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五个命题

时间:2021-03-22 11:12:41 浏览量:

  社会资本理论的五个命题

 文献标识码: A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学研究中新兴的理论, 它的 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 70 年代初, 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 (Granovetter) 和林南 (Lin Nan) 提出并发 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 可以说 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作为一个概念和术语的 “社会资本”是由经济学家洛瑞 (G.Loury) 于 1977 年在其“种 族收入差别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

 到 20 世纪 80年代,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Bourdiea) 率先对社会资本的定义、 社会资 本运作的条件、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维护、 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 关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除了布迪厄以外, 美国的社会学 家科尔曼 (Coleman) 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作了更全面的分析研 究。在其巨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科尔曼将格拉诺沃特 和林南以及布迪厄等人的研究成果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 对社会 资本定义的界定、社会资本的特征、社会资本的功效、社会资本 的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他的“社会资本”理论。

 后来经过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普特南(Putnam)、波茨、 林南等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研究重点集中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社会资本的特征、 社会资 本的功效等方面。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成为许多学科 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

 目前, 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 泛应用于家庭和青年行为问题、 工作和组织问题、 企业家和企业 绩效问题、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社会资本与民主、民主与政府 治理、公民精神与公民社会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并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当前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 进展,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 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以命题的形式 明确提出来,并给予详细的阐述。清楚了解这些基本命题,对全 面、准确认识社会资本, 促进社会资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下面就这些命题进行逐一梳理、总结和分析。

 一、效率命题: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目标的实现 在社会活动中, 为什么有些人或团体成功了, 而有些人或团 体却还在苦苦奋斗 ?他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物质 资本和人力资本, 而且还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

 所谓社会 资本是指行动者通过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各种资 源,包括权力、保障、资金、信息、机会、劳力、决策、情感支 持、合作等。

 社会资本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拥有较好的社 会资本可以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科尔曼指出,社会资本 为社会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了便利, 有助于行动者特定目标 的实现。

 是否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 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实现 某些既定目标。这是因为:首先,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使 人在将来的交往和行动中更加自信并能有一个较高的自我评价,

 这对行动目标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在现代社会中,各种 信息量大且复杂,行动者对于所有信息不可能完全掌握或者不可 能很容易地完全掌握。作为社会资本的社会关系网络是获取信息 的重要途径,处于该关系中的行动者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信 息,从而为行动提供便利。第三,社会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 得、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资本获

 取就业的信息和机会,成为人们最为经济,最为现实的选择。第 四,社会资本还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

 它可以使个人

 在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得到必要的社会支持,

 包括各种物质支

 持如生活保障、经济支持、劳力支持、决策咨询等和人们所需要 的情感支持包括:在情绪低落时给予同情、面对挑战时给予鼓励、 在孤独时给予友谊。当一个人长期不能从他的社会资本中获得这 些情感支持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 和工作;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增添快乐、促进身体健康;而 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则在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从而为社会做出贡

 献的同时,也完善了我们的个人生活。

 在宏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影响着社会公益事业的 建设,资源的分布以及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首先,社会资本有利 于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对个人行动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因为社会资本能够使人们充分考虑其行为结果对他人的影响。

 尤

 其是当他的行为结果影响到他的情感和责任对象时,

 他就会对其

 行为采取谨慎和负责的态度。

 形象地说,就象当一条河的下游居

 住着某人的家族成员时,该人不会在河的上游弄脏河水一样。这 也清晰地解释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所讲的人的行为 的外部性问题。由此构成了社会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

 它对组织

 目标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乃至社会运动的成熟与发展都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一个公众参与程度高、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 公益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第二,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 影响。社会资本可以降低签订合同、契约的成本。社会资本的存 在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合作伙伴。

 社会资本可使合同双方相互 信任、易于达成一致和共识,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违约而不得不付 出的昂贵诉讼费。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企业间的网络和企 业内部的网络,有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交易活动的维护; 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第三,社会资本是推动一 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为此提供了丰 富而生动的实证资料。第四,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能。

 社会资本如果运用得当,具有生产性,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本, 具有人力、物力资本所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功能。

 第

 五,社会资本影响资源的分布。

 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一个社会 资本丰富的网络中往往是均匀分布的。

 但在缺乏联系的不同网络 之间,由于网络的性质不同以及其社会资本的存量不同,

 经济资

 源和社会资源并不均匀分布。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不同的网络连接 起来形成更大的富含社会资本的网络,增大社会资本的受益面。

 二、地位命题:行动者社会地位越高,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

 丰富

 从社会资本的效率命题可以看出, 行动者的社会资本对其实 现目标及在其工作生活中获得必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具有 重要的作用。

 那么, 社会资本的多寡是由那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的 呢?林南指出,行动者的社会地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结构的社会分层体系中, 地位越高, 人 数越少,但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力、地位或声望却越高。社会地位 越高,发展社会关系就越容易, 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就越 强。

 处于分层社会结构中较高位置的人, 在获得社会资本方面, 明显优越于他人。首先,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一旦确定, 与其发生联系和交往的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大多也是与其相 似的人。这是因为在一个社会中,背景、地位等相同的人有更多 的机会和意愿相互交往, 保持关系。

 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的位置越 高,与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人建立关系的机会就越多, 所能接触 和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从而拥有社会资本越多。第二,一 个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所直接交往的对象也大都是与其具有相似 社会地位,而这些人都拥有较丰富的社会资源,这样,他们通过 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就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

 通过它, 人们 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当人们以这种方式“借用”社会资 源时,关系实际上也成了人们获得社会资源的途径。第三,作为 一个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社团或组织的成员,也可凭借成员身 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摄取更多资源,获取实际利益,实现 社会资本向现实利益、 物质利益的转化。

 较高社会地位的社团或 组织能够为其成员获取社会承认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相当一部 分人加入某一社团的原因主要并非在意于组织所提供的服务, 而 是“想象征性地与某一事业联系起来。

 当事人可借高地位社团之 声名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得到社会承 认。

 在社会地位相同的情况下,社会资本的多少还取决于所 拥有的关系网络的种类。例如,一个人如果属于由文人、学者组 成的关系网络, 那么很显然, 他较容易获得文化方面的信息和参 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 而一个人如果所属于的关系网络是由银 行家和金融家组成, 那么,他据此获得的资源将和这一领域有关。

 实际上,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关系 网络,差别只在于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关系网络的不同以及这个 关系网络所能提供的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不同。

 另外,一个人所拥有的关系网络的特性也是影响其社会资本 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关系网络的特性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 是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

 主要指关系网络所涉及的人数的多 少。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其中可能蕴涵的资源就越多。第二 是关系网络顶端 (简称网顶 )的高低。关系网络顶端是指在社会关 系网络中地位、 身份和资源最多的那个人的状况。

 每个社会关系 网络的顶端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 高度越高, 这个关系网络 中所蕴涵资源也就越多。第三是关系网络位差 (简称网差 )的大 小。是指关系网络顶端与底部落差的大小。

 社会关系网络的顶端 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 同时关系网络所能到达的底部也是不 同的。两个关系网络如果其他方面均相同, 那么落差大的网络要 比落差小的网络蕴涵的资源更大。

 原因是位差大的网络可以更多 地克服关系网络资源的重复性,尤其是信息资源。

 三、结构洞命题: 占据或接近结构洞有利于工具性行为的实 现

 所谓工具性行动是指行动者为了某一功利性目的而采取的 行动。

 行动者工具性行为的成功与否, 与行动者在关系网络中的 位置密切相关。

 每一位行动者都有自己的关系网络, 行动者在关 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会增加或减少他在投资中获得更高的报酬 率时的竞争优势。

 社会关系网络构造了关系网络成员间的信息流 和资源流。在信息和资源的流动过程中, 关系网络存在一些特 殊结点, 它比其它结点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 处于重要结点的 位置,能够在网络中有更多享用信息和资源的机会, 而其它网络 成员往往通过它才能享受这些信息和资源,伯特 (R. Burt) 把这 种占据其他未联结结点之间的结构位置称为 “结构洞”。伯特 的“结构洞” (structural holes) 理论指出,在社会网络中存在 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处于网络中的个体 (个人或组织 ) 与其他任 一个体都存在着联系; 另一种形态更为常见, 即网络中的个体仅 与部分个体存在直接联系, 而与其他个体都不存在直接联系。

 这 样,在第二种形态中, 整个网络中就出现了某些个体与另外一些

 个体联系断裂的现象,就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一样, 故称为 “结构洞”。如果个体占据了网络中的结构空洞,

 即联系着相互

 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个体,那么该个体就获得了这种状态赋 予他的信息和控制资源的优势。

 因为他占有较多的结构洞,能

 够成为连接不同网络结构的中间人, 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机会 以及控制资源能力。

 以三人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为例, 如果三人关系网络中两两间 都建立起联系,那么,这个关系网络就被认为是闭合的,在一个 闭合的关系网络中,任何信息和资源都有可能以最短的途径直接 流向关系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结点上。

 但是,如果切断了这个三人 闭合关系网络中任一方的联系, 情况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与其他 两方都有联系的一方在竞争的条件下, 就拥有特殊的优势。由于 他处于两个未联结点的中间位置即“结构洞”,

 所以他对网络中

 的所有资源都拥有直接的享用机会, 而其他两方都必须通过他才 能享用这些资源,占据结构洞者在关系网络中就获得了有效的“非重复性”资源。伯特认为,在较复杂的关系网络中,通过与 分散的、非重复的一组组联结点联系占据中心位置的结点者拥有 更多的网络资源,控制着与其他结点之间的资源流动, 使其处于 更有权力的位置。由于这些资源是非重复性的, 它更有利于行动 者目标的实现,因而占据或接近更多的结构洞有利于工具性行为 的成功。

 四、强关系命题:强关系有利于表达性行为的实现

 所谓表达性行为就是以寻求同情、认可、支持、理解、信任 等为目的的行为。

 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建立了各种各样 的社会关系, 并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网络, 这些由相互熟悉的人 组成的关系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资源――即社会资本。

 它使个 人在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可以得到必要的社会支持, 包括物质 支持和感情支持。

 人们建立的关系网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 系网络, 它们对人们的不同的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

 所谓强关系 网络通常是指由亲属或亲密的朋友所形成的关系网络。

 格兰诺维 特曾提出区分强弱关系的四个主要指标,即:关系的时间量、情 感紧密性、熟识程度 (相互信任)以及交互服务。

 花在关系上的时 间越多、情感越紧密、相互间的信任和服务越多,这种关系就越 强,反之则越弱。

 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 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强关系, 而 通过强关系连接起来的同一关系网络圈子, 其成员彼此之间必定 具有相似的社会经济背景,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差别不大。

 这样,在关系网络中流动的信息和资源大多属于重复性的信息和 资源,对以追求某些功利性目的的行动者而言, 强关系网络中的 信息和资源并不是特别有意义, 对工具性行为的成功没有太多的 帮助。但这种强关系网络能够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认同、信任、 情感等社会支持,有利于以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情感、依赖等为 目的的表达性行为的成功。

 一个人的强关系可以形成密切的关系网络, 它往往是群体内

 部的联系纽带。

 由强关系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相互关 心、相互信赖关系的无形资本或公共物品, 因此成员间注重信 赖及相互间的义务交换。科尔曼指出,在一个由亲属、亲密的朋 友形成的持久性的强关系网络中, 人们一般具有较高的信任、 情 感、责任和义务。而基于情感、信任、资源共享和生活方式的共 享的关系越强,关系双方的资源分享和交换越容易,并且,相互 间的支持和承认还与自我资源的提升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此, 这 样一种关系有利于社会债务的形成、信任的增强以及债务的宽 免。

 又因为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背景、 道德观、文化观、知识、行为方式等,成员间易于沟通、交流、 相互理解、形成共识, 相互间的交往主要是为了培育关系中的情 感成分,加深交往双方的感情,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和依赖,这与 寻求同情、赞同、支持、理解、信任、分担忧愁、共享快乐等表 达性行为相一致。人们从自己的强关系网络中可以获得归属感、 理解、同情、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劳力支持、决策咨询等等, 尤其是它能够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情感支持, 包括: 在情绪低落 时给予同情、面对挑战时给予鼓励、在孤独时给予友谊。它在人 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 人们非常 重视并尽力维护这种强关系。

 然而,关系的强弱是可以改变的,那么,这种变化对于个人 的社会资本有何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的是弱关系而不是 强关系,这种弱关系对其行为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这就是下面

 要讨论的弱关系的力量命题。

 五、弱关系命题:弱关系有利于信息资源的获得

 美国著名的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研究市场经济中 的就业过程时发现,当个人运用他们的个人网络找工作时, 他们 更经常或更有效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得到相匹配的工作。

 由此而引起了关于弱关系的研究的兴起,

 所谓弱关系是指以较少

 的交往频次、较弱的情感和较少的责任等为特征的关系。

 关于弱

 关系方面的研究尽管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大多数研究都证实

 了弱关系在获得信息资源中的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在一个分层

 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为了获得信息资源而采取行动时,

 他拥有

 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更有用。

 这是因为弱关系往往连接着不同关系网络中的个体,

 常

 常充当不同关系网络之间的联系纽带, 起着连接不同关系网络的 桥梁作用。来自这种起桥梁作用的弱关系所传递的信息和交换的 资源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拥有较多弱联系的个体能够从网络中获 得充分异质的信息和资源。在一个关系密切的同一关系网络中的 成员间往往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包括资源、信息、知识和观点等。

 如果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需要不同的信息和资源时,

 他就

 必须要在自己的关系网络之外的其他关系网络中寻找。

 要进入其

 他关系网络,首先需要找到其他关系网络和自己关系网络之间的 联系,即关系节,这个关系节就是两个关系网络之间的桥梁,没 有它,这两个关系网络相互间就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格兰诺

 维特指出,因为这个关系节是由两个关系网络中的某些个人结交 而成,他们又分属于不同的关系网络, 故他们之间形成的这种起 桥梁作用的关系节是弱关系。

 一般地,非相似的社会资源是与那 些交往频率少和情感不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

 因此,以较少的交

 往频次、较弱的情感和较少的责任等为特征的弱关系连接着不同 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正如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所暗示的,

 弱

 关系的力量在于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会带来不同的社会资源和 信息。通过它,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当人们以这种 方式“借用”信息时,弱关系实际上也成了人们获得社会资源的 途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 地位越高,个体的弱关系越丰富,个人所能拥有的信息资源就越 多。因而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信息的弱关系,

 它在不

 同关系网络间交换资源和信息的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这种弱关系虽然能够更广泛的接触到社会资源和信息 而有利于工具性行为的成功,但由于形成这种桥梁关系的个体一 般都处于他们自己的关系网络的边缘位置,

 他们在形成和维持这

 种桥梁关系的同时,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他们与自己关系网络中其 他成员间的亲密程度。这是因为强关系是以交往频率高、

 情感紧

 密、相互间的信任高为特征的, 一个个体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和 信息,就必须花费精力去寻找和建立与其他关系网络的桥梁关 系,这就势必减少了与自己关系网络中其他成员的交往频率,

 影

 响到自己强关系网络的维护,不利于其情感的交流和相互间信 任、依赖的加强。因此,人们在寻求、建立弱关系网络的同时, 应注意强关系网络的投入和维持, 做到统筹兼顾,以使日常工作 和生活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都能得到较好的培育和维护。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的五个命题是当前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 形成的一些共识,对其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研究当前处于转 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

 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变迁时期, 原有的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分配社 会资源的方式趋向弱化,市场交换关系配置资源的方式又没有完 整地建立起来,此时,社会资本就会成为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进行交换和寻求支持的基本形式。特别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还将 持续很长时间,传统和现实的需要都会使社会资本在当代我国的 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社会资 本的研究。

 然而,就像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面一样, 社会资本既存在有 利于拥有者获得成功以及整合、激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功效, 也存在损害个体继续发展和分化、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功 效。具体体现为:局部社会资本的密度影响着总体社会资本的构 建。因为社会资本也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条件,

 某些个人或团体

 拥有的社会资本密度过大, 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不平衡, 进而造 成竞争不平等,削弱了制度的开放度。同样,一旦局部社会资本 密度过高,过于封闭,就可能阻碍更大的共同体的有效行动,遏 止原共同体中个人或制度希图突破共同体界限的努力。鉴于此, 加强对社会资本正负功效的研究, 提出确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用,尽量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效 应,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访问:命题 资本 理论 社会

《社会资本理论五个命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