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地质安全风险点

时间:2021-12-31 11:06:50 浏览量:

吕敦玉 孟舒然 王翠玲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后,城市内涝灾害如何防范,海绵城市如何发挥减灾作用广受关注。郑州是全国首批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示范城市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郑州市政府构建联动机制,在“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统筹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为该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

调查发现,郑州具有建设海绵城市的较优越的地质环境条件。一是水系连通性相对较好,具有天然雨水行泄通道和滞蓄空间。二是浅层地质结构有较强的渗水能力和较充足的地下蓄水空间,适宜低影响开发。三是200米以浅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大,为海绵城市深层储排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

但突发的特大暴雨是灾害触发的直接因素。根据郑州市气象局统计,郑州市7月17日20时~7月20日20时,降雨量达617.1毫米,而郑州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内涝防治的日降雨量仅在14~34.3毫米。同时,城镇化区域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循环特征发生变化,造成地表植被和坑塘湖泊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大,地表持水、滞水及入渗能力减弱。此外,城市扩张使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市内排水渠沟,也导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所下降。

全面分析特大城市治理风险,健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如何从地质角度支撑城市安全风险防控?

一是海绵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总体上,郑州市东部、东南部等地区地质条件比较适宜海绵城市建设。建议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优势,利用天然的水文地质条件空间地带,如包气带、地下水含水层、地表沟渠及河流、湖泊坑塘等有利天然海绵体,修建具“渗、滞、蓄、净、用、排”作用的海绵功能设施,促使更多的雨洪就地消纳,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二是善用地下空间建设“人工海绵体”。面对极端暴雨事件,仅依靠透水铺装及常规城市地下管网消纳雨洪的能力有限,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深层储排水系统具有重要减灾意义。建议对于人口密集、内涝频发的特大城市,优化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考虑在城市建成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人工海绵体”,有效贮存并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降低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海绵城市建设与其他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

三是定期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体检评估。除了城市内涝,城市還面临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崩滑流地质灾害、地面塌陷、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地质安全风险。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安全发展背景下,城市地质安全的保障尤为重要。建议系统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体检评估,找准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地质安全风险点,构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实施地质安全风险区划,把地质安全风险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有机融合,形成支撑服务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地质解决方案。

目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组织开展特大城市与城市群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旨在创新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技术方法,形成特大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估、监测、区划和综合防控等全链条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特大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工作能力。(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8月9日7版)

猜你喜欢特大城市内涝海绵竖琴海绵学苑创造·A版(2021年9期)2021-09-16科学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0年3期)2020-05-13我国特大城市增至15个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15期)2020-04-22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妇女生活(2019年1期)2019-01-17怎么治理特大城市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9期)2014-03-13

推荐访问:找准 地质 治理

《找准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地质安全风险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