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视角下内地高职西藏生弹唱教学研究

时间:2021-06-10 16:51:32 浏览量:

【摘要】内地高职西藏生群体生活在一个“迁徙后”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源于个体乃至一个群体的地区成长文化差异使得教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基于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的探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对内地高职西藏生的弹唱教学。

【关键词】西藏生;弹唱教学;柯达伊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048-03

【本文著录格式】万媛媛.文化差异视角下内地高职西藏生弹唱教学研究——基于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的思考[J].北方音乐,2020,11(22):48-50.

国际学术领域中研究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如何影响管理策略权威的著名社会人文学博士G·霍夫斯坦德教授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内地高职西藏生群体在当前的高职校园文化环境中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异地求学的客观因素影响下,其成长区域在空间上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空降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文化空间,在这个文化空间里,基于民族民俗层面的文化、心理差异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较好地解读这种心理程序或者从文化理解的角度为这种差异搭建好桥梁便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

一、内地高职西藏生弹唱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由于内地西藏生是从西藏地区到内地高校学习深造的群体,因此跨文化教育的文化障碍问题始终是影响教育实践顺利开展的一项需要攻关的难题,此项问题与内地西藏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笔者所任教的院校是以培养幼师生为主体的师范类高职院校,弹唱教学又是幼儿教师所需要掌握的核心教育技能之一,因此,内地西藏生弹唱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个人的教育实践与反思,将内地高职西藏生弹唱教学中的文化障碍分为三个层面:

基于非母语环境下的民族文化理解障碍。汉藏两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积淀与内涵的显性展现便是语言文字的差异,汉语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内地西藏生的第二语言,可以说内地教师使用漢语授课的同时,文化差异已然存在,这种差异主要是非母语环境下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思维方式所引起的心理程序的不对接。

基于音乐学科语言文化下的理解障碍。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这种语言的记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记谱法”,因此,基于文化视角的音乐语言理解并不是那么平易近人。记谱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从周代的文字谱(包括律吕字谱和宫商字谱)到隋、唐时期出现的管色谱、琵琶谱和古琴的减字谱,乃至宋代使用的工尺谱等,这些音乐语言时至今日并没有完全解读出来,更不用提藏民族所使用的记谱方式,非藏族的专业音乐人员看来也如同天书,但是西藏民族艺人却可以根据乐谱唱出规定的曲调,当然这依然是源于音乐语言文化心理程序的不同。目前,幼师生的弹唱教学在前期手指机能训练时使用的是源于西欧的钢琴五线谱记谱识别的学习,后期儿歌弹唱训练时使用的是简谱记谱识别,因此,内地西藏生对音乐学科语言的理解障碍是客观存在而有必须解决的重要层面。

中西音乐艺术文化理解的思维方式障碍。从概念上说,思维方式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因此,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典型的差异性,西方人喜欢直线思维、抽象符号思维、逻辑思维,正如音乐五线谱记谱的方式,音符代表着符号思维,而五线谱呈现的音高变化正是直线思维的体现,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更是体现出逻辑思维的严密与规范。中国人则喜欢曲线思维、整体思维、模糊思维,音乐记谱展示出的是深奥难懂的图形符号(如减字谱)或象征性、替代性的符号(如简谱),音乐审美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只可意会”的精神升华。因此,面对弹唱中所要理解的音乐语言及音乐文化,内地西藏生音乐理解需要跨越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障碍。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对文化差异下教学实践的几点启示

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对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性,其探讨的范畴涉及到“艺术教育与人的自身成长”“音乐文化在全部知识文化中的作用”“民族音乐思维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继承民族传统与学习人类优秀艺术文化的关系”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他提出了从方法论与实践中如何吸收、借鉴前人际国外的优秀传统,这种做法无疑对内地西藏生文化差异下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多启示,同样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源于母语”的跨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理解的基础

匈牙利民族原是游牧民族,于9世纪末10世纪初从南俄草原西迁多瑙河中游,11世纪初各部落统一,建立了国家。后期由于基督教的传入及教会圣咏的影响,早期匈牙利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本来所具有的东方传统而被欧化。16世纪土耳其入侵,匈牙利音乐又受到东方音乐的影响;17世纪,匈牙利沦于奥地利统治下之后,德奥音乐又传入匈牙利,对匈牙利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受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很深。柯达伊正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充分的了解“母语文化”,对民间音乐进行了忠实、精确、细致的采集工作,才能够清晰地洞察与判断出怎样抓住差异文化里内隐的线条、方法,探索出将差异的音乐文化融入到歌唱性的音乐生活中,创造性的保留民族性,使之成为保持“文化统一”的力量型方法。

这种思路和方法恰恰是我们在内地西藏生的弹唱教学中可以借鉴的方法,西藏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思维程序需要改编、重组,如果能够将“母语”翻译式的探讨学习贯彻其中,使“藏语”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概念理解、实践指导的桥梁,那么,一定可以降低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因为“非母语”文化个体理解专业概念领悟的模糊度,实现更清晰地把握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当然,为了保证翻译过程的忠实性,教师需要在弹唱实践中敏锐地发现做得好的学生,和这些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很有耐心地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个人理解的碰撞总结出最准确的表达,最后辅导这些学生成为课后的“小老师”,间接地实现对学生的深入辅导。

(二)乐谱符号的“手势化”解读为音乐语言的转化搭建桥梁

柯达伊倡导初学者在音乐读谱学习中可以使用字母谱,即采用唱名的辅音字头标记音高(d、r、m、f、s、l、t),他认为五线谱教学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学习、训练过程,字母谱可以起到较好的过渡、辅助作用,对于培养听觉、理解和掌握首调唱名法中音级之间的关系,建立调式音阶概念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手势与字母谱结合可以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具有直观形象的意义。

内地西藏生弹唱视谱问题可以通过手势与字母谱结合的实践方法有效解决。在钢琴基础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化”的辅助暗示学生五线谱的音高,同时让学生适当采用字母谱标记音高,实现身体语言、动作位移与音高唱名的有效对接,同时可以提示学生边做动作边歌唱,进而实现钢琴基础学习阶段的弹唱结合。通过让学生熟悉“手势化”来解读乐谱符号,通过字母谱介入唱名法体系恰恰为后期儿歌弹唱完成了有效积淀,遵循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认知规律,分步实施教学。

(1)通过演唱学习掌握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练习、掌握歌唱的音准并理清音级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弹唱中唱不准的问题。

(2)初期学习将五线谱的音高通过字母谱的方式进行标记,将首调唱名和固定音名结合起来演唱与弹奏,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并帮助学生理清唱名体系之间关系,为弹唱中简谱体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3)演唱与弹奏中附加和声功能相关内容,提示学生关注首调唱名的和声功能音级,并使用字母谱“f、s、d”标示下属、属、主的音级和功能,培养学生和声听觉的同时为后期弹唱和弦做好准备。

(4)利用手势转调演唱,与学生做好卡农式的模仿,锻炼学生音乐记忆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熟悉了解调式变化。比如,教师和学生伴随手势歌唱前一乐句结束音“r”后,教师在“r”的手势高度转换为“d”的手势,引导学生在同样的音高位置演唱首调唱名“d”,并找到钢琴上的位置,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D大调的转调。

可以说,柯达伊教学理念带给我们的乐谱符号的“手势化”解读为差异性的音乐语言理解搭建了一座行之有效的桥梁。

(三)歌唱为主的音乐教育“切入”方式攻破学习障碍心理程序

柯达伊认为,首调唱名法和声音感受之间的联想、联系是直接的。通过唱名会对声音的感受深刻,也会帮助人们清楚地歌唱,建立内心听觉。首调唱名体系是学生打开音乐文化的大门,是获得音乐能力、培养建立音乐思维的最好方法,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

柯达伊首调唱名在歌唱领域的应用实践为西藏生的弹唱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儿歌弹唱教学首调唱名与固定音名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建立调式的感觉。同时,由于西藏生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也使得他们更乐于接受这种演唱的形式,当我们将原本困难的乐谱通过首调唱名转化为朗朗上口的口头音乐文化形式时,再让学生将唱好的东西弹出来也不再是一件让其感觉索然无味的事情了。

此外,使用柯达伊的节奏读法也是教师在内地西藏生的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这种感知节奏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演唱前感知音乐语言的韵律,建立起音乐符号、发音与相应时值间的关联和记忆。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内地西藏生内心的节奏感觉普遍较好,但这种节奏感主要表现为律动活动中对听到的音乐的感性体验,并不能较好地转化为弹唱时的准确弹奏,追本溯源,主要原因依然是弹奏技能的欠缺和对节奏的理性思考的不足。柯达伊教学中使用的是法国的艾米里—约瑟夫·契夫节奏读音体系,这一体系的节奏读音采用象声词的形式,各种时值的节奏有都有相对应的音响。教师可以引导初学阶段的西藏生了解这种节奏读法,采用音节标记的形式对个人弹唱中把握不准的节奏进行标记,训练时,先通过单项的节奏训练,继而将口读、手拍,音高演唱、准确弹奏有效地配合起来。

節奏读法及首调唱名体系的应用皆需和歌唱相结合,歌唱又与弹奏相吻合,或者说弹奏只不过是将歌唱的内容采用乐器完成而已,因此,从歌唱“切入”弹唱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攻破西藏生的学习障碍。

(四)发挥民间音乐的价值突破音乐学习的思维方式障碍

柯达伊反复强调,没有任何一个杰作能够代替传统的作用。民间歌曲是培养趣味的开始,因此应该成为每节音乐课的一部分,“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够很好地继承传统的话,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久将要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动永存的”。

同理,笔者认为,内地西藏生的弹唱教学如果脱离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真正的尊重文化差异的,只有真正尊重内地西藏生的心理感受,使课堂成为欢快表演和互相交流的场所,才能够使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的无界限。柯达伊经常把五声音阶音乐比喻为母亲的乳汁,他认为从民间音乐旋律固有的特征性音调引入音乐读写演唱,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对音乐音调有准确、清晰的感知能力,更符合继承传统的目标。

基于此,内地西藏生的弹唱教学可以更多的从民间歌曲中取材,可以提倡学生以藏民族传统的、带有民族性的动作结合弹唱进行表演,佐以不同民族的音乐表达文化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突破文化理解的思维方式障碍。此外,教师亦需更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根据授课实际,适当介入不同民族音乐内容的弹唱,可以应用柯达伊教育思想的理念结合内地西藏生的学习实践编著相关的弹唱教材,当然,教材的编纂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思中细细打磨。

三、小结

总之,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它启迪着我们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进行改革、实践和创新,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内地西藏生弹唱教学所有深入的思考,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搭建好学习的心理程序。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内地西藏生的弹唱教学是一个仍需探索的教育课题,柯达伊教育思想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维,使得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了清晰的方向,内地西藏生教学的开展更需有规划的进行,我们需要有步骤地使学生掌握字母谱、手势、节奏读法等,唤起学生弹唱的兴趣,将歌唱融入进弹奏的每一环节,发展学生相应的音乐能力(视谱、音准、调式、和声等),还要从民间、民族音乐文化入手向学生展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瑰丽的图景,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2]成德华.西藏生艺术潜质的挖掘与培养[J].大众文艺,2010(9).

[3]李梅.内地西藏班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障碍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4]韦华峰.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J].学术论坛,2010(10).

作者简介:万媛媛(1985—),女,硕士,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推荐访问:文化差异 西藏 弹唱

《文化差异视角下内地高职西藏生弹唱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