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乃写作之本

时间:2021-09-11 20:03:49 浏览量:

周飞

最近在读安·拉莫特的《关于写作》一书,关于写作,作者在书中有许多经验之谈。我认为支撑这些经验的,是她“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人,主要指作者、读者和文中人物。

一、张扬作者个性,让笔下文字接地气

张扬写作个性需要克服言语依赖。言语依赖,指写作者习惯于挪用或套用他人语言来表达自身情感。《关于写作》指出:“当你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或语汇,试图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便等于跟你的所见所闻隔了一层。”套用他人风格,写作者也许会感到便捷,但写出来的内容难免失真,因为它并非直接出自你独特的原初体验。

例如,写月光下含苞待放的荷花,很多人习惯把它比作亭亭玉立的少女,或是害羞的小姑娘。请看曹文轩《草房子》里的描写:“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瞧,个性表达源自独特的原初体验!仿效他人表达风格,永远只是帮助写作者形成表达个性的阶梯。

安·拉莫特的忠告值得谨记:“如果你拥有某种真实的体验或感受,应该大胆地将真实的情绪当成作品的重心。”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原点和根基,有感而发的文字才能接地气,显灵气。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生拥有言论自由,养成倾听直觉、忠于内心的写作品质。在这样的言语环境中,学生才能“我手写我心”,将真话、实话、心里话诉诸笔端。

二、观照读者立场,让笔下文字聚人气

写作者究竟为什么写?安·拉莫特认为:“写出来的文字犹如在纸上发光的小灯塔……它能照亮写作者的内心,更妙的是,谁也无法预料哪一天它会对其他人有所幫助。”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独感转化为读者的共感,与他们分享人生真谛,才能提升写作价值。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家喻户晓,正是因为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已经泛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从独感升华为共感。

什么内容适宜写?读者早就知道的东西,会让阅读变得无趣,不宜写;揭露幕后真相的内容,可使阅读充满新奇,适宜写。安·拉莫特呼吁写作者多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惯常的理性,努力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

那么,怎样写才能吸引读者呢?我认为,写作者可以在关键处卖关子,引导读者主动预测,然后在适宜处“抖包袱”,读者要么收获猜中的愉悦,要么收获意外的惊喜。这样写,避免了被动的接受式阅读,造就了主动的探究式阅读。

三、借力文中人物,让笔下文字有底气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情节面前人人平等。写作者要让每个人物在自然状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人物想说话,但写作者偏偏捂着他的嘴,剥夺他的发言权;有时又把人物没有说或不愿意说的话强行塞进他的嘴里,强迫他说。于是,农民说公务员的话,小孩说老人的话,发火的人说温和的话……安·拉莫特强调:“每个角色都必须拥有自我,说话方式应该跟其他角色不同,要能通过每个角色的言谈辨认出他或她是谁。”否则,读者便会觉得你弄虚作假,底气不足。

横向比较,人和人应有所不同;纵向比较,人物前后也应有所变化。安·拉莫特告诫写作者:“你笔下的角色至少有一个要产生极大转变。若没有人转变,你的故事重点何在?”以《海伦·凯勒》一文为例,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痛苦、暴躁,后来却热爱生活,感受到了幸福。海伦因何改变?因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主题,就要像这样体现于人物变化,发端于人物内心,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人为本乃写作之本。写作者目中有“人”,才能下笔有神,充分享受写作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猜你喜欢 莫特海伦写作者 爱重复意林(2020年23期)2020-12-2976岁老人完成800场马拉松赛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31期)2020-09-02作家死亡之谜阅读(中年级)(2019年6期)2019-08-27论写作(创作谈)星星·诗歌理论(2019年12期)2019-04-24写作台港文学选刊(2016年3期)2017-08-11斑马去哪儿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7年8期)2017-08-05写小说的理由(创作谈)大家(2015年5期)2015-12-01海伦·凯勒的故事读写算·小学低年级(2014年8期)2014-09-19企业巨人身上的马蝇英才(2001年9期)2001-09-28

推荐访问:之本 以人为本 写作

《以人为本乃写作之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