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为何不会提问”与“钱学森之问”

时间:2021-06-12 21:19:32 浏览量:

杨建业

最近,“研究生为何不会提问”在《中国科学报》上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也给人以深刻启迪。但在我看来,这既然是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个普遍现象,那就犹如前些年的“钱学森之问”一样,背后反映的应该是教育、科研体制的系统性、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这就不能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探讨,一是研究生愿不愿提问,有无提问的强烈欲望或冲动;二是研究生善不善于提出很好的科学问题,抓住研究的关键。

第一个层面实际上反映了研究生有无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这个问题并非自今日始。我们先不要说研究生了,就说如今的大学,本科生会提问题吗?再往前追溯,高中生会提问题吗?初中生会提问题吗?小学生会提问题吗?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的孩子们早已被打造成一架架被动的学习机器,大多数少儿天生的浓浓好奇心早在中小学时代就已被消磨殆尽。老师在课堂上鼓励的不是大家要踊跃提出问题,而是课间休息的五分钟也要抓紧时间做题;学校运动会上学生在观众席上不是观看运动员们如何表演竞技,而是也要做题……十来岁的孩子,天天晚上都要做作业到深夜。好不容易度过了“玩命的中学”,熬过了黑色的“高考季”,孩子们此时早已“元气大伤”,那点残存的求知欲已经十不剩一二了。这些年我给本科生上课,一开始总是感到奇怪,怎么课堂上老是那么死气沉沉,几乎没有学生就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孩子们怎么没有一点青年学子的朝气?我们当年可不是这样啊,大家提问都很踊跃,即便是课堂上没有机会提问,但一下课,老师根本就走不了,因为人人都有很多要问的问题。及至家里有小孩子上了中小学,这才大吃一惊、恍然有悟:原来,我们的教育,早在中小学里就已出现大问题了!那种严重束缚孩子想象力、败坏了孩子求知胃口的被动应付式的学习从中小学开始就已 “以一贯之”了十几年,许多孩子甚至熬不到本科毕业就已经到了厌学的地步,很多人考研也无非就是为了好就业而已,你凭什么指望他们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忽然“脑洞”大开,“奇思如泉”,会提出很多问题?

第二个层面则涉及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深度和领悟程度。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科学感知的过程,或者说是获得科学感觉的过程。对科学的感觉,人与人之间差异较大,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一般而言,那些天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思想活跃的学生,科学的直觉感比较好,能较早进入科研状态,这当然是最幸福的事了。也有的学生,限于天分的条件,对科学问题的敏感度差点,但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兼有足够的科研定力,坐得住“冷板凳”,厚积薄发,或迟或早地也会找到这种科研的感觉,进入状态。所谓“大器晚成”就是指的这部分人。关键是思想一定要活跃,不害怕“试错”一时提不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也没关系。因为,即便科学大师,也并非所提出的问题都有价值。杨振宁先生认为,一个科学家即使其理论90%是错误的,只有10%是正确的,也已经非常了不起,并能大步将科学推向前进。(2020.11.3《中国科学报》)

所以,第二个层面出现点问题关系不是太大。只有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才构成了教育和科研实践之殇。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们失去了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才是当今一切教育的最大问题。

“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出不了冒尖的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研究生为何不会提问”,这是2020年以来科教界正在热烈探讨的问题。这两个問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什么时候我们的研究生(不止是研究生,包括本科生、中小学生)爱提问了,会提问了,“钱学森之问”迎刃而解的那一天也就为期不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科学报》发起的这场讨论的影响的确十分重大而深远。

猜你喜欢 钱学森本科生层面 钱学森:富有领导艺术老年博览·上半月(2020年3期)2020-09-22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速读·下旬(2019年6期)2019-06-10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传奇故事(上旬)(2018年7期)2018-10-30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10期)2018-10-25晚年钱学森:“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领导文萃(2017年4期)2017-02-27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为了孩子(孕0~3岁)(2014年5期)2014-05-21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学理科·综合版(2008年11期)2008-01-14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少年科学(2006年1期)2006-02-07

推荐访问:提问 研究生 钱学森

《“研究生为何不会提问”与“钱学森之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