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言意共生”的语用素养

时间:2022-08-02 11:14:52 浏览量:

秦司广

摘   要:围绕发展和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力,从“言”和“意”引领学生从信息提取走向形式理解,从形象认知走向意象感悟,从感知积累走向灵活运用,从迁移借鉴走向个性创意,可以让他们的表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语用能力   言意共生   积累表达   个性创意

发展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基本使命。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语”(富有情感色彩的口语表达),也离不开“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言意共生”表达力的实践基础

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言”和“意”的同步发展,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例子”中的表达形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表达的需要,生动活泼地“开花”“结果”。

(一)语用实践须在具体的语境中

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就是在充满文学色彩和书面语言的专门语境中,运用高于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这样基于课文的语言表达实践,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言意共生”的语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应该努力脱离日常闲聊式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以清晰的思维、合理的逻辑、鲜活的词汇,来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精神、文化的成长,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的表达力。

(二)语用实践须从儿童立场出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视,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坚守儿童立场,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在围绕课文的语境,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处于低位的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他们在一步步的认知、理解、体验、感受中,触摸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

二、“言意共生”视角下的语用指向

对长期生活在母语交流与表达氛围中的学生来说,将自己的意思传递给他人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在追求运用丰富、生动的词汇进行书面形式的表达目标中,那些极简的口语,在表现力和感染力上,却显得那么苍白。因此,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用素养,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据意择言”“言以表意”中来回思考、实践,从简单的“说什么”到“怎么说”,从而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经过了编者认真的编选,其在语言表达上都堪称完美的典范。在组织学生与这些规范、严谨的语言亲密接触时,教师要清楚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当然,这种置于课文语境的学习,不能过度地脱离学生的生活,在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智慧。

不可否认,因为作者的阅历、生活的时代背景等,很多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在以课文为例子进行语言文字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很多的经验都会变成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而非程序性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别扭,至于学生能不能很好地运用,就更是难确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努力让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无缝对接,进而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词汇的能力。

三、“言意共生”的表达力提升策略

歌德说:“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书面语言的表达,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带领学生在“言—意—言”的感悟中,解码语言文字符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

(一)从信息提取走向形式理解

面对一份阅读材料,教师都习惯性地去关注它说了什么。事实上,在大多数语文课堂上,也都少不了这样的“提取信息”的检查、反馈环节。但作为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课文说了什么,而是怎么说清楚的。

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为例,这篇课文的開头,以少有的、表白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故事的开篇。本单元安排的习作《记一次游戏》,恰恰是与本课题材相似的描写活动经历的文体。如果教师忽视了本课开头的写法,学生在进行单元写作时,还会一成不变地写出“今天,我们做了‘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我和伙伴们玩的是跳格子的游戏”“星期天上午,我和小军、小华约好去广场放风筝”等这类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苍白式开头。

因此,在细读这篇课文的开篇部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读了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让你给这件事情重新开个头,你会怎么写?(3)你能把“星期天上午,我们玩了‘三人两足’的游戏”这样的开头改成课文的方式,把自己对这个游戏的喜爱写出来吗?这样的循序渐进,学生从“言”到“意”,从对内容的感知到对形式的理解,轻松地学会了一个新的作文开头的方式。比如,有一位学生因为脚受了伤,所以他这样写:“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迷上了‘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每到下课时,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走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组队、玩耍。看着小伙伴又蹦又跳的,我真是羡慕,多想跑出教室,在人堆里感受那份喜悦啊!”这个开头,迅速引起了班上学生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你快好起来啊!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找你玩。”

(二)从形象认知走向意象感悟

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教师带着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去感受“生动的形象”“关注他们的命运或者喜怒哀乐”“表达对他们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此,学生能从这些形象、景象、物象、事象、意象的感悟中,渐渐习得塑造形象的方法与策略,进而写出“言意共生”的文字。

比如,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作者通过与闰土的相识相知的记述,塑造出一个活泼机灵、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的形象。这样的表达方法,无疑值得学生去品味、感悟。在教学中,笔者围绕单元语文要素“通过一件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写人和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对形象的感悟中促进“言意共生”:(1)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回忆了一个看守瓜田的少年。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2)鲁迅写闰土的外貌时,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没有详细地写他的衣着、身高、体型,还有五官?(3)在与闰土交往的过程中,鲁迅听到了哪些新鲜事?有什么反应?对这些反应的描写能不能省略?学生在细读文本与捕捉、分析相关信息之中,内心渐渐树立起闰土的形象,并形成这样的共识:人物的外貌描写,不需要面面俱到。课文中的闰土,戴着毡帽,套着银项圈,这是作者没见过的装扮,也是少年闰土与众不同的特定模样,当然有必要写,但那些与常人相似之处,就没有必要一一交代了。“象立则言达,象活则意生。”教师在引领学生从言会意、“寻意习言”的实践中,能够发展他们的语用能力。

(三)从感知积累走向灵活运用

在学生阅读、理解、感悟了语言的种种形式后,教师要及时进行随堂性的小练笔,让学生及时巩固、沉淀、积累语言,为今后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珍珠鸟》(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时,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珍珠鸟活动的描写,体会作者对它的呵护和喜爱,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与身边小动物相处的经历,模仿作者的表达形式,试着写一小段话。很多学生采用了“起先、随后、渐渐、然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小狗贝贝来到我家时,对一切都非常好奇,总喜欢用爪子去碰一碰、用身子去蹭一蹭物体。有一次,它对我的大型奥特曼玩具特别感兴趣,起先对这个比它高得多的家伙还有一点恐惧感,对我也不是那么敢靠近,所以只是在远处盯着看。后来,它见奥特曼没什么反应,我也没赶走它,就慢慢地靠过来,一会儿耸起鼻子嗅嗅,一会儿竖起毛茸茸的尾巴在我手背上晃动,一会儿用自己胖乎乎的身子蹭蹭奥特曼的大长腿……”

当学生到了高年级时,即时语用练笔应从片段的仿写转为整篇的构思、布局。比如,在教学了《盼》(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之后,笔者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出思维导图,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方法,然后试着就自己的某次经历,进行素材的遴选、中心思想的确立,完成写作提纲的拟定。一名学生围绕自己参加长跑比赛的经历,选择了这样的几个事例:(1)老师选人,我毛遂自荐;(2)赛前主动训练;(3)训练过程中偶尔偷个懒;(4)爸爸妈妈对我的比赛很关心;(5)比赛当天,老师鼓励;(6)发令枪响,我全速前进;(7)两圈以后,迈不动步;(8)同学加油,挨到最后;(9)比赛没有拿到名次……笔者给他提供了折线式心理变化图,引导他确立一个中心思想。最后,他选择了“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光凭热情还不够,还需要等量的汗水”这一中心思想,参照《盼》一文的记叙方式,将整件事情详略得当、情真意切地表达出来。

(四)从迁移借鉴走向个性创意

不管是阅读品悟,还是表达交流,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模式、特定的思想去禁锢学生的灵性,扼杀他们的创意,而应释放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敢说真话,让表达真正成为他们心声的传递、情感的倾泻。这样,课文提供的语言形式,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表达的需要,才能烙上学生个性化的印记,成为属于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在教学了《四季之美》(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写:“夏天最美的是清晨,皎洁的月亮还斜挂在西方的天空,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天地之间一片干净、澄明。夜的凉气仍在身体周围环绕,太阳的热浪还没有抵达,鸟儿清脆的歌声,伴着早餐的阵阵香气,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

“言意共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平衡,构筑了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由“言”到“意”的转换过程就是语言的理解过程(听与读);反之,由“意”到“言”的转换过程就是言语的生成过程(说与写)。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过程就是“言”“意”不断转换共生的过程。任何文本都是以一个最佳的表达形式呈现在每位读者面前的,文本是不可能离开形式而存在的。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中,文本的表达形式直接影响着文本在读者头脑中有效意义的形成。“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对文本理解和表达方式理解的双重获得课堂。

参考文献:

[1]孙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J].课外语文,2020(4):73-74.

[2]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介)(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4):25-29.

[3]周有利.回归言意教育的“生命家园”[J].小学教学设计,2017(Z1):10-13.

[4]曹卫星.“语用型课堂”教学内容的研制和编排[J].教学与管理,2019(8):33-35.

[5]顾颖颖.明明白白教语文——基于学习目标设立的课堂评价[J].小学语文教学,2015(10):56-57.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1期)2016-12-23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7期)2016-12-22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捕捉语言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1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课堂练习,学生语用能力成长的阶梯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8期)2016-09-21如何培养中年段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2期)2016-03-10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2期)2016-03-10

推荐访问:共生 素养 发展

《发展“言意共生”的语用素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