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形成家校合力,从唤醒部分家长开始

时间:2021-08-07 18:57:43 浏览量:

彭一皓

你见过自己城市的凌晨3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王静见过,还不止一次,凌晨3点钟的上海,她可能是全校乃至全区见过次数最多的老师。

今年正好是王静从教的第20个年头,这20年来,她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要么是有事,要么就是在给自己“找事”的路上。采访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之一,是王静告诉我们,她一年就逛两次街,而每年要新添置的衣服,就在这两次中全部购买到位。不仅如此,王静还摒弃了很多在她看来是耽误时间的娱乐活动:网购、追剧、刷抖音……这位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将所有的个人时间都花在了工作、花在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上面。

累吗?当然。但职业带来的幸福感总能洗刷掉这些疲惫,比如在校外碰见学生,他们冲上来说“老师好”的时候,比如离开牡丹江十几年了,当年的学生都当父母了,还会问“老师今年什么时候回来,想你了”的时候……

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何而来?王静将一切所获归因于一个“真”字,“作为老师,是真对学生好,还是装作对学生好,他们是一定会感受并分辨出来的。”王静说,对待“差生”的态度,最能考验一个老师的真心。何谓真心对待学生?是当一个学生处于低谷时,你没有歧视,而是给予他希望和帮扶。

二十年真情如一日,王静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今年教师节,她是上海市36名教育抗疫者代表中唯一一名来自基础教育界的老师,其共同拍摄的宣传片,不仅被上海市各大地铁、公交等移动端滚动播放,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平台。

综合能力,以德为先

2013年,于王静是一个分水岭,一条路向左,去教导处;
一条路向右,去德育处。彼时,已经是上海市优秀青年英语教师的王静,按理说更应该去教导处。没想到,两边出现“抢人大战”,最终,倒是德育处占了上风。

多年的教育经历,让王静深切地体会到,德智体美劳,德为首位,一个人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远远比分数重要。这些年,王静看过不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不愿分享,不愿团队协作,最终未能走得太远。

在德育工作的新岗位上,王静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全过程。践行“成长教育”理念,构建“唤醒·自觉”德育特色,强化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学生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觉建构。周末,王静常常带着学生出现在阳光之家、敬老院、儿科医院等地奉献爱心,她还发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每年都组织全校同学捐款捐物给一些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这些关爱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上海与当地农村的孩子都得到了成长与历练,更是让关爱、感恩与奉献之心在孩子们成长的心田生根萌芽。

在王静的努力下,学校构建起科学的育人机制和途径,重视在活动中育人,通过各项艺体活动如集体舞、古诗吟诵、合唱、课本剧、沪语大赛、广播操比赛等,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良好品质。

德育工作离不开以身示范。疫情期间,王静主动承担起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得知社区急缺口罩,连自己家中都还没口罩的王静,四处寻求帮助,拨打了近百个电话,最终为社区募集到口罩。因为停学在家,社区的家长们一时陷入焦慮,担心孩子在家学习效果不好,在社区群里不断求助@王静。结果,那一整个下午,王静都在不停地回答群里家长们的问题,分享教育心得,指导英语学习,还和家长们约好,接下来几天,每天晚上6点跟小朋友们组团视频聊天。

在观察到一些居民出现了负面的情绪后,王静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长,在小区微信公众号上和同事推出了系列心理疏导的文章,做好居民的心理调适工作,帮助居民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在王静看来,这是作为老师支援社区防控最应做也是最难做的事。

校内校外,王静身体力行地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底,在她的努力下,任职期间,学校德育工作获得累累硕果: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国防教育示范校、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校、闵行区美育联盟盟主校、闵行区体育教育传统校乃至全国啦啦操实验校,每一项荣誉,都承载着王静的汗水与智慧。

点亮家长,协同育人

理想教育发生的必备前提,是家校联手,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然而,如何唤醒家长协同育人,却又是摆在许多老师、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分享经验前,王静回忆起了一桩往事。几年前,她遇见了一个自闭且患有抑郁的症学生,有段时间,学生抑郁症发作,却不料,本该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家长,竟然先崩溃了。因为孩子在家的种种表现,受折磨的家长对学校表达了放弃的念头。

这一来,王静的工作量翻了倍。她一边开导学生,常常下课后去陪伴、鼓励学生;
一边为家长打气,鼓励她要看见孩子点滴的进步。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家长总算调整好心态,重拾勇气,孩子的情况也越来越好。

某天,王静去到学生家里,走时,即将重回校园的学生送了她一幅十字绣。看着学生一针一线绣出的作品,王静忽然体会到了作品背后所反映的教育人的力量——因为老师的角色与身份,所以她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孩子、家长发挥其他人所无法拥有的力量和作用。

王静珍惜这种力量,不管多累,面对家长、学生,她一定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样子,她从不抱怨家校工作的琐碎,把点亮家长看作自己理所应当的责任和工作范畴,“家校工作虽然烦琐,但家长之间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你点亮了一个家长、两个家长、三个家长……这些被点亮的家长,又能感染、影响其他家长,长此以往,学校就能逐步调动所有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

家委会的成功建设,便是家长们被点亮后的结果。学校设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由家委会主任配合学校管理,及时反馈问题。各级家委会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每周五,王静通过微信群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内容,及时听取各班家委会主任的建设性意见,各级家委成员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解决学校、年级、班级内出现的问题。

在王静看来,家校共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学校努力给家长创设参与校园生活的机会,因此,她逐步完善了家委会例会制度与视校制度,即家委会每月开一次例会,每周四都可以入校观摩和督促学校工作,可以听课,可以进入学校公共场所走访,可以进餐厅体验学生午餐质量……视校后,家长便能及时对学校各方面的问题给予反馈或建议,帮助学校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学校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旅程,家长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挥家长的特长和榜样作用,王静推动开设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大讲堂。学校根据学生家长的职业、特长,积极组织家长代表进班级、年级、校级讲堂,为学生进行公益讲座,一方面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王静说:“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学校要主动营造家校学习的共同体,家长的力量跟上了,才能减轻学校的很多负担”。

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王静的影响下,深度参与并陪伴着孩子的校园成长生活,甚至已然拿到了“合格父母”的毕业证书。然而,反观自己,王静有些惭愧,和所有的“工作狂”一样,因为长年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己孩子的成长,王静没能过多参与,是父母替她承担了大部分责任。

好在,她的榜样作用,被孩子看在眼中。女儿告诉王静,受妈妈的影响,她认为认真学习和工作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而不应该总是贪恋玩乐和享受。身教重于言教,王静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三观。

“就喜欢没事找事”,采访中,王静多次对自己做出这样的评判。从教20年,走到今天,王静几乎拿到了一个老师能够拿到的所有荣誉,前不久,她也正式被提为了学校副校长。按理说,这样的成就,似乎已经可以坐在位置上坐享其成混日子了,像他人口中建议的,“给自己放放假,管管孩子,差不多就行了。”但王静不愿意,她说,荣誉是责任和使命,越是被认可,越要好好做。

猜你喜欢 王静家校家长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学生版上半月(2020年11期)2020-11-17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Art青年生活(2019年16期)2019-10-21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家校关系江西教育A(2018年10期)2018-12-27家长错了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8年19期)2018-10-27Incom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商情(2017年17期)2017-06-10凤岗鬼事星火·中短篇小说(2017年2期)2017-03-20家长请吃药Ⅱ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犯错误找家长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7期)2015-09-23

推荐访问:合力 唤醒 家长

《王静:形成家校合力,从唤醒部分家长开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