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现象

时间:2022-07-31 11:30:18 浏览量:

一、引言

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一些常见的,但形式和逻辑存在悖论的表达(如“胜败同义”“救火”“吃食堂”等)由于长期以来相关方面的论述零散、不统一,给汉语的研究和推广带来诸多不便。目前这些问题或是在相关论述中缺乏具体的论证材料作为支撑,又或是论述零散,观点模糊。本文拟对前人研究中相近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相关理论,对论证零散模糊之处进行补充说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研究走向纵深,旨在结合文化学及语言学理论,对这些悖论现象进行阐释,以期推动汉语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二、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现象

2015年国际女篮对抗赛,中国女篮以80比42战胜美国职业联队。同样是中国队赢,但各媒体的报道却不尽一致,其中有两条表达此次赛事结果的新闻,“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更是让外国友人一头雾水:为何“大败”和“大胜”都是说中国队赢了,上述例子就是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现象之一。

(一)语言学中的悖论现象

“悖论”这一词语源于希腊,本义是“多想一想”。它的含义广泛,指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观点或者结论。比如在“请相信我,我现在真的是在说谎”这句话中,“请相信我”和“真的是在说谎”就是一对矛盾的事物,认同了前者,就间接地否认了后者,反之亦是如此。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受环境影响而形成了某些定式逻辑,或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正确深刻。外国友人的疑问正是源于他们认为这种汉语表达有误,存在悖论。

(二)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

应用于现代汉语中,悖论则是指那些形式和意义不一致的表达,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现象。动词加名词的结构在传统意义上都被视作动宾结构,表示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意义,如喝水、赏月、听歌等。然而,一些在表达中十分常见的结构,如吃食堂(食堂怎么能吃),救火(火灾时应该扑灭火,为何还要去救),以这样的逻辑分析又会显得“于理不合”,这就是现代汉语动名词结构中存在的悖论现象。

(三)这种悖论长期存在且不易被质疑的原因

胡裕树曾写道:“语言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1]外国人不理解中国的文化,因而会有此一问。而中国人长期受社会交际文化熏陶,耳濡目染,这些悖论式的表达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了思维中,譬如一些未在学校接受过教育的人,通常情况下,也一样能和他周围的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所以,这些悖论尽管在表达中长期存在,但一般人都习非成是,认为这些不仅不是悖论,反而还是一种成规,是社会约定俗成,很少有人提出过质疑或做过研究。

三、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悖论形成的原因

(一)古今词义的发展演变到现在的约定俗成

汉语从古代发展到现在,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词的古代常用意义逐渐消失,或者虽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但已被人们所忽略。这是悖论形成的原因之一。

以“大胜美国队”和“大败美国队”这两个结构中胜败同义为例。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将合成词与词组分为偏正、补充、联合、动賓、主谓、连动、兼语和方位这八种结构类型。从形式上看,“大胜美国队”与“大败美国队”都是动词与名词构成的动宾结构,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胜”“败”两字。依据报道的内容,“胜”应是“胜出”之义,这符合人们的日常逻辑,那“败”在此处又为何解作“胜利”之意呢?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败”有以下三种含义:“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立于不败之地;2.在战争或竞赛中获胜,打败对方: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不计成败。”[2]

通过套用上述三种意义,可以发现解释2虽与通常的理解(通常“败”解作“失败”之意)有很大出入,但此处确实能对例句“大败美国队”中的“大败”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对比解释1,能够发现“败”字存在两种完全相对立的义项。那么,“败”字为何会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意义,是否所有的“大败”都应理解为解释2呢?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败”的解释是这样的:

1.失败,战败,如:

齐师败矣。——《左传·成公二年》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形篇》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打败,使……战败。如:

败宋师于黄。——《左传·隐公元年》

秦数败赵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

由此可以发现,在“大败美国队”中,如果用第2义,即用“打败,使战败”解释,也不会存在所谓的悖论。除此之外,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对“败”也做了使动用法的解释。他指出,“在古代汉语语法里,‘败’字多理解为不及物动词,含义为‘失败,战败’”,[4]与《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1同义,“其后接名词时含义为‘使……败,打败对方’,应理解为使动用法”,[5]与《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2同义,因而对“大败”的理解应结合句式结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处的“大败”由于其后接了名词“美国队”,实际上是“使美国队大败”,所以在例句中的“大胜”与“大败”表示了同样的意义。如果去掉两句之后的“美国队”,那么两句的意义才会完全相反。由此可以得出,“败”字的确存在两种不同意义,但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并非所有“大败”都应解释为“胜利”之意。外国人不明白这一点,肯定会犯糊涂。中国人不理解这点,所以即使知道含义,也大多不能做出合理解释。

此外,在“救火”中也体现了古今词义的演变。按照对“大败美国队”的划分,“救火”也应该属于动宾结构,“救”与“火”之间表示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那么,发生火灾时,人们去扑灭火,为何不说灭火而要说救火呢?“救火”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是否存在悖论?之所以会有此疑问,其实是因为人们只是单纯地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理解“救”这个字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救”字做了如下解释:“(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确定,“救”在现代汉语中是动词,为“救助”之意,若按这种意义理解“救火”这一结构,它自然不符合逻辑,违背了语法规则。但是,《古代汉语词典》对“救”是这样解释的:

1.制止;阻止。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论语·八佾》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

救,止也。——《说文》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使之相救。——《周礼·地官·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2.救援;救助。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3.治疗;医治。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4.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礼记》

5.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而在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也提到:“止也。論語。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馬曰。救猶止也。馬意救與止稍別。”

(二)动词加名词的结构中,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动状结构

在《现代汉语》(重订本)中,胡裕树从语法意义角度将动词与名词形成的结构称为述宾式,它表达的关系主要有:

动宾关系:养花,喝茶,植树,洗衣服,修改法律等;

动补关系:陈述一番,走一遭,休息两天,工作一会儿等;

偏正关系:救兵,援兵,援手,吹鼓手,看客等;

以“晒太阳”“吃食堂”为例,通过与其他“晒”加名词的结构和“吃”加名词的结构相对比,就能发现“晒太阳”“吃食堂”与传统动宾式结构的差异:

晒太阳 太阳被晒 把太阳晒了 吃食堂 把食堂吃了 食堂被吃了

晒书本 书本被晒 把书本晒了 吃晚饭 把晚饭吃了 晚饭被吃了

晒鞋子 鞋子被晒 把鞋子晒了 吃冰棍 把冰棍吃了 冰棍被吃了

晒粮食 粮食被晒 把粮食晒了 吃火锅 把火锅吃了 火锅被吃了

晒药材 药材被晒 把药材晒了 吃水果 把水果吃了 水果被吃了

通过对比,很明显“晒太阳”和“吃食堂”不适用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表达,也即是不能够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动宾结构理解。只有把“太阳”和“食堂”理解为状语,把这类结构看作动状结构,意味着“在太阳下晒”“在食堂里吃饭”,相应的悖论就不存在了。此外,将这个结论推而广之就会发现,在“养病”“养伤”“聊微信”“聊QQ”“吃馆子”这类结构中,如果用这种动状结构来说明:“因为生病而修养”“因为受伤而修养”“用微信或QQ聊天”“在馆子里吃饭”等,也不会存在所谓的悖论了。

(三)动词加名词的结构中广泛采用了比喻、借代、缩略、谐音等修辞手法

1.比喻造词法,“任学良先生将这种造词法界说为:一种事物像什么便用什么来命名,这就是比喻式造词法。”比喻造词法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借彼喻此的一种创制新词的方法。如:

贴金:给佛像贴上金箔,比喻美化和夸耀。

吃醋:醋有酸义,比喻男女在爱情上的情绪。

割肉:割肉剜心都很痛苦,比喻因賠钱痛苦。

断奶:不给婴儿或幼小的哺乳动物继续吃母奶,比喻使脱离依赖。

打头阵: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走后门:后门与前门(正门)相对,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

剃光头:给犯人剃掉头发,比喻弃旧从新。

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比喻越活动越发展的事物。

留尾巴:尾巴位于尾端,比喻事情没有干完,还有问题。

抬杠:原指通过拎环悬挂容器于其上,并由两人抬着的棒;喻指争辩。

掀老底:比喻向别人揭穿某人的真实情况。

下课:比喻被辞退。

戴高帽:比喻为了献媚等而故意抬举别人。

2.借代造词法,即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只出现借体而不出现本体,借体对本体具有明确的指代性,如:

画圆圈:领导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代指圈阅文件。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代指勤奋艰苦的写作。

打卡:卡代指生活中的各种卡和证件,可理解“登记、考勤、出示证件”或“请买单、请结账”等。

节省笔墨:笔和墨代指语言文字表达。

嚼舌头:舌头代指语言交流。

喝墨水:墨水代指文化知识。

吃小碗:小碗代指一小碗饭。

打擂台:擂台代指竞争或战斗。

吃豆腐:豆腐代指女色。

吃喜糖:喜糖代替婚姻。

封刀:刀代指江湖侠客或某领域的宗师高手的实力。

掉线:代指上网时出现故障致使网络中断。

四、对待现代汉语动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的正确态度

有人会问:既然是悖论,那是否应该改正,也即换掉这些特殊的表达呢?答案是否定的。张世禄在《怎样在语言学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提出,“中国语言源远流长,随着时代变化,各种语言现象也层出不穷,语言学界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并做好研究工作。”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悖论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它由古今词义的演变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构词原则所决定,我们不能改变它,只能适应它。然而,为了很好地理解这些悖论,可以采用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将词的古今意义相结合,从修辞的角度去理解词义,熟悉语法规律等,这样方能变悖论为“悖论”,真正掌握这些特殊的结构,学好现代汉语。

参考文献:

[1]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汉]许汉,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张耀廷.现代汉语后置状语初探[J].思想战线,1988(04):58-64+53.

(作者简介:侯煜琦,女,本科,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代指美国队悖论 新语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51期)2021-01-04新语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45期)2020-12-07中原官话中“俺”的特殊语义分布及代指用法文教资料(2020年31期)2020-02-04罗素悖论的成因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罗素悖论的成因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美妆悖论健康女性(2014年10期)2015-05-12知足者常乐英语学习(2015年6期)2015-01-30梦想公寓,不再遥远新东方英语(2014年3期)2014-06-16悖论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05年12期)2005-04-09

推荐访问:现代汉语 悖论 动词

《浅析现代汉语动词加名词结构中的悖论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