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分析文档

时间:2020-07-30 20:13:45 浏览量:

目录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3 1.1 城市的定义及演进 3 1.2 智慧城市的定义 3 1.2.1 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 5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况及背景 6 2.1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6 2.1.1 国外智慧城市情况 6 2.1.2 国内智慧城市情况 7 2.2 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 10 2.3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11 2.4 智慧城市建设与5G+AICDE 12 2.5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6 三、模式分析 27 3.1建设模式分析 27 3.1.1现有案例研究 – 龙岗智慧城市+“数字政府” 29 3.1.1.1龙岗面临的挑战 29 3.1.1.2 智慧龙岗顶层规划 30 1.1 现有案例研究 – 杭州城市大脑 32 1.2 现有案例研究 – 上海,智联普陀城市大脑 34 1.3 现有案例研究 – 智慧雄安新区+中移超脑 35 1.4 现有案例研究 – 智慧银川 37 3.1.2智慧城市业务体系 42 3.1.3现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企业业务体系及行业布局 43 3.1.3.1华为 46 3.1.3.2海康威视 48 3.1.3.3浪潮 49 3.1.3.4中国平安 51 3.1.3.5中兴 52 3.1.3.6新华三 53 3.1.3.7大华股份 54 3.1.3.8神州控股 55 3.1.3.9阿里 56 3.1.3.10腾讯 58 3.1.3.11百度 58 3.1.3.12中国电信 60 3.1.3.13联通 60 3.1.3.14中移超脑 61 3.1.4小结 61 四、运营模式分析 62 4.1 国际现有模式对比 62 4.2 国内运营及融资模式对比 64 4.3竞争策略与机会点 71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1.1 城市的定义及演进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城市(chéngshì)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1.2 智慧城市的定义 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愿景,在此框架下,IBM用“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的概 念涵盖硬件、软件、管理、计算、数据分析等业务在城市领域中的集成服务。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进入到城市这一巨大的实 践场所,经过不同的解读、应用和概念延伸,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综合发展理念。智慧城市的兴起,得益于ICT技术革 命带来的网络联通、数据爆炸、计算机与云端处理能力的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感知、联系、应对内外部变化 的模式发生改变,形成了适用于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交通管理、智能建筑、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城市应用。:“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但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 目前尚无统一和明确的权威性定义。

“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但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目前尚无统一和明确的权威性定义。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和处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 类信息,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时对城市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优化城市资源调度,提升城 市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但相对于上述理性的描述,我个人更喜欢把智慧城市比喻成一个生态系统。何谓生态系统呢?它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智慧城市和生态系统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多样化的对象、无处不在的连接、能量输入和流动、良好的自适应性……这其中,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

要素多样——多样化的要素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多样性,相对应的,组成智慧城市的要素也十分多样,人、人与人形成的组织、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这些要素又拥有不同的属性、能力和特征。城市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每个人拥有不同的身份和标签,他可以是家庭中的父亲、企业中的职员、商店中的顾客、道路上的行人……不同的身份对应了不同的行为特征、不同的生活需求和不同的社交轨迹。人与人的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单元,包括家庭、企业、学校、政府机构等。城市中还有形态各异的基础设施,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基础改造所得,它们满足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并随着文明的发展,各类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外延不断拓展,美观性需求也不断提高。自然环境也是城市中最基础的要素,自然环境被人所改造,同时也进行着自适应的改变。

动态平衡——要素间的信息流动使得智慧城市获得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能量随着食物链自由流动,保持种群结构的相对稳定。对于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即为流动的能量。信息的产生、汇聚、提炼、使用过程就是能量不断聚集并被消费的过程。城市中的所有要素既是信息的产生者,也是使用者。以交通为例,行人的个体行为数据被采集,汇集起来成为城市交通指征数据,经过智能交通系统分析,采用信号灯控制等手段,反作用于行人,分散交通压力,缓解拥堵。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和提炼产生了价值,并被消费。正如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使得系统能够保持稳定一样,智慧城市中,信息的流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进而使得要素间可以平衡。这个平衡的表现是多样的,比如人口结构相对完善而稳定、自然环境不因人的活动而过度破坏、建筑物能够坚固且节能、交通不会过度拥堵。

开放发展——对外开放的特性使得智慧城市能够不断发展完善。生态系统能够开放地接受能量,并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实现系统的不断进化。在当今这个全面数据化、知识化、智能化、扁平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的组织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形式,互联网成为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是开放,这个开放不只是单纯的招商引资,而是提供良好的环境,迎接知识和创新的输入,成为更适合创新型人才发展、更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之处。未来的智慧城市,将依靠开放的创新型经济,实现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增长。

1.2.1 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进入3.0阶段 在“智慧城市”概念尚未推广的“前智慧城市”时期,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 理念,纽约、斯德哥尔摩、英国赫尔等城市都曾有相对分散的实践,提升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而“智慧城市”概念的出现,意味着将新技术与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形成整体的理念框架。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对智慧城市的理解经历了技术驱动、城市主导、创新共享三个阶段,智慧城市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升级改造,也成为了城市推动各领域发展和抢占新一轮发展机会的手段。

来源: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盛宴后的长路前行-艾瑞咨询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况及背景 2.1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2.1.1 国外智慧城市情况 欧盟早在 2007 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2010 年 3 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 2020 战略》, 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同年5月发布《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七大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化市场、网络安全、高速和超高速互 联网连接等。目前,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在智慧城市发展中较为先进。

2009 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目前,美国的纽约、迪比克和芝加哥等城市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先行代表。日本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 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韩国仁川市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

国外案例: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是世界上第一个铺开4G移动电信新标准的国家。2006/2007年,开始在电子政务方面投资,自 2007年以来已经投资 7000万欧元,创造了50多个数字化服务,从而能大规模削减管理成本。另外,斯德哥尔摩正在实行交通拥堵收税制度,开发一套道路收费系统,对行驶的车辆进行采集数据,按时间段收税。系统能够监视城市交通情况,帮助司机实时掌握交通路况,减少交通堵塞,还能够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的智慧城市由十年前的数字城市进化而来,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有 100多个,并且数量一直在增长。项目如下:新的通信网络—集成不同的光纤网络,推进WIFI网络,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城市平台—巴塞罗那传感平台、城市 运行系统、APP 和服务。智慧数据—开放的数据、衡量城市指标、决策和控制中心。电动汽车—巴塞罗那近几年发展电动汽车。灌溉系统管理—集中管理自动灌溉基础设施的远程管理系统,能控制每个区域的灌溉时间和频率。智慧停车—在整个城市内布置传感 器和显示屏,显示停车情况。

首尔 首尔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发达的旅 游业而闻名世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如下:
雨棚:先进的公交车站首尔于 2009 年推广的雨棚公交车站,结合先进的 ICT 技术,为市民提供一 系列智能服务。2011 年,每个雨棚平均每天能与 2518 人进行互动,其中公交路线指导平均每天使用 1427 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紧随其后的是数字地图 (764 次 ),目的地搜索 (135 次 ),交通广播电台 (65 次 ) 和天气预报 (59 次 )。首尔安全服务,首尔安全服务自 2008 年 4 月开始 实施,利用最先进的定位和闭路电视监控技术,将涉及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紧急情况通知给主管 部门和其家庭成员。为此,首尔还设计了一项智能设备,当其持有人离开指定的安全区域或按下呼救按钮时,设备将立即发 送紧急警报给监护人、警察、消防部门以 及闭路电视监控中心。“u-儿童安全系统” 利用多输入和多输出 (MIMO) 无线基础设 施网络来提供“孩子的安全区域”。实时 的闭路电视监控网络和儿童智能设备让首尔利用无线网络尽快地定位到失踪儿童。

2.1.2 国内智慧城市情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注重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即顶层设计,主要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几个方向开展,在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领域建设成果显著,取得很好的善政、惠民、兴业作用。

我国已经建成一批以银川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标杆示范性城市,形成了以乌镇智慧小镇建设为标杆的示范样板,并初步打造了“京津冀”等智慧城市群。

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在智慧城市 PPP 运营模式探索和智慧产业发展方面。在产业发展方面,银川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绩;
在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上,银川探索出 PPP 运营模式,缓解了政府当期财政压力,强化了智慧城市的统筹建设。乌镇将智慧小镇建设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互联网医院,同时互联网创业如创投公社等应运而生,将乌镇建设成了智慧化的特色小镇。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对其智慧城市群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京津冀智慧城市群的形成将政治优势、科技优势、研发优势、商贸优势充分融合,优质资源互补,对智慧城市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国内案例:
北京市 北京市朝阳区:在现有政务资源整合和应用的区级平台基础上,公共平台和公 共数据库已经进入初步应用阶段,平台 升级完善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扩展了水利、 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的 GIS专项应用。

上海市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等街镇已在 智能停车 APP 应用,自助快递箱、为老服务系统、与商业银行合作推行智慧城市炫 卡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停车、失智 老人监管、健康、门禁安全管理、快递物 流等服务,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正在全区全面推广。

近10年,中国城镇化以年均1.3%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 到56.1%。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人口和城市土地的扩张,城镇化发展已然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中国供给侧改革与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未来很长时期内引领、支撑 城镇化发展,拉动内需,促进新型消费的核心载体。我国在国家层面,注重通过政策指引和试点部署,发展与探索智慧城市建设。

2013年8月,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新型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的建设,可以在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城市先行尝试,并 提出要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以及公用设备 设施的智能化改造等工程。同月,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为智慧城市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持。2014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 划(2014.2020)年》指出,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建设智慧城市,即 在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基础上,对城市的物质 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进行统筹综合利用,目标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地方层面,截止2013年底,中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89%的地级市,总共311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涵盖大中小城市规模和东中西部区域,“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其中,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二五’规划中 提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52个。从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看,呈现了如下特征:
(1)智慧城市建设呈延伸与集聚并行发展。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正随着城市规模由大到小逐渐延伸发展,目前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县级市就有51个,其中福建、广东、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县级市数量最多,分别为9个、6个和5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中,县、镇有20个,占比19.42%,比首批中的 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向省级城市群集聚,江苏、山 东、浙江等省相继从全省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各城市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智慧城市群 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布局。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东部地区领跑全国,中西部正在加快其建设步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基础相对领先,智慧城市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东部九省市中有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52个区、县和乡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山东88%的地级市、辽宁57%的地级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江苏、浙江、福建的比例高达100%。在我国东部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城市中,人均GDP超 过8000,美元的超过一半,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的有7个。在中部地区有80.5% 的地级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共计109个地级市,在西部地区有76%的地级市提 出建设智慧城市,共计64个。

(3)新城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突破口。由于新建城区具有绿地开发的优势,与老 旧城区相比,共享和协同难度大大降低,智慧化发展可以在新建城区起步伊始就予以 明确任务,并且智慧城市建设在市政设施规划、土地规划等方面可以与新建城区同步开展、同步实施,这对于一个功能庞大、运作复杂的城市而言,是一个适宜的突破口 和试验田。因此智慧新区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新热点,截止到2012年全国提 出建设智慧新区建设的城市超过了47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两批国家智慧城 市试点市中,新建城区试点15个。

(4)以“产城融合”为特征的智慧园区成为城市建设实践的热点。城市通过建设 高新产业园区、科技园区来汇聚资源和集聚发展,通过产业龙头的集聚作用和企业的 协同运作,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而打造一个吸引力强、运作效率高、服务效能好的园 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因此,推动高端工业区、商务区、科技园区开展 智慧化运营,实现“产城融合”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的两批智慧城市试点中,共有12个工业区或商务区,这些工业区、高科技园区、商务区等园区大多处于东部地区。智慧城市紧密结合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思维。

2.2 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 智慧城市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城市渐渐成为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发驱动,体现了更高的发展理念。智慧城市建设在构建高感度的城市基础环境、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民生服务的高效便捷、促进城市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智慧城市是增强城市的高感知度,实现城市环境完备智能的必然结果。城市的感知终端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网络等基础设施是全面支撑城市公众、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交流、服务传递和业务协同的纽带,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增强城市的创新性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对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民生服务的高效便捷,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城市的要求是城市治理高效精准,民生服务便利便捷,产业创新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政府各部门实现网络设施的相互联通、信息资源按需求实现共享、业务流程确保高效率和相互协同,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广泛的基础支撑,最大限度的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并开展服务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在民生应用领域,充分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作用,方便市民应用网络及各类终端设备获取各类社会服务,为市民能够提供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凸显市场活跃性与竞争活力。建设智慧城市对解决城市面临的发展难题,推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日益增多的人口增大了水电、交通、环境及城市设施等关键城市运行系统的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更加突出。智慧城市建设所用的技术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政策环境:国家和地方层面呈现持续演进、系统落位的特点 2016年以后,由国家部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逐渐减少,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从概念普及转向落地实践,国家与地方政策也呈现出持续演进、系统落位的特点—— 在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相继发布,智慧城市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逐渐形成;
在地方层面,越来越多的地区 和城市发布了智慧城市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为智慧城市的落地实践创造条件。

技术环境: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快速成熟 在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成为ICT应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截至2017年末,中国4G用户总数达到 9.97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居全球之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ICT发展 的规模效益凸显,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通信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为智慧城市的相关创新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经济环境:创新培育的环境 城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复杂技术的研 发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城市已经培 育了共享经济、OFO等全新业态,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下一代生活方式产品也在中国 城市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品牌效应中国城镇人口数量超过8亿,城市 的公共性和展示性有利于参与智慧 城市建设的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和商 业价值。

巨大且高度差异化的市场 中国城市数量众多、差异巨大,不同规模、地域、发展阶段的城市对 智慧发展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创新提供了空间。

流量入口(线上到线下) 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和移动互联网红 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城市每天产 生的巨大流量和需求是一块尚未被 充分挖掘的市场。

与已有业务的联系 城市的应用场景与新经济行业具有紧 密的联系,新经济行业提供的产品和 商业模式容易衍生为智慧城市相关的 解决方案。

多种增值服务的可能 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类型多样、领 域广泛,对场景和空间具有天然的 整合能力,有利于在基础服务之上 产生对增值服务的需求。

社会环境:智慧城市呼声日益高涨两大原因:1.城镇化加快,2.城市病凸显。,2030年,全球将有51亿人居住在城市,中等以上的城市人口占比将会达到全球人口的55%,全球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将会达到41个。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认为,如此趋势下,城市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3个不平衡,建设“智慧城市”应着眼于应对这3个不平衡。“第一是空间的不平衡,城市之间极化和虹吸现象突出,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矛盾。第二是机会的不平衡,从全球趋势来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贫富差距越大,造成的社会矛盾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第三是公共资源的发展和分布不平衡,如何提供充足而有序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周园说。城市发展至今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由外部建设向内部治理转变。一方面,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凸显;
另一方面,伴随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加宜居、便捷、安全的城市生活成为人们的新追求;
同时,在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成功驶入城市建设轨道,并在政府的引领和企业的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一二线核心城市,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人口密度持续攀升。从而 使得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无法与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匹配,以城市政府为城市管理唯一主体的传统治理模式与现有的城市规模产生矛盾。我国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问题挑战,亟需满足当今城市运行需求的新城市治理模式。

2.4 智慧城市建设与5G+AICDE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大数据的发展,并支撑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把握好智慧城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1.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BigData)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还没有严格的定义。自从2008年大 数据一经提出迅速升温,超越了云计算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和应用大数据。大数据又称为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庞大到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 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37]。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 言家”的英国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38]在《大数据时代》中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对海 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很多学者从4V特性来 定义大数据,即数据量大(Volume)、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类型繁多 (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大数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包含了大量的非结构 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大数据”并不在于它的数据量有多大,而是在于它的数据—— “全”,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对未来作出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在未来,我们对事物的预测会更准确,也会涉及更多个人信息,导致个人生活和公 共环境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成思危[39]认为大数据其实是一个工具,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大数据实际上是把数量巨大的,种类众多的数据迅速地及时地搜集整理,并从中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关系 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衡量指标也离不开数据的统计和支持,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可以说智慧城市产生大数据,大数据支撑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产生大数据 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第38次调查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也越来越多,到2016年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人们每天都会上网通过 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询资料;
用 QQ、微信等社交工具和亲朋好友联系;
浏览新 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浏览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用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去找自己需要 喜欢的商品。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每天都会产生TB甚至PB级的数据。除了互联网,人 们每天都要出行,城市里有着无处不在的交通摄像头和信号灯,下载一个手机APP 就 可马上知道交通状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一卡通,我国ETC系统用户数量也 已突破1400万,2015年实现了全国29个省份ETC基本联网等等,每天都将产生海量 的交通数据。一个健康平安的城市也是老百姓所期待的,中国的医院每一天都人满为患,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挂号看病,每年门诊住院的人数也很庞大,很多大医院都已经实现了网上挂号预约,病历也从纸质的变成电子病历,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也在逐步的建立,海量的数据也就出现了。除了网络、交通、医疗领域外,在智慧市政、智能家居、智慧能源、智慧社区、智慧工业和智慧农业等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利用好这些海量数据,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可以更好的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服务。

大数据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大数据是生成“智慧”的基础,就智慧城市的本质而言,要体现出科技发展的新高度以及人类社会对现代城市运营管理更深层次认识,使城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活更加和谐、舒适、安全,管理向智能信息化发展,其“智慧”必然来自于对大数据的充分分析和利用。

首先,大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文化、社会、人口和地理信息等数据进行捕获、分析和处理,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从而可以立足城市的实际情况,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成千上万的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归纳出行规律,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合理调度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事故的发生等等;
在舆情监控方面,运用网络关键搜索和语义智能分析,对搜索引擎的搜索记录进行捕获和分析,能够更加及时和全面地掌握舆情,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打击违法犯罪。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以人为本的建设智慧城市。例如,在智慧医疗方面,大数据可以帮助各个医院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缓解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等问题、帮助优化患者就医流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够帮助病人建立个人健康管理体系,对病人进行科学,有效的疾病预防;
在智慧教育方面,借助海量开放的教育资源,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大数据有助于推动教育评估、教育决策、创新教育实践、为智慧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在智慧旅游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记录游客的消费习惯、消费时间、旅游线路、消费习惯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测出每年何时为旅游高峰,游客喜欢哪些景点以及物品,提前对这些情况做好准备,改进景区中的不足,并 在恰当的时机定向推送消费信息,从而刺激消费。

最后,大数据分析处理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企业的经营停留在对业务分析信息的表层分析,缺乏对客户需求、业务流程和市场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的决策和战略制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企业能够通过对大量内部和外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预测市场动向、客户需求从而优化业务。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就是其产生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把智慧城市比作一个人体,大数据就如同其“大脑”,缺乏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核心技术,“大脑”就不够发达,就谈不上“智慧”。可以预见的是,智慧城市将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也必然催生大数据分析行业飞快发展。同时,大数据也将遍布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

2.智慧城市中的其他信息技术支撑 除了大数据,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还是建立在发达的物联网、云计算、5G 和移动互联网之上的高度互联的数字化城市,智慧城市的智能性来源于对城市运营数据 的创新应用,而大数据创新产业的成熟标志着智慧城市的初步建成。

物联网 物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和国防后勤局提出的后勤管理系统,目的是“一切资产能见化”。物联网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互通信的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数字城市开始迈向智慧城市,可以说物联网是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之间的桥梁。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一般认为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一些信息传感设备,如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对任何物品实现信息采集,以约定的协议为基础,将所有物品联系到互联网,实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连接。本质是人类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精确管理和智能管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智能科学决策。在物联网的网络系统中,核心是中间的中心计算机群,中心计算机群控制着系统中的人、机器和基础设施等。这种情况下,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达到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 业竞争力,促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为强大的感知能力,物联网好比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对城市进行实时监控的可能,通过无所不在的城市感知,例如:环境感知、照明感知、水位感知、城市网管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无线城市门户感知等,智慧城市才能实现对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全方位的智能化的管理。

云计算 1961 年,计算机先驱 McCarthyJ 就预言:“未来的计算资源能像公共设施(如 水、电)一样被使用。”2006年Google、Amazon等公司提出了“云计算”的构想。

在众多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中,被广泛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 的交互。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动力。智慧城市系统是由多种应用、多个行业及城市多个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其多个应用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需要抽取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以便为城市管理者、企业领导者、城市普通居民提供决策的依据。这些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云计算技术以其低成本、虚拟化、可伸缩、多租户的特点,可以帮助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大规模分布式数据管理、面向服务应用集成以及快速部署等问题。

5G移动互联网 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满足自己各种需求的同时,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海量的数据,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 物联网和社交网三者的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破解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约有500亿台设备将连接到移动网络,并且大部分通信将在机器之间进行,而非人与人之间。为了使移动网络承载未来智能城市的核心,它需要一个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快速,响应迅速且稳定的移动网络。它就是网络5G。专家认为5G能够满足这些网络要求的关键原因是它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的预期支持。这意味着机器能够大规模地相互通信交互,而非靠人为输入来处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更清洁,更安全。我们所依赖的不同设施将能够相互沟通,提高效率,并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现代城市生活的危害,如拥堵,犯罪,污染和过度能源消耗。这些智能城市的核心将是5G网络。

2.5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大都处于初期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不少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粗浅,智慧城市发展的愿景、建设目标与建设途径尚不清晰,缺乏对智慧城市建设全局的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这样很可能造成诸如“资源共享困难、技术应用滞后、评级体系不灵、整体效率不高、商业模式缺乏、持续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信息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还有的城市以偏概 全,将“智慧城市”的整体目标分拆到城市建设、运行和治理的各个环节;
或者将原来数字城市或者特定领域的信息化项目整体“打捆”,全部纳入“智慧城市”框架之中;
还有盲目追风、盲目占位等问题发生。这些不成熟的观念和思路势必导致智慧城 市建设陷入到一个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水平、低效益、低可靠性的困境当中。

从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各种文献、报道和笔者对各种现实问题的调研过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挑战,突出问题如下:
(1)技术问题。智慧城市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的发展为基础。随着这些新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和跨界融合,企业的运营、政府 的管理、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将迈入“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新时代,同时网络安全将面临“万物互联”的新挑战。因此技术自身的安全漏洞和恶意攻击,将严重威胁整个 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据我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2013年,我国境内政府 网站被篡改数量为2430个,较2012年增长34.9%;
我国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 2425个。2014年,OpenSSLl.0.1-1.0.If版本被曝光存在严重漏洞,该漏洞被形象地 称“Heartbleed”(心脏出血),全球约有66%的互联网活跃网站受到影响,我国有3万多网站受到影响,包括大型电商网站、银行网银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社交网站 等。我国众多的政府、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运营商等大型网站都面临严重的潜在风险。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安全已然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

(2)经济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投资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巨大,投资收益期较长的特点,其对参与投资建设的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运行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采用的是政府投资为主导,企业参与建设与运营的 模式。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和企业经营水平 密切相关。2014年,我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水平为217.91%,高于全国总债务水平113.14%,仅有江苏、山西、山东、广东省的债务水平低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风险警戒标准150%,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将可能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夭折。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不仅有国有 企业,还有上市公司如神州数码、华为等,以及一些地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参与建设的企业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对项目实施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和验收。如果受到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堪忧,一旦破产倒闭将使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陷于瘫痪状态,可能导致地方智慧城市建设 项目失败或搁浅。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企业的经营风险,都将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3)管理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 的综合性复杂巨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顶层的设计规划,又要有管理的长效机制。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以技术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过度追求“高、大、快”,不惜巨资购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软硬 件设施,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实际效果缺乏足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统筹建设、运营和服务各环节的长效机制、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这可能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空心化和管理的粗放化,进而影响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管理能力不足,将可能加剧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风险和社会的脆弱性。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智慧城市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便捷的智能生活,还可能带来备受关注的隐私侵犯、信息泄露等问题。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空中通信公司在一份《执法信息披露》报告中称,许多 国家的政府机构通过秘密线路监听了该公司在其全球网络中的电话交谈内容。这些是 来自政府的监测监听。还有许多非法组织通过网络截取数据和信息,并将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贩卖,获取非法收益。2013年《卫报》披露的“棱镜”计划,如一颗 重磅炸弹引起轩然大波。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 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由此可以设想,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项目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目前对这些数据、信息的所有 权、使用权、保管权、维护权等问题尚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对这些数据和信息 的管理尚属空白,这必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管理漏洞和法律问题。智慧城 市建设中的管理问题还涉及信息技术使用中带来的不同阶层“数字鸿沟”的问题、产业调整带来的就业问题、新兴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的协调问题,这都需要及时加 以解决。

(4)社会风险问题。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交往领域的瞬间性特征日益彰显,形成一张全球通讯网络,社会风险的迅速扩散性、不可预见性和极度不确定性愈加增强,社会风险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全球化进程是本土风险与全球风险同时重组的过程。移动互联设备和网络平台等都成为了国际恐怖主义事件与国内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助推器。如在香港“占中”事件中,就有不法分子利用了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及移动互联网煽动民众情绪,助推事件的升级。近年,越来越多的黑客组织配合 政治事件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网络平台成为其重要的战场和阵地。在物联网给人们 带来巨大便利之时,由信息技术所构成的信息社会的脆弱性也在加剧,一次病毒入侵就可能导致核武器失控、供电、供水系统中断等等,引起社会混乱,危及人类社会的安全。人类生活将要迈向万物物联的智慧生活新时代,而社会风险也将面临万物互联的新挑战。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上述问题和可能遇到的挑战,健康有序地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帮助智慧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寻找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城市与集成商(你们看有没有用,放到后面去) 3.2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 3.2.1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的概念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是指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的全方位集成与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内容覆盖从咨询规划方案设计,基础平台方案设计、系统安装调试、平台验收或运营等一系列全过程。智慧城市集成服务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专项领域咨询方案、技术设计、技术集成服务、项目运营等智慧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方向多元化,既是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与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又涵盖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产业发展等各领域。智慧城市集成服务要能够较高程度地简化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完整性和灵活性。随着智慧城市的理念的普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实施阶段,各类智慧化应用平台、数据处理分享平台、智慧运营管理中心等逐步投入建设并使用,使城市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智慧城市集成服务成为城市重要的新发活力。

3.2.2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的特征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是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五个主要特征。

(1)需要强大的综合的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的中心系统与城市的各类要素的交流要求多种网络深度互联形成有效智慧城市建设与集成服务企业竞争连接,如物联网、空间信息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工业以太网等,实现信息的多方共享和接入设备的互相调度,使城市信息一体化。为更及时全面地获取城市信息更准确地处理海量信息,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数据融合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数据整合与分析利用,提升信息化层次,提出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预测预警等功能。

(2)在应用方向上呈现多元化特征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文化领域、生态及科技等 领域,需要满足各领域的多元化需求,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在功能上以及应用方向上表 现出多元化的特性。

(3)产业链中存在大量的上下游关系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各环节之间高度依存,产业链 中存在大量上下游关系。根据技术方面的感知、传输、计算、决策等流程,智慧城市 集成服务产业链分为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智慧 城市集成服务产业链如图 3-1 所示:
总体设计方案提供 (4)溢出效应明显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后期运营过程中,政府为引进社会资本会引进先进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参与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减轻政府建设运营智慧城市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先进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的引进,有利于推动当地企业技术的进步,推动智慧城市集成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

(5)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建设投资回收周期长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周期往往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年到二十几年,而且从项目建设完成到真正投入运营,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融资机制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服务周期内,建设主体单位要结合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特色,把握这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发展需求迫切、建设基础较好、标杆示范作用强的项目建设中,做到重点突出、合理有序。

3.3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竞争  3.3.1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 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国制造 2025、促进大数据行动纲要、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等政策文件。同时,第三批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第二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等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相继发布实施,我国已呈现出多方参与的全方位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格局。

电信运营商、国内外 IT 企业及大型互联网企业都紧密布局智慧城市相关业务。面 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传统的系统集成商、IT 企业由于在技术的把控方面、系统解决方案和实施以及行业理解方面的优势,正在积极转型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商,提供优质系统解决方案,探索发展运营的模式。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以提供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的全方位集成与服务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其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以项目的建设及运维为主,在系统集成整合服务方面,其内容涵盖整个产业链,从开始规划设计、梳理智慧化业务需求到整体项目及各分体项目的开发实施、上线运维,运营周期长。在垂直应用领域,涌现出众多的创业型企业,如数字政通等。由于先天的资金、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以及与政府的熟悉度优势,大型国有企业更受地方政府青睐。外资企业大多数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多的成功案例,而民营企业具有决策快、灵活度高的优势。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竞争是基于全产业生态链的整体效应的竞争,是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网络、设备、服务、运营、投资等综合效应的集中体现。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维持和发展其企业竞争力,必须从价值链的全过程入手,聚合产业优势,打造市场化的全生态系统集成平台,积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产品运营能力、综合方案解决能力、融资模式创新能力,必须积极促进竞争力延展性在新的领域内的运用,从现有产品和服务中衍生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包括潜在的需求在内的需求。

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主要着眼于智慧应用项目的运维和智慧城市的运营。智慧城市产业链的复杂、涵盖广泛,各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的优势竞争项目涉及的领域不同,如东软集团在医疗领域的智慧医疗项目、易华录在交通领域的智慧交通项目,因此智慧城市集成服务企业通过开展的广泛的合作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整合各自优势,共享客户资源,共同推动落地项目的运维。在智慧城市运营上,集成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资金运作能力,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运营公司的方式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成为国内 智慧城市运营 PPP 模式的典范。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分析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区域的智慧城 市建设实践和模式进行了探讨。下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1.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就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智慧城市诸要素进行 智慧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先进经验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发达国家对智慧城市的 认识与建设比较早,已经形成了各自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发展的领域和地域特色各 有千秋。

(1)欧盟于2007年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设想,2009年挑选出大约30个城市作为 智慧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交通 及能源管理等领域进行实践。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通过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改善了城 市交通拥挤的现状,其交通拥堵降低25%,城市污染下降15%,排队时间减少25%,   2.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方面,王娟基于城市特征需求分析,提出智慧城 市建设的模式应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智慧产业为先导、技术为基础,政府为主导,逐渐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徐春燕提出应该从建设动力、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过程、资源配置方式、建设先导性这六个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进行分类。张鸿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应分四类,即政府独立投资建网、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政府规划引导运营商投资建网、政府部分出资委托运营商建网。还有许多学 者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角度进行分类,将建设模式大体上分为政府主导型、市 场主导型和混合推动型这三种类型:
(1)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是指由政府牵头,并制订政策推动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模式。冯长春、邓贤峰等指出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对项目和运营进 行很好地控制和监管,缺点是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建设费用和风险。采用这一类建设模式的典型城市是南京。2008年,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市民卡项 目建设的意见》,20,10年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政务数据中心的意见》,2011 年发布了《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和指导南 京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的主导下选择无线政务与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智能交通 等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各类资源韵合理分配和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2)市场主导型是指因市场和城市效应而产生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其特征表现 在通过开发智慧应用、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来进行,实现市场供需和配置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张鸿、翁翘、张永民等认为这一建设模式的优点是降低了政府的相关投资成本和压力,缺点是难于监管。采用这一类建设模式的典型城市 是上海。早在2009年,上海电信就提出打造泛在网络基础,率先建设“城市光网”, 全面提高城市基础网络建设,初步实现3G+Wifi无线宽带通信网络覆盖。2010年上海 市政府提出《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201 1年又提出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 1-2013年行动计划》,并与上海电信合作,正式提出数字 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张鸿、张超等指出像上海这类大型城市,其智慧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建网消耗资源多、耗时长,因此其建设模式适用于政府部分出资或者扶持政策来引导运营商建网,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运营商投资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运营商与政府合力共建。

(3)混合推动型建设模式是指介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之间的柔性双轮驱动模式。辜胜阻、吴正海、李春佳等认为这一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政府的监管,缺点是政府与企业的分工与合作能力将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李春佳在探讨北京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时指出,北京智慧城市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的 需要,要依托中关村结合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建立物联网产业园区,占领智慧城市建 设产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产业基础。从实践上看,北京智慧公 共服务覆盖了北京16个区县,183个街道和2539个社区;
智慧医疗保险系统覆盖了全 市1800余家医疗机构和320余家街道社保所、3000余家学校、18万普通单位和1000余万参保人群。在政府和市场两股力量共同驱动下,从城市的智能运转、企业的智能运营、生活的智能便捷、政府的智能服务等方面,推进了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与系统集成商 智慧城市建设特点及利益相关方分析 2.1 智慧城市产业链构成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城市运营状态的感知、传递、计算、决策、共享,对 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民生等进行智能化、信息化和智慧化,与之匹 配的智慧城市产业链有网络通信、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运营服 务、系统集成等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链转 型升级有机结合的产物。健全智慧城市产业链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产业 淘汰与更新,同时也需要科技创新研发、企业转型升级、政府政策引导等有 机结合。

2.1.1 硬件设备与芯片制造 智慧城市的发展受硬件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各种网络传输硬件 设备、显示硬件设备和感知硬件设备组成了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羸弱硬件 设备制造产业会滞后智慧城市的建设。当前,从全国各地来看,我国硬件设 备制造业不够发达,还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在创新能力和速度上, 我国的硬件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相关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智慧城市 的转型升级,我国大多数硬件设备制造企业还没足够地准备好,特别是芯片 制造环节和半导体集成环节仍处于产业链环节的劣势。

2.1.2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在发展智慧城市中起到主导作用。中国的网络通信三巨头中国 移动、联通、电信在全国各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智慧城市发展处在初级建设阶段中,网络通信产业成为了领路人,凭借雄 厚的资金实力,斥巨资发展智慧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不过智慧城市建设仍 处在投资阶段,仍没有实现盈利,需进一步探索盈利模式。

2.1.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在信息技术如此先进的时代里,软件行业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必备技 术手段。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技术创新与 深度融合势必成为软件信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着眼于产业发展趋势,软件技术突飞猛进,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产业链整合逐渐加快,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格局趋于合理,产业转移呈现新方向。相关企业需 要切实提高智慧城市发展的应用能力,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性,必须建立 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信息保障系统。

  2.1.4 系统集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给系统集成产业也提供了众多发展方向和巨大市场。智 慧城市建设势必需要原有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需要将其与当今的通信技 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进行结合,加速两化三网的融合,这个过程 就要涉及大量的系统集成。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国内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找 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神州数码从市民卡切入,航天长峰从科技安保切入, 太极则从顶层设计能力入手,以规划设计咨询、电子政务为切入点。这些企 业都在资金实力、制定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售后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2.1.5 运营服务 运营服务是智慧城市产业链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该环节是智慧城市收益 关键环节。目前,众多系统集成服务商将产业关注的焦点放在智慧城市运营 服务上,电信运营商也逐步意识到运营服务环节的重要性,并开始改变传统 的运营服务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需求趋势将从纵向向横向拓展,形成网 格化的应用需求,运营及服务的海量数据处理将催生运营服务商巨头,是智 慧城市产业生态中重要的成长环节。

  2.2 智慧城市建设特点 2.2.1 智慧城市建设整体特点 (1)系统复杂,应用领域众多,建设实施难度较大    智慧城市建设具 有系统性、复杂性、集成性的特征,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方面、多群体的 复杂大型项目。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资源、数据 共享以及知识转移要求高、难度大,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涉及政府、企业、高 校、科研院所、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利益群体,工作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生态系统,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需求要求高,应用领域也复杂多样,需要有各个领域 的厂商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服务,政府对口众多厂商时,建设管理难度较大, 因此,通常采用委托总包商的方式开展智慧城市工程项目建设。

(2)建设周期长,资金、资源等投入巨大    智慧城市建设以政府为主 体,各利益相关方集成参与,需要大量的资金、物力、人力的投入。由于智 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工程,涵盖了产业链各个环节,建设周期较长。同时, 由于投入资源大、建设周期长、覆盖领域广等特征,使政府建设实施受到一定局限性,应逐步转变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建设 模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参与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资金的 使用效果。

(3)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建设需求差异明显    一方面,不同区域 的智慧城市建设,由于其经济实力、产业环境、信息化应用水平等基础不同,建设需求与建设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细分对象 来看,城市中的老城区、新城区、城市综合等建设模式、建设内容也存在较 大差异。老城区以基础设施改造和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为主, 建设模式以重大工程项目委托为主;
新城区建设几乎涉及智慧城市的所有领 域,建设模式以整体一揽子合作为主;
城市综合体建设主要服务于片区的商 业与服务业,通常以产业地产开发商作为建设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集成 IT 厂商所提供的软硬件与信息服务。

(4)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溢出 三、模式分析 3.1建设模式分析 在建设模式里面,主要进行现有案例研究以及投资方式研究 https://www.sohu.com/a/241901422_769894 截止2018年6月29日,全国共有102个智慧城市PPP项目。其中,智慧城市综合项目的数量最多,为56个(占 54.90%), 数据中心项目9个(占 8.82%),智慧市政和智慧安防项目都是5个(占 4.90%),其他领域还包括智慧照明、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物流等。

从项目地域分布来看 从项目地域分布来看,102个智慧城市PPP项目遍布24个省、市 、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山东、湖南省项目最多,分别为19个(占比 18.63%)、14个(占比 13.73%),贵州、新疆、河南、安徽分别为9个(占比 8.82%)、7个(占比 6.86%)、5个(占比4.90%)、5个(占比 4.90%),其他省份的项目数量均在5个以下。

(注,图源与文字源不同) 从项目所处政府层级来看 从项目所处政府层级来看,102个智慧城市PPP项目,遍布省本级、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及国家级开发区。

从项目数量来看,区县一级项目数量最多,为72个(占比70.59%),地级市一级项目数量为21个(占比20.59%),副省级城市项目2个,省本级项目1个,国家级开发区项目3个。

3.1.1现有案例研究 – 龙岗智慧城市+“数字政府” 3.1.1.1龙岗面临的挑战 面积385.9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425万,流动人口占70%,低端产业占90% l 区位偏远、缺乏发展动力 l 社会治理难度大 l 公共服务效率低 l 低端产业为主 l 核心资源聚集度低 3.1.1.2智慧龙岗顶层规划 3.1.1.3解决方案 l 通过云化转型,实现“一窗式”政务服务 l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民少跑路” l 利用云和大数据,让城市规划更科学 l 利用视频云和人工智能,提供公共安全 l 通过SMAC创新,打造智慧园区,推动产业升级 l 利用大数据,IOC提升城市管理与决策效率 3.1.1.4 智慧产品 http://www.szzs360.com/news/2019/5/2019_7_mzs54878.htm l 智能警务 移动车牌智能识别 智慧警务方面,通过虚拟驾驶游戏,展示智能移动车牌识别技术,实时识别道路上可疑车辆,对车牌进行图像分析,实时发现并抓获犯罪车辆,有效降低市民行车风险。

l 人像轨迹技术 同时,采用大屏展示人像轨迹技术,同步上传人像轨迹到大数据系统,24小时保证人民的安全,展示警务执勤高效率,让你放心居住。

l 城市网格管理 智慧龙岗以“一格一人一机”的方式对全区进行网格化管理。观众现场可通过激光笔点击模型,大屏出现相应区域详细介绍,如人口、企业法人、房屋情况等等,现场展示城市网格化管理及信息采集交互的体验。

l 无人机智能巡航 智能查违方面,仿真设置无人机智能巡航,实现并模拟数据后台图像对比,自动识别房屋违建建筑,并能随时拍照记录,生成报告,反馈给职能部门安排拆除等智能化查违过程。

l 智能城管 重力感应体验装置 引进先进的重力感应技术,现场设置“智慧公厕”、“智慧垃圾桶”、“垃圾中转站传感设备”等多个模型,全新打造重力感应体验装置。当我们拿起重力感应模型,大屏就会播放相应板块的内容介绍以及场景相应的讲解。

l 智慧课堂 人工智能识别+VR课堂 智慧教育方面,采取VR虚拟现实技术,同时三维场景和课堂模拟,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教育变得更主动有趣。

l 未来交通 人脸识别+车路协同系统 结合公安GPS监管平台和深圳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运用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模拟行人闯红灯情景,实时监控和闯红灯人脸抓拍,并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实现交通安全全面智能化监控。

l 智能家居 一件中控+电容墙体感互动 如果你每天工作回到家,感觉累了,这个智能家居可以帮你舒服解决烦恼,展区采取一键中控,通过人声控制、电容墙体感触摸、网端设备,将所有家电设备连接,实现“远程联动”,帮你解决家居烦恼。

l 沉浸式碗幕影院 最后,我将会带你进入一个巨型碗幕裸眼3D沉浸式体验,体验一番一家三口在未来智慧龙岗中的生活体验,展望智慧龙岗美好未来。

3.1.2现有案例研究 – 杭州城市大脑 https://www.iyiou.com/intelligence/insight103171.html 3.1.2.1城市大脑定义 “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整个世界的一个礼物,就像当年罗马给了世界一个下水道,伦敦给了世界一个地铁,纽约给了世界一个电网。” —— 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城市大脑不等于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的差异在于对数据的使用。智慧城市更强调基础设施铺设,通过硬件实现功能。城市大脑更多聚焦于数据的使用,希望利用数据创造新的价值。以交通为例,城市大脑重在挖掘现有摄像头采集数据的价值,通过海量交通数据源的汇集、融合、存储和分析,强化政府决策与资源配置能力,并实现异常告警、交通疏导和智慧调度等功能。

3.1.2.2城市大脑发展历程 l 2016年3月,城市大脑在杭州启动,由杭州市政府主导,包括阿里云在内的13家企业参与其中。城市大脑在诞生之初就已明确了它的使命,就是解决城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弊病。

l 2016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1.0版发布,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热议,当时各方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大脑的作用、架构和它与智慧城市的差异。

l 2017年11月,城市大脑与其余三家平台一同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城市大脑在改善城市交通治理方面的成效得到官方认同。

l 2018年5月,杭州市发布全国首个城市数据大脑规划,时限为5年,规划首次确定了城市大脑未来各阶段的主要建设目标和应用领域(交通、平安城市、城管、旅游、医疗、环境、信用)。

l 2018年9月,城市大脑发布2.0版。

l 2018年12月,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城市大脑步入3.0建设阶段。

截至今日,城市大脑已覆盖了杭州、通州、雄安、澳门、吉隆坡、苏州、海口、广州、重庆、西安、福州、衢州、乌镇等十余个城市。

3.1.2.3城市大脑四大能力 l 城市感知能力 l 全量数据平台建设能力 l 城市交通协同和交通预测 l 数据价值挖掘能力 3.1.2.4杭州市城市大脑收效 城市交通大脑应用于杭州市的效果直观体现在效率的提升和服务的丰富上。

l 信号灯智能配时:已覆盖路口1300个,接入视频4500路。路段通行速度提升15%。

l 应急车辆一路护航:应急车辆到达时间节省50%。

l 智能巡检系统:覆盖3400路监控球机,每2分钟便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进行一次扫描。可跟踪两重一危车辆,智能识别110种警情。主动报警,日均发现警情3万余起,准确率95%以上。

l 警力调配系统:通过手持终端,直接指挥杭州市200余名交警就近前往现场处置。

l 公共交通工具调度:基于视频、高德和运营商等数据,识别人群密集区域,测算所需运力,进行公交车班次规划、出租车调度等,降低人群滞留率。

l 人工智能公交线路:基于公交大数据,设计全新公交线路、包括站点设置、线路布置、首末班车时间、潜在客流分析、运营时间设定等。已开通两路数据大公交。

l 泊位全城共享:城市级共享泊位平台,接入各类停车场库泊位资源。市民通过支付宝或贴心城管应用即可预约停车,通过高德地图获得“车到位”的精确导航服务。

l 武林智慧停车系统:包括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无感支付系统,实时监测停车数量、空置率、周转率,并基于数据智能预测下一时间段停车情况。

3.1.3现有案例研究 ——上海,智联普陀城市大脑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696247521758907&wfr=spider&for=pc http://shzw.eastday.com/eastday/city/gk/20180823/u1a14181132.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190183780350502&wfr=spider&for=pc 3.1.3.1政策说明 相对于此前“落地开花”的单个场景或小范围应用的社区大脑,东方明珠此次打造的“智联普陀”城市大脑拥有更加完整的体系架构。

简单地说,可以用“1、2、3、4+X”来概括,分别代表1个城市大脑、2张专网、3级平台、4级应用,以及海量传感器和与之配套的处置流程。截至目前,东方明珠首期打造的45个应用类型,10万个点位已铺设完成,覆盖全区十个街镇,涵盖公安、消防、民防、市场监督、河道、建管、民政、绿容等10多个专业条线,满足消防安全、电梯运行监测、居家养老、垃圾处置、水质监测等多维度需求。

3.1.3.2城市解决方案 l 1个“城市大脑”覆盖55.5平方公里 l 41个应用场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l 25个网格片区激活管理“神经末梢” 3.1.4现有案例研究 ——智慧雄安新区+中移超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10/18/29543522_686034713.shtml 3.1.4.1雄安新区建设优势 3.1.4.2智慧雄安新区七大建设 3.1.4.3雄安新区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
投资主线二:
3.1.5现有案例研究 ——智慧银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072503124737423&wfr=spider&for=pc 3.1.5.1智慧银川的建设背景 选择银川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进行分析原因如下:1.根据英国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 Research发布的调研报告,银川同样入选全球智慧城市20强,位居无锡之后,排名第18名。2.鉴于本文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的探讨,东部城市无锡和西部城市银川能够代表两类不同类型的城市,可借鉴意义强。3.银川市为2013年第二批入选智慧城市试点,且在近五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银川市近几年获得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创新奖”等多项国内外智慧城市大奖,与无锡市不相上下。

接下来以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和特点两部分,描绘出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3.1.5.2智慧银川的建设路径 银川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从2013年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3年-2015年 2013年银川市获批进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开始积极规划。同年,出台实施《银川市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用法律规范智慧城市建设。在支撑体系上,主要完善建设各领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制定城市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和规范;
建设云计算平台,同时基于云平台建设城市数据共享平台;
在应用层面,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领域进行试点。

第二个阶段:2015年-2017年 进一步完善支撑体系,强调在信息基础设施共享、信息采集共享、应用推广等方面的规范性;
在应用层面,不断扩展应用领域,如智慧医疗、决策审批、扶贫等方面都颁布施行相应的指导意见。截至2016年9月,银川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滨河新区智慧产业园建设,已拉动投资37亿元。在智慧城市评价方面,银川的智慧城市建设成熟度评价及监管方面不断完善,丰富了TMF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第三个阶段:2017年-2018年,紧跟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脚步,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和产业及园区的融合,智慧物流、智慧产业、智慧交通等依托于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如银川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暨“12345一号通”便民服务中心四级平台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智慧服务将从城市延伸到社区、村镇。

3.1.5.3智慧银川的建设特点 在银川市智慧城市不断探索过程中,一开始确立了较为清晰的建设思路和理念,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抓住建设重点,形成具有银川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1)现实原因和政策法规的双重推动 提到银川,可能大家的刻板印象是落后的西北城市,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却居于前列。银川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病”中常见的问题,具体而言,审批决策难、交通拥堵、雾霾治理找不到源头、城中村难以监管、新业态落地难监管、便民热线普及率低等问题。这些困扰银川市政府和银川大众的问题是银川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要求。

基于现实情况的要求,银川市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制定了《智慧银川建设与发展十年规划》为系统建设智慧银川做好顶层设计,率先发布了《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法规。并且不断在智慧城市实施层面不断细化,极大的推动了智慧城市的纵深发展。

(2)四个理念引领智慧银川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试点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银川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理念为智慧银川建设引领方向。

理念一,以人为本,信息技术应用以惠民利企为根本;

理念二,互通共享,提升治理水平,以数据共享、开发为核心;

理念三,产业升级,以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理念四,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这四个理念同样蕴含和体现了银川建设智慧城市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3)“一平台两中心+一图一网一云”的建设框架(图呢) 银川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以城市为单位,建设城市级数据运营中心,通过数据跨部门,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城市的立体化管理水平、民生服务以及产业融合。整体上说,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有保障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面 保障层主要是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在法律上,银川市以《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性和规范性。在组织保障层面,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督管理局,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入口出口,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孤岛。后者即“大数据监管局”,着眼于未来运作中大数据安全规范与数据的共享、开放、交易的标准制定和监管。

技术层面是智慧城市实现的核心层面,主要是“一平台两中心”做为技术基础。一平台是指银川城市信息共享平台,两中心是指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中心)和指挥联动中心;
另外“一图一网一云”建设做为技术架构,一图,即利用真三维地图,将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
一网,即建设一张骨干容量达8000G的光纤有线专用网络,将城市空间各节点进行网络连接;
一云,即将各节点的城市要素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网传到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挖掘应用。技术基础和架构的搭建,构成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脑。应用层面主要包括十个应用系统,围绕银川市“两个适宜”重点建设智慧政务、平安银川、食品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社会化服务等相关系统。总体而言,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基础建设为先导,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契机,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进行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

3.1.5.4智慧银川建设总结 (一)政策法规的推动作用巨大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还是现实问题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都离不开规划方案、政策法规的推动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绝非一时之功,需要以制度加以保障。无锡市以智慧城市的行动纲要见长,银川市则以法律法规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连续性。

(二)智慧城市建设应重基础、抓重点 从无锡和银川两个城市的建设虽然整体上来说建设阶段略有不同,但是均重视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无锡市建立“一中心四平台”,银川市则是“一平台两中心”,以此加强大数据的存储、运算、开发等能力,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此举同时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两个城市同样都重视智慧城市的应用,均以建设重点项目的形式推进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信息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无锡市以六大提升行动为主要建设内容,银川市以十大系统作为重点工程。

(三)智慧城市应具备清晰的框架 从两个智慧城市整体内容来看,均涉及到保障体系、应用层面及技术层面等最少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技术层面的框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清晰的技术框架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遵循着“一中心、四平台、N个重点”的框架,不断完善一中心四平台的建设,建设重点从25个扩展到36个。银川市,则是“一平台两中心+一图一网一云”的技术架构。从建设框架来看,无锡市重视对信息平台的分类处理,以四个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经济运行)共同构成信息汇总运行的基础。银川市更加强调对信息的指挥调度,建立两中心中的“指挥联动中心”,强调信息的统一、共享。

3.2智慧城市业务体系 2010年,IBM提出“智慧城市”愿景,认为城市由涉及主要功能的不同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子系统组成;
这些子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不是零散的。而后,智慧城市成为媒体和专家讨论的热点。然而,智慧城市内涵政府文件并没有界定,专家学者也没有形成共识。智慧城市应当是这样的一种城市:城市管理更精明,居民生活更便利,公共信息更透明,资源配置更合理,生态环境更宜居,城市文化更包容,人际关系更真诚,从而使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落到实处。

管理更精明的城市。关键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交通、安保、环境污染、居民生活等的实时监测,为城市管理者提供运行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支撑,减少盲目决策、秩序混乱、应急无措和管理无方等现象的发生,使城市管理更智能、更精明。

居民生活更便利的城市。政府将学校、卫生、物流、文化、金融等方面的信息用于惠民服务;
居民办理社保、入学、医疗、购物、旅行等手续的信息化,从而得到更便捷的服务,不用到处求人;
用智能技术对住宅温度、湿度、防火、防盗等进行全天候监测调控,使家居环境更舒适;
从而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居民福利水平更高。

公共信息更透明的城市。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摄像镜头中;
海量信息充满居民生活,有时真假难辨。因此,在公共场合立些显示屏,让人们看到自己做事不仅“上帝”知道,还有录像;
再加上扬善惩恶举措,如对不利于社会正气的信息予以公布而不是顾及“面子”,就会使正气得到弘扬,社会更加诚信。

资源配置更合理的城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高效整合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环境、公共服务等信息,如发布实时路况,减少交通拥堵,让居民出行更顺畅;
建立物联网,加强农产品与超市对接,避免价格波动“伤农”最终延缓社会发展;
网站不仅能销售居民想要的商品,也能回收废物,使资源更容易得到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更宜居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种草、草坪维护,使城市地更绿;
监测污染物排放,形成排污者自觉减少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氛围,使天更蓝;
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生态环境知识,使公众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使城市河道水更清、地更净,使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更协调。

更有活力的城市。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观光旅游等移动人口不断增加;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城市集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需要城市文化更包容;
外来人口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活力,还可以形成相关行业与服务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现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企业业务体系及行业布局 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国智慧城市行业概念企业已经达到874家,同比2015年增长了35.09%。预计到2020年,智慧城市行业概念企数量将超过1500家。

作为一个处在不断发展、成熟中的社会表现形式,我国在智慧城市上的进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1.0时代,此阶段主要以政府单个条线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主要模式,数据的横向打通和交换共享还未得到重视。接下来是以平台化为核心的2.0时代。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逐渐成熟的社会背景下,类似“互联网+政务”的场景式应用逐渐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从2016年至今的智慧城市3.0时代,由智能化衍生出来了新需求和新解决方案,例如借助全国数以亿计的人脸数据来进行人脸识别。

智慧城市行业厂商主要分为四类:信息化与解决方案厂商、细分行业厂商、互联网科技厂商、专业服务厂商。不同类型厂商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厂商之间基于同类产品和服务展开竞争,同时在差异化领域进行合作,形成竞争和合作高度共存的行业格局。

  根据2019、2018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100强榜单,我们选取了十余家代表不同类型的前序企业进行研究。(下图标橙) 3.3.1华为 华为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理念——“1+1+N”。华为希望在智慧城市的数字空间中构建“1”个城市数字平台;
同时,综合不同行业的数据和能力,构建所有智慧应用的“1”个中枢,这个中枢就是智慧大脑;
而“N”指的则是各种智慧应用,即基于华为提供的城市数字平台这一新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丰富多彩的智慧应用。

  3.3.2海康威视 “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提供商” 2016年提出“六个一”,与城市大脑概念吻合。重点是物联感知,视频物联已经作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一个必配件 *海康威视对于智慧城市的构建方案,可查到的论述较少,在垂直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案例较成熟,缺乏整体的智慧城市搭建。

3.3.3浪潮 (1)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浪潮基于“三融五跨一协同”的建设原则,实践新型智慧城市的新目标、新思路、新内涵、新原则、新方法、新要求。以政务云为基础,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抓手,六大领域(政务、交通、健康、公共安全、网格、教育)为先导,“一城一策”,逐步构建智慧城市生态体系。  浪潮智慧城市数据融合 采用“大数据+微应用”的模式,以数据交换和沉淀为途径,推进数据融合与共享。

浪潮智慧城市技术融合 服务驱动、技术支撑、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浪潮智慧城市业务融合 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浪潮智慧城市五个跨度 打造“六个一”(一站通、一点通、一号通、一卡通、一格通、一网通),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树立新型智慧城市“新标杆”。

  (2)爱城市网 “爱城市网”按照 “平台+应用+服务”的总体思路,采用web2.0基于分布式、高并发和海量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架构,在平台运维和管理上借鉴APP store的商业模型,整合各种资源,营造生态系统。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思维的政务百科服务;
一站式服务平台;
创新的城市交流平台;
本地化的APP应用商店;

典型案例:济南爱城市网、青岛爱城市网、绵阳爱城市网   (3)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数据开放平台基于搜索、推荐、服务框架、框计算、开放服务等基础核心的技术,对数据进行编目、展现、管理,统一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和数据展现,提供对数据服务API的描述,提供应用开发的支撑,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和服务。

运营定位:浪潮认为政府应该引入智慧城市运营商,以“资本+技术”方式,从“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等全流程上,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有效弥补政府在专业人员支持、持续资金投入、科学规划、管理和运营经验等方面不足的问题。

http://www.inspur.com/lcjtww/2315750/2320981/2345517/index.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580056473013296&wfr=spider&for=pc 3.3.4中国平安 平安智慧城市N+1全面解决方案 依托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四大核心技术,公开展示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利用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集成平安全球领先的创新科技,有力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民政、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用科技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为发展模式,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是中国平安近年的主旋律。

案例:深圳市政服务统一APP、交警“预约通行”、环保项目、商用信用全视通   3.3.5中兴 在城市管理、安全、园区、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物流、环保等众多领域 (1)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能力 在4G、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安全、网络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业界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的智慧城市运营平台(UOC)和产品 (2)国家宏观政策理解、标准制定、产业落地能力 国家控股、国企民营,参与100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多部委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参与智慧城市标准制定,承建住建部城市安全实验室、智慧城市体验中心。

(3)智慧城市咨询规划、顶层设计能力 拥有专业的询规划团队,从城市全局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战略规划及总体设计,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民生等多领域发展,智绘城市“蓝图”,保障智慧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具备智慧城市产业链整合和全球服务能力、集成交付能力 拥有2000多家通信和IT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方案集成、服务外包等一站式服务,共建智慧城市生态圈,打造低碳环保的区域智慧城市产业集群,并依托全球销售平台扩展国内外智慧城市市场 (5)创新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能力 通过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银监会监管的20多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一)和国开行200亿美金授信,与航天科工等央企战略合作,共同提供BOT、BLT和创新信息服务外包等多种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采用财政部主推的PPP模式与智慧城市运营结合,建立政府与企业长期战略性合作,共同经营,实现风险利益共担。

参与建设的湖南省电子政务云、仙桃市大数据中心、武昌智慧城市 http://enterprise.zte.com.cn/cn/solutions/government/dfzf/201809/t20180918_470044.html 3.3.6新华三 紫光旗下的公司 “1+1+N”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体系。据了解,该体系包含了1个建设标准、1个城市“数字大脑”与N个智慧城市应用建设框架 智慧城市3.0建立在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与“大物移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深度融合之上,以城市“数字大脑”为核心,能够满足行业应用智慧化、业务支撑数据化和和基础设施云化需求,在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同时,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以物联网基础设施为载体,利用各类水质、空气、垃圾桶、井盖以及路灯、车辆和水表电表等传感器进行监测,数据通过LoRa基站或者NB-IoT低功耗广域网产品上传至绿洲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进而提供智慧垃圾桶方案、智慧窖井方案、智慧停车方案及智慧路灯方案,对城市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展示,对城市实时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响应,从而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环境环保,城市民生服务来实现城市高效率,低能耗,多协同,少重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智慧城市最大问题是重规划轻建设和运营”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三大误区:
第一,避免贪大求全,把所有的东西都建起来也不可能,因为每个城市发展都有它的特点,每个城市都有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和次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忽视长远,舍本逐末。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企业为主,让政府扶持,技术服务产业,选择技术的时候要非常慎重的选择采用什么的技术。

第三,融合不够,浅尝辄止。智慧城市建设当中,要把企业与IT方相互更进一步融合,必须触及产业根本。产业数字化,这个层面要做很好的融合。

新华三聚焦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包括几个步骤:拉队伍、定职责、做规划、同建设、共运营。

http://www.h3c.com/cn/d_201712/1054918_30004_0.htm   3.3.7大华股份 “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运营服务商” 1+2+N新型智慧城市架构 “大华HOC城市之心”是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为能力支撑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实现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构建“1个平台、2个中心、N类应用”(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构。

  3.3.8神州控股 “大数据综合服务运营商” 从基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智慧城市1.0】,到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设的【智慧城市2.0】,再到基于城市特性打造新动能的产、城、人综合治理的【智慧城市3.0】,不断推动我国智慧城市新发展,在理念、技术和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城市大数据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智慧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在智慧城市业务方面,神州控股基于燕云DaaS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成为关键盈利增长点。目前,神州控股及子公司基于该技术已经推出了20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累计打破数千个政务信息孤岛。目前,神州控股智慧城市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全国116个城市落地,服务人口超过一亿。另外,神州控股旗下的北京科捷物流有限公司持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物流的深度融合,基于遍布全国231个仓储网点,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管理系统和供应链大数据应用平台X-DATA,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并通过供应链大数据来协同上下游的产业链企业,在整个产业链大生态下,赋能产业链整体效能提升,打造新型智慧产业链。

    3.3.9阿里 ET城市大脑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 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数据汇聚 数据融合 智能调配 (1)城市治理模式突破 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 (2)城市服务模式突破 更精准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和个人,城市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公共资源更加节约 (3)城市产业发展突破 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对产业发展发挥催生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城市 智能公厕NEW 智能垃圾桶NEW 全域停车时空调度 柔性执法 停车场数字化 智能消防 智能路灯 智能井盖 多功能杆   3.3.10腾讯 “WeCity未来城市”以腾讯云的基础产品和能力为底层,为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触达用户。

“1+3+4”总体架构,即一朵基础云,三大中台(应用中台,数据中台,人工智能中台),支持四大领域(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产业互联)。” 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项目 2018年,腾讯联合三大运营商建设“数字广东”项目,为民众、企业法人及政府公务人员打造了“粤省事”小程序、广东政务服务网、协同办公平台三大应用, 3.3.11百度 AI城市“ACE王牌计划”(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给城市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蓝图,百度AI技术和能力为城市管理,助力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公园等城市建设,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线上“城市名片”,还能够为城市提供舆情管理,宣传城市形象。

  智能化改造的大网 百度城市大脑和百度AI技术就像是一张大网,渗入到交通、商业、安防、智能家居等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对城市进行智能化改造,把城市中老旧的“器官”换成新的“器官”。

1、智能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着城市的形态,而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出行。交通就是城市的血管。一个城市的交通效率,几乎决定了这座城市的运转效率、生活体验。

Apollo和百度城市大脑正在提供智能交通管控、智能分析、智能服务等方面的智能交通管理解决方案,今年8月李彦宏就曾介绍,百度开发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智能路网、智能信号灯、智能车辆调度、自动泊车及智能驾驶监测等内容。希望借此解决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病”,用AI思维给出“中国方案” 2、智能商业。在智能城市中,城市商业正在越来越依赖于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

百度过去长期在城市大脑中的数据积淀,可以根据城市的交通流数据,帮助商家合理选择、规划城市落点,甚至打通百度的熊掌号统一线上线下的流量推广。让实体商业和线上流量结合在一起,实现完整的营销闭环。

3、智能安防。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安机关就陆续在张学友的演唱会上逮捕各类逃犯,截至目前总共抓获46名逃犯。这其实就是智能安防起到了作用。

用雷锋网的话来说,“犯罪分子们对于新生技术的认知程度已经跟不上技术本身的迭代速度了”。百度在智能安防领域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AI技术保证区域安全。降低犯罪率,甚至帮助公安机关提高破案率,让城市变得更安全可靠。

4、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一对双胞胎,智能家居就像是智能城市的细胞,一个个家庭的智能化,足以推动一座城市的智能化。

百度在智能家居领域的DuerOS软硬件、芯片级的“AI +IoT”解决方案非常完备,有规范的行业标准,统一的协议接口,在ToB有广泛应用场景,适合小区、机场、政府等场景落地,足以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更智能。在家庭ToC层面,DuerOS则是和一批电视、家居厂商之间的合作同样在推动着家庭的智能化。

5、智能环保。智能城市需要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到环境应急管理、环境监测,通过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从而提出环境治理的智能解决方案。

这恰恰是百度城市大脑的强项,它可以构造动态演化的潜在污染源网格化指纹图谱库,智能化助力政府和环保部门督察执法、精细管理和科学治理,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案例:百度与北京市海淀区一同打造的全球首个AI公园   3.3.12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已和25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地市签订了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引领网络新技术的应用落地(NB-IoT完成全国350个地市覆盖,对下一代物联网络eMTC提前布局,制定了产业链补贴政策 二是在物联网平台上提供开放的连接管理和对应用使能。(三大服务:专业化的垂直服务、通用型的应用使能能力及全球化的连接管理 三是提供安全云可信云服务(天翼云三大特点:云网融合,专享定制,安全可信 四是因地制宜地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互联网和天翼云,资源池的云覆盖,两大云基地,边缘节点数及385个IDC专业化的服务体系遍布全国。

http://www.sohu.com/a/240405659_421107   3.3.13联通 成立5G创新中心,着力聚焦智慧城市 2018年,行业创新合作实验室下将设立10个创新合作中心:智能制造创新合作中心、智能网联创新合作中心、智慧医疗创新合作中心、智慧教育创新合作中心、智慧城市创新合作中心、智慧体育创新合作中心、新媒体创新合作中心、智慧能源创新合作中心、公共安全创新合作中心和泛在低空创新合作中心。

同时,在2018年,重点战略合作实验室下将成立5个战略合作中心:中国联通-百度战略合作中心、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心、中国联通-腾讯战略合作中心、中国联通-京东战略合作中心和中国联通-华为战略合作中心。值得指出的是,“重点战略合作实验室”主要借力混改股东以及行业先进技术优势开展重点专项合作。

智慧城市大脑、智慧车生活、智城精治系统、智慧景区一体化管控平台、智慧生态环境、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联通全网CDN产品、超高清视频智能加速平台等 3.3.14中移超脑   3.4小结 各家企业在自身传统领域上优势明显,各具所长,如平安在金融行业、海康威视在视频AI数据分析、BAT在算法技术能力等优势。而智慧城市本质上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多行业、多能力互通,需要企业综合发展布局和跨领域有效合作。对于智慧城市的探索,各企业在框架和理念上同质化严重,诸如“1+X+N”为命名的体系,几乎都包含城市大脑、顶层设计、开放平台、N款应用、共营生态等概念。在各个厂商提出的智慧城市1.0、2.0甚至3.0演进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了智慧城市运营的重要性。在平台与技术趋于成熟,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真正使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解决“城市病”痛点,将体现在后续的运营服务上。智慧城市建设涉广阔需求复杂,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需求定位,相应的运营模式也需因地制宜,实现特色业务。

  四、运营模式分析 4.1 国际现有模式对比 1.通过政府牵头去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智慧城市 这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德克萨斯的Corpus Christi市无线城市,这个智慧城市通过政府去负责建设底层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使得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具有了绝对的控制权。当然了,这样做的劣势就是智慧城市会随着政府财政收支平衡情况等问题的限制和影响,如果政府财政收入降低,那么对于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来说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面临业务的运营、推广以及后期维护等困难。

2.政府与运营商合作的运作模式 双方共同去建设整个智慧城市,并且对城市后期的运维和管理共同负责,美国的费城无线城市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出资,一起拥有整个城市,日常建设和运营管理由运营商去进行。此种方式的优势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财政支出,但是带来的问题是智慧城市面临着产权难以界定的问题,容易产生运营商同政府之间的纠纷等问题。

3.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设和运营 新加坡的“智能国家2015”规划和战略采用的则是另外一类运营方式,暨政府进行投资,并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一家或多家运营商建设和运营;优势是,政府有绝对控制权,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和维护;劣势是,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后续网络的升级、运维等容易导致权责不明朗。

4.政府牵头建设转移经营 还有一类管理方式被台北的智慧城市所采用,整个城市由政府牵头,采用建设-经营-转移三步走的方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去引进企业的资金去进行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许诺投资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经营权,到期后再由政府收回管理经营。这样一来,其优势就是能够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是依旧会面对智慧城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造成企业的短视,政府运营经验的缺乏导致到期收回对政府压力较大。

5.运营商联手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采用的是运营商联手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由于投资方的实际底层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能力比较强,并结合合作双方企业的优势互补,使得智慧城市的合作产权双方分工明确并且产权十分清晰,也从侧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通过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经验去解决智慧城市当中运营、管理、维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整个智慧城市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轨迹当中。当然此种方式需要建立起一个具备持续盈利的模式。

智慧城市的联合运营方式近些年同样也被采用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当中,此种方式通过连接产业链上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等多方面企业,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去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平台向前发展,这样一来也就利于产业链的良性运转,赋予整个智慧城市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

4.2 国内运营及融资模式对比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涉及到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及最终用户等多个角色,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从建设主体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类:1、政府主导:政府作为主导方与发起人,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整个项目,并承担大部分的投资筹集任务,而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承建方,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
2、企业主导:政府仅提供政策指引并提供部分资金,而由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承担主要的资金筹集与建设任务,并通过项目运营收回投资。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市场较长、牵涉面较广,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运行都息息相关,因此,各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其模式也各有特色。

(1)市场运营模式 这类运营模式适用于完全由市场主导的业务领域,侧重于社会服务领域。政府部门基本不参与,通过商业公司灵敏的市场嗅觉,再加上其专业的技术和运营团队,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从而开发出各种智慧化的应用。如基于位置服务的嘀嘀打车、大众点评,乐视开始通过大屏幕植入一些可链接社区服务的功能和应用,顺丰的“嘿客”布局。

(2)合作运营模式 这类运营模式适用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的领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进行运营。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以下3种:
1、政府牵头、社会资源出资建设,到期移交政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源等的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出资建设,重点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政府前期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涉及政府工作领域的建设,主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项目建设完成和移交后,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和合理回报。这种模式其实可以理解为由政府埋单,不过是后付钱而已。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典型案例包括亿阳集团和哈尔滨市政府合作建设的“电子警察”项目。这种模式目前应用较多,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即前期对企业资金压力很大,还面临验收方面的风险,政府同样面临浪费时间精力而得不到理想效果的风险。

2、政府提供部分资金和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 这种模式鼓励政府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共同投资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政府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进行一些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建设与运营工作的整体良好环境,运营商则在整体工程开始之后全面参与,利用已有的优势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后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这种模式属于兼顾型,首先是政府出面对保证公共服务所需要的网络进行支付购买,运营商提供有偿服务,其次是其它的网络容量由运营商自行运营盈利,运营商可以通过广告收入和其它形式的服务来获取市场收入,实现盈利。典型的例子包括电信运营商和政府合作的网络建设,如“无线城市”的建设。

3、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成立联合公司运作的PPP模式 P P P 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进行合作。合资公司作为一个运营主体,可以采取结构性融资的方式,其能从根本上解决BT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项目后续的长期性维护和运营。智慧城市本身就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进行建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融合政府、企业的力量,有效地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将双方捆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弱势互补,将相关信息化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典型案例包括中兴通讯与银川市政府成立的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暨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

(3)政府运营模式 政府独资建设模式适用于城市中政府内部管理和服务业务领域的建设运营模式,在该种模式下,政府不借助于运营商,而是利用自己的资金、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对政府工作领域的智慧化建设进行整体计划、独立投资和后期运维。在此过程中,政府可将设计、建设、运营等业务外包给其它公司。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投资网络建成之后,首先保证用于政府机关和相关单位的公共服务部分的网络能力容量,然后将剩余容量出租给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利润。

国内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 规划期 建设模式 具体安排 上海 2011-2013 政府规划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本市相关专项资金向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聚焦,同时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政府与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电信三大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圳 2011-2020 政府统筹规划,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运营商及相关行业企业投入为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设备生产供应商、内容增值服务商等多方参与的机制。探索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PPP(公私合营)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开展平台建设。

市政府与神州数码、联通、移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通与移动将分别投入100亿元、60亿元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及部分应用系统的建设 北京 2011-2015 政府整体规划,引导多方参与建设,推动“大外包”机制,采用建设—转移(BT)、建设—运营—转移(BOT)等模式加快信息化发展。

暂无 宁波 2011-2015 建立由政府资金引导、市场拉动、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全市政府性扶持资金不少于10亿元,组建市信息发展投资公司及智慧应用专业运营公司的模式,开展股份制联合的公司化专业化投资运营。

政府与三大运营商、国家电网、华为、中国软件、清华同方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武汉 2012-2020 建立政府规划引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总投资将达817亿元,其中政府投入287亿元,其余530亿元为社会资金投入 政府与中国联通、神州数码、航天科工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杭州 2011-2015 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机制。把建设项目分为政府投资政府运营类、政府融资政府运营类、政府融资企业运营类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来进行建设 市政府与浙江联通、浙大网新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浙江联通计划投入200亿元 苏州 2011-2015 市政府是建设的主导者,负责规划和引导重点领域应用信息系统建设资金,并负责3个任务和6个平台等基础服务设施(平台)的建设,同时组建专业投资运营公司,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智慧苏州”建设 政府与江苏移动、航天科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江苏移动将投入100亿元,而航天科工将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太湖新城信息控制与智慧城市项目 南京 2011-2015 采取政府导向投入和市场机制运行方式筹措建设资金,政府争取每年投入财政收入的1-3‰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若干重点推广示范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建立和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发挥市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的平台作用,通过增资扩股引进合作企业,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南京”建设 政府与IBM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人文、智慧产业等4个领域进行合作 常州 2012-2016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财政资金进行重点支持,同时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运作化机制,加强政府需求与企业服务对接,扶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服务运营,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政府主导实施、社会广泛参与,产业带动提升的协调发展 政府与江苏电信、江苏移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特点,可以分为七种典型模式。前四种模式有一个共性特征——政府主导或参与,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参与程度的不同。

智慧城市融资模式: 典型特点 特征描述 典型代表 模式一:政府独自投资建设和运营 政府负责基础设施/ 平台的投资、建设、维护和运营 美国Corpus Christ i市无线城市 模式二:政府和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并运营 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出资、共同拥有,日常建设及运营管理由电信运营商进行 费城“无线费城” 模式三: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 第三方建设、运营 政府进行投资,并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一家或多家运营商建设和运营 新加坡“智能国家2015” 模式四:政府牵头,BOT/BT 模式 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许诺投资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经营权,到期后再由政府收回管理经营 台北“无线台北” 模式五: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 综合实力较强的电信运营商或者第三方独立负责智慧城市子任务(例如一项基础设施、平台或者应用建设)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 上海市智慧虹桥商务区 模式六:联合建设运营 产业链上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提供商中的两家或多家联合开发智慧平台或应用并共同推广 台北市智慧园区 模式七:联合公司化运营 由产业链中成员,如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共同成立一个管理公司及系列子公司进行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运营 杭州市一卡通项目 参考案例:
北京市西长安街街道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直面临着敏感部位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平房多等问题,给城市运行、社会管理、综治维稳等带来了巨大压力。北京市西长安街街道没有“等、靠、要”,而是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在社会治理方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建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的大数据中心,在运用数据进行管理和创新方面成了全国各地竞相学习的标杆,并誉为“小街道、大作为”。

“为了实现人口数据的汇聚,我们组织了80多人的信息采集队伍,在半年时间内,走街串巷进行调查,最终建立了辖区人口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实现了‘以房管人’,并且通过数据的沉积,结合自研的综合业务受理平台,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并实现了辅助决策等。” 北京市西长安街街道将与熙诚紫光在数据的汇聚与分析上进行深度合作,街道提出了具体的需求,而熙诚紫光将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双方将探索一种联合开发、共同运作的新模式。

熙诚紫光由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和紫光集团联合成立,它一方面承载紫光云新城市运营服务战略,另一方面作为西城区科技板块领军企业,还将承担西城区科技创新转型使命,致力于打造泛政务大数据总集成商、总运营商、总分销商、总创新商的能力形象。

在智慧街区的建设和运营中,北京市西长安街街道与熙诚紫光、紫光云之间结成了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用户+集成与服务商+厂商”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可以让技术和服务更贴近用户,也让新城市运营真正落在实处。董立明表示:“我们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被动地选择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由我们提出需求,与供应商之间进行联合开发。这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 2017年,连云港与紫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连云港市大数据中心,并通过组建本地化建设运营公司,在新型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以新城市运营理念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连云港模式”。没有数据就没有运营。“连云港模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一步到位建立了六大基础数据库,为今后的数据挖掘、分析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有效地消除了通常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容易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在运营方面,连云港与紫光联手,在新城市运营方面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

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跨过了从0到1的初始建设阶段,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1到100,再到1000甚至10000的深化与可持续发展。大量实践证明,运营才是智慧城市落地的关键所在。

4.3竞争策略与机会点

推荐访问:智慧 文档 分析 城市

《智慧城市分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