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精华,有机交融

时间:2021-06-28 16:37:59 浏览量:

陈默

摘   要:
2016年,教育部将“品德与生活”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基础教材全新编排,与之配套的活动手册相应进行了全新改版。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公共空间”两个单元为例,在“导学之道”“展学之效”及“评学之用”三个方面,将活动手册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浅谈看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活动手册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一、思今之实:“道德与法治”活动手册使用现状

2016年4月28日,教育部将小学“品德与生活”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同时,与之配套的“道德与法治”活动手册进行了全新改版,内容及活动方式更多样,其中多处细节的设计尽显编者之用心,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更有多种知识拓展与评价检测,可谓一本“宝书”。

然而笔者结合数年教学经验发现,在“道德与法治”日常课堂上,活动手册的使用不乐观。从调查的50位教师备课情况看,从各区集体备课资源库中下载已有的教案及课件的老师占96%,活动手册仅作为教师备课的小辅助。具体来说,大多数教师将活动手册用作教学的预习环节,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将其融入教学环节并当堂作业,仅有少数教师会真正将活动手册贯穿于课堂始终。

由此可见,“活动手册”作为一本“宝藏资料”在“道德与法治”的日常教学中尚未真正“物尽其用”,原因如下:

(一)拿来主义多,自我思考少。

纵观多数学校教师现状,“道德与法治”的任课老师多为班主任,身兼数职,因精力与时间的限制,绝大多数教师会沿用已有的配套资料。拿来主义多,重视程度低,一周两节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只需照本宣科即可,活动手册的使用情况自然便低。

(二)参考选择多,自我消化少。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除了原有的配套资料外,《教学活动参考用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大来源。另外,还有各类获奖课例、活动设计已经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同样一节课,教师可选的教学设计自然多了,活动手册变成课后作业的补充。

(三)完成“任务”多,融汇班情少。

据笔者了解,多数学校有完整的过程性学习记录和评价。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有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的情况,使用活动手册仅是为了完成一学期的单元教学任务。

二、明今之路:基于教材、学情,把握教学之道

(一)熟悉材料,找准方向。

本文以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手册中公共空间伦理单元为例,盘点活动手册中主要涉及的活动环节。这两个单元配套的活动手册既有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自学环节,又有灵活多样的课堂分享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在“法治”和“知识”普及上均有涉及。需熟悉教材,方能对症下药。

(二)把握学情,选择方式。

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认知懵懂,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存在注意力维持较短等问题。因此,需选取活动手册中适合其学龄特点的活动设计。如,导入部分的猜谜游戏,课堂中的儿歌融入、动手实践、情景讨论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及情感归属,基于单元整体目标、课时目标,有机结合活动手册的配套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那么如何有效地将活动手册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呢?笔者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公共空间”两个单元为例,从“导学之美”“展学之效”“评学之用”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三、探教之道:采撷精华,有机融合课堂教学

(一)导学之美——巧用预学单,以学定教。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时目标及学情,有效布置预习作业,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内容,从班情实际出发,真正打造生本课堂。

1.资料查找,动脑思考。

在设计预学单的过程中,活动手册上有较多的活动设计可供参考,教师既可以额外设计预学单,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在活动手册中完成。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课,可根据活动手册设计预学单:

“查找资料,环保主题日知多少?”

(1)查找资料,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主题日进一步了解,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和同学们分享。

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查找资料、自学研习,在学习中培养兴趣,使其在课堂上更愿意交流自学成果。

2.動手记录,持之以恒。

鼓励学生持续性地观察和记录数据,做相关调查与采访。根据预学单的设计,活动手册有较多可以直接沿用的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清新空气是个宝》,活动手册上呈现了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表。因此,教师在设计预学单时可直接沿用此表并加以创新。

根据表格内容,学生们需要每天查看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知晓不同数值背后的意义,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对教师来说,需与学生保持同一记录频率,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统计数据,与学生一起分析近期空气质量,以学定教,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活动手册中寻找“预学单”的设计灵感,让孩子们通过“资料查阅”“观察记录”等方式预学内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展学之效——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就低段学生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更精心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活动手册中的部分活动设计可巧妙融于课堂前后。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需在教学环节时刻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出发点,设计有趣、有用的课堂活动。课堂导入部分需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趣味课堂。

《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中,活动手册提供了有趣的谜语和憋气游戏,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便可直接引用。

(1)猜谜游戏——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认识大自然的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一则谜语,猜猜它是谁?

看不见,摸不到,没颜色,没味道。生命世界当个宝,每时每刻少不了。我是

(2)憋气体验——感受重要

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憋口气的小游戏,看谁憋的时间久。

(3)交流感受——小结提升

好的“导入环节”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谜语游戏、简单憋气体验等都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兴趣,可为课堂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巧借插图,微课丰富课堂。

在教学环节中,活动手册已有的插图及活动设计是我们丰富课堂教学的一大参考。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插图内容简介较为晦涩,教师可根据插图内容制作微课,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丰富课堂,深化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是一张纸》这一课,根据活动手册呈现的纸张生产插图,可设计微课。

微课视频呈现:

(1)纸张的原料。

(2)纸张的生产过程。

(3)纸张最后的处理及生产纸需要的水量。

微课教学能让原本简单的图画教学更具童趣,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习兴趣。除插图外,教师亦可从活动手册中寻找其他微课制作灵感。

3.儿歌学唱,巩固课堂所学。

儿歌在丰富小学生心灵和情感、发展小学生审美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题材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尤其对低段儿童而言,用儿歌启发学生、总结课堂是一种能深化记忆的有效教学模式。活动手册中的儿歌可直接用于教师课堂后期的总结与升華,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巩固课堂所学,依据儿歌改善行为方式。

第一种如充满诗意的短诗和美文,如《我们小点儿声》这课中,活动手册上一共呈现了两类小诗。首先,四首中华故事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安静之美”。既是对课题“我们小点儿声”的呼应,又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在诵读中美育孩子的心灵。其次,编者用一首美丽的小诗做课堂的升华,“我用安静的心,倾听春天走近的脚步声”,“诗意”和“美”存于孩子的内心,也让孩子们明白,安静也是一种美德。

第二种是更加朗朗上口的押韵儿歌,在强化记忆、便于诵读上更有识记特点。如《我的环保小搭档》的活动手册里直接呈现了一首行为规范的儿歌。

多坐大巴车少开,

清洁能源来替代。

节水节电来比赛,

生活少用塑料袋。

垃圾分类习惯在,

循环利用巧安排。

动听的儿歌不仅符合学段特点,还可深化主题内容,增强孩子对内容的识记能力,有趣又有效。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参考活动手册的儿歌内容,丰富形式,让课堂更富趣味性和总结性。

(三)评学之效——妙设评价单,及时有效。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在本课的所学所得是一门教学艺术。“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能力、态度、情感、表现、实践能力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因此,教师在设计评价单时可参考活动手册,从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方面多维度进行设计,真正做到及时有效。

在《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中,活动手册提供了三个星级点,分别是“认真参与游戏”“认真记录和观察”和“认真参与调查”。这三个点分别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要积极参与课堂并讨论。结合活动手册的三个星级点,教师将评分点直接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的发言听讲”和“课后回顾”,在活动手册原有评价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升华。

对儿童的评价不能是单一的,鼓励多主体、多形式的评价才能促进儿童发展。充分解读教材,合理利用活动手册,巧妙设计评价单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及时和有效。

四、思明之道——上下求索之,无歇无懈

教学是一门艺术。“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既是对教师功底的考验,又是学生收获知识与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道德与法治”活动手册作为课本的配套材料,本身便富含编者之良苦用心,教师需深入解读活动设计目的,巧思妙用精华,课堂才能活起来,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有“备”无患,有“思”才有“得”,今日之浅谈,必然在日后报以更大决心而无懈求索。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S].2016.

[2]苏峰.“四读程序”:深入解读小学品德教材的备课策略研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9).

[3]诸葛育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三个关注点[J].基础教育研究,2018(0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读写算(2020年8期)2020-06-08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儿童成长评价初探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年8期)2020-05-19基于反向教学设计矩阵的教学设计实践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34期)2019-10-21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优化教学设计,重现阅读魅力新课程·小学(2018年3期)2018-07-14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师道·教研(2017年11期)2017-12-1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中文信息(2017年1期)2017-05-11步步推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18期)2016-11-26《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推荐访问:采撷 交融 有机

《采撷精华,有机交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