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为何要写南阳刘子骥?

时间:2022-08-03 10:38:02 浏览量:

孙才凤

《桃花源记》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陶渊明为何创作《桃花源记》,已有多种说法,但为何要特意写刘子骥,很少有人去谈论。其实,课文很多内容与刘子骥有着直接的联系。

据记载,陶渊明在南阳做官时,遇到当地名士刘子骥,两个人志趣相投,加上又是远房亲戚,经常结伴去游山玩水,因而他们的感情很深。一次,为了给自己治病,刘子骥去衡山采药,走进了大山深处。他看到前方有条小溪,水很深,南面有两扇石门,一开一闭。他感到很新奇,便进去想一探究竟,结果却迷失了方向。于是,他向路过的一个砍柴人询问,才找到回家的路。那人告诉他,沿着山洞的方向前行,就可以找到山里藏着的仙药——可以配制各种灵丹妙药。刘子骥回来后,便把自己见到的景象,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陶渊明。陶渊明听完之后,很感兴趣,建议他再去打探一番。刘子骥为了再去那里,精心准备了一番,不料半路上他病情恶化,去世了,年仅20岁。陶渊明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亲自为刘子骥挑选了墓地,操办了他的后事。刘子骥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陶渊明一直非常郁闷,也不出去游玩了。史料记载,陶渊明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后不久,解职归去;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的僚佐,后桓玄反迹暴露,乃离去;40岁做镇守军刘裕参军,随后做了彭泽令,但在官仅80多天,就主动离职,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家里凡是有点小钱,都被他拿去买酒了。就连朋友接济他的钱,他也都用来买酒喝了。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直到公元420年,听到刘裕弑君篡位的消息,陶渊明很是震惊。他感到绝望,甚至万念俱灰。一天,一位友人来看望他,两人坐在草屋前,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陶渊明接连喝了几大碗,有些醉意,就对朋友说:“你先走,我要睡了。”朋友离开后,他就斜靠着柳树睡着了。恍惚间,陶渊明好像听到有人在说话,问他外面的桃花都开了,这么久了为什么不去看他。迷迷糊糊地,两人说了一大堆过去的事情。那个人的样子很像他熟悉的人,说话时的口气似乎带有责怪的意思。陶渊明从睡梦中惊醒,坐在那儿回想了半天,原来梦里見到的人,竟是刘子骥。他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又想到如今的境况,心中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了《桃花源记》,而这时刘子骥已去世20多年了。这大概就是他创作《桃花源记》的另一个成因。

陶渊明把现实生活隐去,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了一个似无非无、似有非有的“桃源美景”。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文中的“渔人”实际上都是刘子骥,因为只有他曾对陶渊明谈及这样的地方。文中结尾又强调:“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像“桃花源”这样的仙境,一般人是找不到的。由此看来,文中的主角应是刘子骥,只不过假借“渔人”的身份,自圆其说,增添一些神秘的色彩。文章除了表达作者的个人理想外,还有一层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对于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而言,“桃花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不过,这现实意义在当今是越来越弱了,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多处“世外桃源”。可惜的是,陶渊明看不到,刘子骥也无法去寻觅了。

(摘自《初中生》,2022年第1期,有删改)825836AB-131B-4BF7-A706-4DA35E818BBC

推荐访问:南阳 桃花源记 要写

《《桃花源记》为何要写南阳刘子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