-01自然美感的桌子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35期)2016-08-29它们都存在多少年了?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9期)2015-11-03

推荐访问:康德 两种 判断力

《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看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