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四练”筑平台,,“五示六法”展风采

时间:2022-08-03 10:38:23 浏览量:

张芝霞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将阅读、习作、反思有机结合,通过“三环”“四练”“五示”“六法”的细化策略,指导学生阅读积淀,催发学生创作热情,利用习作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习作实践,并进行理性反思,以提高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习作教学;第三学段;读写思一体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0-0091-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提出明确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第三学段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写作、反思有机融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淀习作的底蕴,在实践中彰显习作的个性,在反思中获得理性成长,从而全面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三环”阅读,别具匠心夯实习作地基

“三环”阅读,指通过美读、品读、泛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积淀习作的基石。

(一)美读中触摸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选择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经典美文,引导学生利用晨诵午读、课堂朗读、课外赛读的方式,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在这基础上,再引领学生把简单的诵读和主观的情景想象、情感表现相结合,创造性地在课文中添加词语,并诵读体会。最后通过背景介绍、意图讲解、文本范读等方法领会文章意境,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深情诵读。

(二)品读间体味意韵

教师可把大量的品读安排于阅读课中,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精读细品,引导学生品味揣摩文本语言,发现语文规律,体味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一是细嚼慢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好词、好句,揣摩赏析语言文字,多角度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体会语言的精准,为学生习作的遣词造句奠定基础。二是深究剖析。从美的角度,教师带领学生剖析融准确性、深刻性为一体的典范文句。教师先与学生共同找出文句中反复出现的重点、作者匠心独运的亮点和读懂课文的突破点,然后引导学生探幽发微、叩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三是奇思妙想。教师利用文本留白处,从不同的角度设置多个思考点,引导学生根据潜在的信息再行创作,构建时空、声响、思想情感三位一体的场景,为习作表达的立体、多角度提供可能。

(三)泛读里开阔视野

海量的阅读是习作厚实的基石。我们通过群体共读、个体精读的方式有效落实课外阅读,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情感。群体共读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拟定阅读书单、制订阅读计划等方式开展共读课。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论坛、读书汇报等活动,对书中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对相关论点展开辩论,并根据读物编写、表演课本剧等活动。共读由一系列“读”“讲”“演”等形式串联,学生自由、愉悦地表达阅读心得和体会,在分享喜悦与发现过程中完成了人与书、人与人的深层对话,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个体精读是群体共读的补充和延伸。教师以课本为引子进行好书推荐,明确精读目标:了解主要内容,关注表达方式,体会写作意图;然后制定好保障措施,保证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另外,协调家长,通过亲子阅读、周末阅读等趣味阅读形式,培养孩子阅读课外好书的良好习惯。

二、“四练”并举,别开生面书写个体灵性

学生习作的个性来自“自己”与“自由”,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习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因此,教师以周记、活动、文栏、网络这“四练”为抓手,进行生活化习作训练,让学生在接触生活实际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一)周记中记录自我

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每周的生活中选取素材,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做到讲事实、说实话、抒真情。在此,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不同,目的是促进学生习作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在周记中记录日常生活、勇敢地表达自我。

(二)活动中述写自我

我们利用班级、学校、社区等实践平台,引导学生体验活动的同时,组织学生撰写主持稿、节目剧本、演讲词、活动反馈等不同类别的文稿。这样,让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的大脑充电,扩大学生的信息储存量。如在小主持人评选活动中学生写了主持稿,其中小逸和小超共同誊稿、表演的《感动中国2020颁奖典礼》获小主持人赛二等奖;义卖活动中学生设计了抢眼的广告词;课本剧课程中,学生共同创作小剧本……如此种种,学生在摸索、练习中得到习作锻炼。

(三)文栏中展示自我

教师可利用身边一切展示习作的平台,组织学生用心习作,精选优秀作品,积极向班级文苑、校刊、各报纸杂志等平台投递稿件,争取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现自己。

(四)网络中表达自我

借助网络资源,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QQ等平台,自由发布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抒写。这样能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要遵守网络表达的規范,注意文明用语。

三、“五示”强化,别有风趣促进理性成长

“行为满足的反馈,会使学习的动机、愿望得到强化,使兴趣化为动机,或直接加强动机。”因此,教师运用暗示、提示、演示、启示、显示这“五示”法,多角度、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在反思中理性成长。

(一)引导暗示,品尝成功

教师根据学生习作发展的态势,采用暗示的方式有目的地鼓励表扬学生,赋予他们希望和力量。如下面就是学生作文《烟、酒,你们能远离爸爸吗》中的一个片段以及教师的评语:

一阵摩托车的响声后,爸爸便离开了,妈妈也动手收拾着饭桌,而我呆呆地站在一旁,站着,站着……

“烟,酒,你们能不能远离爸爸,让爸爸过得舒心起来,难道你们要看着这温馨的家庭被搞得四分五裂吗?”

教师评语:你的文章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那时候,我的爸爸也爱抽烟,心情不好的时候抽得更猛。爷爷呵斥,妈妈抱怨,我哭喊,一切都无济于事。我想也许抽烟是我爸爸的最大爱好吧,所以才让爸爸这样难以割舍。后来,我长大了,我不再因为讨厌烟味而要求爸爸戒烟,有空时陪爸爸体检,和全家人一起聊聊健康饮食的话题,淡淡地请爸爸少抽些烟。很神奇,我爸爸的烟瘾真的得到了控制……

(二)回眸提示,体验进步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习作成长档案袋,要求学生适时翻看,纵向对照,感受自己习作水平发展的状态,体会习作记录生活的意义,这样让学生在回顾比较中获得习作的信心。如下面是一位学生在周记本中一段话:

“当我回过头来看自己以前的作文,突然发现前的作文有很多处不通顺的地方,还有一些语句和整篇作文似乎没有关系,但是我仍然认为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三)工坊演示,精打细磨

教师可每两周开设1~2节习作修改课,以改促写。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后,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批注修改、互读交换修改、小组评星修改。在严格要求下反复训练,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

(四)回音启示,海纳百川

教师可借助各种平台展示习作,指导学生寻找与自己习作相关的优秀作品比对揣摩,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吸收他人习作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微博、QQ等网络回帖留言和其他读者的反馈信息,思考评价的正确性、合理性,取精华去糟粕,使自身的习作水平在真实生活中得以磨砺。

(五)专题显示,初露锋芒

教师开设文学赏析这一专题课,让学生赏析名家名作,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初露锋芒,引领他们在赏析中开拓更为广阔、深远的习作天空。如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节目,推荐名家名作,引导学生搜集鉴赏同作者、同题材、同体裁的作品,以习得作文方法,拓宽习作思维,获得美的熏陶,提升人文素养。

四、“六法”引领,别有洞天提升教学效率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慧眼识“材”,精心设计触动点,拨动学生习作的心弦;慧心布局,关注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

(一)热点中辨析

教师可组织开展“一周新闻报道”活动,让学生搜索家事、校事、国事、天下事,撰写新闻稿,并在班级报道。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新闻嗅觉,引领学生在新闻交流中“晒”出不同观察点、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在观点碰撞中迸射思维火花。如在“爱筑603”主题队会时,班长号召大家对学困生张同学给予帮助。许多小组开展了讨论。有个小组提出这样观点:“同学们留意了没有,当张同学意识到自己和我们不一样时,就会蜷在角落一声不吭,我挺同情他的。我觉得张同学就像《女生日记》里那胆小的马加一样,胆小、自卑。但这胆小、自卑不是永久的,只要他感受到了尊重、爱,慢慢地就会变得开朗起来……”

(二)盲点处求知

教师可巧选学生生活中的盲点认知,引导学生探寻发现,从而获得新认知以及习作的灵感和素材。如针对日食现象的研究,小勇的日记中写道:

“日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爸爸说是月亮的阴影挡住了太阳,我不信月亮的影子有那么大。网上查看2009年的日食视频,我看到,太阳好像少了一些光亮,用日食眼镜一看:可不,太阳好像被谁咬了一口,然后那个黑影慢慢地啃太阳,太阳越来越暗。突然,有六只鸟急匆匆地往西边飞去,我想它们大概是以为天在变黑,要回巢了吧。”

(三)感动间疏引

教师可关注学生生活,及时抓住感动学生的瞬间,搭建“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树洞信箱”等交流平台,通过交流打开学生心扉,点燃学生习作的灵感火花,开拓学生的习作思维。如珊珊四年级时父母离异,尽管父母一如既往尽力地呵护她,但她心底终究还是留下了一段阴影。笔者对她进行疏导后,她在作文里这样写:

前不久妈妈组建了新的家庭,我有了一位“新爸爸”。尽管这是我审核批准的人选,但当我为新家中我那漂亮房间欣喜若狂时,心里却还是有种莫名的失落。

“珊珊,你的新书借我看几天,好吧?”“書包沉,我来提!”这个新爸爸分明是向我示好。只要他让妈妈开心,我不是也一样幸福么?也许正如老师说的:我已经是万幸,爸爸和妈妈都抢着要照顾我,只要能感受到家人们对我的爱,那我就应该学会好好享受这两个家的幸福,同样深深地爱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四)细微处掘金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中发现不寻常,理解寻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理。如开展以“笑”为主题的习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人在不同时间段的笑的表情,留意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段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见微知著。

(五)声效中催发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在课前、课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亲切的作文情境,渲染氛围,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激发学生习作内驱力。如学习诗歌单元时恰逢雨天,我利用多媒体精美图片配轻松钢琴曲,渲染一个诗意的环境,以一首小诗“我们去远足,雨偷偷地跟了去,结果,它玩得好开心——”将学生带入诗意的氛围中,并组织学生续写儿童诗。

(六)读写里共赢

阅读、习作在教学时既各成独立的体系,又相辅相成。我们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采取单项素描、课文续写、拓展想象、内容改写、看图写段、演示仿写、读后感言、采访实录等形式进行片段训练。例如,教学《赶花》时,我们围绕“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说,养蜂人千里迢迢、天南海北地赶花真是艰辛;有的学生说,逢年过节在外劳作不能与家人团聚极为艰辛;有的学生说,养蜂人一路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等,让人觉得他们生活的艰辛。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引导他们把丰富的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水到渠成了。

当我们把习作教学化整为零分散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角落,把生活最大可能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时,曾经的“要我写”就变为如今的“我要写”,学生的自能习作能力得到了培养,习作变得轻松愉快,习作中生活气息浓郁了,作文就能充满个性特点。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 习作评价表撬动小学习作教学的翻转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23期)2017-01-05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探讨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12期)2016-12-29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年23期)2016-12-22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谈新媒体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1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让作文充满情趣考试周刊(2016年74期)2016-10-08

推荐访问:三环 风采 六法

《“三环四练”筑平台,,“五示六法”展风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