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题库

时间:2020-07-30 20:12:29 浏览量:

一、客观部分(填空、名词解释) (一)填空 1.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的一文中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即( )( )和( )。

2.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 )( )( )和( )。

3.符号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 )( )和( )。

4.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则是( )。

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即( )( )和( )。

6.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即( )和( )。

7.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除了拉斯韦尔之外,还有( )( )和( )。

8.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21)(22)(23)(24)和(25)。

9.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26)(27)(28)和(29)。

10.符号可以分为(30)和(31)两大类。

11.传播过程具有(32)(33)和(34)特征。

12.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35)、(36)(37)和反馈等要素。

13.西方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38)(39)和(40)。

14. 美国社会学家()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突出强调传播的(),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15. 符号是信息的()或(),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16.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媒介、()。

17.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i)×()(a)。

18.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 19. .民主参与理论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

20.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看作是(),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1.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传播流”研究成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发出信息,经过(),“流”向()的社会过程。

22.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 ),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的五种基本要素,后来人们称之为( )。

23.( )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24.美国社会学家( )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 )、( )和( )。

26.麦克卢汉的三个著名的观点是:( )( )和( )。

27.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 )就认为,大众媒介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 ),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28.“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 )。

29.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即( )和( )。

30.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为( )、( )、( )和( )。

31.传播过程具有( )、( )和( )。

32.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 )一书中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33.群体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 )和( )。

34.( )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态。

35.( )、( )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

36.《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 )的概念。

37.( )、( )和( )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38.对“第三人效果”产生制约的四个因素是:( )、( )、( )和( )。

39.一般认为,( )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40.( )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41.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 )。

42.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是( )和( ),这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3.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 )和( )。

44.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 )、( )。

45.传播技巧包括( )、( )和( )。

46.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 )中提出的概念。

47.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中,欧洲源流包括法国社会心理学家( )和他的( ),德国社会学家( )和他的( )。

48.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49.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即( ),( ),( ),( )。

50经验学派的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 ),( ),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者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51.香农—韦弗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 )的概念。

52.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 )。

53.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 ),( )。

54.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领域是( ),( ),( ),( ),( )。

55.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进出的条件有三项:( ),( ),( )。

56.塔尔德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 )。

57. 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即( ),( ),( )。

58.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 ),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 )。

59. H.布鲁默提出的( )理论也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60. 传播效果研究的许多成果都表明,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受到( )、( )、( )、( )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也是受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61.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有( ),( ),( )。

62. 1948年威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使控制论和香农的( )具有同等重要影响的20世纪新兴科学。

63.( )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等。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他也成为该校传播学系主任。

64.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 )理论。

65.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目前几种主要的受众观有:( ),( ),( )。

66. 构成一个基本传播过程的要素分别是( ),( ),( ),( ),( )。

67. 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即( )和( ) 68. H.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 )、( )、( ) 69.( )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意向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他的这次调查被称之为( )。

70.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他们把人们过渡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这种现象归因为大众传播的“( )作用”。

71.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       )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另一方是作为(         )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72.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 )、( )、( )、( )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73.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其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二是( )。

74. 美国学者F·S·席伯特支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 )( ),就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75. 大众的主要特点是:( )、( )、( )、( )、( )、( )。

76.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 )。

(二)名词解释 1.“自我互动”理论 2.“三功能说” 3.“热媒介”和“冷媒介” 4.IPP指数 5.知晓权 6.“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7.“主我与客我”理论 8.赖特的“四功能”说 9.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10.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1.双重偶然性 12.象征性互动理论 13.拟态环境 14.媒介依存症 15.休眠效果 16.“上限效果”假说 1.能指: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能指又叫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2.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这一理论是将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显示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大众传播:即专业化的媒体组织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4.“休眠”效果:由霍夫兰的等人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人们对信源与内容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 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5.系统抽样:基本做法是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机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加以抽出即可。

6.议程设置: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度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负于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7.所指: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所指又叫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意义)。

8.主我与客我:米德认为,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同意,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才能得到,“客我”与“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

9.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0.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即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消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11.抽样调查:指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

12.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散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13.“镜中我”理论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14.第三人效果理论 美国学者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和“你”未必有多大的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15.分层抽样 即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16.内容分析 它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17.传播流 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18.拉斯韦尔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著名传播学者。1927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 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并提出了5W模式,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0.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2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 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22.“皮下注射论” 传播学当中的“皮下注射论”,又称“子弹论”。施拉姆曾对它做过如下概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它是一种建立在大众社会论基础上的受众观。用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看问题,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大群呈原子结构的、沙粒般的、分散的、无防护的个人,这些个人在大众传媒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活动面前是被动的、缺乏抵抗力的。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

23.基模理论 基模(schema)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之际提出的一个概 念,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信息处理和传播学研究 当中。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换言之,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24.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包括媒介技术的基本技能、媒介信息的识度能力、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25.受众框架 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26.知识鸿沟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27.“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成现实环境的趋势。

28.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包括了对传播过程中的讯息内容的各种特性进行整理、分类、概括、解释、推测以及评价的各种活动,但针对传播学调查研究来说,它作为一种实证方法,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一般认为内容分析有四个特点,即分析对象是明示的内容、程序上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定量性。

29.选择性接触 20世纪40年代,P. F.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IPP指数分析就已经证明了选择性接触。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受众不是不加区别的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很明显,这种选择性接触活动的结果,更可能在加强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30.经验学派 又称为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尤其是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该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发轫于20世纪40、50年代,一旦形成后就主宰西方学术将近三十年。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施拉姆等。该派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并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31.“培养分析” 关于大众传播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也称培养理论涵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于潜移默化中。

32.“数字鸿沟” 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后来的学者认为,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上的差异。B指的是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C是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指的是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33.“拟态环境” 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产生之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与他的环境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34.“第三人效果” 1983 年戴维森在《 民意季刊 》上发表《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

该理论指受众倾向于过高估计(overestimate)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其(others)在态度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当人们在接触到具有说服性意图的传播时,会预期该传播对别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大。而不管人们是不是该讯息的目标对象,预期传播对他人产生作用的影响都会导致人们采取行动。

35.热媒介和冷媒介 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对其分类标准,麦克卢汉本人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人们只能根据他的论述进行推测。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进而冷媒介则相反,他传达的信息含量比较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36.分众 顾名思义,分众之的是受众并不是鼓励个人的结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分众观的和兴内容时:(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2)社会成员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约束;
(3)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4)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37.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感情,这里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情感,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3)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38.技术决定论 在技术决定论者看来,技术是一种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然产生于人的需求,但他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野马,因而,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同时,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一种技术产生后,任何社会在享受他提供的有限自由的同时,更多的是处处受到他的限制。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是观念价值体系。

39.“知沟”理论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设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

二、主观部分(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3.国家或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体现在那些方面? 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5.人际传播的动机是什么? 6.简述流言及其特点。

7.试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8.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点。

9. 什么是大众传播,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简述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10. 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1. 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1.简述符号的基本功能。

答:第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即传播者只有借助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达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其意义。第二是传达功能,即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第三是思考功能,即符号引发思维活动,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并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2.简述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

答:第一,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为英国累斯特大学的默多克和格尔丁。该学派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二,“文化研究”学派,也称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为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霍尔和莫利。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播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两部分;
讯息符号始于一定的价值提议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样的解读。第三,意识形态“霸权”学派,该学派认为实现“霸权”的手段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第四,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他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

3.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4.简述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答: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功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个方面需展开) 5.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答:第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第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第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第四,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第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试分析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答案要点: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其“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用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似乎在印证着麦克卢汉预言的实现。

但他是一位自然主义者,其理论具有极端性和片面性。一是他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二是我们在其理论中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三是他的理论全部一句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7.试论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答: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于17、18世纪,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同极权主义制度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人物是弥尔顿、米尔、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佛逊。其思想根源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报刊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能够约束自我的自由企业。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

8.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答: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二,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三,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四,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传播学中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9.如何理解“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 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认得延伸”的判断: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到“分化”到“再统合”的历史。史前人的听觉文化在感觉上是具有统合性的,耳朵同时牵动着全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部落人的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浑然一体的。而文明人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的视觉文化的特点是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因此,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知识错能够使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的一种感觉,它能推动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但是只重视视觉也会使人的总体感觉能力失衡或下降。不过,现代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正在扩张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扩展了人类的触觉,因此,现代人正在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状态。

10.请论述分众理论的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答: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分众理论背后,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把当代社会看做一个多元利益、多种力量的集合体,它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以更多的变量来看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一般而言,大众社会论和批判学派的社会观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的宏观结构,而多元主义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观察社会传播的微观结构。

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来看,以美国学者为主的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分众的视角,特别是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社会关系论和个人差异论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托。

11.请论述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另外,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12.试述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答:传媒进行信息取舍选择的标准:首先,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原则。新闻信息必须有真实性、及时性和新意。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其次,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业务标准指的是事件能够适合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
市场标准指的是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如提供社会最新变化的信息,能够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好奇心,具有趣味性、人情味等。大众传媒是经营性组织,它们提供的新闻信息如果不为受众市场所接受,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市场标准是新闻选择中“把关”的重要标准。第三,市场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把关”标准。传媒组织除了具有经营目标以外,还有自己的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媒介认为新闻报道也是一种宣传活动,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13.试述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原则 答:社会责任理论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产生背景: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②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③媒介集中和垄断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
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14.试述“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下的舆论观 答:“沉默的螺旋”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把握舆论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把舆论看做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①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②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15.简述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答:一方面,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就是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帮助社会秩序的维持,是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人的许多社会需求和愿望仅凭个人力量或条件是得不到满足的,只有加入到一定的群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实现。,2,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离开了群体就会处于消息闭塞和孤立无援的状态,在面对来自自然界或社会的威胁之际,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可以通过群体的力量客服困难和危机。3,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成就目标,通过个人和集体的一体化,通过与有着共同关注点的其他成员交流信息,个人可以最大限度的丰富自己,促进理想和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群体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6.试述对“使用和满足”研究的评价 (二)论述题 1. 请结合实际谈谈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2. 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论述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请结合互联网传播,论述麦克卢汉的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答案要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所证实。此外,麦克卢汉源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似乎在“印证”着麦克卢汉的语言的实现。但是,麦克卢汉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以为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1)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 完全受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者工具的主宰对象;
(3)麦克卢汉的理论的全部一句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感觉是重要的,但人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更重要的是人具有人的理性活动,这种例行活动反过来会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能共的制约作用。一句话,我们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看不到从事能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美国学者切特罗姆所指出的:“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虽然他想通过传播媒介来追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他的历史学却难以置信的缺乏真正的人民。” 4. 结合中国现有国情,论述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5.请结合大众传播的传播特点,分析现代社会中意见领袖的作用 答案要点: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被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大众传播的中继和过滤环节,能对媒介信息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是平等的关系,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朋友、邻居或者同事,能够迅速取得被影响者的信任,所以从“意见领袖”流出的信息能够快速被接受,取得正面传播效果。“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意见领袖多以“单一型”为主,他们对这个领域有深入了解,拥有广阔的人脉,因此能获得较多的信息,通过与被影响者的人际沟通,能够为被影响者提供更多实质性信息。此外,“意见领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政治领域,而在诸如购物、时尚等各种社会生活中都能对被影响者产生巨大的作用。

6.试论述当代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特点及社会意义 7.论述“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问题 与 其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答案要点:(一)意义。第一,在该理论提出以前,“传播流”研究主要从个人态度改变的意义上考察传播效果,并且不恰当的得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无力”或“有限”的结论。议程设置理论则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该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还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议程设置理论的真正意义正在于为研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第三,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也有一定的理论接点,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并不否认自己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则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因此,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问题。第一,该理论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者是形成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到反应社会的一面。第二,尽管在一般意义上来说,议程设置的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8.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述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的关系。

推荐访问:传播学 题库

《传播学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