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遵义型铜鼓研究

时间:2022-08-03 10:39:20 浏览量:

孙寅淞 赵沙颍

摘要:遵义型铜鼓是我国古代铜鼓的类型之一,其上承冷水冲型铜鼓,下启麻江型铜鼓。这一类型铜鼓的标准器为出土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合葬墓的两面铜鼓。就现有材料而言,遵义型铜鼓的出土量与传世量较其余类型铜鼓均较少,因此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余类型铜鼓缺少更多的材料支持。本文旨在从收集现有材料的基础入手,对云南遵义型铜鼓的现有研究提出一些疑问与假设。

关键词:遵义型铜鼓;分布地域;形制特征

铜鼓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云、贵、川、渝、桂、粤等省区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1980年4月,中国铜鼓研究会在南宁成立。1988年,研究会出版《中国古代铜鼓》,书中综合之前如弗朗茨·黑格尔、闻宥、洪声、汪宁生、李伟卿等学者对铜鼓的研究成果,将中国古代铜鼓分为八个类型,遵义型铜鼓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铜鼓类型“八分法”发表以后,关于各类型铜鼓具体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各地区也在不断发现新的铜鼓材料。根据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编著的《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一书中的统计,遵义型铜鼓在发现数量上与其他类型铜鼓相比较少。同时,已发现的遵义型铜鼓大多为传世品,出土资料极少,因此这一类型的铜鼓在这样的研究条件下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遵义型铜鼓作为过渡类型的铜鼓,在今天铜鼓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需要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

一、遵义型铜鼓的主要分布

从现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来看,遵义型铜鼓主要分布于中国古代“僚人”活动的区域,即今天川南的兴文、珙县,广西桂平、邕宁、那坡等县,云南官渡、昭通、富宁等县,贵州遵义、岑巩、安龙等县。在此举例介绍。

1.下寨鼓,云南省富宁县龙迈下寨保存。

形制特征:面径67、身高34.5、胸径67.5、足径60.5、腰径59厘米。胸腰际有扁耳两对。鼓面一弦分晕,共十六晕。

纹饰特征:鼓面中心为十二芒太阳纹与复线翎眼纹;其外有栉纹夹同心圆纹、纹带变形羽人纹、变形翔鹭纹,鼓面沿纹带间有四组蛙趾纹。鼓的胸、腰部上下环绕栉纹夹同心圆纹纹带。

2.乙式1A号鼓,云南省昆明市收集。

形制特征:面径48.2、身高29.8、胸径48.3、腰径41、足径48.4厘米。胸腰际有绳纹边、同心圆纹扁耳两对。

纹饰特征:鼓面二弦分晕,共六晕。中心为十芒太阳纹与翎眼纹;其外为心形纹、同心圆纹、符箓纹、琵琶形纹。鼓胸饰同心圆纹、心形纹。腰下部饰雷纹、六辫花纹、勾头纹。足饰符箓纹。

3.丁式15号鼓,云南省昭通县出土。

形制特征:面径52.6、身高35.5、胸径57.4、腰径44.5、足径53.5厘米。胸腰际有线纹带孔扁耳两对。

纹饰特征:鼓面一弦分晕,共七晕。除可见一晕中的十二芒太阳纹和第三晕的“の”形纹外,余均模糊。鼓胸、腰、足各有栉纹夹“の”形纹纹带一周。足沿饰复线角形纹。

4.乙式2号鼓,云南省昆明市收集。

形制特征:面径50、身高31.5、胸径50.4、腰径40、足径45.8厘米。胸腰际有绳纹边扁耳两对。

纹饰特征:鼓面一弦分晕,共十晕。中心为十二芒太阳纹与翎眼纹,其外有同心圆纹、十二生肖纹、游旗纹、栉纹、羽纹、圆圈等。鼓胸有乳钉和云纹;腰下部有雷纹;足部为云纹。

5.官渡鼓,1953年云南昆明官渡区小学出土。伴出物有大铜铃一枚。

形制特征:面径45.8、身高31、胸径48.4、腰径41、足径47厘米。

纹饰特征:面一弦分晕,共十一晕:一晕为太阳纹,十二芒,芒间坠形纹;二晕为复线角形纹;三晕、九晕、十晕为勾连圆圈纹;四、八、十一晕为栉纹;五晕为绹纹;六晕为变形羽人纹(主纹);七晕为变形翔鹭纹;另在八至十一晕间环布四组蛙趾纹。胸、腰纹模糊。足仅见栉纹、勾连同心圆纹。扁耳两对,饰平行线纹。每耳有四长条孔。身有两道合范线。

6.瑶山铜鼓,在富宁县里达镇里拱乡瑶山出土,出土时无伴随物,出土时间不详。20世纪90年代初征集入馆。面完好,足部已损。

形制特征:面径47.2、残最高处27厘米。长11、宽5厘米。绳辫纹扁耳3只(原为4只),合范线4道。

纹饰特征:鼓面中央太阳纹十二芒,芒间填坠形纹。由里至外单阴弦分十一晕:一晕为“酉”字纹,二晕为游旗纹,三、五、七、九晕为櫛纹,四、六、八晕为双勾连同心圆纹,十晕为如意云纹,十一晕为素。胸部分八晕,一、二、三晕为如意云纹,四、五、七、八晕为同心圆纹,六晕为栉纹。腰部垂直,高12厘米,由8个“    ”纹带将鼓腰纵分8格,格间无纹,时代确定为遵义型中晚期。现藏文山州博物馆。

7.普扫Ⅱ号铜鼓,2003年6月,麻栗坡县铁厂乡普龙村委会普扫村曾氏两兄弟在平整宅基地时,在距地表1米左右出土,出土时鼓面朝下,无伴随物。

形制特征:面径51.2、残身高29.4、残足径51.7厘米,长10、宽4厘米,带方孔绳纹扁耳两对。合范线两道。

纹饰特征:面中央太阳纹十二芒,芒间填翎眼纹、羽毛纹。由里至外单双阴、阳弦分为十一晕:一晕为复线锯齿纹,二晕为同心圆纹,三、七、十晕为栉纹,四晕为复线交叉纹,五晕为游旗纹,六晕为翔鹭纹与定胜纹相间(各4个),八、九晕为勾连同心圆纹,十一晕为素,残留4足蛙趾两对,蛙已失,呈逆时针环列。鼓胸锈蚀严重,纹饰已无法辨认。腰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由栉纹和同心圆纹带纵分8格,格间无纹饰。下部分七晕,一、六晕为栉纹,二、五、七晕为斜线纹,三、四晕为勾连同心圆纹。足分四晕,一晕为素,二晕为斜线纹,三晕为栉纹,四晕为“    ”纹。整鼓除面较完整,鼓身残损严重。时代确定为遵义型早期。现藏麻栗坡县文管所。

二、遵义型铜鼓的标准器和流行年代

(一)标准器

遵义型铜鼓的标准器为贵州遵义市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墓出土的两面铜鼓,因此得名。两鼓的形制特点如下:

杨粲墓鼓(即B1·47·26号鼓),面径44.2、身高27.8、胸径44.5、腰径36.3、足径43.1厘米,重12.25千克。鼓身胸腰际处有羽纹边带孔扁耳两对。纹饰特点:⑴鼓面分十二晕。中心饰太阳纹,共十二芒;其外依次为同心圆纹、复线角形图案、游旗纹、叶形纹等;⑵鼓胸由上到下依次为乳钉纹、复线角形图案、同心圆纹;⑶鼓腰由上到下依次为同心圆纹、树叶纹与角形图案。

杨粲夫人墓鼓(即B1·47·27号鼓),面径49、高30、胸径51.3、腰径43、足径49.8厘米,重7.75千克。胸腰际处有栉纹、辫纹扁耳一对。纹饰特点:⑴鼓面分五晕,中心饰太阳纹,共十二芒,其余晕为圆钱图案;⑵鼓身为十四道弦纹,其间无纹饰。

关于遵义型铜鼓流行年代的问题,由于该型铜鼓出土量较少,且多数并无伴随出土物,无法通过伴出物进行断代。有断代价值的仅有四面,即官渡鼓、杨粲墓鼓、杨粲妻墓鼓与青龙镇鼓。官渡鼓属遵义型早期鼓,出土时伴随有唐代大铜铃1件,年代可定为唐代。遵义杨粲夫妇墓出土的两面铜鼓为遵义型晚期鼓。杨粲是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入葬的,给他随葬的铜鼓用“元祐通宝”铜钱作夹铸垫片,元祐通宝是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铸造的通货。故此鼓上限不会早于元祐年间,下限不会晚于下葬之淳祐七年。青龙镇官坟堡砖室墓中出土的遵义型晚期铜鼓,该墓的朱书方形石地券,有“至元四年”款。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忽必烈时还未统治到贵州,此处至元当是文惠帝至元,四年是1338年。铜鼓是下葬前之物,因此绝不会晚于至元四年。此铜鼓形制、纹饰与杨粲妻墓鼓非常相似,也可能是宋代晚期之物,即该鼓可能为宋代晚期所铸,葬于元代墓葬中。所以,通过对这四面铜鼓进行断代研究,我们可以大致得出:遵义型铜鼓的流行年代上限应在唐代,下限应在宋代晚期,持续六百余年。

三、遵义型铜鼓的器型与纹饰问题

(一)遵义型铜鼓器型特征(图1):

1.鼓面:基本无蛙或仅有蛙足。作为其承接的冷水冲型铜鼓鼓面有蛙。鼓面直径大于鼓胸最大径,因此鼓面的边沿略微外伸。

2.鼓胸及鼓腰分界不明显,为逐渐收缩,没有转折和明显分界线。胸腰际一般有大跨度的扁耳两对。

3.腰足际分界较胸腰际明显得多,是以折棱为界,但中后期的折棱高低程度不一。

(二)遵义型铜鼓的纹饰特征

1.立体纹饰上,与冷水冲型铜鼓鼓面饰有立体青蛙相比,遵义型铜鼓的鼓面仅饰有蛙足。

2.平面纹饰上,鼓面中心为十二芒太阳纹,其余纹饰多以几何纹饰与抽象纹饰为主。几何纹饰主要为同心圆纹、复线角形纹、栉纹、乳钉纹等;抽象纹饰主要有游旗纹、变形羽人纹与变形翔鹭纹等。

值得注意的是,遵义型铜鼓的纹饰多是由冷水冲型铜鼓的纹饰简化和抽象而来,同时遵义型铜鼓上所饰有的乳钉纹和游旗纹是麻江型铜鼓的主要纹饰,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可以作为遵义型铜鼓是冷水冲型铜鼓和麻江型铜鼓两类铜鼓之间的过渡类型这一说法的依据。

四、遵义型铜鼓在铜鼓分类中的位置

从纹饰和年代上看,遵义型铜鼓在八类铜鼓中属于冷水冲型铜鼓和麻江型铜鼓之间的过渡类型(图2)。

支持遵义型铜鼓为冷水冲型铜鼓和麻江型铜鼓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学者,还有李伟卿与万辅彬。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学者都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不同于中国铜鼓研究会“八分法”的铜鼓分类方法。如在李伟卿先生的分类法中,“遵义型铜鼓”被称为Ⅰc铜鼓,万辅彬先生称之为“铜鼓式微期的遵义型”(图3)。但是在结论上,两位学者都认为这一型铜鼓属于过渡类型(铜鼓研究的成果中。关于铜鼓分类的方法,除了中国铜鼓研究会所提出的“八分法”以外,还有很多方法。最早的如奥地利考古学家弗朗茨·黑格尔在《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中提出的“四分法”,之后,中国学者闻宥、洪声、汪宁生、李伟卿、万辅彬也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

五、结语

由于遵义型铜鼓出土数量较少,能对其进行断代工作的更是仅有四面,所以对于遵义型铜鼓的时间上下限數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这只能寄希望于之后有更多的出土物来对材料进行补充。而且,遵义型铜鼓与它之前的冷水冲型相比,体型大小、铸造质量、纹饰都出现了各方面的衰落与退化。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而且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揣测:铜鼓由云南地区的冷水冲型传播到贵州地区成为遵义型铜鼓的过程中,体型逐渐缩小、质量逐渐变差、纹饰逐渐由复杂变得简单。这些是否可以反映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贵州地区的青铜冶铸技术相比于云南地区的稍显逊色,所以才会出现以上现象。当然,这种猜测也需要更多的材料来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国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广西民族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3] 文山壮族自治州文化局.文山铜鼓[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 李伟卿.铜鼓及其纹饰[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5] 万辅彬. 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11):77-83.

作者简介:

孙寅淞、赵沙颍,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推荐访问:遵义 铜鼓 云南

《云南遵义型铜鼓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