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解释”矛盾冲突的辩证分析

时间:2021-06-20 17:35:42 浏览量:

周武

摘 要:“在头脑中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一流智慧的标志。”在历史教学中,对一段史料的解读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解释,如果对此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进行历史学习,更无从谈起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习中必然会碰到对历史解读的不同,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文章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为例,对“历史解释”中的矛盾冲突进行辩证分析尝试。

关键词:《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辩证分析

一、 本课教学设计说明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時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笔者根据此教学要求并结合本课特点,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明清版图奠定的意义以及明清社会的变化和面临的危机,而这两点目标都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密不可分。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形成,两种认识既对立又统一。如何帮助学生对君主专制这一概念形成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以吴敬梓的生平进入本课教学。根据吴敬梓的生平可以看出他生活的年代贯穿康雍乾时期,而从他和他家族的发展,从他家族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折射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一环节:清朝前中期疆域的鼎盛。对于清朝前中期的疆域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平铺直叙,更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历史细节描述了清朝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版图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和巩固。

笔者之所以要如此详尽地介绍康乾盛世时的疆域拓展,主要目的启发学生思考康雍乾能建立如此巨大的疆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我们本课要重点探讨的君主专制内容。

第二环节: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军机处—奏折”制度的形成。通过这种制度,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正是通过这些措施,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笔者在这里不断地强调君主专制,使得本来便对君主专制充满反感的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其原有印象。紧接着笔者又通过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康雍乾盛世间建立联系,从而引起学生疑惑并启发他们的思考。为了将学生们的思维不断推进,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来引发学生讨论、探究。

问题1:如何看待像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王朝和伊朗等传统大国,随着君主权力的逐步削弱,它们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而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清朝却迎来了难得的盛世?

问题2:如果康雍乾实施民主,扩大官员和民众的权力,那么还会不会出现康乾盛世?

材料:皇帝通过血缘世袭,在名义上拥有国家的最高主权和所有权,对国家负有无限责任,因此他的个人利益与政权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相对一致;而官僚只是职业经理人,任期有限,会天然地为了个人与集团的私利而损害政权、国家、民众的利益,因而在缺乏相应技术手段的特定历史时期,只有高度集权的帝制才有可能制衡、监督官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代表广大的普通民众利益。

——侯杨方 《盛世:康乾》,第26页

通过对以上信息的解读,相信已经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构建了关于君主专制强化作用的新认知。此时再出示他们经常看见的一则关于君主专制的材料,相信他们应该会有一番新的体会。

材料:我朝纲纪肃清,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51

第三环节:君主专制的危害。

在学生对君主专制的积极作用形成新认识的时候,笔者话锋一转,向大家提问:“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君主如此集权,那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并出示材料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材料:专制政治中,皇帝是整个国家的神经枢纽,官僚体系的精神状态就是皇帝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放大……皇帝的勤奋进取,经过官僚系统的层层传导,最后抵达到社会可能只剩百分之十。然而皇帝的松懈懒惰,却会被官僚系统层层放大,抵达到基层,会扩大十倍、百倍。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第597页

材料: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咏史》

为加深学生们对这种后果的认识,笔者通过甘肃冒赈案、和珅贪腐案等具体事例来说明清王朝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之下所带来的巨大腐败和危机,又通过龚自珍的诗句唤起学生在初中时学到的关于文字狱的可怕场景。在学生将要形成对君主专制新的固有认识时,笔者适时地抛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所带来的危害。

为了进一步说明,笔者通过西欧国家与中国的发展路径来进行提问:

问题3:都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何中国的人口激增变成了巨大的负担,而西方却转化为巨大的资源,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当学生思考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可能抑制住了中国新的发展从而造成巨大危机时,笔者再次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君主专制的危害性。

问题4:如果此时乾隆帝和继任者们能果断顺应世界潮流,进行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大力发展工商业,那么我们能不能就此摆脱困境,从而迅速赶超西方?

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学生,把前面学生们回答过的问题放在一起,直面比较:

问题2:如果康雍乾实施民主,主张君民共治,扩大官员和民众的权力,国家事务共同协商等,那么还会不会出现康乾盛世?

问题4:如果此时乾隆帝和继任者们能果断顺应世界潮流,进行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大力发展工商业,那么我们能不能就此摆脱困境,从而迅速赶超西方?

通过这样两个密切相关又彼此对立的问题,使同学们能够摆脱原先关于君主专制的固有认识,同时又不会陷入新的窠臼之中,真正做到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

三、课后反思

历史解释离不开理论工具的作用。“建构历史解释需要运用理论工具,在解释历史变迁的因果联系、获得规律性认识以及阐释历史意义的过程中,历史学家通常会利用各种理论工具对纷繁复杂的史实加以综合、概括和分析。”但是太多的理论、史观会造成学生对史料认知的极大困扰。重要史料的不同解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太多这样的解读会严重干扰学生的认知。一味地出奇出新,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发挥历史解释的本来目的,贪多贪全,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 基于深度学习的史料解读的思考与实践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29期)2020-12-11以情境为载体落实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94期)2020-09-23有效提升初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四个途径黑龙江教育·小学(2020年6期)2020-08-0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0年4期)2020-05-11在情思教学中培养“历史解释”思维师道·教研(2019年9期)2019-11-04中学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素养实践探索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10期)2019-07-25相知·相识·相通·相望新课程·下旬(2019年2期)2019-04-24论历史解释的边际性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10期)2018-12-17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效策略当代家庭教育(2018年22期)2018-10-21“历史解释”不能先入为主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6期)2018-07-30

推荐访问:冲突 矛盾 解释

《基于“历史解释”矛盾冲突的辩证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