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1-09-17 17:20:39 浏览量:

摘要: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在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传播覆盖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概述数字博物馆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界面设计方式、加强虚拟展馆建设、采取动态呈现方式、优化传播媒介等策略,并结合实例一一做出阐释。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数字博物馆 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与文化多元化传播拓展了路径,实现了文化传播效率的持续改进。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进行阐述,分析文化传播的意义,探究文化传播现状,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为全面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提高传播成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文化

加强资源与平台建设,是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是贯彻执行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相关政策规范的基础保障。数字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可为平台与资源建设提供可能。数字博物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搭建的线上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展厅,通过数字化等生动直观的线上形式,将藏品等实体文物全方位地呈现给观众,发挥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数字博物馆的永久性保存文物与随时访问等方面的优势特征,都是实体博物馆不能比拟的,更是实体博物馆发展模式的延伸。[1]数字博物馆的优势特征明显,体现在多感官交互性与参观便利性及多样式呈现等方面,在学科展示、文物古籍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渗透,促使生活、学习及交往方式等发生了较大转变。数字博物馆应当积极迎合大众线上学习的习惯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与整体性的学习环境及资源,让学习者可随时接受线上参观学习和传统文化教育等,以切实发挥数字博物馆推广传统文化与新闻宣传的载体作用。

(二)提高文化传播覆盖面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挖掘博物馆文化的趣味性内容,走深入基层的发展路线,迎合公众话语习惯,以娱乐性的形式呈现。接地气与平民化的语言传播形式及风格,更能够提高大众对传播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与认可度。实体博物馆以陈列展示的方式與受众进行文化交流,易受场馆开放时间的限制,传播范围相对局限。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博物馆摆脱了时间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传播对象、范围及信息得到了有效拓展,更利于落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职能。[2]新媒体技术加速了各种传播方式的整合,文化传播表现力与影响力也随之加强;打破了各类型传播方式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各种传播类型的聚合。用户可以在数字博物馆平台上沟通交流与相互关注等,尤其是用户与粉丝间的互动,通过价值观念与影响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放大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组织传播的作用价值,更利于加大文化传播的覆盖面。

二、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现状

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数字博物馆建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理论实践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在美术、农业及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使得数字化博物馆的功能得到大幅拓展,除传递信息外,数字博物馆逐步向虚拟交互等功能模块发展。

当前,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实践处于摸索阶段,有较大完善的空间。一是界面设计的合理性不够,有较为明显的内容重复等现象。界面色彩搭配不够科学,网站结构不够协调,内容冗余烦琐、重点不突出及归类不合理等,直接影响用户访问效率等体验效果;二是呈现方式固化、交互性等优势特征稍显不足。内容展示方式稍显静态且图文混排,音频、虚拟交互及三维展示等新型呈现方式缺失。[3]比如HB省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由于板块设置到推文信息等方面相对固化,俨然成了第二个博物馆官网,而微博更近似于官网的公告栏,内容主要以官网和微信信息精简版为主;三是传播方式较为滞后,传播效率停滞不前。大部分网站的更新进程缓慢,通常以网页形式呈现内容,新媒体媒介的应用效率低,无法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数字博物馆的内容建设、界面设计及传播方式等方面有待创新优化。

三、新媒体支持下的数字博物馆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创新界面的设计方式

扁平化设计本着极简主义的理念,去除了渐变、冗余及装饰等设计效果,侧重突显信息,在网页设计与交互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采取扁平化设计,更利于达到优化视觉传播效果的目的;在网站界面设计中可以优化网站的排版与导航等要素,页面美观度与秩序性会得到显著提高;在网站内容设计中,可以提升文化品位与内容质量。页面设计的简洁高效,规避了以往的访问迷航与内容布局烦琐等问题,更符合大众用移动智能终端访问数字博物馆平台的学习方式。[2]比如HB省博物馆为提高新媒体的关注度,加大了馆内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内容等优势,围绕“荆楚文化”等构建主题,优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通过在微信推文中加入音频,在微博推送中加入小视频等多变的形式,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时效性等优势特征,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的文化辐射范围。

(二)加强虚拟展馆的建设

虚拟展馆是基于720度全景技术等现代科技打造的数字化博物馆,确保受众能够在垂直与水平等三维空间内自由转动浏览场景,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场馆展览等领域。智慧型博物馆建设的经济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势特征,都是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比拟的。在虚拟展馆的建设中,利用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实现真实场景的捕捉与三维场景的合成发布,用户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访问,实现远程展览等服务体验。[4]如HB省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多样化,除馆内展览与讲座活动等线下活动外,可利用720度全景虚拟技术逼真地呈现历史文化资源,受众通过网上虚拟展馆可以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打破了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有效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对象范围。

从混合现实技术的博物馆传播入手进行分析,通过漫游的形式,在虚拟场景中與交互点的对象进行交互,近似于实体博物馆的游览方式。从人际交互的形式入手分析,主要是指在体验中通过软硬件和虚拟场景进行物交互,适用于展示较为珍贵且易损展品的呈现。除此之外,也可以实现与功能、任务等触发点的交互,从而增强产品游览的趣味性。从人人交互的形式入手分析,在数字博物馆平台的游客间可以进行互动,给予受众沉浸感与交互性的体验感受。

(三)采取动态的呈现方式

相较于短视频平台追求感官刺激与低俗内容的特征,Vlog强调用自然平实与真实直白的叙事逻辑表现自我,满足了大众表达想法与记录生活的传播欲,满足了网友对生活的想象式体验。博物馆作为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殿堂,整合文化特色与文物资源打造Vlog,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为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颁布了鼓励博物馆用创新表达形式拓展大众亲近历史文化路径的时代政策;二是文物与展览等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网友感兴趣的故事作为Vlog的叙事题材,更利于实现优质内容与文化的有效传播;三是创作主体优势。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文物保管员及策展人员等主体,都可以作为Vlog的讲解人员,从多个视角讲解博物馆文化,让大众看到不同的博物馆形象。[3]如AH博物馆,2019年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Vlog,通过精心编排活动的直播与视频素材,实现了总结回顾与二次传播,引领网民共同参与看展、鉴宝等特色活动,得到一致好评,微博阅读量不断提高,话题性、影响力也随之大幅加强;再如央视网播出的介绍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一天的Vlog,展现了员工的工作日常,并配以讲解画面与花絮,呈现了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大众对国家博物馆的亲切度。当然,Vlog创作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与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为了向大众传递鲜活的文化传播内容,须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特征,结合运用多种视频形式,逐步形成文化传播合力,从而提高传统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

(四)优化传播媒介

微信和二维码逐步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传播速度与传播时效性等方面具有传统传播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征。数字博物馆引导大众利用软件扫描二维码获取与分享信息,可实现文化传播范围的有效拓展,更利于信息传递主动性的提升。[4]此外,还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微电影、宣传片及栏目等传播媒介,迎合不同年龄层群众使用各媒介的习惯,打破大众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凸显数字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风格。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应当从以往的静态、固化及被动的传播方式,逐步向动态、多元化及主动的传播路径转变,打破时间、空间等要素限制,利用各传播媒介的优势,打造极具个性化与接地气的博物馆形象,切实发挥数字博物馆挖掘与放大传统文化内涵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明.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J].新闻战线,2018(04):145-146.

[2]吴桂玲.辽宁地方博物馆新媒体传播的创新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03):53-54.

[3]潘佳佳.浅谈新媒体时代利用视频博客(Vlog)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播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2):134-135.

[4]程希.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以湖北省博物馆文化发展为例[J].北方传媒研究,2019(06):83-86.

(作者简介:巩桂兰,女,本科,桓台博物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讲解)

(责任编辑 冬杨)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语境中增强现实技术对戏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启示艺术科技(2021年4期)2021-05-0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路径新校园·上旬刊(2018年7期)2018-11-30新媒体时代交互广告设计的人性化探析北方文学(2018年32期)2018-11-19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对策探究山东青年(2018年8期)2018-11-06新媒体时代疾控机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分析祖国(2018年19期)2018-10-25浅析道教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形式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11期)2018-10-21新媒体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守正与出新今传媒(2018年7期)2018-09-27文化传播与时代诉求新闻爱好者(2016年12期)2017-03-31浅析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传播策略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开展文化传播的思考出版广角(2016年13期)2016-09-29

推荐访问:文化传播 博物馆 数字

《新媒体时代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