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和加强党领导

时间:2021-08-27 21:30:50 浏览量: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3 3 篇

  【思想宣传范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 1850 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党“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列宁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直到 1949 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革命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真理: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无论是靠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还是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都不行;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三是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除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世界上政党中最先进的之外,还由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当前,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

 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不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一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实践证明,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党的正确理论指导的结果。当今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仅整个党,而且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勇于自我革命。三是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我们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也要高度重视加强广大普通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因为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最为坚实的基础。

 【思想宣传范文】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观的正确与否,事关国家的集体记忆、民族的精神积淀、文化的基因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国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多次提出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命题。这为我们以史鉴今、继往开来,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历史观主要是关于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指导下,对于以何种态度学习、对待历史,何种方法观察、研究历史,何种目的把握、应用历史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观点。对政党而言,历史观是政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坚持正确历史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凝结着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坚持正确历史观,不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祖国灿烂的昨天,更是为了让我们把握祖国奋进的今天、开创祖国美好的明天。在这个意义上,坚持正确历史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坚持正确历史观是党和国家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迫切要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文化品性和精神标识,无不具有历史的烙印。然而现实中,一些人或囿于个人情感、或为利益所驱使,或受敌对势力挑唆等,要么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认知;要么以“娱乐化”的方式解构历史崇高;要么以“鸡汤化”的名义消解历史价值。尤其在网络空间环境下,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往往拿党史国史来做文章,诸如抹黑革命领袖、丑化英雄人物、否定党的功绩等等,妄图借此对中华民族拔根去魂,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根基。坚持正确历

 史观已然成为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迫切要求。

 坚持正确历史观是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的内在要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一个政党的历史所承载的价值内涵,是这个政党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付出巨大代价牺牲,才凝结而成的集体共识。党的辉煌事业可以为历史所反映,党的曲折历程也可以为历史所印证。可以说,历史记忆是政党精神的坚强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因此,以史为鉴,更多通过历史的优良传统教育人、历史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历史的深刻教训警示人,是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内在要求。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具体要求 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关键是要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正确历史观的理论基石。其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新时代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共产党人的正确历史观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坚持历史正义观。坚定人民立场,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扬我民族之浩然正气,这是作为共产党人对待历史当有的史识与良知。也就是说,无论是评判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要看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否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如此,在评论历史问题时才能区分主流与支流,分清现象与本质,才能对历史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功过是非问题,

 得出客观历史结论。因此,站在人民立场来捍卫历史正义,凝聚正义力量,是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坚持历史是非观。“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然而,历史是不可逆的,历史认知难免会见仁见智。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认知仍然具有客观真理性,不能陷入相对主义或随意颠倒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可见,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基础,是非得失自有评判标准,与主观臆说不能混为一谈。共产党人坚持正确历史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是客观揭示历史真相、明辨历史是非、把握历史规律的基本要求。

 坚持历史使命观。“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历史,蕴藏着治国理政的智慧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回首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从历史的视角看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只有牢记历史经验、谨记历史教训、铭记历史警示,方能不断增强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满意的答卷。

 三、自觉树立和践行共产党人的正确历史观 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观的重要论述。历史是现实的镜鉴,现实是历史的根源。重视学习、研究、借鉴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

 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等。这些重要论述站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视野,深刻回答了共产党人应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要自觉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与研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史国史对共产党人而言是必修课,应该努力修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因此,共产党人必须努力学习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党执政 60 多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史,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好党的思想理论、继承好党的成功经验、发扬好党的优良传统。

 要以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主动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历史需要尊崇和敬畏,更需要坚守与担当。任何丑化历史、糟蹋历史和扭曲历史的做法都意味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虚无主义颠覆历史、解构历史带来的现实危害不可小觑,要害之处就在于颠覆人们的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共产党人最应该是正确历史观的坚持者和倡导者,理应主动擎起唯物史观的旗帜,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自觉同一切历史虚无主义者作斗争。

 总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历史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内生力量。历史的纵深,勾勒了大道的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唯有端正历史观,才能听清历史回声、收获历史启示,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历史中凝聚奋进力量,开创光明未来。

 【思想宣传范文】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40 年间民生领域变化之巨、提升之快前所未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就业和收入分配、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扶贫工作、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显著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

 一、劳动就业从统包统配向市场导向转型 就业为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形成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实现根本转变。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到 20 世纪 90 年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从早期开办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到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向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发展,中国逐步建立起覆盖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五级公共就业

 服务网络,确立了免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服务等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2.就业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日益提高 城乡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1978 年,中国城乡就业人员共计 40152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 9514 万人。到 201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 77640 万人,比 1978 年增长了 93%,平均每年增长 961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 42462 万人,比 1978 年增长了 346%,平均每年增长 845 万人。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突出表现为劳动就业的产业分布结构向现代化转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1978 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 70.5%、17.3%和 12.2%。到 2017 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 27.0%、28.1%和 44.9%。三大产业就业比重排序从“一、二、三”的发展模式升级为“三、二、一”的现代模式,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劳动者工资收入快速增长,就业灵活性和择业主动性逐步增强。1978 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 615 元,到 2017 年增加到 74318 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6.7 倍,年均实际增长 7.65%。改革开放破除“固定工”限制,打破“铁饭碗”,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扩大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的职业选择权,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激发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3.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劳动力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1995 年颁布《劳动法》,明确了劳动关系各主体的法律地位,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2008 年颁布《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前者明

 确了就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了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为长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后者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保持劳动力市场活力的同时,提高了就业稳定性。据统计,2017 年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 90%以上,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迈向全面小康水平 居民收入增长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改善提高的基本面,也成为衡量“小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二大提出,到 20 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比 1980 年翻两番,届时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指出,人民生活已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愿景,城乡居民收入要在 2010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出台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和改善居民消费的创新政策举措,人民收入水平连年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

 1.城乡居民收入每十年翻一番 2017 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974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 年实际增长 22.8 倍,实现翻四番有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396元,按 1978 年可比价格计算,是 1978 年的 14.4 倍,是 2010 年的 1.63 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32 元,按可比价计算是 1978 年的 17.3 倍,翻了四番多,是 2010 年的 1.8 倍,接近翻一番的目标。

 2.城乡居民收入多元化促进收入增长

 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城镇居民工资收入比重下降,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1978 年城镇居民人均职工工资及得自单位的其他收入合计322 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93.8%。2017 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22201 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61.0%,比 1978 年下降 32.8 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 4065 元、财产净收入 3607 元,占比分别为 11.2%、9.9%。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则由单一的集体经营收入转为家庭经营、工资、转移收入多头并进。1978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66.3%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家庭经营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 5028 元,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37.4%,比 1978 年提高 10.6 个百分点。随着农民工的大规模增长,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 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5498 元,占比为 40.9%,比 1983 年提高 22.3 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各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转移收入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17 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 2603 元,占比为 19.4%,比 1983 年提高 11.5 个百分点。

 3.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动分配格局改善 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占比逐步回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要求,国家深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据统计,2015 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为 61.6%,比 2008 年提高 5.2 个百分点。

 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也在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

 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7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2.71,比 2007 年下降 0.43,比 2012 年下降 0.17。

 4.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国扶贫工作成就举世瞩目。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40 年来,中国先后实施多项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和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聚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投入和攻坚力度,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 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 7.7 亿人。到 2017 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3.1%,贫困人口规模为 3046 万人。从 1978 年到 201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7.4 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 1900 万人。

 贫困人口持续大幅减少,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世界银行 2018 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认为,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给“2017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贺信中称赞中国减贫方略,认为“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三、城乡居民消费实现从生存型到发展型的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开始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享受和发展型消费倾斜,生活质量、消费层次实现跨越式提升。

 1.居民消费结构日渐丰富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持续增长。1978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311 元,到 2017 年增长到 24445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6.4%。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16 元增长到 10955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7.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供给长足进步,中国居民消费重心由实物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大众餐饮、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验类消费快速发展。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看,1978—2017 年,食品烟酒支出比重从 57.5%降至 28.6%,衣着支出比重从13.6%降至7.2%。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总体上呈现长期上升继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2010 年以来三项支出比重之和保持在 33%左右。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家庭人均消费中食品烟酒支出比重从 1978 年的 67.7%下降到 2017 年的 31.2%。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呈现明显增长,三项支出的比重之和从 1985 年的8.1%上升到 2017 年的 34.2%。恩格尔系数的大幅下降,以及上述三项支出的增加,共同反映出居民生活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倾斜的显著趋势。

 2.生活消费质量明显优化 城乡居民的饮食品质逐年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单一,以主食消费为主。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品种类日益丰富,城乡居民饮食更加注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食品消费品质不断提高。从 1978 年到 2017 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 152 千克降到 110 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48 千克降到 155 千克。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由 13.7 千克增至 20.6 千克,禽肉消

 费量由 1.0 千克增至 9.7 千克,鲜蛋消费量由 3.7 千克增至 10.3 千克。得益于居民膳食水平提高,中国人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衣着实现成衣化和时尚化,服饰日益成为现代生活品质的标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服饰鞋帽商品供给不足,城乡居民衣着十分简单,主要满足保暖御寒的需求,显著特点是“一衣多季”、“色彩单调”、“自制或裁缝做衣”,农村居民的衣着尤为明显。1978 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的棉布、化纤布、呢绒和绸缎合计为 18.3 尺,人均购买棉花 0.4 千克,人均购买胶鞋、球鞋和皮鞋仅有 0.3 双。40 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从“保暖御寒”向“美观舒适”的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的转变,从“做衣”向“购衣”的转变。居民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品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

 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初期,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成为不少家庭婚嫁必备的“三大件”。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为新的“三大件”。进入 21 世纪以来,不仅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高度普及,微波炉、排油烟机、空调机、热水器等也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家用设备,而且城乡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

 电脑和手机作为新型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更加凸显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现代化。手机的普及率由 1995 年的 0.3 部/百人提高到 2017 年的 102.5 部/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机。个人电脑也走进亿万普通家庭,到 2017 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 80.8 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 29.2 台。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推动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爆发式增长,网民规模全球最大。到 2017 年末,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3.49 亿户,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 11.32 亿

 户。互联网上网人数由 1997 年的 62 万人激增至 2017 年的 7.72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1 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 9.1 个百分点。

 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2017 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37.5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 19.3 辆。高铁和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远距离出行。定制公交、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社区巴士等多元化交通服务覆盖城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3.居住条件实现革命性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租住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农村,四处可见土坯墙加茅草盖顶的低矮住房,盖上几间砖瓦房是许多农民的生活理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持续加大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住有所居”作为改善发展民生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保障型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农村困难户建房补助政策。2016—2017年改造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 300 多万户,对 589 万“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越来越多的城乡家庭告别低矮破旧、设施简陋的住房,迁入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几十年前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已在不少家庭化为现实。

 1978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 6.7 平方米,到 2017 年增至 36.9平方米,增长 4.5 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 8.1 平方米增至 46.7 平方米,增长 4.8 倍。居住质量也同步显著提升,在生活用水、厕所设施等方面实现

 了革命性的改变。2017 年,城镇和农村住户管道供水入户比重分别达到 97.7%和74.6%,这在几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使用卫生厕所的城乡居民户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91.7%和 45.0%,使用本住户独用厕所的户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93.5%和95.4%。城乡住户改水改厕后更加方便卫生,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生活条件,是城乡居民生活现代化的标杆性指标。

 4.旅游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元素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见证了国人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2017年全国旅游总花费约 4.6 万亿元,是 1994 年的 45 倍,年均增长 18%。据统计,2017 年,中国人均出游达 3.7 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 50 亿人次,是 1994 年的10 倍。与此同时,出国旅游成为新的时尚。1994 年,中国居民因私出境占居民出境总人数的比例尚不足50%;2017年,因私出境居民1.36亿人次,占比超过95%。居民出游方式日益多样化。从国内游到出境游,从跟团游到自驾游、自由行,再到近年来兴起的无景点游、心理旅游、自组团游等,旅游从曾经的“奢侈品”转变为日常“生活元素”,中国人进入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新时代。

 总投入由 732 亿元增长至 4255。

推荐访问:始终坚持 党领导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领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