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初级药师,练习题4

时间:2020-12-06 18:44:15 浏览量:

 微生物学 总论部分 医学课程购买联系QQ:2939831027

 其他联系购买的均为倒卖,后续课程更新务必添加QQ   绪论   考纲:

 绪论 要点 (1)概述 (2)医学(病原)微生物学

   1.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1)微生物:分布广、形体小、数量多 — 最低等生物。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特点 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RNA或DNA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双链DNA和RNA组成,无核膜、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

 细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繁殖。

 真菌   (3)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2.医学微生物学   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对学习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用于鉴别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考纲: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要点 (1)细菌的基本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1.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 葡萄球菌等 杆菌 直杆菌、分支杆菌、棒状杆菌、梭杆菌 螺形菌 弧菌、螺菌、螺杆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厚。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肽聚糖结构少,其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共同构成外膜。

 ①维持菌体外形; ②维持渗透压; ③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细胞膜 位于细胞壁的内侧,是一层半透性薄膜,柔软致密有弹性。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

 ①渗透和运输作用; ②细胞呼吸作用; ③生物合成作用; ④参与细菌分裂。

 胞质 为细胞膜内侧的胶状物质,基本成分为水、无机盐、核酸、蛋白和脂类。

 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核质 无定形核,没有核膜、核仁等完整结构,称为核质或拟核。细菌的核质由一条双股环状的DNA分子组成。

 遗传物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   特点 功能 芽孢 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圆形小体。休眠状态。

 ①鉴别细菌; ②对外界抵抗力强。

 菌毛 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参与F质粒的接合传递。

 鞭毛 某些细菌菌体表面伸出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①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②具有抗原性。

 荚膜 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

 ①抗吞噬作用; ②粘附作用; 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细菌的增殖与代谢   考纲:

 细菌的增殖与代谢 要点 (1)细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的新陈代谢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主要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类、蛋白胨和糖)、酸碱度(pH7.2~7.6)、温度(37℃)、气体等。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不同,分为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兼性厌氧菌(多数病原菌)、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四大类;   (2)生长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法繁殖。

      (3)细菌的群体的生长繁殖的规律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生长曲线。

      2.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能量代谢   合成代谢:是将简单的小分子合成复杂的大分子成分和酶,同时耗能。

   分解代谢:是将营养物质或胞内物质降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

   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称为发酵;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称为呼吸,其中以分子氧为受氢体的是有氧呼吸,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的是厌氧呼吸。

   (2)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检测   细菌的分解代谢包括对糖、蛋白质的分解。

   由于细菌产生酶的不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不同,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其代谢产物,以此鉴别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糖分解产物及检测 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 蛋白质分解产物及检测 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分解试验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热原质 极微量注如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耐高温,不被高压蒸汽灭菌所破坏。因此临床用药液需无热原质。制备使用注射药品、严格无菌操作 毒素和侵袭性酶 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毒素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侵袭性酶促进细菌侵袭和扩散,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   续表 色素 水溶性色素(绿脓杆菌—绿色)、脂溶性色素(金葡菌—金黄色) 抗生素 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主要由放线菌、真菌产生 细菌素 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维生素 如大肠埃希菌:B6、B12、K2等可被人体利用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   是由适合细菌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经灭菌后方可使用。

   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

   按其性状不同,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①液体培养基上,细菌生长后,大多数细菌呈均匀混浊状态,少数出现沉淀和菌膜;   ②半固体培养基上,有鞭毛的细菌生长后出现混浊,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主要用于检测细菌的动力和保存菌种;   ③固体培养基上,单个细胞生长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不同的细菌其菌落大小、形态、颜色不同,可用来鉴定细菌。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噬菌体   考纲:

 噬菌体 要点 噬菌体的基本概念及生物特性   1.噬菌体的概念:是侵袭细菌、真菌的病毒,或称为细菌病毒。

   2.特点:

   (1)大小以nm计算,须用电镜观察;   (2)不具备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   (3)在活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增殖,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4)基本形态:有三种,即蝌蚪形,微球形,细杆状。

         细菌的遗传变异   考纲:

 细菌的遗传变异 要点 (1)细菌的遗传物质及变异的机理 (2)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实际意义)   1.细菌的遗传物质及变异的机制   (1)细菌的遗传物质:

   ①细菌染色体:是环状双螺旋DNA,其功能是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特性。

   ②质粒:是独立存在于多种细菌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DNA。可随细菌的分裂传入子代细菌,也可整合在细菌的染色体上改变细菌的遗传性状。

   ③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其基因可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相当于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某种性状。

   (2)遗传与变异原理   ①细菌的变异现象常见的有抗原性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等。

   ②细菌变异的机制      2.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1)影响细菌学诊断:发生变异的细菌可以失去其典型的特征。(L型变异)   (2)预防耐药菌株扩散。(药敏试验)   (3)制备疫苗。(减毒活疫苗)   (4)检测致癌物。(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5)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质粒、噬菌体—载体—目的基因—受体菌      消毒与灭菌   考纲:

 消毒与灭菌 要点 (1)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 (2)物理消毒灭菌法 (3)化学消毒灭菌法   1.基本概念   (1)消毒:指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2)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3)无菌:不存在任何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4)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例如外科手术操作,均为无菌操作。无菌并不单指没有活的细菌,还包括没有活的病毒、真菌等微生物。

   2.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①焚烧:

 ②烧灼:

 ③干烤:

 160~180℃,2h ①巴氏消毒法:牛奶、酒 61℃,30 min 71.7℃,15-30sec ②煮沸消毒法:

 ③高压蒸气灭菌法:最有效 1.05kg/cm2(121.3℃),15-20min   (2)辐射灭菌法:紫外线、微波、电离辐射等。

   (3)滤过除菌法:常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及药液等的除菌。

   3.化学消毒灭菌法   (1)定义: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具有杀菌作用的称为消毒剂;   具有抑菌作用的称为防腐剂。

   (2)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①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的,如酚类、醇类、醛类等;   ②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破坏菌体蛋白与核酸基因的,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等;   ③损伤菌体细胞膜的,如酚类(低浓度)、脂溶剂等。

      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考纲:

 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要点 (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 (2)机体的抗菌免疫(抗感染免疫) (3)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   (1)定义:细菌在宿主体内寄生、增殖引起疾病的性质。

      (2)致病机制:

   感染: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生物学现象。

   传染: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

   致病物质主要是:其一为细菌的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其二为细菌进入宿主体内所产生的毒素。

   ①侵袭力   包括细菌的黏附与定植、侵入、繁殖与扩散。

   使细菌在体内定居的结构:菌毛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结构:荚膜   细菌胞外酶: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   ②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菌与部分G- G-菌 种类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   毒性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

   2.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组织屏障 皮肤、黏膜屏障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作用 分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吞噬杀菌过程:趋化作用→吞入病原菌→杀死病原菌。

 NK细胞 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和肿瘤细胞,在早期抗感染免疫和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

 体液因素 主要包括补体、溶菌酶和防御素。补体是存在于正常机体中的一组球蛋白,被激活后发挥趋化、调理、溶菌及溶细胞作用;溶菌酶为一种碱性蛋白,使菌体裂解;防御素主要作用于胞外菌,其杀伤机制主要为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溶解死亡。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定义: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受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记忆性,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时,可使免疫效应增强,在抗感染免疫中占重要地位。

   分类:

 体液免疫 机体受病原微生物刺激后,可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抗体的抗感染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病原体的黏附作用、调理吞噬作用、中和细菌外毒素作用和对细菌溶解作用等方面。

 细胞免疫 其主要的效应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Th1细胞。CTL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Th1细胞主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对胞内寄生的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3.细菌感染   (1)感染的来源:

   ①外源性感染:由来自宿主体外病原体所引起;   ②内源性感染:由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病原体所引起。

   (2)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①经粘膜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②创伤感染   ③虫媒感染   (3)感染的类型   ①带菌状态: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致病菌未被及时消灭而是在机体内继续存在。

   ②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弱,感染后对机体的损害轻微,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

   ③显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机体组织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感染有菌血症、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4)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其发生、发展和结局   主要取决于病原细菌的数量、毒力的强弱和侵入的途径以及宿主的抵抗力的强弱,其结局不同。有的呈隐性感染、有的呈显性感染、有的仅限于局部、有的呈现全身症状等。

   病毒学概述   考纲:

 病毒学概述 要点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病毒的繁殖方式 (3)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体是具有传染性的、结构完整的病毒。

   体积微小可通过滤菌器,测量单位为nm。

   (2)病毒的结构   ①基本结构   核心:仅由裸露的核酸构成。

   衣壳:

   为包绕核酸的蛋白质外壳,称衣壳。

   衣壳与核酸在一起称为核衣壳。

   ②辅助结构   包膜:包绕在核衣壳外,其主要功能是维护病毒的结构完整性。

      2.病毒的繁殖方式   病毒缺乏增殖所需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独特方式(复制)进行增殖。

   一个复制周期共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成熟→释放子代病毒,六个步骤。

      3.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中和病毒 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      真菌概述   考纲:

 真菌概述 要点 (1)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2)真菌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1.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1)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圆形或椭圆形,         以芽生方式繁殖。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大基本结构组成,         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

      (2)真菌的培养   对营养要求不高,温度为22~28℃,最适pH为4.0~6.0。

   (3)真菌的致病性   主要致病真菌   ①皮肤与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皮肤癣病真菌   ②条件致病性真菌   ● 白色念珠菌:新生儿和幼儿鹅口疮的病原体   ● 新生隐球菌   ● 曲霉、毛霉   ● 卡氏肺胞菌      白色念珠菌   条件致病菌:引起皮肤粘膜(鹅口疮)      2.真菌与药学之间的关系   生产多种抗生素。

      其他微生物   考纲:

 其他微生物 要点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支原体 没有细胞壁,多形性,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原体肺炎(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立克次体 专性活细胞寄生。普氏立克次体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立克次体引起恙虫病。

 衣原体 专性活细胞寄生,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并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原体和始体)。常见的有沙眼衣原体,引起沙眼病与泌尿道感染等。

 螺旋体 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常见的螺旋体有梅毒螺旋体,可引起梅毒;钩端螺旋体,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

             支原体的油煎蛋样菌落            免疫学基础   考纲:

 免疫学基础 要点 (1)抗原、抗体的概念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3)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类 (4)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如干扰素 (5)免疫学诊断的基本概念

   1.抗原、抗体的概念   (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具有三大性质,即异物性、特异性和大分子性。常见的抗原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

   (2)抗体:抗原进入体内后,体内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和体液中。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不同,常见的有五类,即IgG、IgA、IgM、IgE、IgD。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其对多种抗原物质都有防御功能,而不是对专一抗原有作用,故称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正常体液和组织的免疫成分组成的。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与抗原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免疫应答后,才获得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完成的。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针对性强,只对引发免疫的相同抗原有作用,对其他种类抗原无效,故称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细胞免疫,主要是抗原进入机体后通过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来完成的;其二为体液免疫,主要是抗原进入机体后通过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多种作用来完成的。

   3.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当某种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损伤了机体,称为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

   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Ⅰ Ⅱ Ⅲ Ⅳ   速发型 细胞毒型 免疫复合物型 迟发型 机制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物质,导致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过敏介质 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其结果导致靶细胞的破坏,最终发生织损伤 抗原再次进入体内,与相应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或使血小板汇集损伤组织器官,形成免疫损伤 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引发细胞免疫而损伤组织所致 疾病 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哮喘 输血反应、血细胞减少、新生儿溶血 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接触性皮炎

   4.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   (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把减毒或无毒的但具有抗原性的病原体(细菌或病毒)经过一定工艺制成菌苗或疫苗,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过程。

 灭活疫苗 百日咳灭活疫苗、霍乱灭活菌、伤寒灭活菌 减毒活疫苗 卡介苗、鼠疫减毒活菌苗、布鲁氏菌活菌苗、炭疽活菌苗 联合疫苗 白百破三联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免疫血清或制备好的免疫细胞,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的过程。用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应急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

   ● 抗毒素:破伤风、白喉、肉毒、炭疽;   ● 细胞免疫制剂:细胞因子;   ● 胎盘丙种球蛋白和血清丙种球蛋白。

   5.免疫学诊断的概念   一般采用血清学反应的方法,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质,用已知的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未知抗体,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某种传染病,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抗原,来诊断疾病。

 各论部分

   病原性球菌   考纲:

 病原性球菌 要点 (1)葡萄球菌属 (2)链球菌属 (3)脑膜炎球菌

   1.葡萄球菌属 生物学性状 菌体呈球形,排列成堆,呈葡萄串状,无鞭毛,无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染色阳性。最主要的抗原物质是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抗吞噬作用,用于免疫学快速诊断。

 致病性 主要的毒力因子是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和肠毒素。

 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和葡萄球菌性肠炎。患病恢复后获得免疫力不强,可多次感染。

                      葡萄球菌的电镜扫描照片   2.链球菌属   (1)A群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根据其溶血现象不同分为三类:

 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α溶血; 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β溶血; ③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现象。

 致病性 ①细胞壁成分,如脂磷壁酸、M蛋白等; ②侵袭性酶类; ③外毒素:致热外毒素、溶血毒素等。

 所致疾病 有化脓性感染、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病)等。

                         链球菌电镜扫描照片   (2)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G+,多呈双或短链排列,有荚膜。

 致病性 荚膜、溶血素、神经氨酸酶等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3.脑膜炎球菌 生物学性状 G-,营养要求较高,专性需氧 致病性 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所致疾病 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细菌突破血脑屏障侵犯脑脊髓膜,引起流行性脑膜炎      肠道杆菌   考纲:

 肠道杆菌 要点 (1)大肠杆菌 (2)伤寒杆菌 (3)痢疾杆菌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形状相似的G-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多数是肠道正常菌群,不致病,但在宿主抵抗力低下或肠道外组织可引起感染,故称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肠道致病菌:伤寒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等。

   1.大肠杆菌 生物学性状 杆菌,鞭毛,菌毛,对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多数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可用于细菌鉴别。

 致病性 ①黏附素,使大肠杆菌黏附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 ②内毒素; ③外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 主要是肠道外感染,如败血症、泌尿道感染、胆囊炎等;还能引起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

                     大肠杆菌   2.伤寒杆菌 生物学性状 多数不引起人类疾病,只有少数具有致病性。如引起肠热症的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抵抗力较差,其抗原构造复杂,最主要的是O抗原、H抗原和菌体表面的Vi抗原。

 致病性 内毒素和侵袭力。

 所致疾病 主要是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病和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3.痢疾杆菌 生物学性状 G-,生化特性为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 致病性 侵袭力和内毒素

 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

      厌氧性杆菌   考纲:

 厌氧性杆菌 要点 (1)厌氧芽孢杆菌 (2)无芽孢厌氧菌   1.厌氧芽孢杆菌   (1)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呈杆状,有周身鞭毛,形成芽孢,芽孢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

 致病性 破伤风痉挛毒素 (外毒素)——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 所致疾病 破伤风

         (2)肉毒梭菌 生物学性状 芽孢呈椭圆形,位于菌体的次极端,使细菌呈球拍状

 致病性 肉毒毒素(外毒素)—阻碍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 创伤感染中毒和婴儿肉毒病

             肉毒梭菌芽胞   2.无芽孢厌氧菌   是一大类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在机体免疫低下时或菌群失调时才致病。其种类较多。其致病物质是菌毛、荚膜、毒素和酶类。所致疾病为腹腔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弧菌属和弯曲菌   考纲:

 弧菌属和弯曲菌 要点 (1)霍乱弧菌 (2)弯曲菌   1.霍乱弧菌 生物学性状 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运动活泼 致病性 ①鞭毛与菌毛,作用是使细菌吸附在肠壁细胞上,迅速繁殖引起肠壁损伤; ②本菌所产生的霍乱肠毒素(致泻毒素)作用于肠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使肠液大量分泌导致严重的腹泻。

 所致疾病 霍乱

      2.弯曲菌   代表: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性状 G-,逗点状或“S”形

 所致疾病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病

   肠道病毒   考纲:

 肠道病毒 要点 (1)肠道病毒的特点 (2)脊髓灰质炎病毒   1.肠道病毒的特点   属于微小RNA病毒科,经消化道传播在肠道内增殖并从肠道排出。

   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2.脊髓灰质炎病毒   其生物学特性为病毒呈球形,无包膜,以复制的形式增殖,引起脊髓灰质炎。

   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导致肢体麻痹,伴随感觉丧失,故也称为小儿麻痹症。

   病毒的防治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Sabin苗)。

   2月龄开始连服3次TOPV后,即三价混合糖丸疫苗,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加强一次。

                 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扫描图片   呼吸道病毒   考纲:

 呼吸道病毒 要点 (1)流行性感冒病毒 (2)风疹病毒 (3)麻疹病毒   呼吸道感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本类病毒的特点是经飞沫(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多出现各种呼吸道症状,且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

   1.流行性感冒病毒            2.风疹病毒——风疹   (1)先天风疹综合征(CRS)   孕妇3月内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

      2.预防措施   麻、风、腮三联减毒活疫苗   风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儿童和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妇女;   孕妇禁忌接种。

      3.麻疹病毒   (1)导致疾病:麻疹。

   (2)预防措施: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肝炎病毒   考纲:

 肝炎病毒 要点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 概述   1.甲型肝炎病毒(HAV) 生物学特性 属于小RNA病毒科,核衣壳裸露,无包膜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传染源:患者(尤黄疸型患者)和带毒者 导致疾病 甲型肝炎

   2.乙型肝炎病毒(HBV)   (1)生物学性状:患者血清中病毒颗粒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2)主要抗原: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

      (3)临床表现为多样性:无症状携带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4)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HBsAg携带者(血液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检查无变化者)   *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日常生活接触。

   3.丙型肝炎病毒(HCV)   (1)传染源   患者和HCV无症状携带者。

   (2)传播途径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传播,也可经性接触传播。

   (3)致病性   可引起急性肝炎,其症状较乙型肝炎为轻,主要特征是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4)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虫媒病毒   考纲:

 虫媒病毒 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虫媒病毒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疾病的病毒。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为:①病毒呈球形;②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有包膜,其表面有血凝素;③对热、脂溶剂敏感,不耐酸;④宿主范围广泛,通过节肢动物进行传播;⑤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主要包括流行性乙脑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生物学特性 有包膜,其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禽类的红细胞 传播 传播媒介:库蚊 致病性 乙型脑炎 防治 防蚊灭蚊,接种疫苗      疱疹病毒   考纲:

 疱疹病毒 要点 单纯疱疹病毒   1.疱疹病毒   在动物和人类中发现的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双股DNA病毒。

   2.与人类感染相关的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   所致的主要疾病有唇疱疹、角膜结膜炎、咽炎。目前研究认为HSV-2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其他病毒   考纲:

 其他病毒 要点 (1)人乳头瘤病毒 (2)微小病毒 (3)HIV   1.人乳头瘤病毒 HPV   (1)形态结构:球形,无包膜,双股环状DNA。

   (2)致病性:人是HPV的唯一自然宿主,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上皮增殖形成疣。

              寻常疣   2.人类微小病毒 生物学性状 体积最小的DNA病毒,呈球形。

 传播 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致病性 最常见的疾病为儿童的传染性红斑、成人的多发性关节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生物学性状 呈球形,有包膜,基因组为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

 传播 通过性接触、输血、注射、垂直感染等途径传播。

 致病性 病毒感染后损伤免疫系统,引起致死性机会致病菌感染或引发肿瘤。

             原虫   考纲:

 原虫 要点 (1)原虫概述 (2)疟原虫主要特征 (3)阿米巴原虫主要特征 (4)阴道毛滴虫主要特征   1.原虫概述    原虫指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一类单细胞动物。它们个体微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被看到,但它们有复杂的细胞器,能独立完成其生理功能。

   2.疟原虫   (1)种类: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卵形疟原虫(P.ovale)   在我国最常见的是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2)生活史   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

      (3)致病阶段   感染期、潜伏期、典型发作、再燃、复发。

   (4)疟疾的临床表现   贫血、脾大、肾病、黑尿热等。

             脾肿大   3.阿米巴原虫 (1)内阿米巴 寄生于人和动物 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 (2)自由生活阿米巴 生活在水和泥土中 耐格里属 棘阿米巴属 哈曼属 Vablkampfia属 Sappinia属

   4.阴道毛滴虫的主要特征   寄生部位:阴道、尿道、前列腺   生活史:仅有滋养体阶段而无包囊阶段。

   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也是感染和致病阶段。

   感染方式:直接接触(性生活)        间接接触(浴池、游泳池、坐便器)   导致疾病: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

          阴道毛滴虫      蠕虫   考纲:

 蠕虫 要点 (1)线虫概述及似蚓蛔线虫主要特征 (2)吸虫概述及血吸虫主要特征 (3)绦虫概述及猪肉绦虫主要特征   1.线虫概述及似蚓蛔线虫   (1)线虫概述   形态:虫体呈线样圆柱形,不分节,原体腔,雌雄异体,消化管完整。

   生活史:多数线虫的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其生活史称之为直接型。部分线虫需要中间宿主,如丝虫,其生活史称之为间接型。

   (2)似蚓蛔线虫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生活史   感染性卵→小肠孵出幼虫→移行至肺→到消化道发育成成虫      生活史:

   虫卵在外界发育   幼虫在体内移行   成虫在小肠寄生      2.吸虫概述和日本血吸虫   (1)吸虫概述   吸虫属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复杂,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第一中间宿主都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因种而异。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病。

   (2)日本血吸虫   寄生人体血管的吸虫,称血吸虫。人体血吸虫共有6种,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引起日本血吸虫病,危害极大。

   雌雄呈合抱状态。

      生活史图      ①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经过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等七个发育阶段。

   成虫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肝门静脉。

   感染阶段:尾蚴   传播途径:经皮肤   中间宿主: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②致病   日本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均可致病,日本血吸虫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及肝脏,较多见的异位损害则在肺及脑。其中虫卵沉积于肝脏和肠壁血管中,卵内的毛蚴分泌抗原物质,引起超敏反应,在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最后引起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3.绦虫概述和猪肉绦虫   (1)绦虫概述   绦虫虫体呈带状,分节,雌雄同体,无消化道。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人可充当它们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而患病。

   (2)猪肉绦虫   人体感染虫卵的方式有三种:

   ①自体内感染,如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②自体外感染,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再感染;   ③异体(外来)感染,误食入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

 

推荐访问:练习题 药师

《16版,初级药师,练习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