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有限公司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0-07-13 10:04:17 浏览量:

***美纸业有限公司 ***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1 总 论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2项目编制依据 2 1.3可研编制原则 3 1.4可研工作范围 3 1.5研究结论 3 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3 市场分析 15 3.1市场形势 15 3.2市场需求分析 16 3.3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17 4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9 4.1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19 4.2产品方案 19 5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20 5.1项目建设条件 20 5.2场址选择 26 6 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27 6.1设计依据及标准 27 6.2总图布置与工厂运输 27 6.3工程建设方案 30 7 工艺系统方案及燃料供应 36 7.1热力系统 36 7.2电气设计 38 7.3燃烧系统 42 7.4燃料运输系统 43 7.5化学水处理系统 45 7.6热力控制 48 7.7主厂房布置 51 7.8给排水系统 53 7.9除灰系统 55 7.10消防 57 7.11燃料供应 57 8 环境影响评价 60 8.1设计依据及标准 60 8.2厂址环境条件和现状 60 8.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8.4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2 8.5环境评价结论 65 9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6 9.1劳动安全、卫生 66 9.2消防 71 10 资源节约 73 10.1节能的原则要求 73 10.2节省投资 74 10.3节水措施 74 10.4节能措施 74 10.5节油措施 75 10.6 环保措施 75 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6 11.1劳动组织及管理 76 11.2人力资源配置 76 12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78 12.1项目管理与监理 78 12.2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80 13 工程招标方案 81 13.1总则 81 13.2招标内容 82 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3 14.1投资估算 83 14.2资金筹措 84 14.3资金使用计划 84 15效益分析及财务评价 85 15.1经济评价依据及范围 85 15.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5 15.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6 15.4财务评价结论 87 15.5不确定性分析 90 16 结论及建议 92 16.1结论 92 16.2建议 92 附表:
1 总 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 2、建设单位:***美纸业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王富成 4、项目类型:新建 5、项目建设地点:**颍上工业园区 6、建设内容 为解决***美纸业有限公司纸业年产33万吨纸品生产供电、蒸汽等用能需要,有效利用颍上县及周边地区秸秆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美纸业有限公司计划实施“***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该项目占地200000㎡(约300亩),规划建设各类生产辅助用房74920㎡,其中:主厂房42000㎡、屋外配电装置600㎡、除尘器支架800㎡、引风机室、空压机室320㎡、点火油泵房及油罐区2000㎡、化验楼及水处理中心4000㎡、燃料贮存及输送设施20000㎡、综合办公楼3200㎡、食堂、浴室等服务用房1200㎡、侯班室、传达室、等辅助用房800㎡,配置4×12MW发电机组、75t/h蒸汽锅炉3台、秸秆收储、输送设备等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配套道路、绿化,给排水和供电等辅助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

7、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美纸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皖北平原—颍上县工业园区内。这里紧靠京九铁路,水陆交通便捷,物产丰富。

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19日,总投资为约1亿元人民币,公司性质为纯自然人投资的私营企业。公司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六部一办,即生产部、技术部、销售部、采供部、财务部、企管部、综合办。公司占地面积为150亩,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拥有3800型及4000大型造纸生产线两条,为适应国内包装行业的发展需要,从2009年9月1日起,公司正式生产高品质的高强瓦楞纸,多缸高速,整条生产线设备起点高,长网成形,大辊经压榨装置,浙大双元DCS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引进日本三菱变频技术、国内最先进的蒸汽热泵封闭循环系统,高速上引复卷机。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人,生产员工260人,建立了一系列全面质量环境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1.2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02.28);

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GB50049-94);

3、《产业结构指导目录》2007年本;

4、《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DL5000-2000);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1803号);

6、《阜阳市统计年鉴》2009;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和要求;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委托书、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其他基础材料。

1.3可研编制原则 1、执行相关编制依据,使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

2、节约降耗原则:要利用先进技术和措施,优化技术组合,减低、燃料、水、电等的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综合能耗。

3、环保安全原则:
项目建设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三废治理、消防、安全、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运。

1.4可研工作范围 本报告对***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主体工程及与之配套的辅助工 程等进行研究。包括设备、土建、技术设计、供电、供排水、环保消防、概算、经济分析各专业的工作。

1.5研究结论 1、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2863.8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467.19万元,流动资金4396.64万元。

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拟招商引资38000万元,其余部分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2、产业政策符合情况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中:三十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13.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态家园、秸秆发电等)。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将形成年发电31680万KWh、蒸汽68万吨、秸秆焚烧灰渣4万吨的生产能力;
预计项目达产年总收入可达36000.00万元。

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2.81%,净现值为55819.1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28.21%,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75.24%,盈亏平衡点为29.02%,投资回收期5.80年。

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6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3亿吨。如加以有效利用,可为农民增收近1000亿元,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的出台,中国秸秆发电呈快速增长趋势。

作为承载着更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物质发电产业,从一开始就受到各方的关注。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听取各方意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一直到新近的《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和《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这一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出,不仅使生物质发电产业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这些从实际中来、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引导着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从混沌走向有序。

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河北晋州、山东单县和江苏如东3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中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从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在建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34个,分布在山东、吉林、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和新疆等省(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
山东单县、江苏宿迁和河北威县三座发电站已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

2008年前后几年间,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可以看出,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正在渐入佳境。

中国秸秆发电迈出实质性步伐。

大力发展秸秆发电,不仅可以减少由于在田间地头大量焚烧、废弃所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估算,建设一个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需要消耗秸秆20万吨,按每吨秸秆收购价200元计算,可为当地农民增加约4000万元收入,惠及的农户数量将近5万户,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2010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中,将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执行的上网电价,全国统一 调高为每千瓦时(度)0.75元(含税)。上网定价,这个困扰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

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1803号文)下发。影响生物质发电厂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重复建设、争夺燃料等问题,也从政策上有了明确指引。

东风已至,随着产业政策日臻完善,作为中国未来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发电产业,终于告别了群雄混战、重复建设,正迈向有序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2.1.2行业发展现状 1、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潜在的贡献价值。

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又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秸秆气化发电是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气体,利用这些产生的气体再进行发电。但秸秆气化发电工艺过程复杂,难以适应大规模应用,主要用于较小规模的发电项目。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是21世纪初期实现规模化应用唯一现实的途径。秸秆已经被认为是新能源中最 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推广秸秆发电,将具有重要意义:
(1)农作物秸秆量大,覆盖面广,燃料来源充足。

(2)秸秆含硫量很低。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百分之一。且低温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少,所以除尘后的烟气不进行脱硫,烟气可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丹麦等国家的运行试验表明秸秆锅炉经除尘后的烟气不加其他净化措施完全能够满足环保要求。所以秸秆发电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各类作物秸秆发热量略有区别(各种秸秆的热值见下表1-1所示),但经测定,秸秆热值约为15000KJ/Kg,相当于标准煤的50%。其中麦秸秆、玉米秸秆的发热量在农作物秸秆中为最小,低位发热量也有14.4MJ/kg,相当0.492kg标准煤。使用秸秆发电,可降低煤炭消耗。

表1-1 各种秸秆常规谷草比和折标煤系数 (4)秸秆通常含有3%-5%的灰分,这种灰以锅炉飞灰和灰渣/炉底灰的形式被收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

(5)作为燃料,煤炭开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矿井开采,管理难度大。农作物秸秆与其相比,则危险性小,易管理,且属于废弃物利用。

2、秸秆发电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已有近2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一直依赖进口的丹麦,在大力推广节能措施的同时,积极开发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到2006年,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占丹麦能源消费量的24%以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分别于1992年和l997年出台后,为了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进一步加大了生物质能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力度。丹麦BWE公司是亨誉世界的发电厂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在热电、生物发电厂锅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丹麦BWE公司率先研发的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一直到21世纪初期,在这一领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在这家欧洲著名能源研发企业的技术支撑下,l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

到2008年,丹麦已建立了130家秸秆发电厂,还有一部分烧木屑或垃圾的发电厂也能兼烧秸秆。BWE公司的秸秆发电技术已走向世界,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瑞典、芬兰、西班牙等国由BWE公司提供 技术设备建成了秸秆发电厂,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其中位于英国坎贝斯的生物质能发电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秸秆发电厂,装机容量3.8万千瓦,总投资约5亿丹麦克朗。

3、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资源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则是满足能源增长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加大了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开发力度和产业化发展。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分为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其中,在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上,2008年,生物质直燃发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地方发展改革委总计核准了39个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l28.4万千瓦,投资预计为10O.3亿元,截止到2008年底,已投产l5.4.d千瓦。生物质气化以及垃圾填埋气发电,2008年投产3万千瓦,在建的有9万千瓦。在生物质气化及发电项目上,我国已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小型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等为原料生产燃气,热值为4~1O兆焦/立方米。

目前,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 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小型气化工艺需研究燃气净化、标准化系统以及与气化装置配套的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兆瓦级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推广应用20多套。“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支持建设了4兆瓦规模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示范工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发了“生物质气化发电新技术”,将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建设20套农业固体废弃物谷壳、稻草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总投资为4000多万元,年总发电量为7500万千瓦,年处理农业固体废弃物约107万吨。目前,广东、河南、浙江、甘肃等多个省市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不但可以替代7500万吨煤,而且减少大量的污染排放,此外,出售秸秆这一项还可以给农民带来200~3OO亿元的收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改善环境的需要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当今的能源工业主要是矿物燃料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一方面,矿物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资源却在日益耗尽: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约1,270亿吨(1991)、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约1.4万亿吨(1986),按目前技术水平和开采量计算,石油可开采40年,煤炭可开采200年,天然气可开采60年;
另一方面,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导 致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

在我国,近三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从198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0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2.2%,石油20.7%,天然气3.1%,水电4.0%;
到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12.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7.1%、石油23.4%,天然气2.8%和水电6.7%。同时,矿物能源的消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CO,SO2,CO2和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估计,我国由矿物燃料消费所每年排放的总量可达22.7亿吨,相当于6.2亿吨碳排量,是全球GHG总排量的11.8%左右。我国在新世纪将面临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开发和利用拥有巨大资源保障、环境又好的替代能源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

每年夏收、秋收时候,都有许多农民焚烧秸秆。据介绍,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而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近年来,地方政府年年禁烧,届时当作农村“中心工作”,也算雷厉风行。禁烧效果的确有一些,但由于没有有效的利用方式,是以秸秆焚烧现象“年年禁,年年烧”。

2.2.2开发新能源的需要 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l%。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回到自然界中。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更加剧了上述环境和全球气候恶化。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实现。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生物质一直是农村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家能源构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1979年以前农村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来自生物质能源;
1998年,仍有30%的农村能源来自生物质能源。但大多生物质能源以直接燃烧的利用方式为主,燃烧效率低于10%,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所以,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的原始驱动力在于能源市场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70年代初,我国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大力开发和推广户用沼气池技术、节柴炕灶和薪炭林,为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我国政府一直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开发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燃料、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生物质裂解油、生物柴油和能源植物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在国家“十五”863计划中,多项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研究课题被列为重点课题,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将为今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已被我国列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根据《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万千瓦。根据《**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2008年~2010年,每年建设秸秆热电厂1座;
2011年~2020年,每年建设秸秆热电厂3座,至2020年,全省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以上。

2.2.3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生物质燃料用于炊事、取暖、甚至在农田里焚烧掉,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其转换效率仅为10%~20%左右,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且燃烧生物质燃料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引发火灾,由于浓烟造成的航 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公路关闭或突发交通事故等等,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危害。同时大量的秸秆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白白浪费。建立生物质燃料发电厂,一方面,将生物质燃料热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另一方面,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利用,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生物质燃料发电还设有烟气净处理系统和布袋除尘器。使经布袋除尘器处理的烟气排放低于25mg/Nm³,大大低于我国烧煤发电厂的烟灰排放水平,可有效降低污染,保持生态环境,从而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颍上县是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颍上县周边50公里范围内年可利用秸秆量为80.1万吨,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只有少量被农民作为烧饭烧锅的燃料,如果能够作为原材料用于秸秆发电,不仅节约并充分利用好资源,而且也将为农民增加收入,对颍上县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通过采取提高粮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专门下发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广生物质燃料发电是鼓励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民把粮棉等主产品出售后,还可把秸秆卖给生物质燃料发电厂,增加收入。同时,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底灰、炭灰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元素,将底灰、炭灰返还到土地里,又可降低农民施肥成本。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及促进农民增收等角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3 市场分析 3.1市场形势 煤炭、石油、天然天为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能够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对优化能源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生物质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目前,我国生物质秸秆主要作为直接燃烧或扔弃,使用效率只能达到10%-30%左右,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负面的经济效益很大。

本项目将生物质秸秆转化为电力、工业蒸汽,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富有钙、镁、磷、钾、钠等元素,可作为复合肥料生产原料。项目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要求。

全球的资源枯竭,石油及煤炭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石油、煤炭所含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环境,使我们地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在过去一直是农村的主要能源之一,大多是被直接燃烧掉,比较成型的利用模式就是沼气,通过一家一户或者一村一处建沼气池。沼气的利用在农村推广己30余年,因其自身因素,收效甚 微。生物质发电项目从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多年发展,体系、政策日臻完善,是未来生物质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3.2市场需求分析 1、电力需求分析与环境压力 21世纪初期20年是我国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五“时期的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虽然十分紧张,但电力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世界罕见的。其中2006年一年就新增装机1亿千瓦,为世界电力建设史上所未有。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建设将是任重道远。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15年期间,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在4500-4700万千瓦,加上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建设规模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在12亿千瓦以上,电量在5.6万亿千瓦时上;
相应需要发电用煤18亿吨,天然气400亿立方米;
同时电力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峻,预测届时火电CO2排量达46亿吨,SO2达3000万吨;
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电力的这种巨大需求,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必然,也是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期,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

在上世纪100年里,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消耗了世界60%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我国现阶段也进入重化工阶段,然而却已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就显得尤为及时与重要。

2、生物质发电优势 目前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万kW。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有经济、社会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秸秆发电技术的利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3.3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1、市场风险分析 (1)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和新替代产品的出现,导致部分用户购买转向,减少了对项目产品的需求,影响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

(2)新竞争对手加入,市场趋于饱和,导致项目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减少;

(3)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产出品市场买方垄断,项目产出品的价格急剧下降;
或者出现投入品市场卖方垄断,项目所需的投入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这种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减少;

(4)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出现突发性变化,引起市场激烈震荡,导致项目产出品销售锐减,或者项目主要投入品供应中断等等。

2、风险控制 本项目承建单位实力雄厚,项目在资金、技术、资源等多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足够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较少,而且项目主要产品之一的工业蒸汽主要供企业纸品生产自用,该公司年产33万吨纸品的生产规模,按照目前纸品生产吨耗蒸汽1.9吨的技术水平,年蒸汽耗量约需62.7万吨;
另外随着颍上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电力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且执行优惠上网电价;
因此,只要抓好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管理,本项目的市场风险就会较小。

4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1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1、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将形成年发电31680万KWh、蒸汽68万吨、秸秆焚烧灰渣4万吨的生产能力。

2、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200000㎡(约300亩),规划建设各类生产辅助用房74920㎡,其中:主厂房42000㎡、屋外配电装置600㎡、除尘器支架800㎡、引风机室、空压机室320㎡、点火油泵房及油罐区2000㎡、化验楼及水处理中心4000㎡、燃料贮存及输送设施20000㎡、综合办公楼3200㎡、食堂、浴室等服务用房1200㎡、侯班室、传达室、等辅助用房800㎡,配置4×12MW发电机组、75t/h蒸汽锅炉3台、秸秆收储、输送设备等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配套道路、绿化,给排水和供电等辅助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

4.2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上网电力、工业蒸汽、秸秆焚烧后产生的灰渣等产品,年产量分别为31680万kWh、68万吨、4万吨。

5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5.1项目建设条件 5.1.1项目区概况 1、基本情况 **省阜阳市颍上县,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华北平原最南端。全县国土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7万公顷,人口165万,辖30个乡镇、346个村(居)委会,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平原旅游县、煤电能源城。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进入**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县。2005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一百个县(市、区)之一。2009年颍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财政收入13.76亿元,增长42.6%。

颍上东临吴越,西接中原,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在颍上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这里曾孕育出“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记载其思想的学术典籍《管子》,博大精深,千古不朽,此外这里还孕育了常任侠、戴厚英、杨多良、郑 守仁、陈国良等一代名流。淮河水、颍河柳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足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人文自然景观,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整个淮河流域独树一帜。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鲍祠,青砖灰瓦,典雅幽静,传扬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佳话;
颇具苏式园林风格的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改革开放以来颍上人民创造的小张庄和八里河两个生态环保“全球500佳”名扬四海,堪称奇迹。享有绿洲仙境美誉的小张庄,首开我国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八里河风景区和迪沟风景区双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八里河南湖公园,景点壮观,湖光胜景,如诗如画。迪沟风景区集自然生态、城镇园林、佛教圣地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2005年颍上被评为**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目前全县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颍上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2、工业经济 已经投产的国家特大型矿井谢桥煤矿,煤炭年产量800万吨。刘庄煤矿是国家“十一五”能源建设重点项目,设计年产800万吨,是国内一流的安全高效、环保型、数字化的特大型矿井,于2006年10月18日建成试生产。

刘庄、谢桥两座煤矿都将于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年产300万吨的罗园煤矿即将动工兴建。到2010年,颍上县原煤年产量将突破2200万吨。投资5亿元的国投新集集团工业辅助中心正在筹建,依 托煤炭资源规划的4×60万千瓦刘庄电厂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评优阶段。以煤汽化为龙头,以合成氨、煤制油为发展方向,总投资630亿元的颍上煤化工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与国内知名大企业对接,近期可望动工实施。全县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即将形成,颍上建设华东乃至全国能源城的前景广阔。

4、投资环境 为使客商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颍上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安商、扶商、富商,要让投资者和企业家成为颍上最受尊重、最有地位的人,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最新理念。颍上县在全省率先实行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一律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做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全面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效率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政府。2006年颍上县政府门户网站颍上政务信息网,被评为全国县级政府绩效网站评估第11名。县委、县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实行领导联系和月例会、月调度制度,提供了最优服务和最佳环境。在服务刘庄煤矿开发建设中,与国投新集集团建立了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良好运作机制,地矿关系顺畅、融洽、和谐,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团结、共进、双赢的局面,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地矿合作、共创辉煌的典范和样板,也为颍上赢得了更多更大的投资机遇。

作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的**颍上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为发展园区工业,打造工业块状经济,促使资金、 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县委、县政府努力拓展园区空间,积极扩大园区土地储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厂房、道路、码头、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园区管理,县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委员会办公室、项目与招商办公室与园区管委会同处办公,有关业务与县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并办,同时实行积极的招商促进政策,吸引了一批项目入驻工业园区,打造了颍上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开始规划建设的4.6平方公里城北新区,主要定位是政务、文化、居住、商业功能,充分体现了优美、生态、环保、开放的格调特色,已完成基础建设投入2亿元。依托低洼地、旧宅基和煤矿塌陷区治理,颍上每年新增土地占补平衡指标超过600公顷,建设土地供给得到了有效保证。所有这些,为颍上的城市扩张和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

2004年以来,落户颍上的重大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接踵而至。投资28亿元的刘庄煤矿和投资5.5亿元的谢桥煤矿技改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10亿元的刘庄坑口电厂项目基本达到核准要求,有望今年动工兴建。总投资600多亿元的煤化工项目,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争取近期启动煤化工基地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30亿元,“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与上海中石油合作的煤化工项目已于近期启动。在颍上境内投资30亿元的两条高速公路和颍河颍上船闸项目也将于今明两年竣工完成。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和即将动工兴建的项目有刘庄煤矿快速通道、刘庄深部煤矿、刘庄煤矿矸石发电厂、鑫泰化工1830 工程、天都纸业麦草制浆项目、颍上污水处理厂、颍河大桥、国投新集集团煤电调度中心和后勤基地、县工业园和城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外旅游职业学院、新世纪学校、颍上一中新校区等等。颍上已成为上下关注、八方看好的投资热土,客商云集,商机无限。

3、交通区位 颍上区位优越,交通畅达。地处腹地开阔的黄淮大平原,占有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地理优势。阜(阳)淮(南)铁路从北部横贯全境,与京九、淮南、京沪铁路相连,为华东地区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颍上站是阜淮铁路阜阳至淮南段唯一一个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县城距京九铁路纽枢阜阳站和阜阳机场不到60公里。合(肥)淮(南)阜(阳)、济(南)广(州)和规划中的淮北至安庆高速公路纵横贯境,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105国道与102、224、328省道在境内交汇。全县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多公里,通江达海。颍上颍河船闸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并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光纤传输、数字交换、移动通讯等现代化通信网络。

5.1.2自然条件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为28-31米,最低17米,最高38米,地形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坡降为0.00013。

土壤:土壤主要类型为砂礓黑土、潮土、水稻土。其中砂礓黑土占68%,有机质含量1.35克/公斤,含氮1.02克/公斤,速效磷11毫克/ 公斤,速效钾150毫克/公斤。

生物:颍上盛产粮食、林果、蔬菜和畜禽、水产品等,总产量均居**省前列,是全省畜牧水产十强县、全国粗毛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

自然资源: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国家投巨资建设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治淮重点工程的相继竣工、投入使用,终结了颍上千百年来洪患灾害频繁的历史。

颍上矿产资源丰富,铁矿储量近亿吨有待开发。在县境北部300平方公里范围内蕴藏着100多亿吨优质煤炭。

5.1.3气象及水文 1、气象 颍上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60~70%集中在6~9月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大豆、小麦、红薯、棉花、水稻等多种水旱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瓜菜等。

气象条件具体参数如下:
常年风向:
东风 基本风压:
0.26KN/m2 基本雪压:
0.4KN/m2 最大冻结深度:
14cm 地下静止水位:
2~4m左右 年平均温度:
15.1℃ 极端最高温度:
41.2℃ 极端最低温度:
-20.8℃ 年平均降水量:
约1000mm 年平均无霜期:
218天左右 2、水文 这里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的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资源尤为丰富,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水域面积2.5万公顷,全年可供利用水资源总量8.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95亿立方米。

5.1.4工程地质、地震 1、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本区域为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系地层总厚度约为130-147米,以下为深厚的第三系沉积物,其厚度约600-700米,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及第三系地层。第三系的上部主要组成为细砂、中细砂、粘土和亚砂土,中下部主要为棕色、灰色牢固结粘土与泥质细砂、中细砂二层。

地质构成为第四纪近代冲积岩层,土质以粉砂土为主,部分粘土,地基承载力为8-20吨/平方米,大部分地区为12-15吨/平方米。

2、地震 国家地震局1987年对百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和强度进行了预测,将阜阳市区域预测为6~6.5度地震危险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

5.2场址选择 1、场址选择基本要求 (1)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利用荒地和空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力求节约用地。

(2)减少拆迁移民。工程选址、选线应着眼于少拆迁,少移民,尽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

(3)有利于培训基地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4)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应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场址选择 (1)场址建设条件论证 ①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项目区**颍上工业园区区域地形平坦,交通十分方便。

②场地类别 该场地土属中软场地土,且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场地用途为工业建设用地。

③场地稳定性 该场地未见明显的不良地质作用,地层较均匀,密实度较好,且基 底稳固。综上所述,其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

(2)场址位置 本项目选址位于**颍上工业园区,项目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6 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6.1设计依据及标准 (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JJ34-79);

(7)《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6.2总图布置与工厂运输 6.2.1总图布置 6.2.1.1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原则 (1)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作业线连续、短捷、方便。要使厂内外运输配合协调,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避免人流货流交叉。

(2)要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 各种动力设施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

(3)要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节约用地。

(4)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规定和要求,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绿化布置以及施工的要求。

(5)要注意厂容,应与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并注意并减少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有利管理、方便生活,要为生产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方便良好条件。

2、总平面布置的技术要求 总图分区明确,管理方便;

人员路线和运输车辆路线分流,运输出入通畅,厂区内道路畅通,形成环形通道,符合消防要求;

主厂房之烟气排放处于下风向,办公等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尽可能不留裸地;

6.2.1.2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的任务 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要求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2、设计标高的确定。确定竖向布置标高应保证车间之间交通运输 方便,车间标高的确定还应与厂内铁路、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点的标高相呼应。当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车间的地坪标高应尽可能提高,以免设备基础的防水工程造价增加和引起施工困难。

6.2.2工厂运输 1、厂区运输设计的要求 (1)尽量使厂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把工厂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整体。

(2)工厂所需大宗原材料、燃料等,宜从厂外直接运至车间或料库,以减少倒运和损失。

(3)厂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承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

(4)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5)运输、装运设备的选用,宜考虑品种、型号单纯,便于维修,尽可能采用利用重力的装卸设备,以满足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道路布置要求 (1)道路布置应满足工厂生产(包括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厂内外货物运输顺畅、行人方便,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工程量小。

(2)道路布置应与工厂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道路、管线、绿化、美化等布置相协调。

(3)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一般采用正交和环形式布置,对于运输量少的地区或边缘地带可采用尽头式道路。当采用尽头式布置时,应在道路尽头处设置回车场。

(4)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应根据工厂规模、企业类型、道路类别、使用要求、交通量等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22厘米,以下为碎石基层,厚15厘米及压实路基。厂内主要道路宽7米,次要道路宽4米。主要道路两侧设人行道,宽度1.5米。

(5)考虑到地形及与厂外道路的连接,设置了一个12米宽出入口,进入厂区的各种车辆在出入口广场分流,互不影响。厂区道路围绕焚烧主厂房形成环状。便于厂内车辆环绕和消防车辆通行。

3、运输设备 厂址具备公路、铁路和水路对外运输条件,主要对外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公司拥有自备特种运输车队,可基本满足项目生产的运输需要。

(1) 在满足车辆通行和消防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简洁的道路布局,尽量使线路短捷,对提高生产和管理效应及发挥土地效能起到重要作用;

(2) 在出入口设置方面:
(3) 根据焚烧发电厂进入垃圾车辆的数量,拟设置高架桥一座(7米宽,坡度7.5%左右),为垃圾车辆往返及卸料提供条件。

(4) 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22厘米,以下为碎石基层,厚15厘米及压实路基。厂内主要道路宽7米,次要道路宽4米。主要道路两侧设人行道,宽度1.5米。

6.3工程建设方案 6.3.1概述 (1)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优化主厂房的结构型式和布置格局。

(2)依据21世纪新型电厂的设计经验,应合理规划附属辅助建筑的面积标准,并对厂前建筑按照功能相近的原则进行合并与分区,以减少占地面积。

(3)合理规划全厂建筑的抗震措施和基础型式,降低工程造价。

(4)本专业的设计范围主要包括主厂房区域、除灰及除尘设施、输秸秆系统、电气设施、化学水及相关系统、辅助附属生产建筑等。

(5)主厂房由汽机房、除氧间、封闭式锅炉房组成。根据2000年示范电厂的设计新思路,并结合我国燃烧秸秆机组的设计经验,在主要工艺系统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本工程主厂房布置格局和结构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创新。

(6)对全厂建(构)筑物及主要工艺设备色彩进行统一设计。全厂的色彩设计应将建筑物、构筑物与工艺设备视为统一的整体,考虑建筑造型和内部处理。注意建筑群体的效果,内部色彩的处理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所有建筑物应统一设计,色调协调,色彩明快,简洁大方,既要体现变化和区别,又要风格相一致,从而充分体现电厂的独特风格。

6.3.2主厂房建筑设计 1、 建筑立面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建筑体形简洁、美观、大方,既体现工业建筑的特点,又具有时代特色。并视建(构)筑物及工艺设备为统一的整体。主厂房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主色调为珍珠白。建筑立面以线条的排列组合来表现韵律,A列汽机房设带形窗,上部设色带。采用水平带形窗配合女儿墙顶部的二道深兰色色带的处理手法,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的特色。

2、建筑装修 根据《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以及《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若干意见》电力部电建(1995)420号文的精神,主厂房采用如下装修标准:
门窗:外墙一般采用铝合金门窗,内墙门窗视需要采用钢门窗或塑钢门窗(用于集控室)。

外墙维护:汽机房运转层以下采用空心砖,以上部分采用双层保温彩色压型钢板,主厂房其它部位采用空心砖。

6.3.3主厂房布置 汽机房横向布置4台12兆瓦汽机,跨度18米,除氧间跨度8米,柱距6米8档、3米1档。屋架采用18米跨双坡钢屋架,坡度1/10。零米层设有检修场地。

汽机房内设1台起重量30/10t桥式起重机。运转层标高8.00m。

除氧间分为0米(底层)、4.00米(电缆夹层)、8.00米(集控室层)和14米(除氧器层)四层。

锅炉房区域内炉前上料间,跨度8米,总长12米,柱距6米2档,8米1档。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

锅炉炉架、锅炉本体及有关检修运行用的钢梯、平台、步道等均由设备厂家提供。

6.3.4主厂房交通组织 水平交通:汽机房底层均设置通行电瓶车的检修通道,主设备从汽机房A轴大门进出,汽机房运转层及中间层均设有较宽的检修通道。炉前8.00米层从固定端到扩建端亦有纵向通道。

除氧间固定端设主要入口,且此通道与纵向通道相连。

垂直交通:固定端设一座钢筋砼主楼梯,可达除氧间各层。扩建端设一座消防钢梯。

6.3.5主厂房结构设计 主厂房及锅炉房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横向承重结构体系为:由汽机房外侧柱、汽机房钢屋架、除氧间框架组成的现浇框排架承担垂直和 水平荷载。纵向结构体系为:由A、B、C三列纵向框架承担垂直和水平荷载。

汽机房吊车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汽机基础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主体与汽机房运行平台设缝脱开。汽机房固定端扩建端设抗风柱,锅炉房山墙设抗风柱及抗风桁架。

锅炉炉架为钢结构,由制造厂家提供。

5.3.6升压站结构设计 升压站构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环形杆+三角形截面钢桁架A型构架,独立基础,主变基础采用板式基础。

6.3.7 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现行国家抗震设计规范,阜阳市处在地震烈度为6-6.5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主厂房、烟囱等结构抗震计算及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6.3.8烟囱结构选型:
根据工艺和环保要求,本工程需建设一座高100m钢筋混凝土烟囱,出口内径为2m。结构采用钢筋砼单筒结构,滑模施工,筒身内壁刷防腐涂料,内衬采用耐酸砖或陶土砖,耐酸胶泥砌筑,隔热层采用膨胀珍珠岩板。

6.3.9其它主要生产建筑物结构设计 (1)炉后建(构)筑物 烟道采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支架为钢筋砼框架结构。

除尘器支架基础采用独立基础,上部钢架由设备厂家提供。送、引风机支架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2)秸秆输送系统 包括地下料斗、秸秆成品仓、秸秆贮存仓、转运站、栈桥等建(构)筑物。秸秆贮存仓为单层框架结构;
转运站为半地下框架结构;
地下料斗为地下框架结构。

(3)除灰系统 包括灰仓、除尘输送机、除渣输送机等。

(4)化学水系统 包括化学水生产实验楼、化学交换器间、循环水处理室等;
其结构型式一般为框、排架结构或砖混结构。

(5)辅助及附属建(构)筑物 辅助及附属建(构)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

生产办公楼、综合楼、综合材料库、综合检修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块围护。

6.3.10辅助及附属建筑、生活福利建筑 厂前建筑以满足需要、经济适用、面积适中、从严掌握为基本原则,在建筑面积的规划方面,按照现代化电厂的定员标准,依据实际职工人数,确定各建筑物的面积。包括生产办公楼、综合维修楼、夜班宿舍、招待所、职工食堂、浴室、自行车库、警卫传达室及大门等建筑物。

厂前建筑是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电厂生产行政及生活福利管理的中心,又是社会区域的景观构成。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在满足功能分区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建筑物的特点,使用功能合并,紧凑空间布置,尽可能采用多层建筑和联合建筑,在节约占地、节约能源的前提下,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本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联合建筑,使建筑群体化,以求得全厂建筑的整体效果,且在造型上力求新颖,简洁,明快;

(2)导向性好,方便交通组织;

(3)有利于生产办公楼与主厂房的连接;

(4)有利于总平面布置,节省占地。

将夜班宿舍、招待所、职工食堂及浴室组合成一栋综合楼建筑;
将汽机、锅炉、电气、土建等专业的检修维护间组合成综合检修间。

7 工艺系统方案及燃料供应 7.1热力系统 7.1.1 主要热力系统 1、主蒸汽系统 主蒸汽系统的功能是将锅炉生产的新蒸汽自过热器出口送至汽轮机作功,同时在机组启动和停机过程中向汽轮机的汽封系统供汽。过热器联箱出口蒸汽经一根φ219×16(12Cr1MoV)的管道送至汽轮机主汽门。

2、高压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设置两台100%容量的调速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泵的调速是通过给水泵电机加变频器或液力耦合器的方式达到调速的目的,以节省厂用电。主给水管道为φ194×15,材料20钢。

3、回热抽汽系统 汽轮机设置五级非调整抽汽,分别供两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高压除氧器、三台低压加热器用。

采用定压除氧系统,配置一台给水箱和一台高压除氧器。加热蒸汽由三段抽汽供给。

高压加热器疏水为逐级回流,最后一级疏入高压除氧器,当运行中工况变化不能疏入除氧器时,亦可疏入4号低压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疏水为逐级回流。本工程设一台低加疏水泵,6号低加的正常疏水通过低加疏水泵送至凝结水系统,以提高机组热效率。

4、凝结水系统 本工程配置两台100%容量的凝结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5、抽真空系统 抽真空系统在机组启动时排除凝汽器内以及辅助设备和管道里的空气,使其真空达到要求的启动值(抽吸状态);
机组正常运行期间,该系统排除集结在凝汽器内的不凝结气体,以维持系统真空。

本工程推荐选用射水抽气器。

6、工业水系统:
冷油器、发电机空冷器等采用开式循环水冷却;
给水泵、凝结水泵、风机等设备采用工业水冷却,回水至循环水系统。

7.1.2 辅助汽源和启动汽源 辅助汽源来自汽轮机三段抽汽,供采暖、化学、除氧器再沸腾用汽。秸秆锅炉可以满足冷态启动的要求,因此本期工程不设启动锅炉房。

7.1.3 汽机房主要辅助设备选择 由于目前主机设备没有订货,仅初步选型如下:
(1)电动给水泵共设8台:
150m³/h, 14.8MPa,2982rpm (2)凝结水泵共8台:
125m³/h, 1.225MPa,2950rpm (3)除氧器7台:75t/h,高压除氧,除氧水箱一台:45m³ (4)高压加热器2台 7.2电气设计 7.2.1 电气主接线 由于接入系统未审查,根据系统出线方案,电气主接线设两个方案。

方案一为: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型式;
发电机经一台40MVA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升压至新上的一回110kV出线,厂内不设110kV升压站。发电机出口电压采用6.3kV,发电机出口设检修隔离刀闸,为限制6kV厂用段的短路电流,发电机出口经空心限流电抗器给厂用段供电。厂内设一110kV高启/备变,为全厂提供启动备用电源,高启/备变经高压侧断路器T接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出线上。高启/备变为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方案二为: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型式;
发电机经一台40MVA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升压至110kV,厂内设110kV升压站,110kV采用单母线接线型式。发电机出口电压采用6.3kV,发电机出口设检修隔离刀闸,为限制6kV厂用段的短路电流,发电机出口经空心限流电抗器给厂用段供电。厂内设一110kV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为全厂提供启动备用电源。

7.2.2 A外设备布置 1、方案一与方案二中主变压器及高启/备变均布置在110kV配电装置内,110kV配电装置均采用屋外普通中型布置,导线采用软导线型式。发电机由主厂房至主变均采用组合导线型式。110kV配电装置内设环形道路。

方案一中共上2个110kV设备间隔,单列布置,发电机-变压器-线路间隔(宽8米)及高启/备变间隔(宽8米);
配电装置共34米×45米。

方案二中共上3个110kV间隔,单列布置;
有发电机-变压器间隔(宽8米),高启/备变间隔(宽8米)及#1出线间隔(宽8米),为减少占地面积,110kV母线设备间隔布置在线路出线侧;
配电装置共42米(宽)×49米(长)。

2、方案一与方案二比较:方案一主接线中,优点是投资费用小,开关站占地面积较小(约2.3亩);
比方案二节省设备费用约70万(主要包括1组SF6断路器,3组隔离开关,1组电流互感器等)。方案二主接线中, 优点是扩建方便,改动量小;
缺点是一次投资较高,升压站占地面积较大(约3.1亩),是方案一占地面积的1.34倍。

综合考虑,本项目推荐方案一。

7.2.3 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系统专业提供本发电厂110kV母线侧系统阻抗(远景),经估算110kV母线的短路容量约为14kA 动稳约为36kA;
经估算6kV厂用母线侧的短路容量约为25kA 动稳约为63kA。

7.2.4 主要设备选择 1、发电机为空冷型发电机,最大出力与汽轮机配套。

2、主变为SF9-40000/110型油浸式自然油循环风冷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

3、110kV主要设备选择原则为:
额定电压:
110kV, 额定电流:≥1250A, 3秒热稳定电流:≥31.5kA, 动稳定电流(峰值):≥80kA, 泄漏比距:≥2.5cm/kV 4、电抗器选用空心限流电抗器,低厂变选用环氧浇注干式电力变压器,6kV配电装置采用成套手车式金属铠装组合开关柜(中置式),380V配电装置采用抽出式组合配电屏。

7.2.5 厂用电接线 1、高压厂用电采用6kV,低压厂用电采用0.4/0.23kV。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低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2、高压厂用电源从主变低压侧,由发电机出口经电抗器引接,高压厂用母线采用单母线,全厂设一6kV厂用工作段,带全厂负荷。

低压厂用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将机炉负荷分别供电。

3、为保证低压电源供电的可靠性,主厂房内设一台低压备用变压器,为全厂低厂用工作变提供备用电源。

4、辅助厂房的低压以区域供电,在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设PC段及MCC段。

7.2.6 厂用电布置 主厂房内的高、低压厂用配电装置布置在主厂房B排柱与C排柱之间,低厂变采用带外壳的干式变压器与400V配电屏一并布置。

各辅助厂房则根据总图布置在各负荷中心处设配电装置。

7.2.7 电气二次设备监控及发电机励磁方式 1、本工程为炉、机、电集中监控方式,电气设备均均纳入DCS控制,仅在控制台上设少量的事故紧急停止按钮。

2、发变组保护、自动准同期、发电机励磁调节、发电机故障录波、厂用电快切等均采用独立的微机型装置。

3、发电机励磁采用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或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虽然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在发电机中已使用多年,具有较成熟的运行经验;
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由于减少了发电机的轴系长度等优点,近年来有被优先采用的趋势。本工程暂按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考虑。

4、两台机组共设一套220V直流系统给全厂直流负荷供电;
蓄电池容量约为500Ah。

7.2.8 二次设备布置 发变组进线的110kV断路器以及厂用电系统均列入炉、机、电集控,布置在主厂房B排柱与C排柱之间的运转层(8米层)。

7.2.9 电缆敷设 全房电缆敷设以电缆沟为主,结合电缆桥架及电缆穿管。根据电力系统相关规程做好电缆防火措施。

7.2.10 照明 为保证电厂在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下向全厂提供可靠的照明,本工程照明设计拟考虑两个系统,即正常照明系统和事故照明系统。全厂照明光源以气体放电灯为主,白炽灯为辅。. 7.3燃烧系统 7.3.1 给料系统 破碎后的燃料通过两条输送带进入炉前料仓,再通过炉前料仓下方的16台螺旋给料机,最后送入炉膛燃烧。

7.3.2 烟风系统 采用平衡通风系统。空气系统由一台100%容量的送风机和空预器组成。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炉膛下部(炉排上部)进入炉膛。锅炉燃烧需要空气量的另一部分通过炉排进入锅炉。

经炉膛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飞灰,流过过热器和省煤器以及空预器,由引风机将烟气吸入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净化,最后经100m的烟囱排向大气,烟囱出口内径2m。

本工程由于采用布袋除尘器,所以在空预器和引风机之间增设了烟道旁路,启动时烟气不经过布袋除尘器,直接经旁路通过引风机进入烟囱,避免了含有油和水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

7.3.3 锅炉房范围内辅助设备选择 1、送风机3台,流量150000m³/h ,进口压力1个大气压,出口压力 11.8kPa,进口温度40℃。

2、引风机3台,流量250000 m³/h,进口压力-6.0kPa,出口压力0.8 kPa,进口温度148℃。

3、炉前料仓,3座,容积480m³/座,长10m,宽6m,高度8m;

4、螺旋给料机(输送、剂量燃料),36台,宽度400mm,长度9.6m,处理物料量:2t/h(每台),连续运行,可以变频调节。

7.4燃料运输系统 7.4.1燃料量 本期工程为新建3台75t/h秸秆燃烧锅炉配4×12MW机组,锅炉全部燃用农作物秸秆。

7.4.2 厂内燃料运输系统概述 锅炉燃烧所用秸秆厂外采用汽车运输,厂内燃料输送系统,包括自燃料(秸秆)运输进厂开始至进入炉前料斗为止的整个输送流程,其中包括燃料计量、储存、输送等设备/设施。

7.4.3燃料运输系统方案 1、燃料的计量及装卸 装载打包秸秆的汽车首先经重车衡称重,同时对秸秆包的含水率和含杂物率进行测量、记录。

采用联合炉排秸秆锅炉,对秸秆的水分要求较低,但切割机械对秸秆的水平要求较高,要求,秸秆含水率应在最高不得超过30%,满足要求的料车进入汽车卸料站卸料,卸空后的运输车需经空车衡称量后方可离厂。

2、燃料的储存和输送 电厂内设置一个秸秆运行料仓,料仓长约104米、宽约36米,高约10米,设计储量为4天用量(约2000t左右),可存料14000m³,燃料堆积密度约为140kg/m³,运输车辆经称重后进入料仓,通过装卸机进行卸料。秸秆料仓内设置一个活底料仓,活底料仓深8米,约1500m³,可以满足锅炉燃烧8小时的耗量,秸秆被推送机推落到活底料仓内,再通过活底料仓底部的推送机构运到1#胶带机上,胶带的宽度为1.2米,出力为30t/h。

1#胶带机将秸秆运到1#转运站再通过2#胶带机(两台,1运1备)运送到炉前料仓顶部,在1#转运站前设置一个事故地下料斗,以备1#胶带机及活底料仓发生故障时使用。炉前料仓主要起中转秸秆用(高约8米,宽10米,长6米),炉前料仓下方设置16台螺旋给料机,给料机与炉前16个给料口相连,通过给料口将秸秆输送到锅炉内燃烧,给料口高度约为14米。秸秆入料要求为小于10cm即可,水分要求较低,可达30%。

3、燃料系统控制方式 燃料系统采用程控,同时留有手动控制的条件。

4、收购站 秸秆的收割、收购、储存、运输可以依托当地政府,一级收购站可以设置 6~8个,每个收购站占地约10亩左右,可以存储秸秆在5天左右耗量,因为采用联合炉排锅炉后燃烧对秸秆的水分要求不高,因此收购站内的秸秆可以露天存放,相应的降低工程投资。一级收购站可以委托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并配备1台棉杆切割机和1台青干秸秆切割机以及一台大倾角输送机。棉杆切割机出力为3t/h,切碎长度为12/18/25/35mm,青干秸秆切碎机切碎长度为15mm,出力为7~12t,大倾角输送机一天出力可达200t/h,可将秸秆切割后直接上料到运输车辆上。在8个一级收购站下面还可以设置10~20多个二级收购站,二级收购站由当地政府和农民自行设置,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二级收购站——一级收购站——电厂的收购网络。

7.5化学水处理系统 7.5.1概述 1、基础资料 本期工新建1×30MW纯凝机组+1×130t/h秸秆程锅炉。过热蒸汽压力: 9.2MPa(a);
过热蒸汽温度:540℃。

2、水源及水质资料 本工程主要水源为地表水,拟从筑敦大桥龙感湖取水,水质全分析资料暂缺。按有关规程要求,采用地表水的,应获得近年每月一份共十二份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建设单位应尽快收集。

3、给水和炉水质量标准 (1)给水质量标准 硬度≤2.0μg/L 溶氧≤7μg/L 油≤0.3mg/L 铁≤20μg/L 铜≤5μg/L PH:8.8-9.3 S iO2:应保证蒸汽SiO2符合标准 (2)炉水质量标准 PH:9.0-10 PO43+:1-4mg/L 含硅量:炉水中SiO2含量应能保证蒸汽中SiO2的量小于20μg/L Cl-≤4mg/L 含盐量≤50mg/L 7.5.2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的确定 根据热力系统汽水循环损失量等计算锅炉补给水水量如下表:
表7-2 汽水平衡表 项 目 正常值 事故或启动增加 汽水循环损失(3%) 3.9t/h 13t/h 锅炉排污损失(1%) 1.3t/h 其它用水、用汽 2t/h 正常化补水量 7.2t/h 最大化补水量 20.2t/h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出力取正常化补水量的1.5倍,为11t/h。设两台200m³除盐水箱,机组启动时增加的补水由水箱储存。

2、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及确定 本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拟采用全膜处理工艺,全厂无酸(HCl)碱(NaOH),自动化程度高,利于环保和改善劳动环境。因本工程水处理设备容量小,且全膜工艺占地面积小,土建费用少,故水处理系统总投资较传统的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增加不大。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流程如下:
湖水经澄清、过滤来→加热器→自清洗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产水箱→二级反渗透系统→反渗透产水箱→EDI→除盐水箱→主厂房 原水经上述系统处理后,出水质量完全能够满足锅炉补给水水质标准,其主要指标如下:
硬度≈0μmol/L 电导率≤0.2μs/cm 含硅量<20μg/L 7.5.3给水、炉水校正处理及汽水集中取样分析 1、给水处理部分 为了减少热力系统的氧腐蚀及提高给水的PH值,给水应进行加氨、加联氨处理。

2、炉水处理部分 为了防止锅炉受热面生成水垢,炉水应进行磷酸盐加药处理;

3、汽水集中取样分析部分 为了更好地对汽水品质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保证机组安全高效的运行,本工程设置了汽水集中取样分析装置。

7.5.4循环水处理 1、循环水的防垢处理 本工程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二次循环,为提高浓缩倍率并防止结垢,本期工程设置水质稳定剂加药装置。经加药处理后,循环水浓缩倍率约为3~5。

2、循环水的杀生处理 为防止微生物及藻类的滋生保证凝汽器的冷却效果,本期工程设置了次氯酸钠装置,采用10%次氯酸钠溶液,以间断或冲击方式对循环水投加次氯酸钠。

7.5.5油处理部分 本期工程设置了油处理室,配备汽轮机透平油处理装置及变压器绝缘油处理装置,并设置了油箱及齿轮油泵等。

7.6热力控制 7.6.1 机组的控制方式 1、本工程机组的热力系统为单元制,为便于机炉间的联系配合、协调操作,方便运行管理,本工程采用炉、机、电、除氧给水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工程师室及电子设备间布置在主厂房B、C框架运转层上。在#2柱-#4柱之间设置机炉集中控制室。

2、集中控制室、工程师室、电子设备间下均设有电缆夹层。

3、集中控制室内每台机组辅助控制盘面和控制台面设计按炉机电顺序排列。运行员通过 LCD、键盘和鼠标实现机组的炉、机、电集中监控。LCD和键盘/鼠标以及紧急的事故处理用的后备监控设备布置在操作台上,以便在紧急事故状态下实现手动安全停机、停炉。安装在操作台上且独立于DCS的紧急安全停机、停炉所必需的后备监控设备主要有:交、直流润滑油泵、真空破坏门、事故放水门以及手动停机、停炉、解列发电机等操作按钮。机组控制盘上还设置了少量的监视仪表和工业电视等。

4、汽机控制采用纯电调,主要完成汽机转速控制、负荷控制、超速保护、应力监测等功能;
汽机本体监测(TSI)监测轴向位移、轴承振动、胀差、零转速等重要参数。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采用双工PLC实现。

5、锅炉侧的变送器相对集中于就地设置的保温箱内,汽机、除氧给水系统的变送器则视具体情况就地相对集中安装。不设变送器小室。

6、分散控制系统(DCS)留有与MIS的接口。同时考虑留有与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的通讯接口。

7.6.2 机组的控制水平 1、热工控制设计将遵照“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符合国情”的原则进行规划,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热工自动化设备及技术,吸收近期同类机组热工自动化水平较先进模式的成功经验,使本期工程机组的监控达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2、主厂房机组热工控制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其功能覆盖面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炉机辅机顺序控制(SCS)和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电气发电机/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的顺序控制(ECS)、循环水泵房、空压机房也纳入分散控制系统(DCS)之中,为实现炉、机、电单元统一值班创造良好条件。

3、顺序控制系统(SCS)设计以子功能组级为主。

4、对于一般由主机厂配套供应的控制装置,如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等,当具备条件时,宜与DCS采用一体化的软硬件设备完成其监控功能。随主辅机设备本体成套供应及装设的检测仪表和执行设备,应满足机组运行、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接口技术等要求。

5、集中控制室内,运行人员借助于热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
(1)在少量就地人员配合下实现机组启动、机组运行工况监视和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机组按一名上值班员监控为主,另配二名副值班员完成本台机组的正常监控考虑。

(2)实现以操作员站LCD为中心的炉、机、电集中监视和控制,其主要内容为:屏幕显示、键盘操作、报警打印、定期制表、事件顺序记录、性能计算及历史数据存储检索等。

(3)实现机组正常工况的自动控制,异常工况的报警、联锁和紧急事故时的自动保护。当分散控制系统一旦出现全局性故障时,少量的常规后备控制设备也将保证机组紧急安全停机。

7.6.3 辅助车间的控制方式及控制水平 1、辅助车间控制点为三个(输料、除灰渣、水务),系统均采用PLC+ 上位机程控系统进行监控。化补水、综合水泵房等采用水务集中控制方式,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PLC。水务集中控制室设在化补水车间。化补水、综合水泵房等将不设置常规仪表,化补水、综合水泵房等控制采用PLC操作员站的LCD和键盘进行控制。本期工程将妥善解决该PLC与MIS的接口问题。

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集中控制方式,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PLC。灰渣集中控制室设在灰渣控制室。除灰渣系统将不设置常规仪表,除灰渣系统控制采用PLC操作员站的LCD和键盘进行控制。本期工程将妥善解决该PLC与MIS的接口问题。

2、循环水泵房、空压机房纳入DCS控制。

3、除三个辅助车间控制点(输料、除灰渣、水务)外,其余车间均按无人值班考虑。根据施工顺序,部分辅助车间将考虑设置临时操作员站,以便调式、试运行。

7.6.4火灾检测与报警系统 本项目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的设计将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执行。按照主要建(构)筑物和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感烟、感温探测方式。火灾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方式,火灾探测报警柜布置在集中控制室内。

7.6.5 电源 (1)交流220V电源:
设置交流220V不停电电源。电源切换时间不大于5ms。该电源供热工自动化系统、检测表等设备用电。在厂用电中断的情况下,不停电电源系统应能保证连续供电半小时。

(2)交流动力380VAC电源:
主厂房內的配电箱从厂用电不同段引入两路380V/220V交流电源,以供电动门等设备用电。

(3)直流220VDC电源:
引两路互为备用的220VDC电源,供热工保护系统及设备用电。

7.7主厂房布置 本工程为燃烧棉花秸秆锅炉,常规纯凝式汽轮机。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汽机房和除氧间布置在锅炉房的右侧(从炉前看),炉后布置有布袋除尘器、送风机和引风机、烟囱。炉前布置燃料上料库,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管道经汽机房A列柱接进/出。

7.7.1 主厂房主要尺寸 表7-3 主厂房尺寸表 车 间 名 称 单 位 数 据 汽 机 房   柱距 m 6×6.0+1×7.0   跨度 m 18 中间层标高 m 4.3 运转层标高 m 8 除 氧 间       柱距 m 6×6.0+1×7.0 跨度 m 8 管道层标高 m 4.3 运转层标高 m 8 除氧层标高 m 14 厂房总长度 m 43 锅 炉 房 运转层标高 m 7 给料间第一排柱至烟囱中心线 m 75 锅炉左侧第一柱至除氧间C列柱 m 24.4 7.7.2 汽机房 汽机房跨度18m。汽轮发电机组为纵向布置,机头朝向1号柱,汽轮发电机中心线距A列为7.5m。汽机房底层6号至7号柱之间约有10m宽作为检修场地。高压加热器落地布置,低压加热器布置在4.30m高的中间层加热器平台。电动给水泵布置在汽机房底层B列柱侧。凝结水泵布置在零米机头方向。主油箱布置在靠近A列柱的平台上,润滑油泵和冷油器靠近主油箱布置在零米。射水箱和射水泵布置在零米。运转层标高8.00m。汽机房设行车一台,作汽机、高加、低加、给水泵、冷油器等检修用。

7.7.3 除氧间 除氧间与汽机房取齐,跨度8m。零米布置开关柜、蓄电池等电气设备, 4.3m为电缆夹层,11.5层为管道层,14m层布置除氧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和暖通空调设备。8m运转层2号柱至4号柱之间为机炉控制室;
4号柱至7号柱之间为电子设备间和继电器室;
1号柱至2号柱之间为楼梯间。

7.7.4 锅炉房 锅炉采用露天布置,全钢炉架。省煤器和空预器置于炉膛后部。在平面位置上,空预器在省煤器之后。炉后布置有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烟囱。烟囱和除氧间之间布置送风机和引风机,送风机和引风机全部采用露天布置。炉前布置给料间,跨度为8m,长度12m,给料间第一排柱与汽机房1号柱对齐。给料间内布置2台螺旋输送装置、1台炉前料仓和16台螺旋给料机。

7.7.5 起吊设施 汽机房设行车一台,起吊重量30t/10t,除起吊汽轮机大盖及发电机转子外,给水泵、低压加热器及高压加热器芯子均能起吊。送风机、吸风机设手拉葫芦起吊。给料间顶部设置一台手拉葫芦,用以起吊皮带机和螺旋输送装置。

7.8给排水系统 7.8.1 循环水系统 本工程新建4台12MW纯凝汽式机组,根据厂址附近水资源条件,供水系统拟选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

1、工艺流程 本工程配循环水泵8台,冷却塔4组,循环水进排水管各4根。其供排水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冷却塔集水池→循环水吸水管→循环水泵房→循环水压力供水管→凝汽器/辅机冷却水系统→循环水压力回水管→冷却塔→冷却塔集水池。

2、循环水泵吸水池 循环水泵吸水池位于冷却塔集水池边,与冷却塔集水池之间以隔墙隔开。隔墙上设有1个4米宽、2米高的孔,作为循环水泵吸水池的进水流道与冷却塔集水池的连通孔。进水流道为4米宽、3米高(地上部分高2米)、7米长的暗沟,暗沟与循环水泵吸水池连接处设1平板滤网,滤网尺寸为2米×2米。为方便滤网起吊,配1起重量为2t,起重高度为6米的电动葫芦。循环水泵吸水池尺寸为L×B×H=10×4×3米,其中地上部分高1米。

4、循环供、排水管:
本工程循环水压力供水管在主厂房内,在此不作讨论。循环水回水管采用DN1000焊接钢管,长约50米,埋地敷设。循环水吸水管为2根DN600焊接钢管,总长约80米。

7.8.2给水系统 1、补给水泵房和输水管道 本工程初步考虑采用岸边式取水泵房取水。泵房平面尺寸为22.5m ×6m,半地下式结构。补给水泵为3台IS100-65-315B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两用一备。水泵运行参数为:
Q=90.8m³/h H=103m N=55kw 补给水管道采用两根DN200钢管,直埋敷设。补给水管单程长约5.4km。

2、净水站系统 系统设计流程为:华阳河湖群→补给水泵房→补给水输水管→混合絮凝沉淀池→过滤器→蓄水池 →用水系统。

本工程拟建二座150m³/h混合絮凝沉淀池,两座100m³/h过滤器,一座200m³综合蓄水池,一座500m³/h消防蓄水池,一间长×宽=13.5m×6m的综合泵房,一间长×宽=12m×6m的消防泵房,一间长×宽=9m×6m的电气、控制室和一间长×宽=18m×6m的加药、消毒间。

7.8.3生活污水及雨水系统 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雨水由厂区雨水管网收集后排掉。生活污水由厂区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厂内生活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本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处理能力为3m³/h。

7.9除灰系统 7.9.1 灰渣量 根据秸杆分析资料及燃料量,计算的灰渣量为年产4万吨。

7.9.2 综合利用 秸秆燃烧后所产生的底灰、炭灰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等营养元素,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本工程所产生的灰渣可全部作为肥料用于当地农田,既节约了农民在化肥购买上的消费,减轻农民负担,也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

7.9.3. 灰场 秸秆燃烧所产生的灰渣可作为一种优质有机肥料用于当地农田,可实现灰渣全部综合利用,故本期工程不设专用灰场。

7.9.4除灰渣系统方案 1、除灰系统方案 本工程采用脉冲布袋式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联合除尘方式。每炉除尘器14个布袋除尘装置的2个旋风除尘装置,7个布袋除尘器下设有一条埋刮板输送机,共两条,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飞灰与旋风除尘器所收集的干灰一起集中于一条转运埋刮板输送机内,干灰再由其输送至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负责把干灰输送到储灰仓内。本工程设储灰仓1座,采用钢结构型式,直径为Φ6m,有效容积为为200m³。可满足锅炉在BMCR工况下燃用校核煤种96小时的排灰量。灰库下设一个排灰口,干灰经粉尘加湿器调湿后直接由自卸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2、除渣系统方案 锅炉底渣经排渣闸口排出,直接进入炉底的2条链式输渣机。在链式输渣机中,热渣与冷却水充分混合,达到冷渣效果。上述两条输渣机把冷却后的渣输送至锅炉房外的灰渣分配输送机中,再由灰渣分配机把湿渣合理的分配到储渣场内,渣则由装载设备装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渣冷却水采用锅炉排污坑内回收水(泵送)或水工循环水。渣进入储渣场后,析出的污水经排污沟排至污水池,污水池内沉淀下来的灰渣由渣水提升泵打回到输渣机中。

储渣场容量为600m³可满足锅炉在BMCR工况下燃用校核煤种96小时的排渣量。

3、空压机站 全厂配二台5m³空压机及后处理装置二套,为全厂提供各专业仪用和其它用气点提供气源。空压机站配一台电动单梁起重机,供空压机检修起吊用。空压站布置在炉后与烟囱之间。

7.10消防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等进行设计。

厂区内设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网、室内外消火栓和消防水炮组成,保护厂内建(构)筑物。主厂房及燃料库周围消防管网为环网,秸秆仓库采用自动消防炮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对厂区内所有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配置灭火器材。

7.11燃料供应 7.11.1燃料来源 本工程燃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颍上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只有少量被农民作为烧饭烧锅的燃料,大部分被就地焚烧或掩埋,如果能够作为原材料用于秸秆发电,不仅节约并充分利用好资源,而且也将为农民增加疏入,对颍上县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而经估算,本工程投产后年燃用农作物秸秆约40万吨。

7.11.2燃料成分及消耗量分析 1、燃料成分分析 表6-1 燃料成分分析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秸秆 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15.44 2 收到基碳 Car % 42.8 3 收到基氢 Har % 4.84 4 收到基氧 Oar % 36.54 5 收到基氮 Nar % 0.68 6 收到基硫 Sar % 0.11 7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82.18 8 收到基灰分 Aar % 3.03 9 收到基水分 Mar % 12 10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 8.36 11 灰变形温度 DT ℃ 12 灰软化温度 ST ℃ 13 灰液化温度 FT ℃ 2、燃料消耗量 表6-2 燃料消耗量 装机容量 小时燃料量t/h 日燃料量t/d 年燃料量104t/a 秸秆 秸秆 秸秆 4×12MW 60.60 1333.33 40 注:1)设备年利用小时按6600h计;

2)日利用小时按22h计;

7.11.3燃料运输 本工程年燃秸秆约40万吨。电厂燃料由汽车运输进厂,根据本地公路交通条件,燃料采用汽车运输是可行的。

8 环境影响评价 8.1设计依据及标准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令253号;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4)《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

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

以上为电厂建设工程设计拟执行的环保标准,最终执行标准以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复为准。

8.2厂址环境条件和现状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颍上工业园区,该厂址环境条件良好。

1、自然环境。该地区为副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二类地区”的要求 ;
地下水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无腐蚀性;
土质物理性能好。

2、生态环境。厂址位于**颍上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良好。

3、社会环境。**颍上工业园区投资环境优越,是项目投资建设的首选之地。

4、厂址附近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

8.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出于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培训设备等,各类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来往较频繁,车辆运输及物料堆放产生的道路扬尘较大,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2碳氢化合物等。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因素有:
①施工现场工人生活污水;

②施工活动中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

③施工现场地表裸露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

④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SS等;

⑤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有搅拌机、清洗水、搅拌中外泄废水和洗石冲灰水等;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建筑施工噪声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由施工机械产噪机理和特征,可知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四个特点:
高噪声施工机械相对集中于土方期和结构期,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打桩的打桩机冲击声声功率最强,但发生时间较短。

施工机械噪声除打桩机为狭带冲击声外,其余多为中、高频的机械噪声。

施工噪声污染特点是短期和暂时性的,一旦施工停止,施工噪声影响将随之消失。由于拟建厂址土方运输量较大,土方期运输噪声影响时间相对较长。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清理外运,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8.4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分析 发电厂燃用生物质燃料秸秆。由于这些生物质成份中所含灰份及硫 份都很低,与传统的燃煤电厂相比,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很低。该燃料含硫量分别为Sar=0.11%(Sar=0.16%),灰份分别为Aar=3.03%(Aar=3.93%)。

工程烟气在旋风除尘净化系统之后,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控制烟尘的排放,除尘效率为99.8%;
由于燃料所含硫份很低,SO2的排放浓度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的要求,暂不考虑建设脱硫装置;
由于燃料含氮量Nar=0.68%(Nar=0.46%),相对较低,同时由于锅炉运行时炉内温度比较低,燃烧产生的NOx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也相对较低,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经除尘的锅炉烟气通过1座100m高的烟囱排放。

由下表可见:本期工程SO2、烟尘、NOx的排放浓度均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的要求。

按年运行小时数5500h计,本期工程投产后SO2排放量分别为212.1180t/a和319.3817t/a、烟尘排放量分别为4.5265t/a和5.8751t/a。

项 目 单 位 排放标准 机组容量 MW 1×30 烟囱高度 m 100 除尘器型式   布袋除尘器 除尘效率 % 99.8 烟尘实际排放量 kg/h 0.8230-1.0682 烟尘年排放量 t/a 4.5265-5.8751 烟尘实际排放浓度 mg/m3 6月8日 烟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0 SO2实际排放量 kg/h 38.5669-58.0694 SO2年排放量 t/a 212.118-319.3817 SO2实际排放浓度 mg/m3 301-446 SO2允许排放浓度 mg/m3 800 NOx实际排放量 kg/h 55.6142-56.4777 NOx年排放量 t/a 305.8781-310.6274 NOx实际排放浓度 mg/m3 <450 NOx允许排放浓度 mg/m3 450 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的要求,项目装设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可以自动监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由于项目秸秆燃料,所含灰份及硫份都很低,并在一级旋风除尘后再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除尘,综合除尘效率为99.9%,预计本期工程投产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的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少,因此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

2、废水治理与水环境影响分析 ⑴ 废水治理 电厂厂区废水主要包括:化学酸碱废水、生活污水、循环水排污水等。工程将按照“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用污排清”的原则对各类废水按质分类进行处理,经各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重复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多余部分外排。

化学车间反渗透的浓水及其它排水建有废水收集池,经混合处理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后再行排入下水道。生活污水通过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排放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多余部分外排。

为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工程将冷却塔排污水回收利用,作为场地冲洗水和绿化用水,多余部分外排。

⑵ 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锅炉排出的灰渣可直接用作农家肥,深受农民欢迎,因此,项目没有一般燃煤火电厂外排量最大的冲灰水,仅有少量化学反渗透浓水及其它排水经混合处理达标后外排,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绿化,多余部分外排,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防治及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噪声污染:从治理噪声源入手,选用符合噪声限值要求的低噪音设备,并在一些必要的设备上加装消音、隔音装置;
在设备管道设计中,采取防振、防冲击措施以减轻振动噪声, 并考虑改善前提输送流场状况,以减小空气动力噪声;
在厂房建筑设计中,尽量使主要工作和休息场所远离强声源并设置必要的值班室,对工作人员进行噪声防护隔离;
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防噪声间距;
在厂区、厂前区及厂界围墙内外广泛设置绿化带,进一步降低电厂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电厂噪声至厂界处可基本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要求,对电厂周围的声学环境影响不大。

4、灰渣治理及综合利用 (1)灰渣治理 项目采用灰渣分除方式。除灰系统采用埋刮板输送机输送干灰至储灰仓,经加水调湿后的灰用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除渣系统采用链式输送机输送湿渣至储渣场,用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2)灰渣综合利用 由该项目为生物发电工程,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底灰、炭灰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等营养元素,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灰渣可全部作为肥料用于当地农业生产,既节约了农民在化肥购买上的消费,减轻农民负担,也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由于灰渣综合利用条件不受制约,故本期工程不设灰渣场。

8.5环境评价结论 项目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中的认定条 件;
根据《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本项目建设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发展,减少煤炭等石化类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改变传统“燃煤发电”这一能源转换形式,实施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秸秆电厂投产后,所用燃料含硫量低,在采取布袋除尘器高效除尘、废水及噪声等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后,各项排放指标均能满足有关的环保要求,使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同类电厂大大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项目不设灰渣场,灰渣作为草木灰肥料全部无偿返还给农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期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9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1.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2000.9.2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修订)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1997年版) 8、《建筑楼梯标准》(GBJ101-1987)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10、《燃油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HDJ3-1987) 1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5) 12、《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1984) 13、《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DLGJ24-1991) 14、《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1999) 1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9.1.2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生物发电工程属工艺技术先进精良、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密集、设备装置仪表多、布置集中紧凑的先进发电机组。主要生产工艺系统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变配电、燃料输送、除灰渣、给水、循环水、化学水处理等系统。

本工程的设备设施众多,其中特种设备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电梯、铲车、电动葫芦等,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高温高压蒸汽推动、高速旋转与移动的机械,还有大量机械设备、各种电器等设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车辆伤害等;
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有:高温、毒物、粉尘、噪声以及腐蚀等。

本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有秸秆、氢气、硫酸、氢氧化钠等,它们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强的物质,物料在使用、贮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腐蚀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粉尘的毒害。

9.1.3安全措施 1、防火防爆 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对厂内各建(构)筑物的进行防火分区、防火隔断、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设计,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电厂内建、构筑物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

对于各类压力容器和电气设备等有爆炸危险设备的工艺及相应的土建设计,均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按不同类型的爆炸源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爆保护措施。

电厂所有压力容器高压锅炉设备等,均设有安全阀,以防超压爆炸,锅炉设备按安全监测规程要求设置安全门,主蒸汽管道设安全监测点。对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均要限量贮存于专用仓库。

2、防电伤 照明具有正常照明、交流事故照明、直流事故照明三个分开的供明网络。事故照明按不同区域分别采用直流和应急灯,室外照明有防雨措施,室内外照明器的安装位置便于维修。

为防止静电危害,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电力设备均宜采用接地或接零防护措施。

3、防机械伤害及防跌落 由于有大量的大型高速转动机械,须防止机械伤害。所有机械设备的联轴器、液力耦合器部分及其它转动部分均设有防护罩或护栅。

在有检修起吊设施的地方,留有足够的检修场地和安全起吊距离,设置围栏及标志,防止发生起重伤害。

各车间地面平整,起吊孔均设盖板及栏杆,以防失足跌落造成损伤。所有暗井均加盖,所有平台均加围栏或护沿。根据设计规程等设置栏杆和护板等。考虑楼梯等的防滑措施。

4、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 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粉尘主要是燃料在运输和卸载、解包过程中产生的。燃料运输栈桥、储存棚均为全密封结构,以防粉尘外泄。在锅炉料斗等处设除尘器。

贮存、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容器、管道均采用防腐蚀材料。沟道地面采用防腐涂料或花岗岩制作,施工时要求保持墙面光滑、平整,不使有毒气体聚集;
对地下直埋管道采用防腐漆或用环氧煤沥青、玻璃布等材料进行防腐处理。

5、防噪声和防振动 对项目的主辅机的噪声控制,一方面在设备订货时向制造厂家提出噪声控制要求,另一方面设计拟采用消音及隔音措施,以满足噪声标准。

6、防暑降温 热力设备和管道隔热措施按《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技术规定》进行保温层敷隔热材料,隔热层外温度不超过50℃。

主厂房、辅助建筑值班室及办公室等均考虑采用集中蒸汽采暖系统。

7、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识的设置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对生产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涂色。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在易发生危险危害的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

在可能造成跌落伤害的检查井、平台护栏门等处,设置“当心跌落”警告标识。

9.1.4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厂址条件与总体布局 项目厂址区内无尚未探明的重要矿产资源和保护文物,附近也无机场及重要的通讯设施和军事设施。

项目燃料储存采用全封闭结构,且与厂内办公区以及周围村庄有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后,对厂区建筑污染影响较小。

将生产控制过程中涉及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系统布置在主厂房的边缘,以便通风换气,减少毒物浓度。

项目生产区、厂前区和辅助设施分开设置,相互之间影响较小。采暖、通风设施齐全,采光、照明情况良好,建筑物结构设计考虑了防尘、防震等措施。

2、防尘 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粉尘主要是燃料在运输和卸载、解包过程中产生的。燃料运输栈桥、储存棚均为全密封结构,以防粉尘外泄。在锅炉料斗等处设除尘器。

合理安排工人的作业时间,尽可能减少工人的接尘时间;
为巡检工人配备效果良好的防尘口罩,减少粉尘的实际接触量。

3、防毒 贮存、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容器、管道均采用防腐蚀材料。

4、防暑 对高温的设备及管道均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以减少热辐射,防止接触烫伤。

在夏季高温季节对高温作业工人配备隔热服、隔热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5、防寒 项目对生产建筑、辅助及附属生产建筑考虑设计集中采暖。

寒冷季节为室外作业工人配备防寒服(手套、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6、防潮 厂内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为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设置自然进风轴流机械排风等通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按每小时15次计算。

7、防噪声与振动 设备订货时要求厂家制造的主机设备和辅机设备噪声值不超过标准允许值,并在一些必要的设备上加装消音、隔音装置。

汽轮机、发电机外加罩壳,内衬吸声材料;
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有消音器;
各种高噪声设备均做减振处理,露天高噪声设备设计隔声罩及采用隔声包扎等措施;
控制室采用双层窗,并选用吸声性能好的墙面材料。

设备基础在设计上采用减振与隔振相结合综合治理,为减少基础的振动,设备基础与厂房基础采取一定措施,起到隔振效果。

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噪声危害。

8、设置卫生警示标识及应急救援体系 本工程建成后对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配备齐全的急性职业中毒救援设施如急救药物、急救器材等,定期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9.1.5综合评价 本项目在设计中对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电伤、防机械伤害、防暑、防寒、防潮、防噪声、防振动等各方面均按各项规程、规范、标准等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为电厂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以及维护职工健康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电厂投产运行后应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本工程将在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9.2消防 9.2.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40-90;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9.2.2消防措施 1、总平面布置严格按防火规范要求,各个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形成厂区内消防环形通道,以利消防车顺利到达火灾点扑救。

2、对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装置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适当提高装置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及设备管道的密闭化程度,尽量减少易燃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危害。

3、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尽量采用敞开化、露天化布置、保证良好通风和足够的泻爆面积。

4、全厂电器线路采用多级自动开关保护,在用电设备或线路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时及时可靠切断电源,线路采用穿钢管保护敷设方式,防止火灾,安全可靠。主厂房电缆沟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发电机配接灭火管道。

5、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火按照耐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设防火隔墙和消防楼梯。

室外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沿道路每120米设置一地下消火栓。室内采用消火栓和固定灭火器消防。

消防设备的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缆,并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消防措施的落实和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

6、受压设备设置安全阀,防爆膜等泄压保安设施。

10 资源节约 10.1节能的原则要求 节能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要求:“***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设计规范的项目,依法审批机关不得批准建设;
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设计规范的,不予验收”,“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 1、节能方案的技术要求 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工艺、设备、公用辅助设施)应按照上述法规的要求,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的标准和规范合理设计。节能方案应符合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技术要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2、设计原则 (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 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利用。

(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

10.2节省投资 1、项目采用烧秸秆锅炉,燃料成分含硫量低,无需建设脱硫设施,节省投资。

2、项目选用的秸秆锅炉可以取消启动锅炉。

3、项目选用的秸秆锅炉可以取消燃油泵房。

4、低加疏水泵采用一台,节省投资。

5、主蒸汽管道采用国内生产12Cr1MOV,高压给水管道采用国内生产的20G,节省投资。

10.3节水措施 1、蒸汽管道的疏放水、高低压加热器的疏放水、除氧器溢放水回收至凝汽器。

2、除用水量小的辅机设备的轴承冷却采用工业水外,其它用水量大的设备如凝汽器、冷油器、空冷器采用循环冷却水且回收循环利用。

辅机冷却工业水由水工专业回收后循环利用。

3、发电机采用空冷形式,节约用水 10.4节能措施 1、凝结水系统,采用中压一级泵的方案,取消凝结水升压泵。简化了系统,降低了运行费用。

2、 对汽机等设备的疏水排汽,尽量采用扩容后回收其热量。

3、选用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并严格按要求施工,以减少热量损失,同时改善运行环境。

4、本工程燃烧秸秆,属于可再利用能源,没有煤炭消耗,是节能型、环保型、效益型电厂。

10.5节油措施 项目建设的锅炉采用烧秸秆锅炉,在冷态启动时可以不用点火油助燃。

10.6 环保措施 1、 燃烧含硫低的秸秆,且采用除尘效率高的布袋除尘器,减少污染。

2 、锅炉安全阀排汽加装消音器,减少噪音。

3 、送风机入口设置消音器,降低噪音。

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1.1劳动组织及管理 《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1998年4月版仅规定了50MW机组容量以上的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的定员标准,对24MW燃用生物质能发电厂未有规定。本工程只能参照此标准进行测算,待初步设计阶段与锅炉岛的供应商详细探讨锅炉岛生产、维护的定员标准后再确定本工程最终的定员。

电厂不配备大、小修人员。大、小修采用外委或招标外包办法,同有关检修公司签订合同。电厂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缺陷的消除。

11.2人力资源配置 1、劳动定员数量 经测算,本工程生产人员为120人,其中生产人员98人,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16人。

2、员工来源 所需职工面向社会新招和聘任。均实行合同制用工管理。

在项目开始进行建设的同时,即可着手进行员工的招收。所需生产工人原则上从当地招录,主要考虑接收社会下岗人员,要求具备初中以 上文化程度,自愿报名经培训考核后择优录用,以具备相应生产技术者优先;
质检和其他技术、管理人员招录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
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从社会上公开招聘。

3、员工培训计划 为在项目建成后立即能够投入生产,应对所招收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要组织不少于职工总数15%的技术、管理骨干,到国内培训机构进行约1~3个月的培训学习,同时请专家到厂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带动整体的培训方法,另一方面在引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时,组织骨干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消化吸收。

对人员的培训时间,应与项目建设各阶段(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试车投产以及生产运营等)的工作进度相衔接,以保证项目顺利投产。本项目员工培训工作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并在今后的企业运作中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素养,增强企业的综合素质。

12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12.1项目管理与监理 12.1.1项目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的宗旨是抵御或避免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项目应变能力和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由***美纸业有限公司抽调精干人员挂牌办公。选派一名专业会计和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全面具体的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完成项目实施准备、配套资金筹集、勘察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

建设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环节,有些是同时开展和相互交叉进行。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工作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以便对项目实施进度做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达到保证工期、顺利投入使用。同时对教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教学需要相衔接。

12.1.2项目监理 本项目建设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公司承担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理。具体监理内容包括:
1、设计阶段的监理内容。

(1)协助项目单位提出设计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参与评选设计方案;

(2)参与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协助项目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监督合同的实施;

(3)核查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4)按照安全优化的原则,参与核查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提出的安全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5)向项目单位提出支付合同价款的意见。

2、施工准备及施工阶段的监理内容 (1)协助项目单位组织施工招标,编制招标文件,协助项目单位组织投标、开标、评标;

(2)协助项目单位签订与工程有关的合同、确认承包方选择的分包方;

(3)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开工许可手续;

(4)组织施工图纸会审;
审查承包方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5)监督承发包双方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和有关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6)抽查、核验工程使用的建材、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质量;

(7)负责确认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和施工现场签证;

(8)协同项目单位组织工程设计、施工及有关单位进行分项、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的检查及工程竣工预验收,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9)参与工程验收和工程结算审查;

12.2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该项目工程建设期为2年,具体安排如下:
2010年8月—9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立项等工作;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完成项目的论证、评估和工程设计;

2011年1月-2010年6月完成主要主体工程建设;

2011年11月—2012年4月完成设备采购,并运输到达;

2012年5月—7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2012年8月底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验收、投产。

13 工程招标方案 按照国家计委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要求,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增加的招标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13.1总则 1、为保证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促进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特编制本方案。

2、本方案编制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

3、本方案仅适用于《***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项目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

4、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发包方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向一定数量的特定承包商发出招标邀请的方式发出招标的信息,提出建设工程项目性质及其数量、质量、技术要求、竣工期以及对承包商的资格要求等招标条件,表明将选择最能够满足要求的承包商与之签订合同的意向,由各有意承包的承包商作为投标方,向招标方书面提出自 己拟提供的报价及其它相应的招标条件,参加投标竞争,经招标方对各投标者的报价及其它条件进行审查比较后,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并与之签订承包合同。

5、本项目招标投标遵循的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6、本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部门以外的投标人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投标活动。

13.2招标内容 1、招标范围 (1)《***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项目的勘察、设计全部进行招标。

(2)项目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全部进行招标。

(3)项目的工程监理全部进行招标。

(4)工程所需设备采购活动实行全部招标。

(5)工程所需的重要材料部分进行招标。

(6)项目其它工程进行部分招标。

2、招标组织形式 该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重要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活动采用委托招标;
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其它采用自行招标。

3、招标方式 该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重要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活动采用公开招标;
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其它采用邀请招标。

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文件;

(2)新的有关财务制度的会计制度;

(3)**省建设厅颁布的有关定额、文件;

2、估算范围 (1)土建工程;

(2)水、电及其它设备购置及安装;

(3)其它内容。

3、建设投资 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52863.83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48467.19万元包括:
(1)主要工程费用投资 设备购置参照制造厂家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建筑工程参照当地类似工程扩大指标,并根据本工程特点估算,估算中所采用的不同年份价格资料,均调整到当前水平。

以此估算工程费用投资28816.5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673.52万 元,设备购置及安装21353.52万元,其他62.00万元。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前期开办费、可研报告编制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费,共计16060.08万元。

(3)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预计的工程费用和其它费用之和的8%比例计算,涨价预备费不予计算,此项为3590.54万元。

4、流动资金 经估算,本项目建成正常营运后每年需增投流动资金4396.64万元。

14.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2863.8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467.19万元,流动资金4396.64万元。

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拟招商引资38000万元,其余部分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4.3资金使用计划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使用按2年安排,第一年占项目建设投资的60%,第二年占项目建设投资的40%。

15效益分析及财务评价 15.1经济评价依据及范围 本项目经济评价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最新的财税制度和行业有关规定,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并结合了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项目进行了财务分析和不确定分析。

15.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及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确定:
项目基准收益率为8% 2、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确定项目资产负债率的合理区间为40-60。

3、本项目计算期定为16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生产期为15年。

4、本项目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的5%、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分别计算。

5、本项目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25%计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净利润的10%计取。

15.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5.3.1收入估算 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将形成年发电31680万KWh、蒸汽68万吨、秸秆焚烧灰渣4万吨的生产能力;
预计项目达产年总收入可达36000.00万元。

生产负荷按项目工程建成后第一年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二年及计算期以后各年为满负荷运转。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见经济评价附表6。

15.3.2成本分析 本项目按要素分各项成本费用如下:
1、固定资产折旧费 本项目房屋及建筑物折旧采用线性折旧法计算,房屋及构筑物按40年折旧;
残值率均按5%计算。

设备按12年折旧;
其它按8年折旧;
残值率均按5%计算。

2、摊销费 项目摊销费包括无形资产摊销和其他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
其他资产按5年摊销。

3、修理费按设备折旧费的20%提取;

4、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

(1)原辅材料费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建成后年需秸秆40万吨。根据项目的生产规模及损耗率,估算正常生产年份原辅材料费为15200.00万元。

(2)燃料动力费 本项目燃料动力消耗主要为水、电,水按0.6元/吨(水资源费)、电按0.75元/度计算。估算正常生产年份燃料动力费为447.43万元。

5、工资福利费 项目定员120人,工资1600元/月·人,福利及附加按14%另计。

6、其他费用 本项目其它制造及营业费用取销售收入的1%,其它管理费用取销售收入的2%计算。

本项目总成本费用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及经营成本数据详见经济评价附表7。

15.4财务评价结论 15.4.1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分析依《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为据,采用动态分析,财务分析期16年,基准点均取在项目实施第一年的年初,目标收益率采用15%。计算所得税后财务指标如下:
1、财务净现值(FNPV) 指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 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即=55819.10万元。

2、财务内部回收率(FIRR) 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将财务现金流量表中数据输入计算机试算得:FIRR=22.81%。

3、总投资收益率 =28.21% 4、投资利税率 =36.27% 5、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由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其是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

投资回收期=(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经计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80年(含建设期)。

6、财务评价结论 从项目各评价指标可以看出,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2.81%,大于8% 的目标收益率,所得税后净现值远大于零,投资回收期5.80年较短,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从经济上看,该项目切实可行。

15.4.2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经济评价附表11)可以看出,经营活动资金流入始终大于资金流出,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融资活动产生的各年累计盈余资金始终大于零,可见企业有一定的财务生存能力。

15.5不确定性分析 15.5.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临界点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时,将投产后正常年份的产量或者销售量作为不确定因素,求取盈亏平衡时临界点(BEP)所对应的产量或者销售量。其数字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本项目采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表示,所使用的测算公式为:
=29.02% 可见本项目只要达到设计培训能力的29.02%,就可抵扣每年耗用的总费用,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15.5.2 敏感性分析 对该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可见:建设投资、原材料价格及负荷的变 化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小,而销售价格的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较大,较为敏感,但是在销售价格降低10%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项目的财务收益率仍高于设定8%的基准值,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6 结论及建议 16.1结论 经以上分析论证,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市场潜力大。

通过经济评价显示,本项目投资利润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可以解决一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虽然项目建设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在项目建设中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加管理,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完全能够防范和化解风险,使项目向着预期的良好目标发展。

综上所述,经过系统论证,本项目切实可行。

16.2建议 1、建设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是本项目如期建设的前提,因此,除资金筹措方案中提及的筹资措施外,还要有备用的筹资渠道,以保证项目建设。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科 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论证、解决。

3、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省、市、县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实施,促使项目早日建成。

推荐访问:生物质能 发电 可行性研究报告 纸业有限公司 项目

《***纸业有限公司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