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时代博物馆展览展示的挑战与分析

时间:2021-07-08 16:37:43 浏览量:

关文婷 关键

摘 要 当前,博物馆展示正呈现出以人为中心、多元化思维表达、强社会关联性、启发性和探索式教育等发展趋势。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也开始进入转变升级阶段,然而大多数仍然保持着“我说你听”的“教育者”模式,缺乏互动交流及技术应用,与信息时代背景下“我想知道”的观众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和差距。试图从展览理念、表达方式、技术支撑等方面构建新技术时代的全新展览系统,旨在为博物馆展览由呈现层次升级为启发、探索层次以及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 新技术 探究教育 交互系统

0 引言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颠覆和重塑固有的经济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体验等技术发展与驱动下,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对象、主题、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受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影响,我国博物馆开始进入转变升级阶段,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展陈模式,以解决当前主流博物馆展览的表达方式与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接收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差距,进而推动我国博物馆展览水平和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

1 新技术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趋势

当前,博物馆展示呈现出以人为中心、多元化思维表达、强社会关联性、启发性和探索式教育等发展趋势。

从主体意识来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往博物馆展览以藏品为主,“我”有什么,就展什么,并辅以灯光效果、文字说明等增强“物”的表现力,这是一种单向输出的教育方式。而现今国外博物馆则强调以观众为中心,即重点关注观众想要了解什么,这并不代表一味地迎合,而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通过了解观众的需求,来调整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尤其在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帮助下,一些不以藏品见长的博物馆正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从主题和内容来看,从线性讲述转变为网状叙事,思维变得多元化。比如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广播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合作,举办了“神奇动物:大自然的奥秘”主题展览,将《神奇动物在哪里》一书中存在于幻想世界的神奇动物与真实自然界的动物进行比较,以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将虚拟展览与实体展览进行结合,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呈现魔法、神话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动物的相似性,来展示科学发现和知识进步,称得上一种有趣的做法。

从形式和方法来看,从刻板化的陈列方式和解释说明转向故事化代入和启发性探究,借助技术实现场景复现和情景设置。如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在展厅中构建了三只恐龙对战的场景。并非运用文字、图片或影像分别介绍不同种类恐龙的特点,而是以问题作为引导:“这场对战中霸王龙会是胜利者吗?”通过提问、假设,激发好奇心,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育。

同时,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观众融入展览之中,通过物联网及信息传感等技术手段,使观众成为展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感受个性化的博物馆。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里,就有关于科学家测量恐龙、新物种发现的日常分享活动。此外,长沙博物馆也举办过“考古体验营”,模拟发掘长沙窑遗址的过程,组织青少年学习考古发掘的步骤、工具和意义。

2 博物馆展览体系现状与信息时代所需的“距离”

“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与快速增长的数量相比,博物馆对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应用、智慧化运营等新技术发展的主动适应仍存在很大差距。

2.1 “我说你听”的模式不能满足“我想知道”的需求

当前大部分博物馆展览的主流表达模式犹如传统教育的“说教”,按照教学大纲(展览提纲)我说你听。博物馆策展人掌握着展览的主动权和阐释权,观众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参观过程中,只能按部就班地欣赏展品、浏览说明牌和图文展板、观看视频短片,偶尔操作一下多媒体互动装置,总体感受平平淡淡,什么也记不住。尤其是科普教育展,往往追求系统性、专业性,却因知识体系的重叠而无法吸引城市观众的兴趣,又因知识体系的繁复而无法吸引乡村观众的兴趣,最终导致一种左右不靠的尴尬。

与此同时,处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工具越来越便利。以互联网百科为例,大家聚在一起共建、分享、完善某一知识,浏览网页时点击关键词便能获取相关资料,这种层层链接可以铺展开无穷尽的知识网络。又如人们已经习惯如微博、微信这类片段的、发散的信息,感兴趣就停留观看,不感兴趣就直接跳过。你会发现,现代人对于学习,完全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到哪种程度。因此,传统博物馆的“教育者”模式仅是单向、线性的知识和信息传输,并未考虑观众的接受与否,也没有给予多种路径的选择,很难满足观众“我想知道”的需求。

2.2 陈列方式单调刻板,缺乏与观众的关联性、互动性

早期的博物馆展览通常是简单地陈列标本和文物,并配合说明牌和音像设备加以讲解。伴随着时代进步,逐渐形成了主题内容与艺术设计的结合,产生针对展示环境的营造,利用专业的灯光色彩、空间设计等烘托展品,从视觉效果上提升了审美趣味。但对主题内容和展示内涵的表达仍然苍白:多媒体设备应用只停留在增强艺术感和科技感的层面,展品表达仅以物言物、就事论事,局限于线性思维之中,缺少与观众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自然更达不到启发性。

近些年,研學教育需求急剧上升,培养多元思维、创新思维、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成为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而博物馆正是研学教育的重要场所。与之相对应,国家对博物馆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要求,各类博物馆推出的众多配合教育活动的陈列展览中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案例,深度解读的展示系统初步呈现。但从整体来看,与研学教育的目标理念,仍存在较大差距。

2.3 展品信息化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体验性和应用场景

当前,国内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展品资源方面,如文字资料、照片图像、三维数据、影音视频等,尽管信息化已经开始普及,但普遍存在盲目采集、质量不高、标准不统一、使用目标未明确等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展品信息化只是将说明牌上的文字写进电脑存储器、将展现在面前的实物搬进电子屏幕,从静态的实物信息转变为动态的虚拟信息,并没有真正发挥新技术带来的丰富场景应用和体验的优势。笔者认为,信息化展示设计应当建立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如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利用互动装置,为观众精心构建了一次“穿过展馆”的旅程,留下难忘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记忆。可见,信息化技术既是转变信息存储的渠道,又是增强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支撑。

从博物馆的大数据应用来看,目前还停留在数据统计层面,如藏品数量、展览数量、活动数量、票务收入、参观人次及参观人群的年龄、性别、来源等,这些结构化数据受制于统计工作的局限,在时效性和应用性方面无法形成价值赋能。事实上,就展览而言,观众行为形成的多是非结构化数据,时刻产生、时刻更新,如某个观众在某一展品前停留的时间、在触摸屏上点击的项目、与互动展项的一来一往、购买的文创产品……这些数据反映的正是观众的兴趣和需求,也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纵观以上,技术变革正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将倒逼博物馆走向信息化和智慧化道路。虽然当前博物馆展览体系在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体制、经费、人才等方面都存在各种困难,但阵痛一定会有,我们务必做好准备,让技术成为博物馆展览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助推器,从心态上接受、从理念上转变、从模式上创新、从方法上丰富、从应用上完善。

3 改变一个模式,迎来一片天地

欲解决当前博物馆展览的主流表达方式与人们对知识获取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距,首先要转变展览的理念,从“教育者”的角色变为“服务者”的角色,从单向的信息输出变成双向的信息交流。

其次,博物馆亟待一套新技术、新应用来辅助展览进入更高层次的启发式、探究式呈现,引导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博物馆展览交互系统,既适于原有陈列的更新,也适于新理念在新展览中的应用,能够快速捕捉到观众的情绪表达,并作出响应。

下面以一只玻璃杯为例,具体介绍信息时代博物馆展览交互系统如何服务于个性化的知识获取。观众走到玻璃杯前,驻足欣赏,浏览说明牌,这是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展览的方式,它所表达的只是展品本身,仅起到展示的作用。当展览融入交互系统时,观众停留在玻璃杯前,展览的互动装置开始启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知到有人来到展台区域,智能机器人主动向观众打招呼,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观众自发提问,如杯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这时的展览表达进入第二层次——启示。当观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展览交互系统通过触摸屏或语音接收器接收信息,传入系统后台经由数据处理,根据关键词检索知识库,或借助专家团队组成的人工智库,对问题进行反馈,由此形成“引导—提问—解答”的互动交流模式,这一过程可随着观众的持续发问不断循环,这时的展览表达进入第三层次——探究。

如表1所示,基于信息技术的展览交互系统能够实现:(1)提供个性化服务。依托持续更新的大数据和强大专业的智库力量,打造服务型知识供给后台,兼容传输、处理、保存等智能方式,可根据观众的表情、动作、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经过系统处理并给予反馈,解答多样性的问题。(2)增强交互性。不同于传统的展览,只摆放展品,抛出引子而不闻不问。展览交互系统构建了“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如果观众有疑问,可通过与前端设备沟通寻找答案;如果观众没有疑问,则会引导观众进一步思考,在启发中有所收获。(3)实现探究性。展览交互系统在海量知识图谱数据的基础上,以前沿的展览理念围绕展品储备丰富的趣味性问题,带领观众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乐趣。(4)价值延展性。展览交互系统在与观众持续交互的积累中,形成了丰富的观众行为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观众的真实需求,对展品的提升改进、主题的呈现表达、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语

现代博物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智慧博物馆建设已成必然趋势。展览交互系统有助于博物馆展览从“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转变为“服务”和“交流”的模式,通过持续“输入—输出”的互动交流,达到高阶层次——启发和探究。同时,展览交互系统通过循序渐进地积累观众互动数据,在基于科学依据和大数据算法的应用上,将不断优化服务性展项和互动体验,形成博物馆服务型信息平台生态系统,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助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博物馆里,面向不同观众的展览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一千个观众能收获到一千种不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关键.一种博物馆参观系统:202011308250.3[P].2020-11-20.

[2]关键.一种博物馆展览系统:202011312830.X[P].2020-11-20.

[3]关键.一种参观方法及参观装置:202011312824.4[P].2020- 11-20.

[4]史小冬.在線与在场:基于具身认知的展览交互设计策略研究[J].装饰,2019(7):96-99.

[5]李燕.刍议博物馆的交互式展览模式[J].文物工作,2003(7):32-33,42.

[6]Laia Pujol Tost. Integrating ICT in Exhibitions[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011(1):
63-79.

[7]Matthew Petrie, Loic Tallon. The Iphone Effect? Comparing Visitors"  and Museum Professionals" Evolving Expectations of Mobile Interpretation Tools[C]. Denver:
Museums and the Web, 2010.

猜你喜欢 新技术 新技术引领高校图书馆智慧变革新一代(2018年13期)2018-11-13关于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魅力中国(2018年28期)2018-10-11关于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的分析农家科技(2018年7期)2018-09-25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9期)2018-08-31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绿色画报(2018年2期)2018-08-07园林绿化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索世界家苑(2018年4期)2018-05-21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管窥西部论丛(2017年5期)2017-10-25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世界家苑(2017年2期)2017-08-11教学常规:让“新技术”与“好传统”相得益彰江苏教育(2016年2期)2016-03-09土木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究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5期)2014-10-20

推荐访问:博物馆 展览展示 新技术

《新技术时代博物馆展览展示的挑战与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