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古韵在善读善思中积淀

时间:2021-07-20 16:29:09 浏览量:

徐新颖 金坤荣

古诗词以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情感闪现出无穷的魅力,陶冶着代代华夏儿女。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一诗中,用自然清新的笔墨展现了一幅春末夏初恬淡的乡村画面,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避世退隐的心境。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凸显古诗词的价值和意义呢?

一、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朗读是给予诗歌情感和生命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诗的意蕴自然地流露出来,诗的魅力自然地显现出来。

在《渭川田家》一诗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教学之初就指导学生准确无误、把握节奏地朗读这首五言古体诗。通过学生的探究、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确了“雉雊”(zhìgòu)、“荷”(hè)等字词的正确读音。同时,明确五言诗歌的节奏,一般二三节奏,如“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诗词传递丰富的情感,教师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理解诗意、品悟诗情,并通过抑扬、缓急、轻重的朗读的处理,传递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朗读“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句子要扬,要缓,体现恬静安然的氛围。朗读“怅然吟式微”一句要抑,“怅然”一词要重读,体现内心的失落、孤寂之情。这样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处理正好暗合了作者内心激荡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明确轻重缓急,使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比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正确的读音,如“悠然见南山”的“见”应读“jiàn”,不读“xiàn”,因为南山不是突然浮现,而是诗人在采菊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的。如《相见欢》是亡国之君李煜所作,全词沉郁忧伤,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声传情。如“无言独上西楼”一句流露出诗人无人共言的落寞,所以节奏放缓,语调低沉。教师指导学生用声音传递经典,让经典润泽心灵,让经典在诵读中生生不息。

二、抓住意象,把握情感

意象是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甚至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领会诗词所传递出来的感情。

一位教师在教学《渭川田家》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品悟“斜阳”这个意象,感受到闲适隐逸的恬淡之情。诗人将牛、羊、雉、蚕、麦苗、桑叶、墟落、穷巷、荆扉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意象放在夕陽西下的背景中,彰显着一种自然、亲切、朴素。同时,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的归隐之情油然而生,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对随心所欲生活的渴望。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斜阳”这一意象的理解,教师借用陶渊明的《饮酒》中“山气日夕佳”一句,明确诗人借助“夕阳”“飞鸟”等意象,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情感,诗人闲适的心境与大自然美好的图景获得了和谐统一。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如“莲”这意象往往体现君子对志洁行廉品格的坚守;
“子规”能表现凄苦哀怨之情,亦能表现对故土、亲友的思念;
“鸿雁”往往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这些意象进行意义上的识记,以求更好地把握诗意,理解诗情。总之,意象是把握诗词情感的钥匙,抓住意象也定然能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诗词鉴赏之旅。

三、品味语言,体会技法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一位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渭川田家》配画,让学生通过这些墨色线条勾描形象的画面直观地感知,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学生在品读和感受的过程中明确,诗人用简练的笔墨,描摹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手法叫作“白描”。同时,教师激发学生归纳出这些画面展现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归”。一名学生提出了困惑:结尾作者为何会发出“怅然吟式微”的感慨?有些学生开始翻阅历史典籍,寻找佐证;
还有些学生继续在诗境中徜徉,在问题的激发下,一朵朵灿烂的思维之花悄然绽放。有学生说:“这是因为王维在政治上遭到宰相张九龄的排挤,内心苦闷彷徨,感到无所皈依。”还有学生说:“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万物皆有所归的惬意,反衬自己无所皈依的内心孤独。”作品的写法和情感的层层神秘的面纱在师生的对话中、在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中缓缓地揭开,诗词之美尽显无疑。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炼字、联想、想象、用典、托物言志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者情感和古人深厚的锻字炼句的功夫,进而走进古诗词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曼妙的形象、动人的意境、深刻的义理。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展现出雄伟壮阔的景象,而学生质疑是否与后面表现的常年漂泊的凄苦情感相矛盾。在质疑、思考、探究后,学生明确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通过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路,诗词的深刻内涵一步步得到挖掘,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点点得到提升。

四、内联外引,读深悟透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深邃的思想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破解这一大难题,巴甫洛夫说到“理解就是建立联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从诗词内部建立联系,如题目与正文间建立联系、小序与正文间建立联系、正文内部建立联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外部联系,如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等。这样巧妙引用“内外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读深悟透古诗词,从而感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如在教学《渭川田家》一诗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抓“诗眼”的方式,感悟整首诗的深刻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品读,找到诗中的“归”字,实为本诗诗眼,教师抓住“归”字设计问题:诗中呈现出一系列“归”的画面,如牛羊归圈、牧童归家等,为何结尾又生发“不归”的感慨?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一句自然引出《诗经·邶风》中的小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中通过设问和质问,流露出对统治者的愤恨,同时将诗中人的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写到了极致。“式微”实指天黑,喻指事物由盛转衰。这里,王维对纷纭世事充满了惆怅,但又难以逃脱现实的藩篱,只能归隐田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又带来一首同为田园诗人孟浩然的《都下送辛大之鄂》,带领学生解读“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一句,明确孟浩然以送别写己身,感慨自己的失意,表达自己“式微”之感。

教师的智慧引领能让学生在活学中感受趣味,体会情味,品悟韵味。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一词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深院”这一意象,教师引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幽深、词人内心的悲凉。教师要善于联系,善于引用,引领学生在深入阅读中品鉴古诗词的旖旎风景。

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更好地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用智慧的头脑去感悟奏响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技法之美,并用自己的善思启发学生的善思,与学生共同感受那独具魅力的古韵清风!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意象古诗词诗词 【诗词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3期)2021-03-19来自林间的风星星·诗歌理论(2020年6期)2020-09-16背诗词的烦恼(下)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8期)2019-08-14背诗词的烦恼(上)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7期)2019-08-05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语文周报·教研版(2019年27期)2019-07-15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猜诗词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11期)2017-12-09艺术意象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中国古诗词作文周刊(中考版)(2015年39期)2015-12-30

推荐访问:古韵 积淀 诗词

《让诗词古韵在善读善思中积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