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探究

时间:2022-08-02 10:41:48 浏览量:

摘 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各个职业教育学校都要转变其人才培养策略,积极为社会培养需求性人才。但职业教育处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在这一条件下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应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相结合,而通过工匠精神的融入,可加快人才建设步伐,确保所培养的职业化人才都具有极强的工匠精神,能够在社会上弘扬工匠精神,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

从2016年开始,“工匠精神”就被引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在国家的多次会议中都反复强调教育领域的工匠精神培养。在现代化教育体制提出后,现代学徒制前提下的职业教育,应加大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但就当下很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所培养的人才专业素质不足,难以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

1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1.1 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国在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求职业教育的创新,因为职业教育立足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将关注点放在就业方面。但就当下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短时间内无法进入工作岗位,主要是因为:自身所学专业与企业的人才招聘意向不一致;自身的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岗位人才标准。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引入工匠精神,保持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高度融合,以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确保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才竞争优势,因此,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匠精神培养,可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提高其自我价值,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得到大大地提高。

1.2 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职业教育也需契合这一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只有滿足了这一经济环境,才能够在教育工作进行时,严格按照经济环境下的人才需求来进行对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方法调整。因此,现代学徒制条件下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引入,可有效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比如,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一根吸管8厘钱,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义乌商人就是以做吸管起家的,其产值甚至高达1亿元,在吸管销售时,只要有一根吸管的质量不达标,就会全部被召回、销毁并重新制作,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工匠精神,而这也恰好是传统职业教育所匮乏的,经由工匠精神的引入,可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可在后续进入工作岗位上弘扬工匠精神,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只有保持了认真严肃、严谨的工作态度,才可以满足生产经济进步的需求,为岗位创造更大的价值[1]。

1.3 国家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强国之本,我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每年都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在国家战略部署中,有一项内容是中国制造2025决策部署,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虽然制造业的发展迅猛,且每年都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产值,但制造业领域却存在着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工匠精神的缺乏所导致。因此,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就需要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引入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化团队,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为保障满足这一需求,就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经由工匠精神的培养,可大大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状况

2.1 企业与社会参与不足,校企合作难实现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中,除了学校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更需要有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只有保障了多方联动,才能够保持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显然,当下的一些职业院校,在崭新的人才培养战略下,逐步意识到了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在这一方面的培养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就整体的工作情况来看,在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方面,企业和社会并未积极参与到其中,学校也没有调动企业和社会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因为难以实现校企联动与合作,培养效果不佳[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学校和企业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性,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培养时,致力于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而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如果在与学校的工匠精神培养时,发现自身的利益很难得到满足,就会丧失合作的热情;全社会范围内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工匠精神中职业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未给予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校园文化建设粗糙

为在职业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要根据这种教学需求和目标,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加以适当调整,并进行对应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在学科课程、校园文化中,学生可潜移默化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逐步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但显然,一些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为关注学校的就业率,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是以这一目标作为基准的,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不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都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出发的,即使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实践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也并未向学生传授关于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等职业精神的内容,即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理论知识,也并非岗位所学的工匠人才[3]。此外,部分职业院校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学校中的课程设置一成不变,并未紧跟时代变化来进行课程的对应调整,因为课程的更新不及时,学生所接收的很多内容都比较落后,无法与时俱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工匠精神培养的一个关键路径,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无法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弘扬工匠精神。

2.3 学校“工匠型”教师不足,学生职业素质薄弱

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匠精神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为保障培养成效,需给工匠精神的培养配备专业的教师,由专业教师利用最新的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但就职业院校的教师配备而言,其中的很多教师,大部分都是一毕业就进入了教学岗位上,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却缺乏实践能力,但工匠精神本身就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巩固和积累的。因此,即使在当下的发展条件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都意识到了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积极加大了在这一方面培养的投入,但缺乏专职教师,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并未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整体的培养效果不佳。部分职业院校为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往往直接从企业中引入自身员工在学校中担任一些教学岗位,但学校对这部分人才的引进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且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也没有对这部分人才开展科学的评价与考核,难以发挥这部分人才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

3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3.1 转变观念,弘扬工匠精神

为确保在当下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开展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各个职业院校都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意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工匠精神弘扬与传承。在传统的职业教学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和学生都对工匠精神没有清晰且明确的认知,在教师的学科教学、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学生虽然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出工作懈怠、态度消极等情况,难以符合岗位人才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当下要转变观念,逐步通过相应的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来引导高职院校内教师、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了工匠精神,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中,由专业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需给予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巨大资金、政策和资源支持,比如,在2019年9月26日,杭州市将这一天设为“工匠日”,在接下来的连续十年时间中,每年都开展一次工匠认证,并在“工匠日”对这些工匠加以表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社会大众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度。对学校而言,各个职业院校都应该在当下的教育教学背景下,积极营造校园工匠文化,提高学校内每个教师的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当然,在学校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可邀请故宫文物修复等方面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走进校园,让学生接收这些工匠手艺人的洗礼,逐步培養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意识[4]。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局限在这些方面,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中,除了要开展学科教学,更需要积极开展关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主题宣讲会、班会,以提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工匠精神的弘扬渗透在自己的专业学科学习中。

3.2 校企合作,培养工匠精神

对职业院校的学科教学而言,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质人才,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与学校的有效结合,给予学生的学科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以切实的保障。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为在职业院校中更好地培养工匠精神,各个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提升培养成效。

首先,在校企合作机制下,职业院校内部应构建完善的双导师制,形成学训双修的教学机制,学校导师负责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企业导师负责向学生传授新工艺和新技术,这种培养机制下,学生可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双导师的人才培养下,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规范的工作作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匠意识和精神。

其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需加强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学校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工程实训基地、学校实验研究室、大师工作室等,来给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场所和资源,在这些基地、研究室的应用中,可推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熟知注意事项,经由这些管理工作的推进,逐步提高职业学生的技能水平[5]。企业要给学生的实习提供岗位,使得专业学生可在进入企业以后,提前适应岗位工作环境,逐步在岗位上锻炼其专业技能,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

再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同样需进行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职业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下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为满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培养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在当下的发展条件下,都应该积极进行培养模式的变革,构建校企一体化课程及服务平台,保持教学工作中的德技双修、学做交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3+2”育人模式,使得学生在每周的学习中,有3天在企业,2天在学校,将专业学科学习和实践训练高度结合起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精神的培养。

最后,做好监管和考核工作,为保障校企合作能够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职业院校需开展校企合作全过程的监管,并定期组织考核,以通过监管和考核来发现工匠精神培养方面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及时进行对应的工作改进。但在监管和考核工作的进行中,应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来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得在整个的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能够推行考核工作,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情况开展全面的考核。通过定期检查和监管制度的落实,接收考核与检查后的反馈,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工作调整。

3.3 依托技能竞赛,植入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因此,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培养中,需注重培养方法的创新,积极在培养的过程中引入多种培养方式,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到工匠精神弘扬中。技能竞赛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各个职业院校在当下的工作条件下,都应该将各种的技能大赛作为平台,逐步在学校内搭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通过这种新模式、培养方式来提高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全员参与度,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工匠精神的培养中,报名各种技能竞赛,在这些技能竞赛中,学生可感受到一些工匠艺人的工匠精神,进而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在各种技能竞赛的组织开展时,需用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不断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学生有更强的岗位责任意识。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符合现代学徒制下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各个职业院校都需要在当下的条件下,做好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理念更新、方式变革、路径选择,全面提升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占堆,郑围尹.浅析“工匠精神”背景下西藏学徒制的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2019,034(001):175180.

[2]朱文武.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1(03):164165.

[3]李莉,王满,徐媛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大师工作室”建设策略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9,018(009):1316.

[4]李冬霞,张东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1):4.

[5]张建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99.

作者简介:蒋煜瑶(1995— ),女,东乡族,重庆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推荐访问:工匠 学徒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